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95692U - 一种半自动多头扳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自动多头扳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795692U CN206795692U CN201720621598.5U CN201720621598U CN206795692U CN 206795692 U CN206795692 U CN 206795692U CN 201720621598 U CN201720621598 U CN 201720621598U CN 206795692 U CN206795692 U CN 2067956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rench
- housing
- groove
- semi
- h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3813 thumb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自动多头扳手,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多个扳手组合体,所述壳体为内部空间上大下小的壳体,壳体底部中心处设有供扳手组合体伸出的通孔,壳体上设有供扳手组合体上下运动的扳手槽,所扳手槽包括纵向槽及设于纵向槽上下的上锁定槽和下锁定槽,所述上锁定槽与纵向槽相接触处设有防止扳手组合体横向滑脱的凸起,下锁定槽为与纵向槽垂直的横向槽;所述扳手组合体包括扳手头和L型套筒,所述扳手头与L型套筒的竖直段可拆卸相连,L型套筒的水平段设有两个定位凸台,两个定位凸台之间L型套筒形成滑动杆,通过两个定位凸台将滑动杆限制在扳手槽内自由滑动。本装置结构简单,能适应多种型号扳手需求,有效防止扳手丢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多型号螺钉的扳手,具体涉及一种半自动多头扳手。
背景技术
在机械领域中经常用到各种规格的内六角扳手以及螺丝刀,这些扳手通常是单个尺寸和形状的。然而,由于扳手的尺寸较多,并且小尺寸的扳手很容易遗失,反复的更换扳手的时候使得工作时间增加,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多型号螺钉的扳手,旨在解决安取螺钉的时候更换扳手的繁琐及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半自动多头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多个扳手组合体,所述壳体为内部空间上大下小的壳体,壳体底部中心处设有供扳手组合体伸出的通孔,壳体上设有供扳手组合体上下运动的扳手槽,所扳手槽包括纵向槽及设于纵向槽上下的上锁定槽和下锁定槽,所述上锁定槽与纵向槽相接触处设有防止扳手组合体横向滑脱的凸起,下锁定槽为与纵向槽垂直的横向槽;所述扳手组合体包括扳手头和L型套筒,所述扳手头与L型套筒的竖直段可拆卸相连,L型套筒的水平段设有两个定位凸台,两个定位凸台之间L型套筒形成滑动杆,通过两个定位凸台将滑动杆限制在扳手槽内自由滑动,L型套筒端部的定位凸台在壳体外面还起到手柄作用,当通过定位凸台将扳手组合体拉到上锁定槽内时,壳体内部空间尺寸满足各扳手组合体之间不相互干扰;当通过定位凸台将扳手组合体拉到下锁定槽内时,壳体内部空间尺寸和滑动杆尺寸满足该L型套筒的竖直段处于壳体内部中心位置,以便扳手头从壳体底部的通孔伸出。
作为改进,所述扳手头包括三部分,从上至下分别为定位杆、定位块和扳手,定位杆与L型套筒底部通过快拆结构相连,定位块为与壳体底部通孔间隙配合的圆块,不同扳手组合体上选择不同尺寸扳手的扳手头。
作为改进,所述快拆结构为:定位杆为多边形杆,L型套筒底部设有与定位杆匹配的多边形孔,定位杆通过磁吸与L型套筒快拆相连。
作为改进,所述壳体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纵向设置的起子槽,两个起子槽内分别设有一种起子,所述起子与相应的起子槽顶部通过定位销铰接,不用时,起子可绕定位销转动收在起子槽内;使用时起子可绕定位销转动至水平位置,两个起子还可作为该半自动多头扳手的加力杆使用。
作为改进,所述扳手组合体有2-10个,多个扳手组合体在壳体四周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了现有机械领域中扳手型号过于容易丢失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多个不同型号扳手可以很方便的切换,切不易丢失,有效的减少了扳手切换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壳体上部横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内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壳体上扳手槽示意图。
图5为扳手组合体的扳手头分离示意图。
图6为扳手组合体的扳手头安装一体示意图。
图7为十字螺丝刀结构示意图。
图8a至图8i为本实用新型半自动多头扳手工作流程示意图。
1-壳体,2-一字螺丝刀,3-十字螺丝刀,4-扳手组合体,5-扳手槽,6-上锁定槽,7-下锁定槽,8-凸起,9-定位凸台,10-滑动杆,11-扳手头,12-L型套筒,13-定位杆,14-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举例说明,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半自动多头扳手,包括壳体1和设于壳体1内的6个扳手组合体4,所述壳体1为内部空间上大下小的壳体1,壳体1底部中心处设有供扳手组合体4伸出的通孔,壳体1上设有供扳手组合体4上下运动的扳手槽5,所扳手槽5包括纵向槽及设于纵向槽上下两端的上锁定槽6和下锁定槽7,所述上锁定槽6与纵向槽相接触处设有防止扳手组合体4横向滑脱的凸起8,下锁定槽7为与纵向槽垂直的横向槽;所述扳手组合体4包括扳手头11和L型套筒12,所述扳手头11与L型套筒12的竖直段底部可拆卸相连,L型套筒12的水平段设有两个定位凸台9,两个定位凸台9之间L型套筒12形成滑动杆10,通过两个定位凸台9将滑动杆10限制在扳手槽5内自由滑动,L型套筒12靠外侧端部的定位凸台9在壳体1外面还起到手柄作用,当通过定位凸台9将扳手组合体4拉到上锁定槽6内时,壳体1内部空间尺寸满足各扳手组合体4之间不相互干扰;当通过定位凸台9将扳手组合体4拉到下锁定槽7内时,壳体1内部空间尺寸和滑动杆10尺寸满足该L型套筒12的竖直段处于壳体1内部中心位置,以便扳手头11从壳体1底部的通孔伸出。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扳手头11包括三部分,从上至下分别为定位杆13、定位块14和扳手,定位杆13与L型套筒12底部通过快拆结构相连,定位块14为一圆块结构,圆块直径略小于通孔直径,该圆块与壳体1底部通孔通过间隙配合,不同扳手组合体4上选择不同尺寸扳手的扳手头11。所述快拆结构为:定位杆13为多边形杆,L型套筒12底部设有与定位杆13匹配的多边形孔,定位杆13通过磁吸与L型套筒12快拆相连。
所述壳体1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纵向设置的起子槽,所述两个起子槽内分别设有一种起子,两个起子分别为一字螺丝刀2和十字螺丝刀3,所述起子与相应的起子槽顶部通过定位销铰接,不用时,起子可绕定位销转动收在起子槽内,使用时起子可绕定位销转动至水平位置,两个起子还可作为该半自动多头扳手的加力杆使用。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本实施例采用的是6个扳手组合体4,但是不限于6,根据实际需要及壳体1尺寸来确定所需数量,一般考虑实用性和复杂性,扳手组合体4选择2-10个,多个扳手组合体4在壳体1四周均匀分布。
使用步骤和方法:(以2.5mm内六角扳手组合体4为例)
半自动多头扳手不工作时六个扳手组合体4和两个螺丝刀(即起子)处于收拢位置。
由于六个扳手组合体4只是扳手头11上的扳手不同尺寸,其他的部分均为相同,下面以2.5mm内六角扳手组合体4为例演示。
当没有扳手头11工作的时候,如图8a和图8b所示,此时扳手组合体4是位于扳手槽5的上锁定槽6中。由于扳手组合体4自身的重力和上锁定槽6中凸起8的限制而定位。
使用流程
(以2.5mm内六角扳手组合体4为例,为了方便观察,下面的附图都将隐藏其他的五个扳手组合体4)
第一步:如图8c所示,用手掌握住壳体1,用拇指将L型套筒12上的定位凸台9向上推动至上锁定槽6顶部越过凸起8;
第二步:通过拨动定位凸台9将L型套筒12向左滑动至纵向槽内,如图8d所示;
第三步:如图8e所示,松开拇指,扳手组合体4由于重力会自行的向下落下,扳手组合体4上2个定位凸台9和壳体1的内外表面接触,同时壳体1上的纵向槽和滑动杆10刚好将套筒定位,从而保证了扳手不会左右偏移。
第四步:此时扳手组合体4处于图8f中的位置,同时扳手头11会插入壳体1底部中间的通孔内自动对准壳体1的轴线。
第五步:如图8g所示,用拇指将定位凸台9向右滑动至扳手组合体4的滑动杆10刚好位于下锁定槽7的右边;
第六步:如图8h所示,将两侧的起子打开当做加力杆,即可完成拧紧螺丝的工作。同时此时扳手组合体4会自锁,即越拧越紧,而不会脱落和松开。
如果是松开螺钉,则完成第四步后,将第五步改为用拇指将定位凸台9向左滑动至扳手组合体4的滑动杆10刚好位于下锁定槽7的左边,同时此时扳手组合体4会自锁,即越拧越紧,而不会脱落和松开,如图8i所示。
如果需要更换扳手型号,则只需要则只需将工作中的扳手组合体4从下锁定槽7内向左或向右滑动至纵向槽内,然后将扳手组合体4向上滑动至上锁定槽6内锁定,此时该扳手组合体4由于自身重力会自动会恢复至不工作状态,然后根据需要选择扳手型号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Claims (5)
1.一种半自动多头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多个扳手组合体,所述壳体为内部空间上大下小的壳体,壳体底部中心处设有供扳手组合体伸出的通孔,壳体上设有供扳手组合体上下运动的扳手槽,所扳手槽包括纵向槽及设于纵向槽上下的上锁定槽和下锁定槽,所述上锁定槽与纵向槽相接触处设有防止扳手组合体横向滑脱的凸起,下锁定槽为与纵向槽垂直的横向槽;所述扳手组合体包括扳手头和L型套筒,所述扳手头与L型套筒的竖直段可拆卸相连,L型套筒的水平段设有两个定位凸台,两个定位凸台之间L型套筒形成滑动杆,通过两个定位凸台将滑动杆限制在扳手槽内自由滑动,L型套筒端部的定位凸台在壳体外面还起到手柄作用,当通过定位凸台将扳手组合体拉到上锁定槽内时,壳体内部空间尺寸满足各扳手组合体之间不相互干扰;当通过定位凸台将扳手组合体拉到下锁定槽内时,壳体内部空间尺寸和滑动杆尺寸满足该L型套筒的竖直段处于壳体内部中心位置,以便扳手头从壳体底部的通孔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半自动多头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头包括三部分,从上至下分别为定位杆、定位块和扳手,定位杆与L型套筒底部通过快拆结构相连,定位块为与壳体底部通孔间隙配合的圆块,不同扳手组合体上选择不同尺寸扳手的扳手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半自动多头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结构为:定位杆为多边形杆,L型套筒底部设有与定位杆匹配的多边形孔,定位杆通过磁吸与L型套筒快拆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半自动多头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纵向设置的起子槽,两个起子槽内分别设有一种起子,所述起子与相应的起子槽顶部通过定位销铰接,不用时,起子可绕定位销转动收在起子槽内;使用时起子可绕定位销转动至水平位置,两个起子还可作为该半自动多头扳手的加力杆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半自动多头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组合体有2-10个,多个扳手组合体在壳体四周均匀分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621598.5U CN206795692U (zh) | 2017-05-31 | 2017-05-31 | 一种半自动多头扳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621598.5U CN206795692U (zh) | 2017-05-31 | 2017-05-31 | 一种半自动多头扳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795692U true CN206795692U (zh) | 2017-12-26 |
Family
ID=60744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62159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95692U (zh) | 2017-05-31 | 2017-05-31 | 一种半自动多头扳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79569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74422A (zh) * | 2018-04-09 | 2018-07-13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可换头螺丝刀 |
CN115256290A (zh) * | 2022-07-21 | 2022-11-01 | 王泽华 | 一种可适用于安装机械装置的螺丝刀 |
-
2017
- 2017-05-31 CN CN201720621598.5U patent/CN20679569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74422A (zh) * | 2018-04-09 | 2018-07-13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可换头螺丝刀 |
CN115256290A (zh) * | 2022-07-21 | 2022-11-01 | 王泽华 | 一种可适用于安装机械装置的螺丝刀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795692U (zh) | 一种半自动多头扳手 | |
CN104526630B (zh) | 快脱杆及螺丝刀 | |
US8701526B2 (en) | Fork cartridge driver | |
CN205148161U (zh) | 一种可换头可加长扳手 | |
CN110722493A (zh) | 一种可拆卸伸缩式两用套筒扳手杆 | |
US11484992B2 (en) | Tool for retrieving magnetic objects | |
US2566673A (en) | Combination screw driver and wrench with screw head and nut gripping means | |
US20100207335A1 (en) | Tool with a Chuck | |
CN205668223U (zh) | 可伸缩多用扳手 | |
CN205466037U (zh) | 一种可伸缩式多功能螺丝刀 | |
CN202607539U (zh) | 可调节扳手 | |
CN204604195U (zh) | 五金扳手 | |
CN205928429U (zh) | 一种内六角扳手 | |
CN203680169U (zh) | 活动垫块扳手 | |
CN205799330U (zh) | 一种消火栓扳手 | |
CN211439724U (zh) | 一种可拆卸伸缩式两用套筒扳手杆 | |
CN207841165U (zh) | 多功能气瓶扳手 | |
CN210757398U (zh) | 一种镙锠锁紧扭力扳手 | |
CN204135954U (zh) | 一种握力式扳手 | |
CN208663607U (zh) | 一种通用型多叠六方扳手 | |
CN206393516U (zh) | 扳手结构 | |
CN206653322U (zh) | 一种可更换扳手头的扳手 | |
CN105773498B (zh) | 一种内六角通用扳手 | |
CN204913700U (zh) | 一种多功能扳手 | |
CN211761095U (zh) | 一种带夹紧功能的套筒扳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