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27959U - 一种电镀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镀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27959U
CN206927959U CN201720733599.9U CN201720733599U CN206927959U CN 206927959 U CN206927959 U CN 206927959U CN 201720733599 U CN201720733599 U CN 201720733599U CN 206927959 U CN206927959 U CN 206927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structure
gear
electroplating clamp
grabs
cl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3359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小磊
胡刚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inimally Invas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Medical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inimally Invas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Medical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inimally Invas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Medical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inimally Invas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Medical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3359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27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27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279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镀夹具,用于固定条状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夹具包括第一抓夹结构、第二抓夹结构和支撑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抓夹结构和所述第二抓夹结构均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所述第一抓夹结构和所述第二抓夹结构共同固定所述工件。

Description

一种电镀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镀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镀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在现有的电镀生产中,电镀的产品很多,细长类的棒材是其中的一种。通常细长类的棒材,现在主要是用夹子或是两个螺丝锁住棒材进行挂镀的,这样装夹时要每次拧两个螺丝,浪费时间,并且电镀时产品稳定性也不佳,进一步的,使用夹子或螺栓固定在结构上不稳定,容易使棒材晃动甚至掉落。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装夹时稳定方便的电镀夹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夹具,以解决现有的电镀夹具装夹时固定不稳,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镀夹具,用于固定条状工件,所述电镀夹具包括第一抓夹结构、第二抓夹结构和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抓夹结构和所述第二抓夹结构均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
所述第一抓夹结构和所述第二抓夹结构共同固定所述条状工件。
可选的,在所述的电镀夹具中,所述第一抓夹结构和所述第二抓夹结构的数量相同且均为多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抓夹结构和一个所述第二抓夹结构相匹配,相匹配的一个所述第一抓夹结构和一个所述第二抓夹结构共同固定一个所述条状工件。
可选的,在所述的电镀夹具中,每个所述第一抓夹结构和每个所述第二抓夹结构均包括齿轮系统和多个卡爪,其中:
多个所述卡爪呈对称排布,多个所述卡爪的中心延长线相交于一中心点,多个所述卡爪均随着齿轮系统的转动而向所述中心点的方向移动。
可选的,在所述的电镀夹具中,每个所述卡爪均为片状,每个所述卡爪的底部均具有直线锯齿结构。
可选的,在所述的电镀夹具中,每个所述第一抓夹结构和每个所述第二抓夹结构中,所述卡爪的数量均大于等于3个。
可选的,在所述的电镀夹具中,所述齿轮系统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为圆盘结构,所述圆盘结构的表面具有平面螺纹槽,所述卡爪的直线锯齿结构嵌入所述平面螺纹槽,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时,所述平面螺纹槽沿所述圆盘结构切线方向转动,带动所述卡爪径向移动。
可选的,在所述的电镀夹具中,所述齿轮系统还包括圆盘状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边缘具有第一环状锯齿结构,所述第二齿轮的边缘具有第二环状锯齿结构,所述第一环状锯齿结构和所述第二环状锯齿结构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
可选的,在所述的电镀夹具中,所述电镀夹具还包括一钥匙,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具有一孔状结构,所述钥匙能够插入所述孔状结构,所述钥匙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
可选的,在所述的电镀夹具中,所述第一抓夹结构和所述第二抓夹结构均包括外壳,所述第一抓夹结构和所述第二抓夹结构的齿轮系统均容置于所述外壳中,所述外壳的表面具有多个开口,每个所述卡爪通过一个所述开口与所述齿轮系统相接触。
可选的,在所述的电镀夹具中,所述电镀夹具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悬挂结构,所述悬挂结构位于所述支撑结构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镀夹具中,通过第一抓夹结构和第二抓夹结构对条状工件进行抓夹以固定条状工件,即对条状工件进行多位置固定,保证了固定的稳定性,防止条状工件晃动甚至掉落;特别的,对于现有技术中很难固定的棒材也能够很好的予以固定住。
进一步的,所述电镀夹具采用具有多个卡爪的齿轮系统对条状工件进行多点的固定,进一步保证了固定的稳定性。更进一步的,通过转动钥匙就可以使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从而第一齿轮带动多个卡爪同时移动直至将条状工件固定,节约了装夹时间,提高了对条状工件的电镀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镀夹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镀夹具与条状工件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镀夹具中的第一抓夹结构或第二抓夹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镀夹具的正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镀夹具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所示:1-电镀夹具;11-第一抓夹结构;111-第一齿轮;1111-平面螺纹槽;1112-第一环状锯齿结构;112-第二齿轮;1121-孔状结构;113-卡爪;1131-直线锯齿结构;114-外壳;21-第二抓夹结构;30-支撑结构;40-悬挂结构;5-条状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镀夹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电镀夹具,以解决现有的电镀夹具装夹时固定不稳,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思想,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镀夹具1,用于固定条状工件5,所述电镀夹具1固定一个或多个条状工件5,尤其是一种细长类棒材或三边形及六边形型材。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条状工件,并不仅是如图2所示的直线状的工件,还包括弧线状工件、螺旋状工件等。所述电镀夹具1包括第一抓夹结构11、第二抓夹结构21和支撑结构30,其中:所述第一抓夹结构11和所述第二抓夹结构21均与所述支撑结构30固定;所述第一抓夹结构11和所述第二抓夹结构21共同固定条状工件5;所述支撑结构30使所述第一抓夹结构11和所述第二抓夹结构21的相对位置固定,所述第一抓夹结构11和所述第二抓夹结构21的数量相同且均为多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抓夹结构11和一个所述第二抓夹结构21相匹配,相匹配的一个所述第一抓夹结构11和一个所述第二抓夹结构21共同固定一个条状工件5。
优选的,所述第一抓夹结构11和所述第二抓夹结构21固定于支撑结构30的两端,使所述第一抓夹结构11和所述第二抓夹结构21之间预留足够的空间,以适应细长类棒材的抓夹动作。优选的,所述第一抓夹结构11和所述第二抓夹结构21的数量均为一个或多个且两者相等,若所述第一抓夹结构11和所述第二抓夹结构21的数量均为多个,则可以同时对多个条状工件进行抓夹。
如图1~3所示,在所述的电镀夹具1中,每个所述第一抓夹结构11和每个所述第二抓夹结构21均包括齿轮系统和多个卡爪113,其中:多个所述卡爪113均呈对称排布,多个所述卡爪113的中心延长线相交于一中心点,多个所述卡爪113均随着齿轮系统的转动而向所述中心点的方向移动直至将所述条状工件5固定。每个所述卡爪113均为片状,每个所述卡爪113的底部均具有直线锯齿结构1131。每个所述第一抓夹结构和每个所述第二抓夹结构中,所述卡爪113的数量均大于等于3个。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抓夹结构和每个所述第二抓夹结构中卡爪的数量为3个,可根据抓夹条状工件的尺寸和形状来选取卡爪的数量,例如,卡爪的数量4个,适合抓夹长方形棒材,卡爪的数量为5个或6个,适合抓夹重量较大的棒材。
具体的,在所述的电镀夹具1中,所述齿轮系统包括第一齿轮111,所述第一齿轮111为圆盘结构,所述圆盘结构的表面具有平面螺纹槽1111,所述卡爪113的直线锯齿结构1131嵌入所述平面螺纹槽1111中,所述第一齿轮111转动时,所述平面螺纹槽1111沿所述圆盘结构切线方向转动,由此直线锯齿结构1131嵌入的平面螺纹槽1111的锯齿数量不断增加,直线锯齿结构1131相对于平面螺纹槽的位置不断向卡爪113中心点移动,而平面螺纹槽的水平位置不变,所述卡爪113向中心点移动,即径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系统还包括圆盘状的第二齿轮112,所述第一齿轮111的边缘具有第一环状锯齿结构1112,所述第二齿轮112的边缘具有第二环状锯齿结构,所述第一环状锯齿结构1112和所述第二环状锯齿结构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12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齿轮111转动。
另外,在所述的电镀夹具中,所述电镀夹具1还包括一钥匙,所述第二齿轮112的中心具有一孔状结构1121,孔状结构1121的形状为方形,钥匙也可用方形头扳手来代替,所述钥匙能够插入所述孔状结构1121,所述钥匙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齿轮112转动。
如图3所示,在所述的电镀夹具中,所述第一抓夹结构11和所述第二抓夹结构21均包括外壳114,所述第一抓夹结构11和所述第二抓夹结构21的齿轮系统均容置于所述外壳114中,所述外壳114的表面具有多个开口,每个所述卡爪113通过一个所述开口与所述齿轮系统相接触。所述卡爪113与所述条状工件5接触的端面凹凸不平,使卡爪与条状工件为点接触,且多点接触,把装夹痕迹分散到不同区域,后期容易掩盖处理,表面的目视效果较佳。
如图1~2所示,在所述的电镀夹具中,所述电镀夹具1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悬挂结构40,所述悬挂结构40位于所述支撑结构30上。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悬挂结构40的数量为两个,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悬挂结构的数量。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镀夹具中,通过一个所述第一抓夹结构11和一个所述第二抓夹结构21对一个所述条状工件5同时进行抓夹,且第一抓夹结构11和一个所述第二抓夹结构21正相对,使条状工件5两端同时固定,防止条状工件晃动甚至掉落。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支撑结构可以连接至少两组抓夹结构,其中一组抓夹结构由多个第一抓夹结构11组成,第二抓夹结构由多个第二抓夹结构21组成。每组抓夹结构彼此之间可以呈直线一字排开,也可以错位分布。可以根据工件的具体形状进行设计。
本实用新型根据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一种细长类棒材电镀电镀夹具,采用具有多个卡爪113的盘式第一抓夹结构对细长类棒材进行多点的固定,只需转动钥匙就可以使第二齿轮112带动第一齿轮111,从而第一齿轮111带动多个卡爪113同时移动直至将棒材固定,节约了装夹时间,同时三点固定稳定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个具体例子,悬挂结构可以为挂钩,支撑结构为连接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卡爪结合形成三爪卡盘。通过卡盘钥匙旋转卡盘,即齿轮系统推动三个卡爪同时向圆心直线运动来锁紧细长类棒材,且只需转动卡盘钥匙无需多次锁紧螺丝,节约了装夹时间,提高细长棒材的电镀效率;且三点固定符合在同一个平面上三点成一个圆的原理,更具有稳定性对细长类棒材进行很好的固定,从而提高电镀质量。多点接触,把装夹痕迹分散到不同区域,后期容易掩盖处理,表面的目视效果较佳。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电镀夹具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镀夹具的正视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镀夹具的侧视示意图,包括挂钩、连接杆、三爪卡盘主体、卡盘小锥齿轮口。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电镀夹具和细长轴工件装夹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操作人员只需将细长类棒材放在三爪之间,通过卡盘钥匙旋转小锥齿轮口处方槽使三个卡爪,同时向卡盘中心直线运动来固定细长类棒材,由于卡爪端面始终和棒材接触面相切,所以三个卡爪与细长类棒材的接触面积为点状固定接触,这样对整个细长类棒材的电镀不会影响,可以很好的保证整个细长类棒材的电镀质量。本实用新型运用了三爪卡盘,其装夹方便并且稳定,对细长棒材电镀时将会节约装夹时间及提高电镀质量。
图3是三爪卡盘结构示意图。其工作原理如下:用卡盘钥匙旋转第二齿轮,即小锥齿轮,小锥齿轮带动第一齿轮,即大锥齿轮旋转从而带动大锥齿轮背面的平面矩形螺纹转动,然后带动三个卡爪向心运动,因为平面矩形螺纹的螺距相等,所以三爪运动距离相等,有自动定心的作用。三爪卡盘是由一个大锥齿轮,一个小锥齿轮,三个卡爪组成。小锥齿轮和大锥齿轮啮合,大锥齿轮的背面有平面螺纹结构,三个卡爪等分安装在平面螺纹上。当用扳手扳动小锥齿轮时,大锥齿轮便转动,它背面的平面螺纹就使三个卡爪同时向中心靠近或退出。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镀夹具中,通过第一抓夹结构和第二抓夹结构对条状工件进行抓夹以固定条状工件,即对条状工件进行多位置固定,保证了固定的稳定性,防止条状工件晃动甚至掉落;特别的,对于现有技术中很难固定的棒材也能够很好的予以固定住。
进一步的,所述电镀夹具采用具有多个卡爪的齿轮系统对条状工件进行多点的固定,进一步保证了固定的稳定性。更进一步的,通过转动钥匙就可以使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从而第一齿轮带动多个卡爪同时移动直至将条状工件固定,节约了装夹时间。
综上,上述实施例对电镀夹具的不同构型进行了详细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中所列举的构型,任何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构型基础上进行变换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内容举一反三。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镀夹具,用于固定条状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夹具包括第一抓夹结构、第二抓夹结构和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抓夹结构和所述第二抓夹结构均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
所述第一抓夹结构和所述第二抓夹结构共同固定所述条状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夹结构和所述第二抓夹结构的数量相同且均为多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抓夹结构和一个所述第二抓夹结构相匹配,相匹配的一个所述第一抓夹结构和一个所述第二抓夹结构共同固定一个所述条状工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镀夹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抓夹结构和每个所述第二抓夹结构均包括齿轮系统和多个卡爪,其中:
多个所述卡爪呈对称排布,多个所述卡爪的中心延长线相交于一中心点,多个所述卡爪均随着齿轮系统的转动而向所述中心点的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镀夹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卡爪均为片状,每个所述卡爪的底部均具有直线锯齿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镀夹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抓夹结构和每个所述第二抓夹结构中,所述卡爪的数量均大于等于3个。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镀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系统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为圆盘结构,所述圆盘结构的表面具有平面螺纹槽,所述卡爪的直线锯齿结构嵌入所述平面螺纹槽,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时,所述平面螺纹槽沿所述圆盘结构切线方向转动,带动所述卡爪径向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镀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系统还包括圆盘状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边缘具有第一环状锯齿结构,所述第二齿轮的边缘具有第二环状锯齿结构,所述第一环状锯齿结构和所述第二环状锯齿结构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镀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夹具还包括一钥匙,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具有一孔状结构,所述钥匙能够插入所述孔状结构,所述钥匙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镀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夹结构和所述第二抓夹结构均包括外壳,所述第一抓夹结构和所述第二抓夹结构的齿轮系统均容置于所述外壳中,所述外壳的表面具有多个开口,每个所述卡爪通过一个所述开口与所述齿轮系统相接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悬挂结构,所述悬挂结构位于所述支撑结构上。
CN201720733599.9U 2017-06-22 2017-06-22 一种电镀夹具 Active CN206927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33599.9U CN206927959U (zh) 2017-06-22 2017-06-22 一种电镀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33599.9U CN206927959U (zh) 2017-06-22 2017-06-22 一种电镀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27959U true CN206927959U (zh) 2018-01-26

Family

ID=61345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33599.9U Active CN206927959U (zh) 2017-06-22 2017-06-22 一种电镀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279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23490A (zh) * 2018-09-29 2018-12-18 中国航空工业标准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光杆螺栓电镀工装夹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23490A (zh) * 2018-09-29 2018-12-18 中国航空工业标准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光杆螺栓电镀工装夹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49437U (zh) 一种镀锌用挂具
CN206927959U (zh) 一种电镀夹具
CN206204459U (zh) 细长类棒材用电镀挂具
CN204714905U (zh) 一种摇摆型酸洗槽
CN201485529U (zh) 电镀滚桶的导电装置
CN204022979U (zh) 电镀工装挂架
CN202279863U (zh) 一种轮毂电镀挂具
CN102828213B (zh) 链带电镀支架及使用该支架的电镀设备
CN201981282U (zh) 子母行星结构电镀喷油通用挂具
CN201640730U (zh) 一种首饰无边镶嵌结构
CN207738871U (zh) 一种具有滚筒定位机构的电镀槽
CN207222310U (zh) 星盘组件
CN209555386U (zh) 一种新型自动化表面处理装置
CN208586373U (zh) 一种可悬挂多个挂件的电镀用挂具
CN205874527U (zh) 一种用于烧结钕铁硼磁体表面物理气相沉积的夹具
CN207619545U (zh) 一种用于类圆柱形工件的电镀挂具
CN205024344U (zh) 一种多层式挂具
CN216902426U (zh) 一种具有保护层的磁铁
CN211112306U (zh) 一种电镀滚筒结构
CN207961240U (zh) 一种五齿短轴
CN204022980U (zh) 电镀载具
CN207608653U (zh) 一种测试探针单支架旋转电镀工装
CN216809000U (zh) 咖啡机托盘专用铜镍铬电镀挂具
CN204251745U (zh) 电镀工装
CN212688220U (zh) 一种电镀生产线用循环镀铬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