CN206965128U - 能转动呼拉圈的玩具 - Google Patents
能转动呼拉圈的玩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965128U CN206965128U CN201720544966.0U CN201720544966U CN206965128U CN 206965128 U CN206965128 U CN 206965128U CN 201720544966 U CN201720544966 U CN 201720544966U CN 206965128 U CN206965128 U CN 2069651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trunk
- drive link
- swivel becket
- h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10000001624 Hip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72 for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一种能转动呼拉圈的玩具,包括仿人形的头部,躯干部、和躯干部活动连接的手臂、腿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躯干部中,所述驱动机构与控制电路、电源构成回路,所述躯干部包括上躯干部与下躯干部,所述上躯干部能转动地设置在下躯干部上,所述手臂、头部与上躯干部活动相连接,所述下躯干部的侧壁上能转动地设置有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所述第一转动环与第二转动环分别与仿呼啦圈外形的装饰环相连接,两个装饰环的圆心不重叠,所述下躯干部能转动地设置在腿部上。其优点在于:实现头部摆动,手臂摆动,腰部扭动,腰部上的装饰环转动多种动作,动作多样,娱乐效果好,还能在上躯干部中设置发声器,进一步提高娱乐效果。
Description
能转动呼拉圈的玩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玩具制作领域,尤其指一种能转动呼拉圈的玩具。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94202740.X名称为《一种往返行走的玩具》的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公开了一种能向后转往返行走的玩具,在玩具内部装有电机降速齿轮、离合齿轮、制定 片、小轮等,由电机带动,离合齿轮的凸块控制自动返回行走。并配合有音乐装置,发出优美 音乐。然而,该装置能完成的动作有限,娱乐效果仍不理想,因此该装置的结构还需进一步 改进。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娱乐效果 好的能转动呼拉圈的玩具。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能转动呼拉圈的玩具,包 括仿人形的头部,躯干部、和躯干部活动连接的手臂、腿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 动机构设置在躯干部中,所述驱动机构与控制电路、电源构成回路,所述躯干部包括上躯干 部与下躯干部,所述上躯干部能转动地设置在下躯干部上,所述手臂、头部与上躯干部活动 相连接,所述下躯干部的侧壁上能转动地设置有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所述第一转动 环与第二转动环分别与仿呼啦圈外形的装饰环相连接,两个装饰环的圆心不重叠,所述下 躯干部能转动地设置在腿部上。
[0005] 作为改进,所述腿部包括U字形的腿部连杆,所述腿部连杆的两端能脱卸地套置有 鞋体,所述腿部连杆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凹部,所述固定凹部上能脱卸地设置有卡扣部,所述 固定凹部与卡扣部对合处设置有能伸入驱动机构的连接通孔。
[0006] 进一步改进,所述手臂包括左手臂和右手臂,所述左手臂包括左传动杆,左臂杆, 所述左传动杆的一端与上躯干部的侧壁转动相连接,所述左传动杆的另一端与左臂杆相 固定,所述左传动杆的中部设置有传动通孔,所述传动通孔与第一传动杆的一端转动相连 接,所述右手臂包括右传动杆,右臂杆,所述右传动杆的一端与上躯干部的另一侧壁转动相 连接,所述右传动杆的另一端与右臂杆相固定,所述右传动杆的中部设置有传动连接孔,所 述传动连接孔与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转动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与驱动机构活动相连 接,所述左传动杆和右传动杆由第一传动杆带动相对上躯千部左右摆动。
[0007]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中部可优选设置有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腰型孔 与驱动机构的第三偏心轮活动相连接,第一传动杆中部与第一腰型孔投影方向相垂直的方 向上设置有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腰型孔与头部传动杆底部的头部传动凸柱活动相连接, 所述头部传动杆的杆体上设置有头部转动凸柱,所述头部转动凸柱能转动地设置在上躯千 部的上部,所述头部传动杆的顶部与头部相连接。
[0008] 进一步改进,所述头部传动杆的顶部可优选设置有第一扣合部,所述第一扣合部 上能脱卸地设置有扣合座,所述头部套置在扣合座上。
[0009] 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齿轮组,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电路、电 源构成回路,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八齿 轮,第七齿轮,第八齿轮,第九齿轮、第十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 合,所述第一齿轮的下表面上同心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嗤合,第三 齿轮的下表面上同心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相啮合,所述第 五齿轮与第六齿轮相互分离而由第四齿轮带动同步转动,所述第五齿轮、第六齿轮与第七 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七齿轮的下表面同心设置有第八齿轮,所述第七齿轮与第一转动环的 第一内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八齿轮与第二转动环的第二内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五齿轮与第 六齿轮的下表面上分别同心设置有第九齿轮和第十齿轮,所述第九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相 啮合,所述第十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上同心设置有第一传动轴, 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活动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伸入连接通孔 中,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上同心设置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活 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伸入连接通孔中,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防止装饰 环晃动的第一限位齿轮、第二限位齿轮,所述第一限位齿轮与第二限位齿轮同心设置,所述 第一限位齿轮与第一内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限位齿轮与第二内齿轮相啮合,所述驱动电 机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限位齿轮、第四限位齿轮,所述第三限位齿轮与第四限位齿轮同心 设置,所述第三限位齿轮与第一内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四限位齿轮与第二内齿轮相啮合。
[0010]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可优选与第一偏心轮相连接,所述第一偏心 轮上设置有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与第二偏心轮相连接,所述第二偏心轮 上设置有第四传动齿轮,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第四传动齿轮之间设置有与第三传动齿轮和 第四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五传动齿轮,所述第五传动齿轮的上部同心设置有第三传动轴, 所述第三传动轴穿过上躯干部的底面而与第三偏心轮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与 第四偏心轮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五偏心轮相连接,所述第四偏心轮、第五 偏心轮与连接通孔活动相连接。
[0011]作为改进,所述下躯干部包括上固定座,下固定座,所述第二转动环能转动地套置 在下固定座上,所述第一转动环能转动地套置在第二转动环上,所述上固定座能转动地套 置在第一转动环上,所述第一转动环的侧壁上设置有能固定装饰环的第二扣合部,所述第 二转动环的侧壁上设置有能固定装饰环的第三扣合部。
[0012]作为改进,所述上躯干部可优选为前躯干部与后躯干部对合而成的整体结构。 [0013]作为改进,所述上躯干部的内腔中可优选设置有发声器,所述发声器通过导线与 控制电路相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驱动电机驱动齿轮组转动,第七齿轮驱 动第一转动环转动,因此与第一转动环相连接的装饰环偏心转动,第八齿轮驱动第二转动 环转动,因此与第二转动环相连接的装饰环偏心转动,两个装饰环圆心不重叠,因此产生装 饰环交错转动的效果;下躯干部随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转动而相对腿部转动,上躯 干部随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转动而相对下躯干部转动,因此产生玩具腰部扭动的运 动效果,两个运动效果叠加在一起,产生玩具扭动腰部使两个呼啦圈交错转动的使用效果, 娱乐效果出色;玩具的头部和手臂随第一传动杆左右摆动,动作更为多变。综上所述,本玩 具能实现头部摆动,手臂摆动,腰部扭动,腰部上的装饰环转动多种动作,动作多样,娱乐效 果好,还能在上躯千部中设置发声器,进一步提高娱乐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6]图2为图1的结构分解图;
[0017]图3是图2的去除分解部分后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0018]图4是图3的结构分解图;
[0019]图5是图4中去除上躯干部后的立体图;
[0020]图6是图5的结构分解图;
[0021]图7是图6中去除分解部分后进一步的结构分解图;
[0022]图8是图7中另一个角度的结构分解图;
[0023]图9是图4中I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5]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能转动呼拉圈的玩具,包括仿人形的头部6,躯干部、 和躯干部活动连接的手臂、腿部,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躯干部中,所述驱动机构 与控制电路、电源构成回路,所述躯干部包括上躯干部与下躯干部,所述上躯干部能转动地 设置在下躯干部上,所述手臂、头部6与上躯干部活动相连接,所述下躯干部的侧壁上能转 动地设置有第一转动环11和第二转动环13,所述第一转动环11与第二转动环13分别与仿呼 啦圈外形的装饰环17相连接,两个装饰环17的圆心不重叠,所述下躯干部能转动地设置在 腿部上。所述腿部包括U字形的腿部连杆3,所述腿部连杆3的两端能脱卸地套置有鞋体31, 所述腿部连杆3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凹部,所述固定凹部上能脱卸地设置有卡扣部32,所述固 定凹部与卡扣部32对合处设置有能伸入驱动机构的连接通孔。所述手臂包括左手臂和右手 臂,所述左手臂包括左传动杆4,左臂杆41,所述左传动杆4的一端与上躯千部的侧壁转动相 连接,所述左传动杆4的另一端与左臂杆41相固定,所述左传动杆4的中部设置有传动通孔, 所述传动通孔与第一传动杆2的一端转动相连接,所述右手臂包括右传动杆5,右臂杆51,所 述右传动杆5的一端与上躯干部的另一侧壁转动相连接,所述右传动杆5的另一端与右臂杆 51相固定,所述右传动杆5的中部设置有传动连接孔,所述传动连接孔与第一传动杆2的另 一端转动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2与驱动机构活动相连接,所述左传动杆4和右传动杆5由 第一传动杆2带动相对上躯干部左右摆动。所述第一传动杆2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腰型孔21, 所述第一腰型孔21与驱动机构的第三偏心轮S8活动相连接,第一传动杆2中部与第一腰型 孔21投影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二腰型孔22,所述第二腰型孔22与头部传动杆61底 部的头部传动凸柱62活动相连接,所述头部传动杆61的杆体上设置有头部转动凸柱63,所 述头部转动凸柱63能转动地设置在上躯干部的上部,所述头部传动杆61的顶部与头部6相 连接。所述头部传动杆6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扣合部64,所述第一扣合部64上能脱卸地设置 有扣合座65,所述头部6套置在扣合座65上。
[0026] 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5和齿轮组,所述驱动电机15与控制电路、电源构成回路, 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71,第二齿轮72,第三齿轮73,第四齿轮74,第五齿轮75,第六齿轮 76,第七齿轮7了,第八齿轮78,第九齿轮了9、第十齿轮7〇,所述驱动电机15的输出齿轮16与第 一齿轮71相啮合,所述^ 一齿轮71的下表面上同心设置有第二齿轮72,所述第二齿轮72与 第三齿轮73相啮合,第三齿轮73的下表面上同心设置有第四齿轮74,所述第四齿轮74与第 五齿轮75=第六齿轮76相啮合,所述第五齿轮75与第六齿轮76相互分离而由第四齿轮74带 动同步转动,所述第五齿轮75、第六齿轮76与第七齿轮77相啮合,所述第七齿轮77的下表面 同心设置有第八齿轮78,所述第七齿轮77与第一转动环u的第一内齿轮12相啮合,所述第 八齿轮78与第二转动环13的第二内齿轮14相啮合,所述第五齿轮75与第六齿轮76的下表面 上分别同心设置有第九齿轮79和第十齿轮7〇,所述第九齿轮79与第一传动齿轮8相啮合,所 述第十齿轮70与第二传动齿轮9相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8上同心设置有第一传动轴81, 所述第一传动轴81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2活动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81的另一端伸入连 接通孔中,所述第二传动齿轮9上同心设置有第二传动轴則,所述第二传动轴91的一端与第 一传动杆2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91的另一端伸入连接通孔中,所述驱动电机15的一侧 设置有防止装饰环17晃动的第一限位齿轮82、第二限位齿轮83,所述第一限位齿轮82与第 二限位齿轮83同心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齿轮82与第一内齿轮12相啮合,所述第二限位齿轮 83与第二内齿轮14相啮合,所述驱动电机15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限位齿轮92、第四限位齿 轮93,所述第三限位齿轮92与第四限位齿轮93同心设置,所述第三限位齿轮92与第一内齿 轮12相啮合,所述第四限位齿轮93与第二内齿轮14相啮合。第一传动轴81的一端与第一偏 心轮84相连接,所述第一偏心轮84上设置有第三传动齿轮85,所述第二传动轴91的一端与 第二偏心轮94相连接,所述第二偏心轮94上设置有第四传动齿轮95,所述第三传动齿轮85 与第四传动齿轮95之间设置有与第三传动齿轮85和第四传动齿轮95相啮合的第五传动齿 轮86,所述第五传动齿轮86的上部同心设置有第三传动轴87,所述第三传动轴87穿过上躯 干部的底面而与第三偏心轮88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81的另一端与第四偏心轮89相连 接,所述第二传动轴91的另一端与第五偏心轮96相连接,所述第四偏心轮89、第五偏心轮96 与连接通孔活动相连接。下躯干部包括上固定座1,下固定座10,所述第二转动环13能转动 地套置在下固定座10上,所述第一转动环11能转动地套置在第二转动环13上,所述上固定 座1能转动地套置在第一转动环11上,所述第一转动环11的侧壁上设置有能固定装饰环17 的第二扣合部18,所述第二转动环13的侧壁上设置有能固定装饰环17的第三扣合部19。所 述上躯干部为前躯干部23与后躯干部24对合而成的整体结构。所述上躯千部的内腔中设置 有发声器,所述发声器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相连接。
[0027] 工作原理:驱动电机驱动齿轮组转动,第七齿轮驱动第一转动环转动,因此与第一 转动环相连接的装饰环偏心转动,第八齿轮驱动第二转动环转动,因此与第二转动环相连 接的装饰环偏心转动,两个装饰环圆心不重叠,因此产生装饰环交错转动的效果。下躯干部 随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转动而相对腿部转动,上躯干部随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 的转动而相对下躯干部转动,因此产生玩具腰部扭动的运动效果。玩具的头部和手臂随第 一传动杆左右摆动。
Claims (10)
1. 一种能转动呼拉圈的玩具,包括仿人形的头部(6),躯干部、和躯干部活动连接的手 臂、腿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躯干部中,所述驱动机构与控制电 路、电源构成回路,所述躯干部包括上躯干部与下躯干部,所述上躯千部能转动地设置在下 躯干部上,所述手臂、头部(6)与上躯干部活动相连接,所述下躯干部的侧壁上能转动地设 置有第一转动环(11)和第二转动环(13),所述第一转动环(11)与第二转动环(13)分别与仿 呼啦圈外形的装饰环(17)相连接,两个装饰环(17)的圆心不重叠,所述下躯干部能转动地 设置在腿部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包括U字形的腿部连杆(3),所述 腿部连杆(3)的两端能脱卸地套置有鞋体(31),所述腿部连杆(3)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凹部, 所述固定凹部上能脱卸地设置有卡扣部(32),所述固定凹部与卡扣部(32)对合处设置有能 伸入驱动机构的连接通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包括左手臂和右手臂,所述左手 臂包括左传动杆(4),左臂杆(41),所述左传动杆⑷的一端与上躯干部的侧壁转动相连接, 所述左传动杆(4)的另一端与左臂杆(41)相固定,所述左传动杆(4)的中部设置有传动通 孔,所述传动通孔与第一传动杆⑵的一端转动相连接,所述右手臂包括右传动杆(5),右臂 杆(51),所述右传动杆(5)的一端与上躯干部的另一侧壁转动相连接,所述右传动杆(5)的 另一端与右臂杆(51)相固定,所述右传动杆(5)的中部设置有传动连接孔,所述传动连接孔 与第一传动杆(2)的另一端转动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2)与驱动机构活动相连接,所述 左传动杆⑷和右传动杆⑸由第一传动杆⑵带动相对上躯干部左右摆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杆(2)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腰 型孔(21),所述第一腰型孔(21)与驱动机构的第三偏心轮(88)活动相连接,第一传动杆(2) 中部与第一腰型孔(21)投影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二腰型孔(22),所述第二腰型孔 (22)与头部传动杆(61)底部的头部传动凸柱(62)活动相连接,所述头部传动杆(61)的杆体 上设置有头部转动凸柱(63),所述头部转动凸柱(63)能转动地设置在上躯干部的上部,所 述头部传动杆(61)的顶部与头部(6)相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传动杆(6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扣 合部(64),所述第一扣合部(64)上能脱卸地设置有扣合座(65),所述头部(6)套置在扣合座 (65)上。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5)和齿轮 组,所述驱动电机(15)与控制电路、电源构成回路,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71),第二齿 轮(72),第三齿轮C73),第四齿轮(74),第五齿轮(75),第六齿轮(76),第七齿轮(77),第八 齿轮(78),第九齿轮(79)、第十齿轮(70),所述驱动电机(15)的输出齿轮(16)与第一齿轮 (71)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H)的下表面上同心设置有第二齿轮(72),所述第二齿轮(72) 与第三齿轮(73)相啮合,第三齿轮(73)的下表面上同心设置有第四齿轮(74),所述第四齿 轮(74)与第五齿轮(75)、第六齿轮(76)相啮合,所述第五齿轮(75)与第六齿轮(76)相互分 离而由第四齿轮(74)带动同步转动,所述第五齿轮(75)、第六齿轮(76)与第七齿轮(77)相 啮合,所述第七齿轮(77)的下表面同心设置有第八齿轮(78),所述第七齿轮(77)与第一转 动环(11)的第一内齿轮(1¾相啮合,所述第八齿轮(78)与第二转动环(13)的第二内齿轮 (14)相啮合,所述第五齿轮(7¾与第六齿轮(76)的下表面上分别同心设置有第九齿轮(79) 和第十齿轮⑽,所述第九齿轮(79)与第-传动齿轮(8)相哺合,所述第十齿轮(70)与第^ 传动齿轮(9)相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8)上同心设置有第一传动轴(81)」所述第一传动 轴(81)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2)活动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81)的另一端伸入连接通孔 中,所述第二传动齿轮⑼上同心设置有第二传动轴(91),所述第二传动轴(91)的一端与第 一传动杆(2)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91)的另一端伸入连接通孔中,所述驱动电机(15) 的一侧设置有防止装饰环(17)晃动的第一限位齿轮(82)、第二限位齿轮(83),所述第一^ 位齿轮(82)与第二限位齿轮(83)同心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齿轮®2)与第一内齿轮(12)相啮 合,所述第二限位齿轮(83)与第二内齿轮(14)相啮合,所述驱动电机(I5)的另一侧设置有 第三限位齿轮(92)、第四限位齿轮(93),所述第三限位齿轮(92)与第四限位齿轮(93)同心 设置,所述第三限位齿轮(92)与第一内齿轮(12)相啮合,所述第四限位齿轮(93)与第二内 齿轮(14)相啮合。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81)的一端与第一偏心轮 (84)相连接,所述第一偏心轮(84)上设置有第三传动齿轮(85),所述第二传动轴(91)的一 端与第二偏心轮(94)相连接,所述第二偏心轮(94)上设置有第四传动齿轮(95),所述第三 传动齿轮(85)与第四传动齿轮(95)之间设置有与第三传动齿轮(85)和第四传动齿轮(95) 相啮合的第五传动齿轮(86),所述第五传动齿轮(86)的上部同心设置有第三传动轴(87), 所述第三传动轴(87)穿过上躯千部的底面而与第三偏心轮(88)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 (81)的另一端与第四偏心轮(89)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91)的另一端与第五偏心轮(96) 相连接,所述第四偏心轮(89)、第五偏心轮(96)与连接通孔活动相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躯干部包括上固定座(1), 下固定座(10),所述第二转动环(13)能转动地套置在下固定座(10)上,所述第一转动环 (11)能转动地套置在第二转动环(13)上,所述上固定座(1)能转动地套置在第一转动环 (11)上,所述第一转动环(11)的侧壁上设置有能固定装饰环(17)的第二扣合部(18),所述 第二转动环(13)的侧壁上设置有能固定装饰环(17)的第三扣合部(19)。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躯干部为前躯干部(23)与 后躯干部(24)对合而成的整体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躯干部的内腔中设置有发声器,所 述发声器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44966.0U CN206965128U (zh) | 2017-05-17 | 2017-05-17 | 能转动呼拉圈的玩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44966.0U CN206965128U (zh) | 2017-05-17 | 2017-05-17 | 能转动呼拉圈的玩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965128U true CN206965128U (zh) | 2018-02-06 |
Family
ID=61409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54496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65128U (zh) | 2017-05-17 | 2017-05-17 | 能转动呼拉圈的玩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96512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13620A (zh) * | 2021-06-25 | 2021-09-21 |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 健身同步玩具 |
-
2017
- 2017-05-17 CN CN201720544966.0U patent/CN20696512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13620A (zh) * | 2021-06-25 | 2021-09-21 |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 健身同步玩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965128U (zh) | 能转动呼拉圈的玩具 | |
CN103129595A (zh) | 双偏心轴联动的摇摆式童车 | |
CN202263349U (zh) | 多功能健身机构 | |
CN206852773U (zh) | 一种低成本下肢按摩器和按摩椅 | |
CN205867567U (zh) | 一种电动机器人玩具 | |
GB1333314A (en) | Walking doll | |
CN206881129U (zh) | 一种能做多种动作的玩具 | |
CN202876332U (zh) | 具有一个自由度的、可旋转的跷跷板 | |
CN208406068U (zh) | 一种仿真爬行动作的玩具 | |
CN207126114U (zh) | 智能爬娃 | |
CN206965127U (zh) | 能做多种动作的玩具 | |
CN201214015Y (zh) | 一种电动机器人结构 | |
CN106039726B (zh) | 一种可踢边腿的机器人 | |
CN205759664U (zh) | 一种骑鹿的电动玩具 | |
US6261148B1 (en) | Twisting animated figure | |
CN201988111U (zh) | 摇摆扭腰机 | |
CN205549534U (zh) | 多功能儿童摇摆机 | |
CN205460973U (zh) | 人物走钢丝玩具 | |
CN206342913U (zh) | 能做多种动作的电动玩具 | |
CN206679154U (zh) | 一种儿童车的电动手臂摆动机构 | |
CN206853116U (zh) | 一种玩具 | |
KR200315540Y1 (ko) | 싸이클 전신 운동구 | |
CN201316503Y (zh) | 一种同步异向旋摆扭腰机 | |
JP2018149212A (ja) | 走行玩具 | |
CN106178405A (zh) | 一种电子健身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