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初期雨水控制设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初期雨水控制设施,用于初期雨水进入市政排水系统、正常时期雨水进入绿地的控制,属于海绵城市建设——排水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现有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存在初期雨水问题:由于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等的灰尘污染、轮胎摩擦污染、融雪剂污染等,使得前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前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甚至超出普通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
如果按照现有的海绵城市道路设计方式,初期雨水一旦汇入道路绿地就会对植物造成伤害。现吉林省区域初期雨水时期一般为每年3月下旬到6月中旬,初期雨水时期过后即为正常雨水时期,现初期雨水对植物造成伤害问题,一直成为海绵城市建设有待解决问题之一。
尤其春季第一场降雨径流氧化物含量为夏季的1000倍,钠含量几乎为2012年夏季的100倍。如此高含量的氧化物和钠无疑会对植物产生很大的影响。作为灌溉用水,水质的溶解性总固体和氧化物含量与植物生长和土壤质量密切相关,长期使用溶解性总固体含量较高的水进行灌溉,可能造成盐分、氧化物等在土壤中富集,造成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在NaCl盐害危害下,大多数草本和大多数木本植物普遍出现叶片边缘失绿和焦枯的现象;土壤中水溶性钠浓度升高,会影响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和土壤渗透能力。钠元素在植物叶片中含量过高,会使植株叶片出现焦边、黄化等症状,土壤中盐碱过多时,就会危害植物生长,甚至造成植物死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初期雨水控制设施,能够使初期雨水不进入绿地、正常时期雨水进入绿地的雨水控制设施,解决了初期雨水对植物造成伤害的问题。实现了海绵城市道路设计对于雨水综合管控的要求,即雨水进入绿地下渗、调蓄、蓄存、净化的设计理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初期雨水控制设施,其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由绿地开孔边石、雨水井开孔边石及道路边石围成开口的碎石沉淀槽,碎石沉淀槽的入水口与道路汇水区相连,将道路积水集中汇集,并过滤、沉淀雨水,去掉道路冲刷产生的大颗粒的污染物;绿地开孔边石、雨水井开孔边石上分别均匀分布于若干个输水孔,保证雨水流通;绿地挡水板、雨水井挡水板分别镶嵌在绿地开孔边石、雨水井开孔边石上,能够上下开启;碎石沉淀槽的绿地开孔边石一侧与碎石消力区连接;碎石沉淀槽的雨水井开孔边石一侧与雨水井连接;雨水井的井口通过溢流口与绿地连通,将绿地调蓄的超量雨水溢流进入雨水井排出。雨水井上还设有雨水井盖、溢流口格栅、截污篮及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当初期雨水时期到来时,将雨水井挡水板开启,绿地挡水板关闭,道路的雨水通过道路汇水区由雨水井开孔边石上的输水孔导入雨水井内,通过排水管排到市政排水管网。
进入正常雨水时期,将绿地挡水板开启,雨水井挡水板关闭,道路的雨水通过道路汇水区由绿地开孔边石上的输水孔进入碎石消力区,消力后进入绿地,下渗、调蓄。
当调蓄绿地的雨水超过海绵城市设计要求的雨水调蓄高度时,超量雨水通过雨水井的溢流口进入雨水井,通过排水管排到市政排水管网。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采用碎石沉淀槽结构,通过控制绿地挡水板、雨水井挡水板的开启,保证初期雨水时期污染严重的积水不进入绿地,直接导入雨水井,汇入市政排水系统处理,消除了初期雨水对植物造成伤害问题;使正常雨水时期的道路雨水进入绿地;实现了雨水进入绿地下渗、调蓄、蓄存、净化的海绵城市设计要求。相比原有海绵城市设计绿地雨水收水方式,增加了初期雨水控制措施,阻止了初期雨水进入绿地,解决了初期雨水对植物造成伤害问题。保证了正常时期的雨水进入绿地,完成了海绵城市设计对于雨水的管控要求。
本实用新型专利具有易于施工、结构耐久、工程造价低、效果明显等优点。适用于量大面广的海绵城市道路建设工程及其他初期雨水污染严重区域的绿地入水口处。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易行。只需要市政或绿化养护工人在初期雨水来临前,将绿地挡水板关闭,雨水口挡水板开启,即可阻止初期雨水进入绿地,待初期雨水过后,开启绿地挡水板,关闭雨水口挡水板,正常雨水即可汇入绿地。如经济上允许,也可设置自动控制装置,遥控控制绿地挡水板与雨水井挡水板升降。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设施结构原理图;
图2本实用新型设施a1-a1剖面图;
图3本实用新型设施b1-b1剖面图;
图中:1.道路汇水区;2.碎石沉淀槽;3.绿地挡水板;4.绿地开孔边石;5.雨水井挡水板;6. 雨水井开孔边石;7.碎石消力区;8.溢流口;9.雨水井;10.排水管;11. 挡水板滑动开关;12.雨水井盖;13. 溢流口格栅;14.截污篮;15.道路边石;16.绿地。
具体实施例
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举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任何改动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根据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海绵城市初期雨水控制设施,包括:碎石沉淀槽2、碎石消力区7、雨水井9及绿地16;其中,由绿地开孔边石4、雨水井开孔边石6及道路边石15围成开口的碎石沉淀槽2,碎石沉淀槽2为长方形,长1m,宽0.86m,碎石沉淀槽2的入水口与道路汇水区1相连,将道路雨水集中汇集,并过滤、沉淀雨水,去掉道路冲刷产生的大颗粒的污染物;绿地开孔边石4、雨水井开孔边石6由花岗岩制成,长度1m,宽0.15m,上均匀分布于6个输水孔,每处孔宽度为0.08m,孔高0.07m,,保证雨水流通;绿地挡水板3、雨水井挡水板5由不锈钢制成,形状为长方形,长1m,宽70cm,厚度2mm,分别镶嵌在绿地开孔边石4、雨水井开孔边石6上,通过挡水板滑动开关11可上下开启;碎石沉淀槽2的绿地开孔边石4一侧与碎石消力区7连接;碎石沉淀槽2的雨水井开孔边石6一侧与雨水井9连接;雨水井9的井口通过溢流口8与绿地16连通,可将绿地调蓄的超量雨水溢流进入雨水井9排出;雨水井9上还设有雨水井盖12、溢流口格栅13、截污篮14及排水管10。
当初期雨水时期到来时,将雨水井挡水板5开启,绿地挡水板3关闭,道路的雨水通过道路汇水区1由雨水井开孔边石6上的输水孔导入雨水井9内,通过排水管10排到市政排水管网。
进入正常雨水时期,将绿地挡水板3开启,雨水井挡水板5关闭,道路的积水通过道路汇水区1由绿地开孔边石4上的输水孔进入碎石消力区7,消力后进入绿地16,调蓄绿地16。
当调蓄绿地16的雨水超过海绵城市设计要求的雨水调蓄高度时,超量雨水通过雨水井9的溢流口8进入雨水井9,通过排水管10排到市政排水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