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98070U - 一种多功能物料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物料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798070U CN206798070U CN201720471786.4U CN201720471786U CN206798070U CN 206798070 U CN206798070 U CN 206798070U CN 201720471786 U CN201720471786 U CN 201720471786U CN 206798070 U CN206798070 U CN 2067980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terial box
- box body
- arc
- breach
- chu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77 multifunction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10000001331 Nos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物料盒,包括物料盒本体,物料盒本体内为方槽容纳腔,物料盒本体内两侧壁设有划弧活动隔板机构、提手机构、和两侧壁上设有中间隔板槽,物料盒本体的前端设有滑槽,滑槽上设有滑动提手板,滑动提手板两边卡接于滑槽内,滑动提手板上端为倒“U”型握持部;所述划弧活动隔板机构为设于两侧壁上的弧形滑轨,弧形滑轨的两端设有卡接槽,两侧壁上以弧形滑轨对应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通过卡接槽和通孔连接一划弧活动隔板;所述提手机构包括设置与两侧壁后端的手提架及手提架连接端。物料盒本体的前端设有缺口位,该缺口为通过设置手提机构的上下活动,实现将缺口为堵住或打开,滑动提手板上设有与缺口位上边抵接限位的凸起端。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物料盒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新颖,方便堆叠、提拿的多 功能物料盒。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小型塑料物料盒主要的结构有翻盖方式或者是抽屉形式。翻盖的方式由于 打开时候对盒内没有任何作用,由于盒内空间小,还需要进一步地使用夹持工件取出零部 件。而且盒内光线不足,不能准确快速地完成取出动作。加上盒盖比较单薄,使用过程中易 损坏。抽屉的形式,需要生产抽屉外面板、抽屉内格和抽屉滑轨,生产成本较高,比较耗费物 料。上述两种类型的物料盒不方便堆叠及不方便分类。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物料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盒本 体,物料盒本体内为方槽容纳腔,物料盒本体内两侧壁设有划弧活动隔板机构、提手机构、 和两侧壁上设有中间隔板槽,所述物料盒本体的前端设有滑槽,滑槽上设有滑动提手板,滑 动提手板两边卡接于滑槽内,滑动提手板上端为倒“U”型握持部;所述划弧活动隔板机构为 设于两侧壁上的弧形滑轨,弧形滑轨的两端设有卡接槽,两侧壁上以弧形滑轨对应的中心 位置设有通孔,通过卡接槽和通孔连接一划弧活动隔板;所述提手机构包括设置与两侧壁 后端的手提架及手提架连接端,手提架连接端为设于两侧壁后端的连接孔和手提架打下来 是将手提架两端内嵌于侧壁上的凹位。
[0004]所述物料盒本体的前端设有缺口位,该缺口为通过设置手提机构的上下活动,实 现将缺口为堵住或打开,滑动提手板上设有与缺口位上边抵接限位的凸起端。
[0005]所述物料盒本体的上边沿设有“L”型对接位,通过“L”型对接位实现多个物料盒本 体的上下堆叠对接吻合,物料盒本体的上边沿的前端设有限位凸端,对应物料盒的底部两 边沿设有方格加强筋,前端的方格坐落于限位凸端上。
[0006]所述物料盒本体的后端设有标记卡插接位。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技术方案的实施,设计划弧活动隔板机构、提手 机构、两侧壁上设有中间隔板槽、和物料盒本体前端的滑动提手板,实现物料盒内的中间隔 板可以将物料盒的容纳腔一分为二,可以装两种不同类型的物料。通过划弧活动的隔板机 构,可以将容纳腔内的空间的上部分通过划弧活动隔板隔开,向上划弧活动又可以将上部 分空间相通。提手机构和物料盒本体前端的滑动提手板实现方便将物料盒提起,同时物料 盒本体前端的滑动提手板可以上下滑动,向上滑将物料盒本体的整体容纳腔的前端缺口封 住,向下滑可以将前端的缺口打开,刚好缺口位置在容纳腔的一半容量位置。通过向下滑可 以在物料盒堆叠在一起的时候,打开缺口来拿出里面的东西,为使用者提供方便。并且物料 盒本体的上下堆叠时,通过设计限位凸端,方便物料盒本体快速堆叠定位对接,并且有利于 稳固。物料盒本体的后端设计插接标记卡片的插接位,方便登记物料的名称、型号等信息。 本设计方案的物料盒结构新颖独特,方便使用,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端局部示意图。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提手板结构示意图。
[001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后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M]请参照附图1-5,一种多功能物料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盒本体1,物料盒本体1 内为方槽容纳腔,物料盒本体1内两侧壁设有划弧活动隔板机构、提手机构、和两侧壁上设 有中间隔板槽11,所述物料盒本体1的前端设有滑槽17,滑槽17上设有滑动提手板18,滑动 提手板18两边卡接于滑槽17内,滑动提手板18上端为倒“U”型握持部;所述划弧活动隔板机 构为设于两侧壁上的弧形滑轨12,弧形滑轨12的两端设有卡接槽121,两侧壁上以弧形滑轨 12对应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通过卡接槽121和通孔连接一划弧活动隔板13;所述提手机构 包括设置与两侧壁后端的手提架141及手提架连接端,手提架连接端为设于两侧壁后端的 连接孔和手提架141打下来时将手提架141两端内嵌于侧壁上的凹位14。
[0015]进一步所述物料盒本体1的前端设有缺口位,该缺口为通过设置手提机构的上下 活动,实现将缺口为堵住或打开,滑动提手板18上设有与缺口位上边抵接限位的凸起端 181〇
[0016]较优地,所述物料盒本体1的上边沿设有“L”型对接位15,通过“L”型对接位15实现 多个物料盒本体1的上下堆叠对接吻合,物料盒本体1的上边沿的前端设有限位凸端16,对 应物料盒的底部两边沿设有方格加强筋,前端的方格161坐落于限位凸端16上。
[0017]较优地,所述物料盒本体1的后端设有标记卡插接位19。
[00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 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而对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 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多功能物料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盒本体(1),物料盒本体(1)内为方槽容纳 腔,物料盒本体(1)内两侧壁设有划弧活动隔板机构、提手机构、和两侧壁上设有中间隔板 槽(11),所述物料盒本体(1)的前端设有滑槽(17),滑槽(I7)上设有滑动提手板(18),滑动 提手板(18)两边卡接于滑槽(17)内,滑动提手板(⑻上端为倒“U”型握持部;所述划弧活动 隔板机构为设于两侧壁上的弧形滑轨(12),弧形滑轨(12)的两端设有卡接槽(121),两侧壁 上以弧形滑轨(12)对应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通过卡接槽(121)和通孔连接一划弧活动隔 板(13);所述提手机构包括设置与两侧壁后端的手提架(141)及手提架连接端,手提架连接 端为设于两侧壁后端的连接孔和手提架(141)打下来时将手提架(141)两端内嵌于侧壁上 的凹位(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物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盒本体(1)的前端 设有缺口位,该缺口为通过设置手提机构的上下活动,实现将缺口为堵住或打开,滑动提手 板(18)上设有与缺口位上边抵接限位的凸起端(18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物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盒本体(1)的上边 沿设有“L”型对接位(I5),通过“L”型对接位(IQ实现多个物料盒本体⑴的上下堆叠对接 吻合,物料盒本体(1)的上边沿的前端设有限位凸端(16),对应物料盒的底部两边沿设有方 格加强筋,前端的方格(161)坐落于限位凸端(1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物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盒本体(1)的后端 设有标记卡插接位(19)。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71786.4U CN206798070U (zh) | 2017-05-02 | 2017-05-02 | 一种多功能物料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71786.4U CN206798070U (zh) | 2017-05-02 | 2017-05-02 | 一种多功能物料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798070U true CN206798070U (zh) | 2017-12-26 |
Family
ID=60738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471786.4U Active CN206798070U (zh) | 2017-05-02 | 2017-05-02 | 一种多功能物料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798070U (zh) |
-
2017
- 2017-05-02 CN CN201720471786.4U patent/CN20679807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457217U (zh) | 一种空间可调的账本存储柜 | |
CN206798070U (zh) | 一种多功能物料盒 | |
CN203294461U (zh) | 托盘 | |
CN210540600U (zh) | 一种可堆叠的衣物收纳板 | |
CN204726815U (zh) | 一种电机包装结构 | |
CN201398685Y (zh) | 方便分类的抽屉 | |
CN209898704U (zh) | 一种多功能书架 | |
CN203427510U (zh) | 一种多功能笔筒 | |
CN207329103U (zh) | 一种便于组合堆叠的储物箱 | |
CN203111630U (zh) | 折叠储物盒 | |
CN205852693U (zh) | 一种新型装订机构 | |
CN208499084U (zh) | 一种置物盒及其组合套装 | |
CN205267521U (zh) | 新型教育管理用分体式书桌 | |
CN204124508U (zh) | 包装箱 | |
CN203064333U (zh) | 便于叠放的装货箱 | |
CN205034458U (zh) | 一种拼装式储物盒 | |
CN209240723U (zh) | 档案盒存放层板结构 | |
CN210018196U (zh) | 一种粉笔盒 | |
CN207055098U (zh) | 包连接扣 | |
CN202439382U (zh) | 一种文件盒 | |
JP3179808U (ja) | 画用紙庫 | |
CN210300151U (zh) | 人力资源文件架 | |
CN211703941U (zh) | 一种多功能资料整理箱 | |
CN212046550U (zh) | 一种档案盒 | |
CN211459435U (zh) | 一种组合家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