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64399U - 连杆压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杆压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764399U CN206764399U CN201720560200.1U CN201720560200U CN206764399U CN 206764399 U CN206764399 U CN 206764399U CN 201720560200 U CN201720560200 U CN 201720560200U CN 206764399 U CN206764399 U CN 2067643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rod
- workpiece
- plate
- installing plate
- press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48 scra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93 scratch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14 tu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杆压紧装置,涉及加工工装技术领域。连杆压紧装置,包括安装在安装板上的连杆压紧机构;连杆压紧机构包括第一竖向移动动力装置,第一竖向移动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滑动穿过安装板并通过第一铰轴铰接有压块,压块包括连接杆和压头,动力输出端铰接在连接杆的端部;位于压头和动力输出端之间的连接杆上通过第二铰轴铰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铰轴铰接在安装板上;安装板上与压头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工件放置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角度偏差,重复压持稳定性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回转夹紧气缸因回转角度偏差出现的压块与刀具相干涉的问题,及曲面工件压紧易损伤的问题,提高了工件的良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杆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工件进行批量加工过程中,需制作工装来实现工件的定位和压紧,从而保证批量加工件的尺寸稳定性。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制作压块固定于回转夹紧气缸上,来实现对工件竖直方向的固定压持,因回转夹紧气缸的回转精度会有 1~3度的角度偏差,对于平整面工件此方式实用方便,但对于工件压持面为曲面时,因角度偏差导致的压块与工件曲面不能较好贴合,常会造成工件的压伤、碰伤及划伤;或因加工件结构限制,压持面很小且对加工刀路进行避让很少,回转后的角度偏差很容易造成压块与刀具干涉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杆压紧装置,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角度偏差,重复压持稳定性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回转夹紧气缸因回转角度偏差出现的压块与刀具相干涉的问题,及曲面工件压紧易损伤的问题,提高了工件的良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杆压紧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连杆压紧机构;所述连杆压紧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下方的第一竖向移动动力装置,所述第一竖向移动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滑动穿过所述安装板,所述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一铰轴铰接有压块,所述压块包括连接杆和压头,所述动力输出端铰接在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位于所述压头和所述动力输出端之间的所述连接杆上通过第二铰轴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铰轴铰接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铰轴、所述第二铰轴和所述第三铰轴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安装板上与所述压头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工件放置区。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工件放置区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工件放置板,所述工件放置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工件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工件放置在所述凹槽内。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工件放置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销相适配的定位孔。
作为一种改进,位于所述工件放置板两端位置处的所述安装板的下方分别安装有第二竖向移动动力装置,两所述第二竖向移动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均滑动穿过所述安装板,两所述第二竖向移动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压紧所述工件放置板的压紧块。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工件放置板相对应的位置处安装有多个等高柱,所述工件放置板放置在各所述等高柱上,所述等高柱的高度小于所述定位销的高度。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压头包括多个独立的工件压紧块,所述工件放置板上的所述凹槽分别与各所述工件压紧块一一对应,各所述工件压紧块上均安装有用于压紧所述工件的软胶。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固定块,所述连杆铰接在所述固定块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连杆压紧机构设有两个,两所述连杆压紧机构并排安装在所述安装板。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竖向移动动力装置的所述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接轴,所述连接杆铰接在所述转接轴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安装板通过固定板安装在机台上,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杆压紧装置,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有连杆压紧机构;连杆压紧机构包括安装在安装板下方的第一竖向移动动力装置,第一竖向移动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滑动穿过安装板,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一铰轴铰接有压块,压块包括连接杆和压头,动力输出端铰接在连接杆的端部;位于压头和动力输出端之间的连接杆上通过第二铰轴铰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铰轴铰接在安装板上;第一铰轴、第二铰轴和第三铰轴的延伸方向一致;安装板上与压头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工件放置区。在使用过程中,将工件放置在工件放置区,通过第一竖向移动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做往复运动来完成工件的压紧与松开,当第一竖向移动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伸出时,压块的压头在第一竖向移动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及连杆的动作下压紧工件,当第一竖向移动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回拉时,压块的压头在第一竖向移动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及连杆的动作下松开工件。通过以上工作过程可知,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的压块与第一竖向移动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的安装方式由固定安装变为铰接,同时在压块的连接杆部位铰接连杆,通过使用连杆联动的方式实现对工件的压紧,不会存在回转角度偏差,重复压持的稳定性高,解决了因回转角度偏差造成压块与刀具相干涉的问题;
二、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连杆联动的方式保证了压块与曲面工件很好的贴合,解决了因回转角度偏差造成的曲面工件容易损伤的问题,提高了工件的良率;
三、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连杆联动的方式使压块的压紧与松开动作更加灵活,工件的取放更加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于工件放置区包括安装在安装板上的工件放置板,工件放置板上设置有与工件相适配的凹槽,工件放置在凹槽内;安装板上设置有定位销,工件放置板上设置有与定位销相适配的定位孔;位于工件放置板两端位置处的安装板的下方分别安装有第二竖向移动动力装置,两第二竖向移动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均滑动穿过安装板,两第二竖向移动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压紧工件放置板的压紧块。在使用的过程中,将工件放置在工件放置板的凹槽内,再通过安装板上的定位销与工件放置板上的定位孔将工件放置板定位,使用两第二竖向移动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的压紧块分别将工件放置板的两端固定压紧,然后再对工件进行压紧加工,在第一个工件加工的过程中,可以提前将需要加工的第二个工件放置到工件放置板上,这样当加工完第一个工件的时候,只需将载有第一个工件的工件放置板取下换上载有第二个工件的工件放置板,以此类推,采用这样的结构,大大节省了工人取放工件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于安装板与工件放置板相对应的位置处安装有多个等高柱,工件放置板放置在各等高柱上,等高柱的高度小于定位销的高度。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等高柱高度的一致,保证了工件放置板放置的水平度,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
由于压头包括多个独立的工件压紧块,工件放置板上的凹槽分别与各工件压紧块一一对应,各工件压紧块上均安装有用于压紧工件的软胶。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将需要加工的多个工件同时放置到工件放置板的凹槽内,由压头上的各工件压紧块将各工件同时压紧,不但节省了工人取放工件的时间,而且达到了工件批量加工生产的目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工件压紧块上安装有压紧工件的软胶,避免了工件在加工过程中收到损伤,提高了工件的良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杆压紧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回转夹紧气缸因回转角度偏差出现的压块与刀具相干涉的问题,及曲面工件压紧易损伤的问题,提高了工件的良率,而且还达到了工件批量加工生产的目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其结构简单易操作,工件取放方便,重复压持稳定性高,工件的加工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杆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压块与连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动作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支撑板,3.安装板,4.第一气缸,5.转接轴,6.压块, 61.连接杆,62.压头,621.工件压紧块,7.第一铰轴,8.第二铰轴,9.连杆,10.固定块,11.工件放置板,12.工件,13.等高柱,14.第二气缸,15.第一压紧块,16.第三气缸,17.第二压紧块,18.软胶,19.第三铰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连杆压紧装置,包括安装板3,安装板3通过固定板 1安装在机台上,固定板1上设置有支撑板2,安装板3固定安装在支撑板2 上;安装板3上安装有连杆压紧机构;连杆压紧机构包括安装在安装板3下方的第一竖向移动动力装置,本实施例优选第一竖向移动动力装置为第一气缸4,第一气缸4为单轴气缸,第一气缸4的活塞杆滑动穿过安装板3,第一气缸4 的活塞杆上固定安装有转接轴5,转接轴5通过第一铰轴7铰接有压块6,压块6包括连接杆61和压头62,转接轴5铰接在连接杆61的端部;位于压头 62和第一气缸4的活塞杆之间的连接杆61上通过第二铰轴8铰接有连杆9,连杆9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铰轴19铰接在安装板3的固定块10上;第一铰轴7、第二铰轴8和第三铰轴19的延伸方向一致;安装板3上与压头62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工件放置区;工件放置区包括安装在安装板3上的工件放置板11,工件放置板11上设置有与工件12相适配的凹槽,工件12放置在凹槽内;连杆压紧机构设有两个,两连杆压紧机构并排安装在安装板3上。
如图1所示,安装板3上设置有定位销,工件放置板11上设置有与定位销相适配的定位孔;位于工件放置板11两端位置处的安装板3的下方分别安装有第二竖向移动动力装置,本实施例优选两第二竖向移动动力装置分别为第二气缸14和第三气缸16,第二气缸14和第三气缸16均为相同的回转气缸,第二气缸14的活塞杆和第三气缸16的活塞杆均滑动穿过安装板3,第二气缸 14的活塞杆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压紧工件放置板11的第一压紧块15,第三气缸 16的活塞杆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压紧工件放置板11的第二压紧块17,第一压紧块15和第二压紧块17分别压紧工件放置板11的两端部;安装板3与工件放置板11相对应的位置处安装有多个等高柱13,工件放置板11放置在各等高柱 13上,等高柱13的高度小于定位销的高度。
如图1所示,压头62包括多个独立的工件压紧块621,工件放置板11上的凹槽分别与各工件压紧块621一一对应,各工件压紧块621上均安装有用于压紧工件12的软胶18。
在使用的过程中,将工件12放置在工件放置板11的凹槽内,再通过安装板3上的定位销与工件放置板11上的定位孔将工件放置板12定位,使用第二气缸14的活塞杆上的第一压紧块15与第三气缸16的活塞杆上的第二压紧块 17将工件放置板11的两端固定压紧,然后通过第一气缸4的活塞杆做往复运动,带动压块6做往复运动,从而完成对工件12的压紧与松开动作,第一气缸4的活塞杆伸出时,压块6的压头62在第一气缸4及连杆9的动作下压紧工件12,此时对工件12进行加工,工件12加工完毕后,第一气缸4的活塞杆回拉,压块6的压头62在第一气缸4的活塞杆及连杆9的动作下松开工件12,第二气缸14的活塞杆与第三气缸16的活塞杆伸出,第一压紧块15与第二压紧块17松开工件放置板11,此时取出工件放置板11,换上载有另一批工件的工件放置板,对另一批工件进行压紧加工,以此类推。
本连杆压紧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工件取放方便,重复压持稳定性高,工件的加工精度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回转夹紧气缸因回转角度偏差出现的压块与刀具相干涉的问题,及曲面工件压紧易损伤的问题,提高了工件的良率,而且还达到了工件批量加工生产的目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值得推广。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连杆压紧装置,包括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连杆压紧机构;
所述连杆压紧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下方的第一竖向移动动力装置,所述第一竖向移动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滑动穿过所述安装板,所述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一铰轴铰接有压块,所述压块包括连接杆和压头,所述动力输出端铰接在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位于所述压头和所述动力输出端之间的所述连接杆上通过第二铰轴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铰轴铰接在所述安装板上;
所述第一铰轴、所述第二铰轴和所述第三铰轴的延伸方向一致;
所述安装板上与所述压头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工件放置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放置区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工件放置板,所述工件放置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工件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工件放置在所述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杆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工件放置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销相适配的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杆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工件放置板两端位置处的所述安装板的下方分别安装有第二竖向移动动力装置,两所述第二竖向移动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均滑动穿过所述安装板,两所述第二竖向移动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压紧所述工件放置板的压紧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杆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工件放置板相对应的位置处安装有多个等高柱,所述工件放置板放置在各所述等高柱上,所述等高柱的高度小于所述定位销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杆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包括多个独立的工件压紧块,所述工件放置板上的所述凹槽分别与各所述工件压紧块一一对应,各所述工件压紧块上均安装有用于压紧所述工件的软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固定块,所述连杆铰接在所述固定块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压紧机构设有两个,两所述连杆压紧机构并排安装在所述安装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移动动力装置的所述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接轴,所述连接杆铰接在所述转接轴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杆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通过固定板安装在机台上,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60200.1U CN206764399U (zh) | 2017-05-18 | 2017-05-18 | 连杆压紧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60200.1U CN206764399U (zh) | 2017-05-18 | 2017-05-18 | 连杆压紧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764399U true CN206764399U (zh) | 2017-12-19 |
Family
ID=60641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560200.1U Active CN206764399U (zh) | 2017-05-18 | 2017-05-18 | 连杆压紧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76439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55788A (zh) * | 2018-05-23 | 2018-10-16 | 鹰普(中国)有限公司 | 压紧液压夹具 |
CN108817959A (zh) * | 2018-06-23 | 2018-11-16 | 绍兴市柯桥区凌丰机械厂 | 一种多功能直线铣床 |
-
2017
- 2017-05-18 CN CN201720560200.1U patent/CN20676439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55788A (zh) * | 2018-05-23 | 2018-10-16 | 鹰普(中国)有限公司 | 压紧液压夹具 |
CN108817959A (zh) * | 2018-06-23 | 2018-11-16 | 绍兴市柯桥区凌丰机械厂 | 一种多功能直线铣床 |
CN108817959B (zh) * | 2018-06-23 | 2021-06-29 | 绍兴市柯桥区凌丰机械厂 | 一种多功能直线铣床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997842U (zh) | 汽车钣金件夹具焊 | |
CN103264248B (zh) | 展位箱框架焊接定位装置 | |
CN207189226U (zh) | 一种板材加工夹具 | |
CN103692228B (zh) | 立式加工中心加工客车桥壳顶面及底面用工装 | |
CN206305839U (zh) | 一种电池箱底座辅助加工工装 | |
CN206764399U (zh) | 连杆压紧装置 | |
CN207189227U (zh) | 一种板材加工夹具 | |
CN205021108U (zh) | 冷凝器弹性螺帽安装机 | |
CN207938722U (zh) | 一种电池模组整形压紧装置 | |
CN103707104B (zh) | 立式加工中心加工客车桥壳两侧面用工装 | |
CN201684967U (zh) | 油缸活塞杆端部双面铣削装置 | |
CN207915058U (zh) | 一种机架旋转工装 | |
CN203254102U (zh) | 展位箱框架焊接定位装置 | |
CN206883087U (zh) | 工件焊接胎具、工件焊接夹紧装置及其压紧机构 | |
CN203665164U (zh) | 立式加工中心加工客车桥壳两侧面用工装 | |
CN209256432U (zh) | 一种多夹位合并夹持装置 | |
CN203863404U (zh) | 用于特大型转盘轴承钻镗床的转盘轴承压紧装置 | |
CN209021686U (zh) | 一种起重机转台加工夹具 | |
CN203622195U (zh) | 一种镶条磨削模具 | |
CN208178866U (zh) | 一种伺服驱动器外壳的装配工作站 | |
CN203665101U (zh) | 立式加工中心加工客车桥壳顶面及底面用工装 | |
CN207043811U (zh) | 一种夹具 | |
CN206003890U (zh) | 一种绝缘片折弯包裹装置 | |
CN109834420A (zh) | 斗车自动化焊接夹具 | |
CN209061428U (zh) | 一种治具翻转机构、治具组装机构和治具组装检测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12 Address after: 261031 north of Yuqing street, east of Dongming Road,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Room 502, Geer electronic office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4 Laoshan Qingdao District North House Street investment service center room, Room 308,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