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53487U - 一种电动汽车后板模具的脱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后板模具的脱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953487U CN206953487U CN201720893597.6U CN201720893597U CN206953487U CN 206953487 U CN206953487 U CN 206953487U CN 201720893597 U CN201720893597 U CN 201720893597U CN 206953487 U CN206953487 U CN 2069534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imble
- hypotenuse
- oblique
- oblique top
- electric automobi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后板模具的脱模装置,用于塑料模具,包括设于型腔一侧的第一顶针、第二顶针和斜顶,斜顶呈“V”字形,斜顶包括第一斜边和第二斜边,第一斜边和第二斜边的上端内侧均设有凸起,凸起表面均设有用于形成螺丝孔部位的结构,第一斜边的外侧、第二斜边的外侧分别同第一顶针的内侧、第二顶针的内侧活动连接,且第一斜边的顶端、第二斜边的顶端分别同第一顶针的顶端、第二顶针的顶端平齐。本实用新型采用“V”字形斜顶活动连接于两根顶针内侧的结构设计,有效增强了斜顶和产品脱离的推动力,保障了螺丝孔部位脱模的顺利完成,避免了多个斜顶之间产生干涉的现象,方便了螺丝孔部位的顶出脱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后板模具的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动车后板的生产制备中,模具是决定其质量和外形美感度的关键性因素。电动车后板不仅面积大,而且结构也多有复杂之处,其对模具设计的要求更高。现有电动车后板的中央设有螺丝孔,生产时不易脱模,一般采用斜顶机构,然而实践中发现,后板中央的螺丝孔是邻近成对设置的,所以相应地需要设置一对斜顶,这使得本来就有限的空间更加受限,而且邻近成对设置的斜顶之间也容易发生干涉。鉴于此,亟需开发一种新的电动车后板螺丝孔部位的脱模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后板模具的脱模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个斜顶之间容易发生干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动汽车后板模具的脱模装置,用于塑料模具,包括设于型腔一侧的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所述第一顶针和所述第二顶针的下端均固定于动模架上方的顶针板上。还包括斜顶,所述斜顶呈“V”字形,所述斜顶包括第一斜边和第二斜边,所述第一斜边和所述第二斜边的上端内侧均设有凸起,所述凸起表面均设有用于形成螺丝孔部位的结构,所述第一斜边的外侧、所述第二斜边的外侧分别同所述第一顶针的内侧、所述第二顶针的内侧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斜边的顶端、所述第二斜边的顶端分别同所述第一顶针的顶端、所述第二顶针的顶端平齐。
优选地,所述第一斜边和所述第二斜边的外侧均设有条形凹槽,所述第一顶针和所述第二顶针的内侧设有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插入所述条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斜顶设于所述型腔内部。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采用“V”字形斜顶活动连接于两根顶针内侧的结构设计,有效增强了斜顶和产品脱离的推动力,保障了螺丝孔部位脱模的顺利完成,避免了多个斜顶之间产生干涉的现象,方便了螺丝孔部位的顶出脱模。同时,“v”字形斜顶和顶针之间采用凹槽和凸起卡合的活动连接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模具加工制备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斜导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一种电动汽车后板模具的脱模装置,用于塑料模具,包括设于型腔一侧的第一顶针3、第二顶针4和斜顶5,第一顶针3和第二顶针4的下端均固定于动模架1上方的顶针板2上,合模时第一顶针3和第二顶针4的顶端位于型腔表面,脱模时第一顶针3和第二顶针4随着顶针板2一起向前移动。
斜顶5呈“V”字形,斜顶5包括第一斜边51和第二斜边52,第一斜边51和第二斜边52的上端内侧均设有凸起,凸起的表面均设有用于形成螺丝孔部位的结构7。
第一斜边51的外侧、第二斜边52的外侧分别同第一顶针3的内侧、第二顶针4的内侧活动连接,且第一斜边51的顶端、第二斜边52的顶端分别同第一顶针3的顶端、第二顶针4的顶端平齐。具体地,第一斜边51和第二斜边52的外侧均设有条形凹槽53,第一顶针51和第二顶针52的内侧设有条形凸起6,条形凸起6插入条形凹槽53。第一斜边51和第二斜边52通过条形凹槽53,可沿着条形凸起6水平移动,从而实现螺丝孔部位的脱模。
斜顶5设于型腔内部,具体地,斜顶5位于第一顶针3和第二顶针4之间,且斜顶5的长度设计较为短小,位于型腔之内。由于螺丝孔所在部件的尺寸较小,第一斜边51和第二斜边52的长度设计较短小时,容易通过第一顶针3和第二顶针4的向上带动而分别沿着条形凸起6朝外侧滑动,实现斜顶5和产品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处于合模状态时,第一顶针3和第二顶针4的凸起分别完全插入第一斜边51和第二斜边52的凹槽中,并且第一顶针3、第二顶针4和斜顶5的顶端位于型腔表面。注塑完成并且开模后,顶针随顶针板一起向前推动,带动产品脱模,在此脱模过程中,斜顶5随第一顶针3、第二顶针4一起向前推动,同时由于斜顶5的斜边设置,第一斜边51和第二斜边52在向前推动的同时也会产生超外侧的位移,即分别沿着第一顶针3、第二顶针4的条形凸起6超外侧滑动,实现斜顶5和产品的分离。
综合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V”字形斜顶活动连接于两根顶针内侧的结构设计,有效增强了斜顶和产品脱离的推动力,保障了螺丝孔部位脱模的顺利完成,避免了多个斜顶之间产生干涉的现象,方便了螺丝孔部位的顶出脱模。同时,“v”字形斜顶和顶针之间采用凹槽和凸起卡合的活动连接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模具加工制备的特点。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Claims (3)
1.一种电动汽车后板模具的脱模装置,用于塑料模具,包括设于型腔一侧的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所述第一顶针和所述第二顶针的下端均固定于动模架上方的顶针板上,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斜顶,所述斜顶呈“V”字形,所述斜顶包括第一斜边和第二斜边,所述第一斜边和所述第二斜边的上端内侧均设有凸起,所述凸起表面均设有用于形成螺丝孔部位的结构,所述第一斜边的外侧、所述第二斜边的外侧分别同所述第一顶针的内侧、所述第二顶针的内侧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斜边的顶端、所述第二斜边的顶端分别同所述第一顶针的顶端、所述第二顶针的顶端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后板模具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边和所述第二斜边的外侧均设有条形凹槽,所述第一顶针和所述第二顶针的内侧设有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插入所述条形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后板模具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设于所述型腔内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893597.6U CN206953487U (zh) | 2017-07-22 | 2017-07-22 | 一种电动汽车后板模具的脱模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893597.6U CN206953487U (zh) | 2017-07-22 | 2017-07-22 | 一种电动汽车后板模具的脱模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953487U true CN206953487U (zh) | 2018-02-02 |
Family
ID=61381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89359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53487U (zh) | 2017-07-22 | 2017-07-22 | 一种电动汽车后板模具的脱模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953487U (zh) |
-
2017
- 2017-07-22 CN CN201720893597.6U patent/CN20695348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592059U (zh) | 一种复合模具 | |
CN204054523U (zh) | 汽车塑件模具双角度双杆斜顶脱模机构 | |
CN103909630B (zh) | 司筒顶出机构 | |
CN206953487U (zh) | 一种电动汽车后板模具的脱模装置 | |
CN206796434U (zh) | 一种三次顶出脱模机构 | |
CN207509637U (zh) | 一种解锁按钮固定座模具 | |
CN103963250B (zh) | 双色模二射模具合模控制结构 | |
CN104985758A (zh) | 一种可防止拉伤产品的注塑模具 | |
CN203831684U (zh) | 一种马桶盖叠层模具 | |
CN205130297U (zh) | 一种滑块差动式脱模机构 | |
CN204019922U (zh) | 滑块侧向顶出模具 | |
CN204820224U (zh) | 注塑模具直顶斜滑抽芯同步组合滑块机构 | |
CN210389985U (zh) | 一种带有内侧凸起的塑料注射模具 | |
CN104149280B (zh) | 剪刀脚成型组装一体模具 | |
CN103660150A (zh) | 一种滑块里进潜入胶口模具 | |
CN108015982A (zh) | 动模拉板驱动斜滑块抽芯的注塑模具 | |
CN202480278U (zh) | 一种塑胶模具行位顶针装置 | |
CN203580034U (zh) | 滑块二次抽芯脱模结构 | |
CN208867452U (zh) | 一种长条产品加工用模仁 | |
CN203357816U (zh) | 带有摆动旋转机构的模具 | |
CN202635477U (zh) | 自动充填放丸子装置 | |
CN206484844U (zh) | 一种塑料模的脱模机构 | |
CN206966434U (zh) | 一种便于拆卸上下模及更换镶块的模具 | |
CN206855900U (zh) | 一种制造路由器外壳的模具及注塑机 | |
CN206254439U (zh) | 油缸带动转向滑块抽芯动作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14 Address after: 318020 BeiYao industrial area, Beiyang Town, Huangyan District, Taizhou, Zhejiang, China Patentee after: Taizhou Hai Yu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8020 No. 46, Tian Village, Ping Tian Township, Huangyan District, Tai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Yang Suwen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2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