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56550U - 纺织用品自动装卸运输系统的车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纺织用品自动装卸运输系统的车体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856550U CN206856550U CN201720784203.3U CN201720784203U CN206856550U CN 206856550 U CN206856550 U CN 206856550U CN 201720784203 U CN201720784203 U CN 201720784203U CN 206856550 U CN206856550 U CN 2068565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gear
- loading
- row
- textile product
- dol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1068 loa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8
- 239000004753 textil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6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2965 rop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3534 oscillat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642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4746 Tooth Roo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941 weav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纺织用品自动装卸运输系统的车体结构,车体的货厢的底板尾端摆动连接有坡板,坡板顶面以及底板顶面分别至少设有一排传送齿轮A和至少设有一排传送齿轮B,驱动电机A通过传动装置A与传送齿轮A传动,驱动电机B通过传动装置B与传送齿轮B传动,驱动电机A固定于坡板的底面,驱动电机B固定于货厢的底板底部,传送齿轮A与传送齿轮B的排数相等,对应排的传送齿轮A和对应排的传送齿轮B对应设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从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纺织用品自动装卸运输系统的车体结构,通过装货小车和车体形成的运输系统,实现了小批量高频次的周转运输,非常适用于纺织产业园的各企业之间的周转运输,或者大型纺织企业各厂区的周转运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用品运输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用品自动装卸运输系统的车体结构。
背景技术
纺织行业的工序比较多,在纺织产业园中,会有很多家中小型企业,分别负责多个生产工序。在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纺织用品在这多家企业之间来回不断运输纺织用品。而且运输的特点是小批量、多批次。目前的传统运输多是采用三轮车或小卡车,装卸也都是采用人工搬运,这种运输和装卸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用人较多;而且运输过程并不封闭,所以纺织用品会接触到外界的杂质、灰尘、雨水以及地面上的泥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纺织用品自动装卸运输系统的车体结构,通过装货小车和车体形成的运输系统,实现了小批量高频次的周转运输,非常适用于纺织产业园的各企业之间的周转运输,或者大型纺织企业各厂区的周转运输;通过传送齿轮A和传送齿轮B与装货小车底架底部的传送齿条的作用,可以实现装货小车的自动装车和卸车,提高了周转效率,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通过卷扬机的作用,从而降低了传送齿轮A和传送齿轮B的负荷,尤其是对于坡板上的传送齿轮A,而且还能对装货小车起到保险绳的作用,避免小车在装车或卸车的时候从坡板上滑下而导致事故;通过液压缸组和装货小车的底架所设的凹槽作用,能够使装货小车定位、固定于车体的货厢,从而提高了车体的装货量,并保证装货小车的整齐,并且避免车体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车体颠簸而损坏装货小车的车轮;装货小车的滑板底部设有弹簧,从而可以随着装货小车内的装货量改变滑板的高度,以使装货小车的装货空间与装货量匹配;装货小车的侧板为上下伸缩的折叠板,从而在滑板上下移动的时候,侧板始终能够起到防尘、防灰、防雨的作用,同时也能避免路面上的泥水溅到纺织用品;侧板基片的材料为CURV复合纤维,韧性和恢复性较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装货小车的装货量;通过将装货小车的侧板打开端设于拉环一侧,从而可以使侧板打开端朝上,避免装货小车内的纺织用品挤压大开关而破坏开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纺织用品自动装卸运输系统的车体结构,包括车体和装货小车,所述车体的货厢的底板尾端摆动连接有坡板,所述坡板的顶面以及货厢的底板顶面分别至少设有一排传送齿轮A和至少设有一排传送齿轮B,驱动电机A通过传动装置A与所述传送齿轮A传动,驱动电机B通过传动装置B与所述传送齿轮B传动,所述驱动电机A固定于坡板的底面,所述驱动电机B固定于货厢的底板底部,所述传送齿轮A与传送齿轮B的排数相等;所述装货小车的底架底部对应于传送齿轮A和传送齿轮B设有传送齿条,对应排的传送齿轮A和对应排的传送齿轮B对应设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并且所述传送齿条的齿形和位置与对应排的传送齿轮A和对应排的传送齿轮B匹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车体的车头后端、位于货厢的底板上方设有卷扬机,钢丝绳的一端固定于卷扬机上,钢丝绳绕设于卷扬机上,钢丝绳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并固定有挂钩。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坡板通过摆动轴与货厢的底板尾端摆动连接,并通过摆动驱动装置提供驱动力,所述摆动驱动装置固定于货厢的底板。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摆动驱动装置为液压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货厢的底板上至少设有一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设有四个、并围成矩形,所述液压缸的分布以位于货厢的底板上的装货小车的底架的纵向中心立面为对称面呈轴对称分布,并且相邻两个液压缸之间的纵向距离小于装货小车的底架的长度,相邻两个液压缸之间的横向距离小于装货小车的底架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装货小车的底架的底部对应于一组液压缸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液压缸的液压杆端面匹配。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液压缸分别位于对应一排传送齿轮B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同一排的传送齿轮A中,相邻的两个传送齿轮A的距离小于装货小车的底架的长度;同一排传送齿轮B中,相邻的两个传送齿轮B的距离小于装货小车的底架的长度;任意一排传送齿轮A的最前端的传送齿轮A与对应排传送齿轮B的最后端的传送齿轮B之间的距离小于装货小车的底架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当传送齿轮A和传送齿轮B的排数大于等于的时候,相邻两排传送齿轮A对称设置,相邻两排传送齿轮B对称设置;或者相邻两排传送齿轮A交错设置,相邻两排传送齿轮B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装货小车的底架顶面的四角处固定有截面为“L”形的立架,立架的两侧外端面与底架的边沿齐平,所述立架的顶部固定有与底架平行的顶板,所述顶板与底架之间、位于立架的范围内分别固定有导向立杆,所述顶板与底架之间通过导向立杆上下活动连接有水平的滑板,所述顶板与滑板之间、位于四侧边沿分别设有侧板,所述侧板为可沿上下方向伸缩的折叠板,所述导向立杆上、位于滑板的下方套设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底架的一端固定有拉环。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位于拉环一侧的侧板底部与滑板之间设有开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底架底部的两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滚轮与底架之间的最大距离分别与传送齿轮A位于坡板顶面部分的齿根与坡板顶面之间的最大距离以及传送齿轮B位于货厢的底板顶面的齿根与货厢的底板顶面之间的距离相等。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侧板由多个侧板基片通过铰链依次正反折叠连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侧板基片的材料为CURV复合纤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纺织用品自动装卸运输系统的车体结构,通过装货小车和车体形成的运输系统,实现了小批量高频次的周转运输,非常适用于纺织产业园的各企业之间的周转运输,或者大型纺织企业各厂区的周转运输。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纺织用品自动装卸运输系统的车体结构,通过传送齿轮A和传送齿轮B与装货小车底架底部的传送齿条的作用,可以实现装货小车的自动装车和卸车,提高了周转效率,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纺织用品自动装卸运输系统的车体结构,通过卷扬机的作用,从而降低了传送齿轮A和传送齿轮B的负荷,尤其是对于坡板上的传送齿轮A,而且还能对装货小车起到保险绳的作用,避免小车在装车或卸车的时候从坡板上滑下而导致事故。
第四、本实用新型的纺织用品自动装卸运输系统的车体结构,通过液压缸组和装货小车的底架所设的凹槽作用,能够使装货小车定位、固定于车体的货厢,从而提高了车体的装货量,并保证装货小车的整齐,并且避免车体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车体颠簸而损坏装货小车的车轮。
第五、本实用新型的纺织用品自动装卸运输系统的车体结构,装货小车的滑板底部设有弹簧,从而可以随着装货小车内的装货量改变滑板的高度,以使装货小车的装货空间与装货量匹配。
第六、本实用新型的纺织用品自动装卸运输系统的车体结构,装货小车的侧板为上下伸缩的折叠板,从而在滑板上下移动的时候,侧板始终能够起到防尘、防灰、防雨的作用,同时也能避免路面上的泥水溅到纺织用品。
第七、本实用新型的纺织用品自动装卸运输系统的车体结构,侧板基片的材料为CURV复合纤维,韧性和恢复性较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装货小车的装货量。
第八、本实用新型的纺织用品自动装卸运输系统的车体结构,通过将装货小车的侧板打开端设于拉环一侧,从而可以使侧板打开端朝上,避免装货小车内的纺织用品挤压大开关而破坏开合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体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货小车装上车体时候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货小车固定于车体时候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装货小车上车时候的主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车体载有装货小车后行驶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装货小车的主视局部剖视主视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装货小车仰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8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和装货小车2,所述车体的货厢1的底板尾端摆动连接有坡板11,所述坡板11的顶面以及货厢1的底板顶面分别至少设有一排传送齿轮A13和至少设有一排传送齿轮B14,驱动电机A通过传动装置A与所述传送齿轮A13传动,驱动电机B通过传动装置B与所述传送齿轮B14传动,所述驱动电机A固定于坡板11的底面,所述驱动电机B固定于货厢1的底板底部,所述传送齿轮A13与传送齿轮B14的排数相等;所述装货小车2的底架20底部对应于传送齿轮A13和传送齿轮B14设有传送齿条30,对应排的传送齿轮A13和对应排的传送齿轮B14对应设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并且所述传送齿条30的齿形和位置与对应排的传送齿轮A13和对应排的传送齿轮B14匹配;所述车体的车头后端、位于货厢1的底板上方设有卷扬机16,钢丝绳17的一端固定于卷扬机16上,钢丝绳17绕设于卷扬机16上,钢丝绳17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并固定有挂钩18;所述坡板11通过摆动轴与货厢1的底板尾端摆动连接,并通过摆动驱动装置提供驱动力,所述摆动驱动装置固定于货厢1的底板;所述摆动驱动装置为液压千斤顶;所述货厢1的底板上至少设有一组液压缸15,所述液压缸15设有四个、并围成矩形,所述液压缸15的分布以位于货厢1的底板上的装货小车2的底架20的纵向中心立面为对称面呈轴对称分布,并且相邻两个液压缸15之间的纵向距离小于装货小车2的底架20的长度,相邻两个液压缸15之间的横向距离小于装货小车2的底架20的宽度;所述装货小车2的底架20的底部对应于一组液压缸15分别设有凹槽29,所述凹槽29与液压缸15的液压杆端面匹配;所述液压缸15分别位于对应一排传送齿轮B14的外侧;同一排的传送齿轮A13中,相邻的两个传送齿轮A13的距离小于装货小车2的底架20的长度;同一排传送齿轮B14中,相邻的两个传送齿轮B14的距离小于装货小车2的底架20的长度;任意一排传送齿轮A13的最前端的传送齿轮A13与对应排传送齿轮B14的最后端的传送齿轮B14之间的距离小于装货小车2的底架20的长度;当传送齿轮A13和传送齿轮B14的排数大于等于2的时候,相邻两排传送齿轮A13对称设置,相邻两排传送齿轮B14对称设置;所述装货小车2的底架20顶面的四角处固定有截面为“L”形的立架23,立架23的两侧外端面与底架20的边沿齐平,所述立架23的顶部固定有与底架20平行的顶板22,所述顶板22与底架20之间、位于立架23的范围内分别固定有导向立杆26,所述顶板22与底架20之间通过导向立杆26上下活动连接有水平的滑板21,所述顶板22与滑板21之间、位于四侧边沿分别设有侧板25,所述侧板25为可沿上下方向伸缩的折叠板,所述导向立杆26上、位于滑板21的下方套设有弹簧27;所述底架20的一端固定有拉环28;位于拉环28一侧的侧板25底部与滑板21之间设有开合装置;所述底架20底部的两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24;所述滚轮24与底架20之间的最大距离分别与传送齿轮A13位于坡板11顶面部分的齿根与坡板11顶面之间的最大距离以及传送齿轮B14位于货厢1的底板顶面的齿根与货厢1的底板顶面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侧板25由多个侧板基片通过铰链依次正反折叠连接而成;所述侧板基片的材料为CURV复合纤维(本实施中的CURV复合纤维由德国的Propex Fabrics公司生产)。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时候,滑板21在重力的作用下将弹簧27下压至弹簧27的作用力与滑板21的重力平衡,此时滑板21与顶板22之间有间距。先将位于拉环28一侧的侧板25向上打开形成敞口,将纺织用品通过该侧敞口的放置于滑板21上,随着滑板21上的纺织用品越来越多,滑板21对于弹簧27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滑板21向下继续下压弹簧27至弹簧27的作用力与滑板21以及滑板21上的纺织用品的重力相等,随着滑板21的向下移动,滑板21与顶板22之间的间距增加,因此又可以继续放入更多的纺织用品。由于侧板25由多个侧板基片通过铰链依次正反折叠连接而成,并且所述侧板基片的材料为CURV复合纤维,具有较强的柔韧性和弹性恢复能力,当滑板21向下移动而使弹簧27的顶部被压缩至最低位置处时,让然可以继续向滑板21与顶板22之间塞入纺织用品,从而可以使侧板基片绷直状态甚至侧板25整体外凸状态,进而使装货小车2内尽可能增加装货量。当装货小车2内装满纺织用品之后,将装货小车2推至车体的货厢1的尾端,货厢1的坡板11在液压千斤顶作用下向下向后摆动至坡板11一端与地面接触;将装货小车2调整至设有拉环28的一侧面向车体,然后启动卷扬机16,使绕设于卷扬机16的钢丝绳17放出,直至钢丝绳17的挂钩将拉环28挂住;再次启动卷扬机16将钢丝绳17收卷,从而使装货小车2在钢丝绳17的牵引下驶向坡板11,并使装货小车2的传送齿条30位于传送齿轮A13的所在竖直平面内;接着坡板11上的传送齿轮A13启动,当传送齿轮A13与传送齿条30接触后与卷扬机16共同作用,将装货小车2传送至车体的货厢1的底板上;当装货小车2的前端离开坡板11并翘起、后端仍位于坡板11的时候,货厢1的坡板11在液压千斤顶作用下向上向前摆动至坡板11顶面与货厢1的底板顶面齐平,以便装货小车2继续在传送齿轮A13的作用下向前移动;当装货小车2完全位于车厢1的底板上的时候,然后传送齿轮B14启动,使装货小车2在传送齿轮B14与卷扬机16的共同作用下向前移动;当装货小车2向前移动至凹槽29靠近对应的一组液压缸15位置处的时候,将挂钩18从拉环28上取下,卷扬机16将钢丝绳17继续收卷,另外通过传送齿轮B14与传送齿轮30的配合传送,使装货小车2的底架20底部的凹槽29位于液压缸15的正上方;然后液压缸15的液压杆向上伸出并伸入凹槽29内,然后将装货小车2顶起。当前一辆装货小车2固定之后,重复上述动作,从而对下一辆装货小车2进行装车并固定;当车体的货厢1上装满装货小车2之后,货厢1的坡板11在液压千斤顶作用下向上向前摆动至坡板11立起贴合货厢1的尾端。当车体将装货小车2运输至指定位置处的时候,货厢1的坡板11在液压千斤顶作用下向下向后摆动至坡板11顶面与货厢1的底板顶面齐平;然后启动卷扬机16,使绕设于卷扬机16的钢丝绳17放出,直至钢丝绳17的挂钩将靠近货厢1尾端的装货小车2的拉环28挂住;然后传送齿轮B14启动、并使装货小车2向后移动,同时卷扬机16继续放卷、并使钢丝绳17保持张力;当装货小车2移动至坡板11上,当装货小车2的传送齿条30与传送齿轮A13接触的时候,传送齿轮A13启动,并且传送齿轮B14与传送齿条30分离之后,货厢1的坡板11在液压千斤顶作用下向下向后摆动至坡板11与地面接触,然后传送齿轮A13使装货小车2继续向后、向下移动,同时卷扬机16继续放卷并保持钢丝绳17的张力;当装货小车2离开坡板11之后,将挂钩18与到达地面上装货小车2的拉环28分离,卷扬机16收卷钢丝绳17,同时将装货小车2推走;然后重复上述动作,直至车体的货厢1上的装货小车2全部移动至地面上;最后,货厢1的坡板11在液压千斤顶作用下向上向前摆动至坡板11立起贴合货厢1的尾端。
Claims (7)
1.纺织用品自动装卸运输系统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货厢(1)的底板尾端摆动连接有坡板(11),所述坡板(11)的顶面以及货厢(1)的底板顶面分别至少设有一排传送齿轮A(13)和至少设有一排传送齿轮B(14),驱动电机A通过传动装置A与所述传送齿轮A(13)传动,驱动电机B通过传动装置B与所述传送齿轮B(14)传动,所述驱动电机A固定于坡板(11)的底面,所述驱动电机B固定于货厢(1)的底板底部,所述传送齿轮A(13)与传送齿轮B(14)的排数相等,对应排的传送齿轮A(13)和对应排的传送齿轮B(14)对应设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用品自动装卸运输系统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车头后端、位于货厢(1)的底板上方设有卷扬机(16),钢丝绳(17)的一端固定于卷扬机(16)上,钢丝绳(17)绕设于卷扬机(16)上,钢丝绳(17)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并固定有挂钩(1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用品自动装卸运输系统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板(11)通过摆动轴与货厢(1)的底板尾端摆动连接,并通过摆动驱动装置提供驱动力,所述摆动驱动装置固定于货厢(1)的底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用品自动装卸运输系统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货厢(1)的底板上至少设有一组液压缸(15),所述液压缸(15)设有四个、并围成矩形,所述液压缸(15)的分布以位于货厢(1)的底板上的装货小车(2)的底架(20)的纵向中心立面为对称面呈轴对称分布,并且相邻两个液压缸(15)之间的纵向距离小于装货小车(2)的底架(20)的长度,相邻两个液压缸(15)之间的横向距离小于装货小车(2)的底架(20)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织用品自动装卸运输系统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15)分别位于对应一排传送齿轮B(14)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用品自动装卸运输系统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当传送齿轮A(13)和传送齿轮B(14)的排数大于等于2的时候,相邻两排传送齿轮A(13)对称设置,相邻两排传送齿轮B(14)对称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用品自动装卸运输系统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当传送齿轮A(13)和传送齿轮B(14)的排数大于等于2的时候,相邻两排传送齿轮A(13)交错设置,相邻两排传送齿轮B(14)交错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784203.3U CN206856550U (zh) | 2017-06-30 | 2017-06-30 | 纺织用品自动装卸运输系统的车体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784203.3U CN206856550U (zh) | 2017-06-30 | 2017-06-30 | 纺织用品自动装卸运输系统的车体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856550U true CN206856550U (zh) | 2018-01-09 |
Family
ID=60828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784203.3U Active CN206856550U (zh) | 2017-06-30 | 2017-06-30 | 纺织用品自动装卸运输系统的车体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85655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44831A (zh) * | 2018-07-24 | 2018-12-07 | 芜湖彰鸿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便于电池更换的新能源汽车结构 |
CN111746371A (zh) * | 2020-07-08 | 2020-10-09 | 张梅 | 一种用于汽车货箱自装自卸双向驱动装置 |
-
2017
- 2017-06-30 CN CN201720784203.3U patent/CN20685655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44831A (zh) * | 2018-07-24 | 2018-12-07 | 芜湖彰鸿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便于电池更换的新能源汽车结构 |
CN111746371A (zh) * | 2020-07-08 | 2020-10-09 | 张梅 | 一种用于汽车货箱自装自卸双向驱动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44229B (zh) | 纺织用品自动装卸运输系统装货小车 | |
US20140017046A1 (en) | Straddle carrier device comprising electric drives | |
CN104108610B (zh) | 集装箱码头用穿梭搬运车系统及其运送集装箱的方法 | |
CN206856550U (zh) | 纺织用品自动装卸运输系统的车体结构 | |
CN205634268U (zh) | 一种卸货助力小车 | |
CN103568918B (zh) | 一种自动装卸车厢 | |
CN106080351B (zh) | 一种自装卸货车车厢的装卸方法 | |
CN104417618B (zh) | 重型升降自卸运输车 | |
CN107444231A (zh) | 纺织用品自动装卸的运输系统 | |
CN207191121U (zh) | 一种便于装卸货物且运输稳定的叉车 | |
CN203126614U (zh) | 一种半挂车卸货装置 | |
CN206126761U (zh) | 大容量便捷式袋装硫酸钡转运装置 | |
CN206243883U (zh) | 多功能层架式物流输送车 | |
CN205022637U (zh) | 一种布卷卸运车 | |
CN202098873U (zh) | 火车货箱专用卸料装置 | |
CN107458498A (zh) | 一种小型甘蔗转运车 | |
CN209008449U (zh) | 一种后翻转动自卸车车厢 | |
CN204077470U (zh) | 后高翻自卸货车斗 | |
CN110877874A (zh) | 一种自带堆垛搬运功能的电动牵引车 | |
CN208217606U (zh) | 充电仓电池交换机构 | |
CN207016188U (zh) | 一种自动装车码垛机 | |
CN201737481U (zh) | 上料机 | |
CN206031538U (zh) | 翅式侧飞翼多功能货运车厢 | |
CN205327713U (zh) | 摩托车零部件上货设备 | |
CN205970999U (zh) | 后置随车抓机构的运输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Assignee: Jiangsu Beiche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td. Assignor: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980016226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Vehicle body structure of automatic loading, unloading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for textile product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9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