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67011U - 儿童枕头 - Google Patents
儿童枕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867011U CN206867011U CN201720043045.6U CN201720043045U CN206867011U CN 206867011 U CN206867011 U CN 206867011U CN 201720043045 U CN201720043045 U CN 201720043045U CN 206867011 U CN206867011 U CN 2068670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llow
- children
- groove
- pillow body
- wing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枕头,包括枕头本体和两个枕翼,所述枕头本体的顶部设有第一凹槽,任意一个所述枕翼的一端均与所述枕头本体的一侧面连接,所述枕头本体的一侧面与两个所述枕翼之间构成了防护空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两个枕翼将被褥压住,防止了儿童在睡觉的过程中被被褥捂着,导致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危及生命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儿童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儿童枕头,特别涉及一种防窒息的儿童安全枕头。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儿童用的枕头多为普通的矩形枕头,这种枕头均是通过成年人睡的枕头改小,改薄之后,便称之为儿童枕头在市场上销售,但对于儿童不太适合,儿童年龄较小,尚无自理能力,经常会在睡觉时被被褥捂着,导致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危及生命。鉴于此,需要设计一款儿童专用、防止发生窒息的枕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儿童枕头,通过两个枕翼将被褥压住,防止了儿童在睡觉的过程中被被褥捂着,导致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危及生命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儿童枕头,包括枕头本体和两个枕翼,所述枕头本体的顶部设有第一凹槽,任意一个所述枕翼的一端均与所述枕头本体的一侧面连接,所述枕头本体的一侧面与两个所述枕翼之间构成了防护空间。
通过两个枕翼将被褥压住,防止了儿童在睡觉的过程中被被褥捂着,导致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危及生命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枕翼远离所述枕头本体的一端均开设有夹口,所述枕翼内设有与所述夹口配合的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和所述枕翼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固定夹将被褥夹住,提高了枕翼固定被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夹为鱼嘴型。
进一步的,所述枕头本体位于两个所述枕翼之间的部位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一凹槽之间形成了颈椎防护部,颈椎防护部与儿童的椎骨接触,提高了枕头的舒适性。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枕翼关于所述枕头本体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枕翼之间的最大间距≥所述枕头本体的长度,扩大了防护空间的范围,儿童睡觉的空间更大,即安全又舒适。
所述枕头本体的厚度由所述枕头本体的两端向所述第一凹槽逐渐减小,儿童的头部枕在第一凹槽内,第一凹槽的底部距枕头本体的底部的高度为1~3cm,符合儿童仰卧时头部离床最舒适的高度;第一凹槽,还可以起到定型的作用,可保护0~1岁婴儿头部,避免因睡姿问题,使婴儿头部发育成畸形。
所述枕头本体一端的厚度<所述枕头本体另一端的厚度,对于婴儿可以将婴儿朝向枕头本体一端,防止婴儿因呛奶导致婴儿窒息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在所述枕头本体的内部,提高了枕头支撑的稳定性,防止了枕头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枕头本体的底部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一凹槽垂直对应,所述第三凹槽和作用面之间形成了间隙,便于空气的流通,提高了枕头的透气性,避免了细菌分泌而滋生的螨虫及潜在病毒,营造健康又干净的睡眠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枕头本体上还设有多个透气孔,实现四面透气不闷热效果,并实现透气。
进一步的,还包括枕套,所述枕头本体套装在所述枕套内,枕套使得枕头本体更加美观,枕套上可以设置儿童喜欢的卡通图案层,引起儿童的兴趣,让儿童喜欢用这个枕头睡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两个枕翼将被褥压住,防止了儿童在睡觉的过程中被被褥捂着,导致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危及生命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三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四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枕头本体;11-第一凹槽;12-固定夹;13-第二凹槽;14-支撑板;15-第三凹槽;16-透气孔;2-枕翼;21-夹口;3-枕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儿童枕头,包括枕头本体1和两个枕翼2,所述枕头本体1的顶部设有第一凹槽11,任意一个所述枕翼2的一端均与所述枕头本体1的一侧面连接,所述枕头本体1的一侧面与两个所述枕翼2之间构成了防护空间。
通过两个枕翼2将被褥压住,防止了儿童在睡觉的过程中被被褥捂着,导致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危及生命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参见图2,所述枕翼2上开设有夹口21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任意一个所述枕翼2远离所述枕头本体1的一端均开设有夹口21,所述枕翼2内设有与所述夹口21配合的固定夹12,所述固定夹12和所述枕翼2可拆卸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固定夹12为鱼嘴型。
通过固定夹12将被褥夹住,防止了被褥因枕翼2压的不牢,随着儿童的翻身而移动,提高了枕翼2固定被褥的稳定性,从而防止了儿童在睡觉的过程中被被褥捂着,导致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危及生命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枕头本体1位于两个所述枕翼2之间的部位设有第二凹槽13,所述第二凹槽13和所述第一凹槽11之间形成了颈椎防护部,颈椎防护部与儿童的椎骨接触,提高了枕头的舒适性。
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枕翼2关于所述枕头本体1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两个所述枕翼2之间的最大间距≥所述枕头本体1的长度,扩大了防护空间的范围,儿童睡觉的空间更大,即安全又舒适。
所述枕头本体1的厚度由所述枕头本体1的两端向所述第一凹槽11逐渐减小,儿童的头部枕在第一凹槽11内,第一凹槽11的底部距枕头本体1的底部的高度为1~3cm,符合儿童仰卧时头部离床最舒适的高度;第一凹槽11,还可以起到定型的作用,可保护0~1岁婴儿头部,避免因睡姿问题,使婴儿头部发育成畸形。
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水平设置在所述枕头本体1的内部,提高了枕头支撑的稳定性,防止了枕头变形。
参见图3,枕头本体1的底部朝上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枕头本体1的底部设有第三凹槽15,所述第三凹槽15和所述第一凹槽11垂直对应,所述第三凹槽15和作用面之间形成了间隙,便于空气的流通,提高了枕头的透气性,避免了细菌分泌而滋生的螨虫及潜在病毒,营造健康又干净的睡眠空间。
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3和第三凹槽15均为弧形凹槽。
所述枕头本体1的顶部和所述枕头本体1的底部均为波浪形。
所述枕头本体1一端的厚度<所述枕头本体1另一端的厚度,对于婴儿,可以将婴儿的头枕在第一凹槽11内并朝向枕头本体1一端,防止婴儿因呛奶导致婴儿窒息现象的发生。为了避免婴儿长时间朝向一个方向睡觉,可以将枕头本体1的底部朝上,从而将枕头本体1两端的位置对调,将婴儿的头枕在第一凹槽11内并朝向枕头本体1一端,即避免了婴儿长时间朝向一个方向睡觉,又防止婴儿因呛奶导致婴儿窒息现象的发生。
将枕头本体1的底部朝上后,第一凹槽11和作用面之间也形成了间隙,便于空气的流通,提高了枕头的透气性,也能避免了细菌分泌而滋生的螨虫及潜在病毒,营造健康又干净的睡眠空间。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枕头本体的长度和宽度,枕翼的长度、宽度、以及两个枕翼之间的最大间距,均可调,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需求。
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枕头本体1上还设有多个透气孔16,所有的所述透气孔16均匀排布,实现四面透气不闷热效果,并实现透气。
参见图4,还包括枕套3,所述枕头本体1套装在所述枕套3内,枕套3使得枕头本体1更加美观,枕套3上可以设置儿童喜欢的卡通图案层,引起儿童的兴趣,让儿童喜欢用这个枕头睡觉。
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枕头本体1的内部填充鸭绒、人造化学纤维、丝绵或蚕丝;枕套3采用棉质材料或者苎麻制备。
枕套3上设有防滑螺纹,提高了枕头的防滑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儿童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本体(1)和两个枕翼(2),所述枕头本体(1)的顶部设有第一凹槽(11),任意一个所述枕翼(2)的一端均与所述枕头本体(1)的一侧面连接,所述枕头本体(1)的一侧面与两个所述枕翼(2)之间构成了防护空间,所述枕头本体(1)位于两个所述枕翼(2)之间的部位设有第二凹槽(13),所述第二凹槽(13)和所述第一凹槽(11)之间形成了颈椎防护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枕头,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枕翼(2)远离所述枕头本体(1)的一端均开设有夹口(21),所述枕翼(2)内设有与所述夹口(21)配合的固定夹(12),所述固定夹(12)和所述枕翼(2)可拆卸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12)为鱼嘴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枕头,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枕翼(2)关于所述枕头本体(1)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枕头,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枕翼(2)之间的最大间距≥所述枕头本体(1)的长度;
所述枕头本体(1)的厚度由所述枕头本体(1)的两端向所述第一凹槽(11)逐渐减小;
所述枕头本体(1)一端的厚度<所述枕头本体(1)另一端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枕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水平设置在所述枕头本体(1)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1)的底部设有第三凹槽(15),所述第三凹槽(15)和所述第一凹槽(11)垂直对应,所述第三凹槽(15)和作用面之间形成了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儿童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1)上还设有多个透气孔(16)。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儿童枕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枕套(3),所述枕头本体(1)和两个所述枕翼(2)均套装在所述枕套(3)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043045.6U CN206867011U (zh) | 2017-01-13 | 2017-01-13 | 儿童枕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043045.6U CN206867011U (zh) | 2017-01-13 | 2017-01-13 | 儿童枕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867011U true CN206867011U (zh) | 2018-01-12 |
Family
ID=61325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04304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67011U (zh) | 2017-01-13 | 2017-01-13 | 儿童枕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86701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67273A (zh) * | 2018-04-19 | 2018-09-25 | 浙江理工大学 | 一种多功用变形化睡枕结构 |
-
2017
- 2017-01-13 CN CN201720043045.6U patent/CN20686701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67273A (zh) * | 2018-04-19 | 2018-09-25 | 浙江理工大学 | 一种多功用变形化睡枕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596898U (zh) | 可调节婴儿枕及应用其的婴儿床 | |
CN203693138U (zh) | 一种枕头 | |
CN202681383U (zh) | 交叉空间枕 | |
CN206867011U (zh) | 儿童枕头 | |
CN202723475U (zh) | 一种养生地毯 | |
CN205410638U (zh) | 儿童颈椎保护枕 | |
CN104095458B (zh) | 枕头 | |
CN206699925U (zh) | 新生儿塑型水枕 | |
CN204105569U (zh) | 一种0-5岁婴幼儿护形矫形干爽保健枕 | |
KR200455637Y1 (ko) | 베이비 쿠션 | |
CN201528880U (zh) | 一种婴儿专用乳胶筒床垫 | |
CN203073888U (zh) | 哺乳垫 | |
CN208798971U (zh) | 一种婴儿喂奶用新型躺枕 | |
CN209186245U (zh) | 婴幼儿椭圆一体成型枕头 | |
CN206213722U (zh) | 一种多功能婴儿枕 | |
CN208725345U (zh) | 一种亲子被 | |
CN208798972U (zh) | 一种俯卧位睡觉枕头 | |
CN203987255U (zh) | 枕头 | |
CN201131542Y (zh) | 婴儿床垫 | |
CN206381024U (zh) | 一种草本音乐助眠枕 | |
CN201119645Y (zh) | 婴儿床垫 | |
CN202312482U (zh) | 婴儿定型枕头 | |
CN103932540A (zh) | 塑型婴儿床垫 | |
CN208769360U (zh) | 一种多功能儿童护理枕 | |
CN204273273U (zh) | 一种婴儿包裹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2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