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42943U - 移动式垂直提升机 - Google Patents

移动式垂直提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42943U
CN206842943U CN201720683510.2U CN201720683510U CN206842943U CN 206842943 U CN206842943 U CN 206842943U CN 201720683510 U CN201720683510 U CN 201720683510U CN 206842943 U CN206842943 U CN 206842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ing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upper frame
rear support
cross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8351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波
范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8351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42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42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429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垂直提升机,包括承载板,承载板上安装有吊装装置,承载板的顶面还放置有负重块,承载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前车轮,承载板底面还设置有后支撑柱,承载板底面且位于轮轴前方的位置设置有前支撑柱,前支撑柱包括固定柱和伸缩柱,固定柱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承载板上,伸缩柱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固定柱的底端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够方便移动,同时还能够依靠前支撑柱将前车轮顶起离开地面,配合后支撑柱对承载板进行固定,避免了承载板发生移动。

Description

移动式垂直提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装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垂直提升机。
背景技术
在外墙装饰施工过程中,吊篮和脚手架普遍都存在材料运输难的问题,特别是钢主龙骨安装时,依靠人力是无法将钢主龙骨输送至高处的,而租用吊车又会造成成本的增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通常在工地上自制一个小型的移动式垂直提升机,来辅助将一些设备以及材料吊运至高处。常见的移动式垂直提升机包括承载板,承载板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前移动轮和后移动轮,承载板上安装有用于提升设备或材料的吊装装置,还放置有用于负重的负重块,哪里需要使用,就推着承载板移动至不同的工作点。但是遇到施工作业点的场地底面存在一定斜度时,承载板在自身的重力下就会通过移动轮发生移动,如果是在吊运作业的时候发生移动,那么肯定对安全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吊运作业之前,就要先对承载板进行固定,以免承载板发生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既能够方便移动,同时又能够自行固定的移动式垂直提升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垂直提升机,包括承载板,承载板的顶面安装有吊装装置,承载板的顶面还放置有负重块,承载板底面且靠近前端的位置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有与承载板转动连接的轮轴,承载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轮轴左右两端固定连接的前车轮,承载板底面且靠近后端的位置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有与承载板固定连接的后支撑柱,后支撑柱的底面至承载板的底面高度大于前车轮的最低点至承载板的底面高度,承载板底面且位于轮轴前方的位置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有前支撑柱,前支撑柱包括固定柱和伸缩柱,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承载板上,固定柱的另一端沿其轴线方向向内设置有螺纹孔,伸缩柱的一端位于螺纹孔内且设置有与螺纹孔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固定柱的长度小于前车轮的最低点至承载板的底面高度,当伸缩柱位于螺纹孔的一端旋入至螺纹孔孔底时,伸缩柱的另一端至承载板的底面高度小于前车轮的最低点至承载板的底面高度,伸缩柱与固定柱的长度之和大于前车轮的最低点至承载板的底面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移动的时候,可以先将承载板上的负重块卸下,然后在承载板的后方向上抬起,使位于承载板后方的后支撑柱离开地面,然后依靠前车轮推动整个承载板移动。当承载板移动至相应的工作地点后,放下承载板,后支撑柱抵在地面上,然后对伸缩柱进行旋转,使伸缩柱朝向地面方向移动,不仅要使伸缩柱抵在地面上,同时还要利用其将承载板的前端顶起来,使前车轮离开地面,这样整个承载板就依靠后支撑柱和前支撑柱进行支撑,避免了车轮滑动对吊装作业造成影响。承载板固定好后,再将负重块放置在承载板上,进行吊装作业。
作为优化,所述承载板靠近前端的位置沿垂直于所述承载板的方向穿设有一根前调节螺杆,前调节螺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前车轮的最低点至所述承载板的顶面高度,前调节螺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绕前调节螺杆轴线转动的前支撑板,前调节螺杆的轴线垂直于前支撑板所在平面,位于两根所述后支撑柱之间设置有横杆,横杆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承载板所在平面,两根所述后支撑柱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横杆的两端分别嵌入于其所在一侧的导向槽内并能够沿导向槽长度方向与其滑动配合,横杆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连接有两根竖直向下设置的支杆,支杆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承载板的顶面上且对应横杆的位置安装有一个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具有正对横杆竖向设置且穿过所述承载板的一个具有伸缩功能的伸缩杆,伸缩杆朝向横杆的一端与横杆固定连接在一起,当横杆的两端分别位于其所在的导向槽靠近所述承载板的一端时,万向轮的最低点至所述承载板的底面高度小于后支撑柱的长度,当横杆的两端分别位于其所在的导向槽远离所述承载板的一端时,万向轮的最低点至所述承载板的底面高度大于后支撑柱的长度。
在一些相距较近的吊装作业点,特别是背对背的作业点,仅需要将移动式垂直提升机转向就能够进行吊装作业。但是承载板上放置有负重块,需要将负重块卸下后才能够进行承载板的转向操作,然后再将负重块放置在承载板上,这样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在本申请中,旋转前调节螺杆,使前调节螺杆朝向地面方向移动,利用前支撑板作为支撑点,将承载板的前端顶起使前车轮离开地面。接着再控制升降机构操作横杆下移,使万向轮抵触到地面并同时将承载板的后端顶起使后支撑柱离开地面。这样就可以利用前支撑板这个支撑点,推动承载板后端绕这个支撑点旋转,通过万向轮很容易就能够使承载板完成转向操作。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作为优化,所述前支撑板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水平放置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前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前调节螺杆的底端沿其轴线方向向外延伸设置有与轴承内圈的内孔过盈连接的连接轴。利用轴承来连接前调节螺杆和前支撑板,使其转动更加灵活,操作人员推动承载板转动也更加省力。
作为优化,所述前调节螺杆的顶端设置有握柄,握柄的轴线与所述前调节螺杆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前调节螺杆与握柄的中部固定连接,握柄的表面上包覆有一层胶套。操作人员能够用手握持在握柄上对前调节螺杆进行操作,使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作为优化,所述吊装装置包括卷扬机、吊杆、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前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承载板顶面靠近前端的位置,后支撑架固定连接在位于前支撑架后方的所述承载板上,前支撑架包括前顶架和位于前顶架下方以用于对前顶架进行支撑且具有升降功能的前支架主体,前顶架的上方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前支撑轴,前顶架上固定连接有对前支撑轴两端进行支撑的前支柱,后支撑架包括后顶架和位于后顶架下方以用于对后顶架进行支撑的后支架主体,后顶架的上方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后支撑轴,后顶架上固定连接有对后支撑轴两端进行支撑的后支柱,吊杆的中部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通孔,前支撑轴穿过于条形通孔且能够沿条形通孔长度方向与其滑动配合,吊杆的尾部开设有使后支撑轴穿过且与后支撑轴转动配合的转动孔,吊杆的头端和尾端分别设置有滑轮组,卷扬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承载板上且卷扬机上的绳索依次绕过位于吊杆的尾端和头端的滑轮组后垂吊在吊杆头端的下方。
当需要调整吊杆头部的高度时,通过调节前支架主体的高度,以满足吊装高度的需求。当前支架主体向上升的时候,吊杆绕其尾部的后支撑轴旋转,就能够将吊杆向上顶。前支架主体升高后,前支撑轴与后支撑轴之间的距离增加,在后支撑轴与转动孔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前支撑轴在条形通孔中相对朝向吊杆头部的一端移动,在吊杆转动的同时,满足前支撑轴与后支撑轴之间的距离要求,这样就能够满足高度不同的吊装要求。
作为优化,所述前支架主体包括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的前立柱,前立柱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承载板上,前立柱的顶端沿前立柱轴线方向向内延伸设置有导向孔,前立柱的上方设置有前升降螺杆,前升降螺杆的下端伸入于导向孔内沿能够沿导向孔轴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两根前升降螺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前顶架固定连接以对所述前顶架进行支撑,位于前立柱外的前升降螺杆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限位螺母的外径大于导向孔的孔径,两根所述前立柱之间设置有前横杆且前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根所述前立柱上,前横杆上固定连接有一个顶升机构,顶升机构具有正对所述前顶架竖向设置的一个具有升降功能的升降杆,升降杆朝向所述前顶架的一端与前顶架固定连接在一起。在使用的时候,先操作顶升机构将前顶架向上顶起,前顶架在向上升的时候,会带动前升降螺杆朝向导向孔外移动。前顶架升至一定高度后,旋转限位螺母,使限位螺母抵触到前立柱的顶端,这样在吊装重物的时候,就依靠限位螺母对前顶架进行支撑,并且可以肯定不同的高度,相应调节限位螺母的位置,方便对前顶架进行限定,使用方便,结构简单。
作为优化,所述前立柱的柱身且靠近底部的位置沿所述前立柱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至少三块竖向设置的直角三角支撑板,直角三角支撑板的竖边固定连接在所述前立柱上,直角三角支撑板的横边固定连接在所述承载板上。能够增加前立柱的稳定性,避免其受力后发生变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够方便移动,同时还能够依靠前支撑柱将前车轮顶起离开地面,配合后支撑柱对承载板进行固定,避免了承载板发生移动。
附图说明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万向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前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移动式垂直提升机,包括承载板1,承载板1的顶面安装有吊装装置,承载板1的顶面还放置有负重块2,承载板1底面且靠近前端的位置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有与承载板1转动连接的轮轴,承载板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轮轴左右两端固定连接的前车轮3,承载板1底面且靠近后端的位置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有与承载板1固定连接的后支撑柱4,后支撑柱4的底面至承载板1的底面高度大于前车轮3的最低点至承载板1的底面高度,承载板1底面且位于轮轴前方的位置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有前支撑柱,前支撑柱包括固定柱5和伸缩柱6,固定柱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承载板1上,固定柱5的另一端沿其轴线方向向内设置有螺纹孔,伸缩柱6的一端位于螺纹孔内且设置有与螺纹孔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固定柱5的长度小于前车轮3的最低点至承载板1的底面高度,当伸缩柱6位于螺纹孔的一端旋入至螺纹孔孔底时,伸缩柱6的另一端至承载板1的底面高度小于前车轮3的最低点至承载板1的底面高度,伸缩柱6与固定柱5的长度之和大于前车轮3的最低点至承载板1的底面高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板1靠近前端的位置沿垂直于所述承载板1的方向穿设有一根前调节螺杆7,前调节螺杆7的长度大于所述前车轮3的最低点至所述承载板1的顶面高度,前调节螺杆7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绕前调节螺杆7轴线转动的前支撑板8,前调节螺杆7的轴线垂直于前支撑板8所在平面,位于两根所述后支撑柱4之间设置有横杆9,横杆9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承载板1所在平面,两根所述后支撑柱4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横杆9的两端分别嵌入于其所在一侧的导向槽内并能够沿导向槽长度方向与其滑动配合,横杆9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连接有两根竖直向下设置的支杆10,支杆10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11,所述承载板1的顶面上且对应横杆9的位置安装有一个升降机构12,升降机构12具有正对横杆9竖向设置且穿过所述承载板1的一个具有伸缩功能的伸缩杆13,伸缩杆13朝向横杆9的一端与横杆9固定连接在一起,当横杆9的两端分别位于其所在的导向槽靠近所述承载板1的一端时,万向轮11的最低点至所述承载板1的底面高度小于后支撑柱4的长度,当横杆9的两端分别位于其所在的导向槽远离所述承载板1的一端时,万向轮11的最低点至所述承载板1的底面高度大于后支撑柱4的长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支撑板8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水平放置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前支撑板8固定连接,所述前调节螺杆7的底端沿其轴线方向向外延伸设置有与轴承内圈的内孔过盈连接的连接轴。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前调节螺杆7的顶端设置有握柄14,握柄14的轴线与所述前调节螺杆7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前调节螺杆7与握柄14的中部固定连接,握柄14的表面上包覆有一层胶套。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吊装装置包括卷扬机15、吊杆16、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17,前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承载板1顶面靠近前端的位置,后支撑架17固定连接在位于前支撑架后方的所述承载板1上,前支撑架包括前顶架18和位于前顶架18下方以用于对前顶架18进行支撑且具有升降功能的前支架主体,前顶架18的上方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前支撑轴19,前顶架18上固定连接有对前支撑轴19两端进行支撑的前支柱20,后支撑架17包括后顶架和位于后顶架下方以用于对后顶架进行支撑的后支架主体,后顶架的上方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后支撑轴,后顶架上固定连接有对后支撑轴两端进行支撑的后支柱,吊杆16的中部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通孔,前支撑轴19穿过于条形通孔且能够沿条形通孔长度方向与其滑动配合,吊杆16的尾部开设有使后支撑轴穿过且与后支撑轴转动配合的转动孔,吊杆16的头端和尾端分别设置有滑轮组,卷扬机15固定连接在所述承载板1上且卷扬机15上的绳索依次绕过位于吊杆16的尾端和头端的滑轮组后垂吊在吊杆16头端的下方。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支架主体包括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的前立柱21,前立柱2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承载板1上,前立柱21的顶端沿前立柱21轴线方向向内延伸设置有导向孔,前立柱21的上方设置有前升降螺杆22,前升降螺杆22的下端伸入于导向孔内沿能够沿导向孔轴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两根前升降螺杆22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前顶架18固定连接以对所述前顶架18进行支撑,位于前立柱21外的前升降螺杆22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23,限位螺母23的外径大于导向孔的孔径,两根所述前立柱21之间设置有前横杆24且前横杆2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根所述前立柱21上,前横杆24上固定连接有一个顶升机构25,顶升机构25具有正对所述前顶架18竖向设置的一个具有升降功能的升降杆26,升降杆26朝向所述前顶架18的一端与前顶架18固定连接在一起。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立柱21的柱身且靠近底部的位置沿所述前立柱21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至少三块竖向设置的直角三角支撑板27,直角三角支撑板27的竖边固定连接在所述前立柱21上,直角三角支撑板27的横边固定连接在所述承载板1上。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移动式垂直提升机,包括承载板,承载板的顶面安装有吊装装置,承载板的顶面还放置有负重块,其特征在于:承载板底面且靠近前端的位置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有与承载板转动连接的轮轴,承载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轮轴左右两端固定连接的前车轮,承载板底面且靠近后端的位置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有与承载板固定连接的后支撑柱,后支撑柱的底面至承载板的底面高度大于前车轮的最低点至承载板的底面高度,承载板底面且位于轮轴前方的位置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有前支撑柱,前支撑柱包括固定柱和伸缩柱,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承载板上,固定柱的另一端沿其轴线方向向内设置有螺纹孔,伸缩柱的一端位于螺纹孔内且设置有与螺纹孔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固定柱的长度小于前车轮的最低点至承载板的底面高度,当伸缩柱位于螺纹孔的一端旋入至螺纹孔孔底时,伸缩柱的另一端至承载板的底面高度小于前车轮的最低点至承载板的底面高度,伸缩柱与固定柱的长度之和大于前车轮的最低点至承载板的底面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垂直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靠近前端的位置沿垂直于所述承载板的方向穿设有一根前调节螺杆,前调节螺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前车轮的最低点至所述承载板的顶面高度,前调节螺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绕前调节螺杆轴线转动的前支撑板,前调节螺杆的轴线垂直于前支撑板所在平面,位于两根所述后支撑柱之间设置有横杆,横杆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承载板所在平面,两根所述后支撑柱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横杆的两端分别嵌入于其所在一侧的导向槽内并能够沿导向槽长度方向与其滑动配合,横杆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连接有两根竖直向下设置的支杆,支杆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承载板的顶面上且对应横杆的位置安装有一个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具有正对横杆竖向设置且穿过所述承载板的一个具有伸缩功能的伸缩杆,伸缩杆朝向横杆的一端与横杆固定连接在一起,当横杆的两端分别位于其所在的导向槽靠近所述承载板的一端时,万向轮的最低点至所述承载板的底面高度小于后支撑柱的长度,当横杆的两端分别位于其所在的导向槽远离所述承载板的一端时,万向轮的最低点至所述承载板的底面高度大于后支撑柱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垂直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板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水平放置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前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前调节螺杆的底端沿其轴线方向向外延伸设置有与轴承内圈的内孔过盈连接的连接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垂直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调节螺杆的顶端设置有握柄,握柄的轴线与所述前调节螺杆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前调节螺杆与握柄的中部固定连接,握柄的表面上包覆有一层胶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垂直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装置包括卷扬机、吊杆、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前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承载板顶面靠近前端的位置,后支撑架固定连接在位于前支撑架后方的所述承载板上,前支撑架包括前顶架和位于前顶架下方以用于对前顶架进行支撑且具有升降功能的前支架主体,前顶架的上方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前支撑轴,前顶架上固定连接有对前支撑轴两端进行支撑的前支柱,后支撑架包括后顶架和位于后顶架下方以用于对后顶架进行支撑的后支架主体,后顶架的上方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后支撑轴,后顶架上固定连接有对后支撑轴两端进行支撑的后支柱,吊杆的中部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通孔,前支撑轴穿过于条形通孔且能够沿条形通孔长度方向与其滑动配合,吊杆的尾部开设有使后支撑轴穿过且与后支撑轴转动配合的转动孔,吊杆的头端和尾端分别设置有滑轮组,卷扬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承载板上且卷扬机上的绳索依次绕过位于吊杆的尾端和头端的滑轮组后垂吊在吊杆头端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垂直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主体包括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的前立柱,前立柱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承载板上,前立柱的顶端沿前立柱轴线方向向内延伸设置有导向孔,前立柱的上方设置有前升降螺杆,前升降螺杆的下端伸入于导向孔内沿能够沿导向孔轴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两根前升降螺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前顶架固定连接以对所述前顶架进行支撑,位于前立柱外的前升降螺杆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限位螺母的外径大于导向孔的孔径,两根所述前立柱之间设置有前横杆且前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根所述前立柱上,前横杆上固定连接有一个顶升机构,顶升机构具有正对所述前顶架竖向设置的一个具有升降功能的升降杆,升降杆朝向所述前顶架的一端与前顶架固定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式垂直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柱的柱身且靠近底部的位置沿所述前立柱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至少三块竖向设置的直角三角支撑板,直角三角支撑板的竖边固定连接在所述前立柱上,直角三角支撑板的横边固定连接在所述承载板上。
CN201720683510.2U 2017-06-13 2017-06-13 移动式垂直提升机 Active CN206842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83510.2U CN206842943U (zh) 2017-06-13 2017-06-13 移动式垂直提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83510.2U CN206842943U (zh) 2017-06-13 2017-06-13 移动式垂直提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42943U true CN206842943U (zh) 2018-01-05

Family

ID=60800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83510.2U Active CN206842943U (zh) 2017-06-13 2017-06-13 移动式垂直提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4294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8615A (zh) * 2018-02-26 2018-06-05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车辆进行支撑的桥梁外侧检修装置
CN110540143A (zh) * 2019-09-02 2019-12-06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吊臂托架装置
CN110755024A (zh) * 2018-06-30 2020-02-07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口腔开口器
CN113062552A (zh) * 2021-03-19 2021-07-02 北京益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超大石材地板铺装装置及铺装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8615A (zh) * 2018-02-26 2018-06-05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车辆进行支撑的桥梁外侧检修装置
CN110755024A (zh) * 2018-06-30 2020-02-07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口腔开口器
CN110540143A (zh) * 2019-09-02 2019-12-06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吊臂托架装置
CN113062552A (zh) * 2021-03-19 2021-07-02 北京益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超大石材地板铺装装置及铺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42943U (zh) 移动式垂直提升机
CN207863425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可升降脚手架
CN102869600A (zh) 用于升降的装置
CN103630416B (zh) 卷扬机构的试验平台
CN205973680U (zh) 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遥控升降起重平台
CN104192729B (zh) 支腿可调节、升降单锁止、吊钩式转动型变电所机电设备安装机构
CN206842930U (zh) 垂直提升装置
CN116588819A (zh) 一种玻璃幕墙板块的吊装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06842914U (zh) 垂直提升机原地转向结构
CN117105111A (zh) 一种可移动的悬臂吊架装置
CN107758579A (zh) 一种多功能高空作业平台
CN103274315A (zh) 煤气柜侧板及立柱安装吊装装置
CN215666910U (zh) 一种配重式钢绳牵引组合型电动升降平台装置
CN208843685U (zh) 大范围液压三级升降平台
CN104201589B (zh) 支腿可调节、升降单锁止、斗篮式转动型变电所机电设备安装机构
CN105947900A (zh) 一种节能吊运建筑装置
US2621820A (en) Hoist
CN211549703U (zh) 一种分体式隧道施工台车
CN204983582U (zh) 一种多功能装修平台
CN213326443U (zh) 快速卸料平台
CN201074167Y (zh) 室内轻型可移动吊车
CN206667048U (zh) 一种桥梁检测车
CN210316434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
CN205500448U (zh) 一种电线辊放线架
CN106545151A (zh) 一种自升降施工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