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39396U - 一种钢筋网的焊接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筋网的焊接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839396U CN206839396U CN201720704432.XU CN201720704432U CN206839396U CN 206839396 U CN206839396 U CN 206839396U CN 201720704432 U CN201720704432 U CN 201720704432U CN 206839396 U CN206839396 U CN 2068393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wer electrode
- upper electrode
- seat
- head
- steel mes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title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sistance Wel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筋网焊接领域,公开了一种钢筋网的焊接机构,包括截面均为多边形的上电极头以及下电极头,上电极头连接有上电极座,上电极座绝缘的连接有驱动其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安装在上梁上,上电极座电导通的连接有上电极导线,上电极导线连接于变压器的次级;下电极头连接有下电极座,下电极座绝缘的安装在下梁上,下电极座电导通的连接有下电极导线,下电极导线连接于所述变压器的次级。通过设置截面为多边形的上电极头和下电极头,当其中一面使用受损后,可以使用其他面,进而能够延长上电极头和下电极头的使用寿命。而且相较于圆柱状电极头,无需修复即可使用,且不会出现高度高低不平的问题,有效地保证了钢筋网的焊接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网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网的焊接机构。
背景技术
钢筋网的焊接机构是将纵横两个方向的钢筋焊接成网格状的自动化焊接设备,在焊接过程中钢筋网的焊接机构加压力于纵横交叉的钢筋上,并通过上下设置的电极头直接与纵筋、横筋接触,并将纵筋和横筋焊接。
上述现有技术的钢筋网的焊接机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电极头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磨损、损坏,所以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电极头进行维修更换。在现有技术中,电极头一般采用块状或圆柱状,其中块状电极头使用效率低下,损坏后就需要更换,更换成本较高,而圆柱状电极头在磨损后要进行修复才能使用,修复后电极头的高度会缩短,导致焊接主机上电极头的高度高低不平,影响网片的焊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网的焊接机构,以解决现有钢筋网的焊接机构的电极头磨损损坏对焊接造成影响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筋网的焊接机构,包括截面均为多边形的上电极头以及下电极头,所述上电极头连接有上电极座,所述上电极座绝缘的连接有驱动其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上梁上,所述上电极座电导通的连接有上电极导线,所述上电极导线连接于变压器的次级;所述下电极头连接有下电极座,所述下电极座绝缘的安装在下梁上,所述下电极座电导通的连接有下电极导线,所述下电极导线连接于所述变压器的次级。
作为优选,所述多边形为偶数条边。
作为优选,所述上电极头的至少一个面面接触所述上电极座,和/或所述下电极头的至少一个面面接触所述下电极座。
作为优选,所述上电极头的下端面接触有横筋,且所述下端面的较长边的长度小于所述横筋与所述下端面相接触的长度;
所述下电极头的上端面接触有纵筋,且所述上端面的较长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纵筋与所述上端面相接触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上电极座和下电极座上均设有L形槽口,所述上电极头和下电极头分别置于上电极座和下电极座的L形槽口上,与上电极座和下电极座形成两个面的面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上电极座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垫。
作为优选,所述上电极座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紧固件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套。
作为优选,所述下电极座与下梁之间安装有下电极安装座,所述下电极座与下电极安装座之间设有第二绝缘垫。
作为优选,所述下电极座与下电极安装座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紧固件与下电极安装座之间设有第二绝缘套。
作为优选,所述下梁上固接有燕尾板,所述下电极安装座的一端与所述燕尾板的一端卡接,下电极安装座的另一端通过燕尾压条扣合在所述燕尾板的另一端,所述燕尾压条通过螺栓固定在下电极安装座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截面为多边形的上电极头和下电极头,当其中一面使用受损后,可以使用上电极头和下电极头的其他面,进而能够延长上电极头和下电极头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电极头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焊接电流、热量比较集中,焊接效果好。而且相较于圆柱状电极头,无需修复即可使用,且不会出现高度高低不平的问题,有效地保证了钢筋网的焊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钢筋网的焊接机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E-E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Ⅰ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Ⅱ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
1、上电极头;2、下电极头;3、上电极座;4、驱动装置;5、上梁;6、上电极导线;7、下电极座;8、下梁;9、下电极导线;10、L形槽口;11、第一绝缘垫;12、第一紧固件;13、第一绝缘套;14、下电极安装座;15、第二绝缘垫;16、燕尾板;17、燕尾压条;18、螺栓;19、纵筋;20、横筋;21、第二紧固件;22、第二绝缘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筋网的焊接机构,如图1-4所示,该钢筋网的焊接机构包括截面均为多边形的上电极头1以及下电极头2,纵筋19和横筋20位于上电极头1和下电极头2之间,其中:
上电极头1安装在上电极座3上,上电极座3连接有驱动装置4,该驱动装置4安装在上梁5上,用于驱动上电极座3以及上电极头1上下移动。上述上电极座3的一侧还电导通的连接有上电极导线6,该上电极导线6连接于变压器(图中未示出)的次级,且具体连接于变压器次级的负极。本实施例中,由于上电极导线6直接电导通连接在上电极座3上,因此上电极座3会带电,为了防止电流传递到驱动装置4上,可参照图3,在上电极座3与驱动装置4的输出端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垫11,通过该第一绝缘垫11,使上电极座3与驱动装置4之间绝缘,避免电流传递到驱动装置4上。本实施中,上电极座3和驱动装置4的输出端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12固定连接,具体该第一紧固件12可以是螺栓。上述第一紧固件12和驱动装置4的输出端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套13,以使得第一紧固件12不会导电到驱动装置4上。
本实施例中,上述驱动装置4可以是气缸、油缸或者直线马达等具有直线驱动功能的装置,本实施例优选使用气缸。
本实施例中,上述上电极头1的至少一个面面接触上电极座3,通过上电极头1与上电极座3面接触,能够使上电极导线6传递的电流更稳定的经上电极座3传递到上电极头1上,以提高焊接的稳定性。优选的,上述上电极座3上设有L形槽口10,上电极头1安装在上电极座3的L形槽口10上,此时上电极头1会与上电极座3形成两个面的面接触,即图1和图2中所标记的A面和B面,通过A面和B面与上电极座3的接触,能够更好的实现对电流的传递,提高电流传递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上电极座3上的槽口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只需满足能够与上电极头1实现至少两个面的接触即可。
上述下电极头2安装在下电极座7上,下电极座7安装在下梁8上,具体的,可参照图1和图4,在下电极座7与下梁8之间安装有下电极安装座14,在下梁8上平行的固接有燕尾板16,所述下电极安装座14的一端与燕尾板16的一端卡接,下电极安装座14的另一端通过燕尾压条17扣合在燕尾板16的另一端,上述燕尾压条17通过螺栓18固定在下电极安装座14上。通过设置上述下电极安装座14以及燕尾板16,能够使得下电极头2处于所需的位置,且能够使得下电极头2和下电极座7更加稳固。
上述下电极座7的一侧电导通的连接有下电极导线9,该下电极导线9连接于变压器的次级,且具体连接于变压器次级的正极,其与上电极导线6以及上电极座3能够构成导电回路,进而使得上电极头1和下电极头2通电。在对纵筋19和横筋20进行焊接时,上电极头1和下电极头2两个相对的面对纵筋19和横筋20加压,并在通电后对纵筋19和横筋20焊接。
本实施中,优选的,上述上电极头1的下端面接触横筋20,下电极头2的上端面接触纵筋19,通过通电后的上电极头1的下端面和下电极头2的上端面能够对纵筋19和横筋20进行焊接。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可以将上述上电极头1的下端面较长边的长度设置为小于横筋20与该下端面相接触的长度,将下电极头2的上端面较长边的长度设置为小于纵筋19与该上端面相接触的长度,也就是上电极头1相对于横筋20倾斜设置(图中未示出),下电极头2相对于纵筋19倾斜设置(图中未示出),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得上电极头1的下端面与横筋20的接触长度和面积以及下电极头2的上端面与纵筋19的接触长度和面积更大,进而能够传递更大的电流,以便于更好的对横筋20和纵筋19焊接,达到更佳的焊接效果。而且提高倾斜设置上电极头1和下电极头2,能够减小上电极头1和下电极头2的厚度,进而降低上电极头1和下电极头2的制造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上电极头1还可以和横筋20平行设置,即上电极头1的下端面与横筋20的接触长度与下端面的边长相同,同样的,下电极头2还可以和纵筋19平行设置,即下电极头2的上端面与纵筋19的接触长度与上端面的边长相同,即本实施例图2所示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在下电极座7与下电极安装座14之间设有第二绝缘垫15,通过该第二绝缘垫15,使下电极座7与下电极安装座14之间绝缘,避免电流传递到下电极安装座14上。进一步的,上述下电极座7与下电极安装座14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21固定连接,该第二紧固件21可以是螺栓。上述第二紧固件21与下电极安装座14之间设有第二绝缘套22,以使得第二紧固件21不会导电到下电极安装座14上。
本实施例中,上述下电极头2的至少一个面面接触下电极座7,通过下电极头2与下电极座7面接触,能够使下电极导线9传递的电流更稳定的经下电极座7传递到下电极头2上,以提高焊接的稳定性。优选的,上述下电极座7上也设有L形槽口10,下电极头2安装在下电极座7的L形槽口10上,此时下电极头2会与下电极座7形成两个面的面接触,即图1和图2中所标记的C面和D面,通过C面和D面与下电极座7的接触,能够更好的实现对电流的传递,提高电流传递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下电极座7上的槽口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只需满足能够与下电极头2实现至少两个面的接触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述上电极头1和下电极头2的截面为偶数条边的多边形,进而与上电极座3和下电极座7的L形槽口10实现两个面的接触,且安装时更加方便和稳定。
本实施例的钢筋网的焊接机构通过设置截面为多边形的上电极头1和下电极头2,当其中一面使用受损后,可以使用上电极头1和下电极头2的其他面,进而能够延长上电极头1和下电极头2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电极头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上电极头1和下电极头2的形状和安装方式也能够使得焊接电流、热量比较集中,焊接效果好。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钢筋网的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截面均为多边形的上电极头(1)以及下电极头(2),所述上电极头(1)连接有上电极座(3),所述上电极座(3)绝缘的连接有驱动其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安装在上梁(5)上,所述上电极座(3)电导通的连接有上电极导线(6),所述上电极导线(6)连接于变压器的次级;所述下电极头(2)连接有下电极座(7),所述下电极座(7)绝缘的安装在下梁(8)上,所述下电极座(7)电导通的连接有下电极导线(9),所述下电极导线(9)连接于所述变压器的次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网的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为偶数条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网的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头(1)的至少一个面面接触所述上电极座(3),和/或所述下电极头(2)的至少一个面面接触所述下电极座(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网的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头(1)的下端面接触有横筋(20),且所述下端面的较长边的长度小于所述横筋(20)与所述下端面相接触的长度;
所述下电极头(2)的上端面接触有纵筋(19),且所述上端面的较长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纵筋(19)与所述上端面相接触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网的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座(3)和下电极座(7)上均设有L形槽口(10),所述上电极头(1)和下电极头(2)分别置于上电极座(3)和下电极座(7)的L形槽口(10)上,与上电极座(3)和下电极座(7)形成两个面的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网的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座(3)与驱动装置(4)的输出端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垫(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网的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座(3)与驱动装置(4)的输出端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12)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紧固件(12)与驱动装置(4)的输出端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套(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网的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极座(7)与下梁(8)之间安装有下电极安装座(14),所述下电极座(7)与下电极安装座(14)之间设有第二绝缘垫(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筋网的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极座(7)与下电极安装座(14)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21)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紧固件(21)与下电极安装座(14)之间设有第二绝缘套(2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筋网的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梁(8)上固接有燕尾板(16),所述下电极安装座(14)的一端与所述燕尾板(16)的一端卡接,下电极安装座(14)的另一端通过燕尾压条(17)扣合在所述燕尾板(16)的另一端,所述燕尾压条(17)通过螺栓(18)固定在下电极安装座(14)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704432.XU CN206839396U (zh) | 2017-06-16 | 2017-06-16 | 一种钢筋网的焊接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704432.XU CN206839396U (zh) | 2017-06-16 | 2017-06-16 | 一种钢筋网的焊接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839396U true CN206839396U (zh) | 2018-01-05 |
Family
ID=60800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704432.XU Active CN206839396U (zh) | 2017-06-16 | 2017-06-16 | 一种钢筋网的焊接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839396U (zh) |
-
2017
- 2017-06-16 CN CN201720704432.XU patent/CN20683939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07929B (zh) | 一种阳极钢爪导杆组 | |
CN107262892A (zh) | 一种钢筋网焊接主机 | |
CN204639413U (zh) | 多单元变压器点焊机 | |
CN206839396U (zh) | 一种钢筋网的焊接机构 | |
CN205159114U (zh) | 一种非固体电解质钽电解电容器阳极引线焊接夹具 | |
CN206925491U (zh) | 一种组合式电极 | |
CN204417618U (zh) | 一种铝电解阳极导杆连接装置 | |
CN202803406U (zh) | 一种用于静电除尘器的新型电晕线 | |
CN211361012U (zh) | 一种应用于电池焊接的自适应电焊接头 | |
CN208496047U (zh) | 一种点焊机电极结构 | |
CN103567069A (zh) | 一种用于静电除尘器的新型电晕线 | |
CN208208542U (zh) | 一种变压器 | |
CN207139151U (zh) | 一种前轴焊合件焊接夹具专用辅助电极 | |
CN211377179U (zh) | 一种双极优化避雷针 | |
CN105817329A (zh) | 一种静电除尘器芒刺片放电阴极线 | |
CN216325770U (zh) | 一种汽车发电机调节器圆弧电极 | |
CN206022892U (zh) | 一种输配电线路并联间隙的防雷结构 | |
CN204075443U (zh) | 一种新型烙铁头 | |
CN202137052U (zh) | 电除尘器用圆钢芒刺放电极 | |
CN208066549U (zh) | 一种阳极板把手 | |
CN220739973U (zh) | 一种直流电机绕组焊接平台 | |
CN221848952U (zh) | 一种螺栓握杆 | |
CN205701053U (zh) | 一种静电除尘器芒刺片放电阴极线 | |
CN206021997U (zh) | 专用于35kV输配电线路绝缘子的并联间隙结构 | |
CN205863863U (zh) | 一种输配电线路并联间隙的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300408 No.7, Wuwei Road, Lugang logistics equipment Industrial Park, Beichen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after: Jianke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ianji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00408 No.7, Wuwei Road, Lugang logistics equipment Industrial Park, Beichen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TJK MACHINERY (TIANJI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