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00557U - 一种三轮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轮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900557U CN206900557U CN201720080938.8U CN201720080938U CN206900557U CN 206900557 U CN206900557 U CN 206900557U CN 201720080938 U CN201720080938 U CN 201720080938U CN 206900557 U CN206900557 U CN 2069005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icycle
- frame chassis
- wheel
- occupant
- axle 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轮车,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其包括车架底盘、与车架底盘连接的前梁,前梁安装于车架底盘的前部且与车架底盘纵向中心轴线错开布置;还包括两个后轮及一个前轮,两个后轮均置于车架底盘下方,前轮置于前梁下方,前轮与两个后轮呈三角形分布,三角形为非直角三角形。通过改变前轮与后轮的结构布置以及前梁与车架底盘的位置结构,使得驾驶者在骑行时,可以有效地避免乘坐者视觉上的障碍,开阔了乘坐者的视野;同时,方便驾驶者与乘坐者进行交流或者对乘坐者进行看护,此外,改变后的三轮车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了占用空间,方便通行及存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轮车。
背景技术
目前,三轮车已被人们广泛使用,为人们平时的载人、载物活动提供了方便。但是,在市场上对使用三轮车的用户进行调查时,发现在客户对产品的反馈意见中,现有的三轮车存在着以下问题:现有的三轮车车架结构较为单一,在市场上现有的三轮车中,一般三轮车的三个轮子有两种分布情况:一种为呈直角三角形分布;另一种为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当轮子呈直角三角形分布时,增加了三轮车的横向长度,而当轮子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时,增加了三轮车的纵向长度。以上两种结构都使得三轮车的占用空间大,导致了驾驶者在狭窄的道路上驾驶时,通行不方便,比如:当用户使用电梯运送三轮车时,由于存在以上问题,使得电梯无法容纳三轮车。此外,根据现有的三轮车的三个轮子的布置情况,使得设计者在设置座椅时,驾驶者的座椅一般位于乘坐者的座椅的正前方,这样严重遮挡了乘坐者的视线,给乘坐者在视野上造成了阻碍,影响乘坐者视觉体验;另一方面,由于乘坐者位于驾驶者的正后方,使得不方便乘坐者与驾驶者进行交流,尤其,当乘坐者为需要照料的孩子或者老人时,驾驶者不易对乘坐者进行看护。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三轮车能够解决现有的结构设计使三轮车占用空间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此外,现有的结构设计使驾驶者的座椅位于乘坐者的座椅的正前方,驾驶者严重遮挡了乘坐者的视线,进而导致用户体验度差也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三轮车,能够解决现有的结构设计问题使得三轮车存放空间大以及现有的结构设计使驾驶者在乘坐者的正前方,严重遮挡了乘坐者的视线而导致用户体验度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轮车,包括车架底盘、与所述车架底盘连接的前梁,所述前梁安装于所述车架底盘的前部且与所述车架底盘纵向中心轴线错开布置;
还包括一前轮及两后轮,两个所述后轮均置于所述车架底盘下方,所述前轮置于所述前梁下方,所述前轮与两个所述后轮呈三角形分布,所述三角形为非直角三角形。
通过改变前轮与后轮的结构布置以及前梁与车架底盘的位置结构,使得驾驶者在骑行时,可以有效地避免乘坐者视觉上的障碍,开阔了乘坐者的视野;同时,方便驾驶者与乘坐者进行交流或者对乘坐者进行看护,此外,改变后的三轮车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了占用空间,方便通行及存放。
通过改变现有的前梁与车架底盘的结构布置,使得乘坐者与驾驶者在三轮车上可以错位乘坐,改进后的三轮车在满足尺寸减小的要求时,还能够开阔乘坐者的视野,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前梁布置在与车架底盘纵向中心轴线错开的位置使得前轮与两个后轮构成非等腰三角形,以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三轮车的前轮与两个后轮呈等腰三角形导致三轮车纵向尺寸偏长的情况;而前轮与两个后轮呈非直角三角形分布,以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三轮车的前轮与两个后轮呈直角三角形导致三轮车横向尺寸偏大的情况,本实施例结合以上两种情况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三轮车横向以及纵向尺寸偏大而导致三轮车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的,还包括前叉和车把,所述前叉与所述前梁的下端配合,所述车把与所述前梁的上端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前轮固定于所述前叉下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车座,所述车座包括前座和后厢。
进一步的,所述前座和后厢均固定于所述车架底盘上,所述后厢置于所述前座的后方。
所述前座和后厢为一体结构。
前座用于驾驶者乘坐,而后厢用于乘坐者乘坐,由于前梁与车架底盘纵向中心轴线错开布置,使得当乘坐者乘坐于后厢时与前座上的驾驶者处于错位的状态,从而避免了驾驶者影响乘坐者的视野的情况。
前座和后厢设置为一体结构,使得三轮车上的空间更加紧凑,减小了三轮车的横向和纵向的尺寸大小,从而减小了三轮车的占用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后厢的数量不少于一个。
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适当地在车架底盘上设置不少于一个的后厢,以拓展后厢的容纳空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车架底盘连接的后桥,两个所述后轮分别固定于所述后桥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后厢与所述车架底盘之间设有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震器,避免了在三轮车驾驶过程中由于震动而降低乘坐者的体验度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三轮车为电动三轮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轮车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轮车的车架底盘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轮车的俯视图。
图中:
1、车架底盘;2、前梁;3、前轮;4、后轮;5、前叉;6、前座;7、后厢;8、减震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轮车,通过改变前轮3与后轮4的结构布置以及前梁与车架底盘1的位置结构,使得驾驶者在骑行时,可以有效地避免乘坐者视觉上的障碍,开阔了乘坐者的视野;同时,方便驾驶者与乘坐者进行交流或者对乘坐者进行看护,此外,改变后的三轮车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了占用空间,方便通行及存放。参考图1-图3,该三轮车包括车架底盘1、与车架底盘1连接的前梁2,前梁2安装于车架底盘1的前部且与车架底盘1纵向中心轴线错开布置;还包括一前轮3及两后轮4,两个后轮4均置于车架底盘1下方,前轮3置于前梁2下方,前轮3与两个后轮4呈三角形分布,三角形为非直角三角形。
本实施例通过改变现有的前梁2与车架底盘1的结构布置,使得乘坐者与驾驶者在三轮车上可以错位乘坐,改进后的三轮车在满足尺寸减小的要求时,还能够开阔乘坐者的视野,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通过将前梁2布置在与车架底盘1纵向中心轴线错开的位置使得前轮3与两个后轮4构成非等腰三角形,以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三轮车的前轮3与两个后轮4呈等腰三角形导致三轮车纵向尺寸偏大的情况;而前轮3与两个后轮4呈非直角三角形分布,以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三轮车的前轮3与两个后轮4呈直角三角形导致三轮车的横向尺寸偏大的情况,本实施例结合以上两种情况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三轮车横向以及纵向尺寸偏大而导致三轮车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中的三轮车还包括前叉5和车把,前叉5与前梁2的下端配合,车把与前梁2的上端配合。其中,前轮3固定于前叉5下方,因而,前梁2在车架底盘1上的位置决定了前轮3装配在车体上的分布情况。
本实施例中的三轮车还包括车座,车座包括前座6和后厢7,前座6和后厢7均固定于车架底盘1上,后厢7置于前座6的后方;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前座6和后厢7为一体结构,使得三轮车上的空间更加紧凑,减小了三轮车的横向和纵向的尺寸大小,从而减小了三轮车的占用空间。
后厢7置于前座6的后方,前座6用于驾驶者乘坐,而后厢7用于乘坐者乘坐,由于在本实施例中的前梁2与车架底盘1纵向中心轴线错开布置,前梁2在车架底盘1上的布置决定了前座6在车架底盘1上处于非正中的位置,当乘坐者乘坐于后厢7时与前座6上的驾驶者处于错位的状态,从而避免了驾驶者影响乘坐者的视野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当前座6与后厢7结构不为一体结构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适当地在车架底盘1上设置不少于一个的后厢7,以拓展后厢7的容纳空间。
本实施例还包括与车架底盘1连接的后桥,两个后轮4分别固定于后桥的两侧,后桥与车架底盘1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此外,为了保证乘坐者的舒适性,在后厢7与车架底盘1之间还设置了减震器8,以此,避免了在三轮车驾驶过程中由于震动而降低乘坐者的体验度的情况。
本实施例提供的三轮车为电动三轮车。
注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底盘(1)、与所述车架底盘(1)连接的前梁(2),所述前梁(2)安装于所述车架底盘(1)的前部且与所述车架底盘(1)纵向中心轴线错开布置;
还包括一前轮(3)及两后轮(4),两个所述后轮(4)均置于所述车架底盘(1)下方,所述前轮(3)置于所述前梁(2)下方,所述前轮(3)与两个所述后轮(4)呈三角形分布,所述三角形为非直角三角形;
还包括车座,所述车座包括前座(6)和后厢(7);
所述前座(6)和后厢(7)均固定于所述车架底盘(1)上,所述后厢(7)置于所述前座(6)的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叉(5)和车把,所述前叉(5)与所述前梁(2)的下端配合,所述车把与所述前梁(2)的上端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3)固定于所述前叉(5)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座(6)和后厢(7)为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厢(7)的数量不少于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车架底盘(1)连接的后桥,两个所述后轮(4)分别固定于所述后桥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与所述车架底盘(1)之间设有减震器(8)。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轮车为电动 三轮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080938.8U CN206900557U (zh) | 2017-01-22 | 2017-01-22 | 一种三轮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080938.8U CN206900557U (zh) | 2017-01-22 | 2017-01-22 | 一种三轮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900557U true CN206900557U (zh) | 2018-01-19 |
Family
ID=61295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080938.8U Active CN206900557U (zh) | 2017-01-22 | 2017-01-22 | 一种三轮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900557U (zh) |
-
2017
- 2017-01-22 CN CN201720080938.8U patent/CN20690055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834132U (zh) | 含动力轮稳定贴地机构的电动代步车 | |
CN104029728A (zh) | 可横向倾斜的多轮辙车辆 | |
CN104029730A (zh) | 可横向倾斜的多轮辙车辆 | |
CN205034254U (zh) | 一种可自由组合多功能环形自平衡电动车 | |
CN207225549U (zh) | 一种倒骑车 | |
CN206900557U (zh) | 一种三轮车 | |
CN206012808U (zh) | 可倾斜摇摆的三轮车 | |
CN207241855U (zh) | 一种前轮驱动车辆质心调节的结构 | |
CN201729196U (zh) | 一种公交车车厢的布置结构 | |
CN103317989A (zh) | 一种越野车底盘 | |
CN204937350U (zh) | 一种电动三轮车 | |
CN102896991B (zh) | 车轮自调整全地形越野车底盘 | |
CN202624507U (zh) | 一种无轴式防侧翻电动三轮车 | |
CN207173737U (zh) | 可拆卸的钢管防滚架 | |
CN205203235U (zh) | 一种车轮自动转换适应不平地面的越野四轮自行车 | |
CN204736969U (zh) | 一种抗震能力强的电动车 | |
CN204749745U (zh) | 公交车用低地板前桥 | |
CN205345218U (zh) | 一种电动折叠代步行李车 | |
CN206938954U (zh) | 智能小型运输电动车 | |
CN213035976U (zh) | 一种可倾式倒三轮自行车 | |
CN203294257U (zh) | 一种后双轮电动推动系统 | |
CN204507004U (zh) | 一种低地板宽视野环卫车专用底盘 | |
CN205131485U (zh) | 具有万向转向机构的反向三轮车及其万向转向机构 | |
CN202379027U (zh) | 折叠式单车 | |
CN210000044U (zh) | 汽车用多连杆后悬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