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22817U - 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 - Google Patents
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722817U CN206722817U CN201721046053.2U CN201721046053U CN206722817U CN 206722817 U CN206722817 U CN 206722817U CN 201721046053 U CN201721046053 U CN 201721046053U CN 206722817 U CN206722817 U CN 2067228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am injection
- well
- branch road
- level
- level st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涉及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领域。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包括注汽井;所述注汽井包括:自上而下伸入油层的竖井段、在油层内水平设置的水平注汽段;所述水平注汽段包括在空间上呈树状布设的主注汽管路、一级注汽支路和二级注汽支路;所述主注汽管路与所述竖井段连接;所述主注汽管路上连通有至少一个所述一级注汽支路;所述一级注汽支路上连通有至少一个所述二级注汽支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油层剖面或者平面内布设有相对数量的一级注汽支路或者二级注汽支路,使得蒸汽腔充分发育,更大程度地化油,从而大幅度提高油产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
背景技术
稠油SAGD双水平井是中外稠油开发的一种主要井型,如图1所示,其主要工艺是在油层3中钻两口水平井,一口为注汽井1,一口为生产井2,且注汽井1的水平延伸段11位于生产井2的水平延伸部21的上方,且注汽井1的水平延伸段11与生产井2的水平延伸部21中间间隔几米的距离。采油时,通过注汽井1向井筒内注入高温蒸汽,从而在井筒周围一定范围内形成汽腔,将呈固体或者半固体状态的稠油软化、液化成为流体流入下面的生产井2的水平延伸部21,然后被采出利用。
这种技术对于储层均质性较强的地层有显著作用,但如果储层非均质较强,存在孔隙度、渗透率值较低的局部区域,或者存在夹层时,这种技术的应用会受到严重限制,这些孔隙度、渗透率值较低的区域和夹层会阻隔蒸汽向上扩散,从而造成蒸汽腔的不充分发育,浪费大量资源和时间。
尤其是在稠油油藏形成的地质环境为河湖陆相沉积时,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储层在剖面和平面上必然存在强烈的非均质性。
油层在其剖面和平面上的非均质性会造成蒸汽腔不充分发育,进而导致原油日产量较低的问题,而该问题一直困扰着本领域的科技工作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层在其剖面和平面上的非均质性造成的蒸汽腔不充分发育,进而导致原油日产量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应用过程中,能够较大地提高蒸汽腔的发育程度,提高采油率,从而提高稠油日产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包括注汽井;
所述注汽井包括:自上而下伸入油层的竖井段、在油层内大体水平设置的水平注汽段;
所述水平注汽段包括在空间上呈树状布设的主注汽管路、一级注汽支路和二级注汽支路;
所述主注汽管路与所述竖井段连接;
所述主注汽管路上连通有至少一个所述一级注汽支路;
所述一级注汽支路上连通有至少一个所述二级注汽支路。
其中,所述主注汽管路、一级注汽支路和二级注汽支路在空间上呈树状的立体布设结构,分别相当于树木的主干、枝干和次级枝干。
工作时,蒸汽自所述竖井段导入所述主注汽管路内,或者经所述主注汽管路直接注入所述油层内,或者,依次经所述主注汽管路和一级注汽支路注入油层,或者,依次经所述主注汽管路、一级注汽支路和二级注汽支路注入油层;使得油层在其剖面或者平面内均布设有相对数量的一级注汽支路或者二级注汽支路,使得油层即使呈非均质分布,同样可以使得蒸汽腔充分发育,更大程度地化油,从而大幅度提高油产量。
进一步地,所述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还包括生产井,生产井包括自上而下伸入油层的竖井部、在油层内大体水平设置的水平生产部,所述水平生产部设置在所述水平注汽段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生产部平行且间隔设置与所述主注汽管路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生产部与所述主注汽管路之间间隔距离为2-8米。
进一步地,所述主注汽管路上连通有多个所述一级注汽支路;在水平投影平面内,多个所述一级注汽支路依次交错设置在所述主注汽管路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注汽支路上连通有多个所述二级注汽支路;在水平投影平面内,多个所述二级注汽支路依次交错设置在所述一级注汽支路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主注汽管路、一级注汽支路和二级注汽支路三者的管径可以依次减小。
更为优选地,所述水平生产部与所述主注汽管路布设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其中,所述一级注汽支路的管径为0.15米至0.5米。一级注汽支路的长度为10米至1000米。
而所述二级注汽支路的管径为0.15米至0.5米。二级注汽支路的长度为10米至500米。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注汽支路包括与所述主注汽管路间隔且平行设置的平行段,以及连通平行段与所述主注汽管路的过渡段。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注汽支路交叉设置在所述平行段上。
在高度上,所述平行段可以设置在所述主注汽管路的上方,也可以设置在主注汽管路的下方。所述二级注汽支路交叉设置在所述平行段上,向主注汽管路的外围方向伸展。
进一步地,在高度方向上,所述一级注汽支路向所述主注汽管路的上方伸展设置;
所述二级注汽支路与所述主注汽管路平行间隔设置。
整体上,所述主注汽管路与所述一级注汽支路之间的夹角、以及所述一级注汽支路和二级注汽支路之间的夹角在0-90°之间。
布设上述管路时,可以使用特殊定向工艺及工具,工艺方面采用裸眼井侧钻工艺,在设计注气井及一级注汽支路时,在分支部位预留反向点进行侧钻。
其中,工具方面可以采用1.5度及以上弯角度短马达配合随钻测量工具(MWD)。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通过在油层剖面或者平面内布设有相对数量的一级注汽支路及二级注汽支路,使得蒸汽腔充分发育,更大程度地化油,从而大幅度提高油产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稠油SAGD双水平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水平生产部与主注汽管路间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注汽井;11-水平延伸段;2-生产井;21-水平延伸部;3-油层;100-水平注汽段;110-主注汽管路;120-一级注汽支路;121-平行段;122-过渡段;130-二级注汽支路;200-水平生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其包括注汽井;
所述注汽井包括:自上而下伸入油层的竖井段、在油层内大体水平设置的水平注汽段;
所述水平注汽段包括在空间上呈树状布设的主注汽管路、一级注汽支路和二级注汽支路;
所述主注汽管路与所述竖井段连接;
所述主注汽管路上连通有至少一个所述一级注汽支路;
所述一级注汽支路上连通有至少一个所述二级注汽支路。
其中,所述主注汽管路、一级注汽支路和二级注汽支路在空间上呈树状的立体布设结构,分别相当于树木的主干、枝干和次级枝干。使得油层在其剖面及平面内均布设有相对数量的一级注汽支路或者二级注汽支路,使得油层即使呈非均质分布,同样可以使得蒸汽腔充分发育,更大程度地化油,从而大幅度提高油产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包括注汽井;
注汽井包括:自上而下伸入油层的竖井段(未示出)、在油层内大体水平设置的水平注汽段100;
水平注汽段100包括在空间上呈树状布设的主注汽管路110、一级注汽支路120和二级注汽支路130;
其中,主注汽管路110与竖井段连接;
主注汽管路110上连通有至少一个一级注汽支路120;
一级注汽支路120上连通有至少一个二级注汽支路130。
其中,主注汽管路110、一级注汽支路120和二级注汽支路130在空间上呈树状的立体布设结构,分别相当于树木的主干、枝干和次级枝干。
工作时,蒸汽自竖井段导入主注汽管路110内,或者经主注汽管路110直接注入油层内,或者,依次经主注汽管路110和一级注汽支路120注入油层,或者,依次经主注汽管路110、一级注汽支路120和二级注汽支路130注入油层;使得油层在其剖面或者平面内均布设有相对数量的一级注汽支路120或者二级注汽支路130,使得油层即使呈非均质分布,同样可以使得蒸汽腔充分发育,更大程度地化油,从而大幅度提高油产量。
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还包括生产井,生产井包括自上而下伸入油层的竖井部、在油层内大体水平设置的水平生产部200,水平生产部200设置在水平注汽段100的下方。
如图3所示,水平生产部200平行且间隔设置与主注汽管路110的下方。水平生产部200与主注汽管路110之间间隔距离为2-8米。更为优选地,水平生产部200与主注汽管路110布设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主注汽管路110上连通有多个一级注汽支路120;在水平投影平面内,多个一级注汽支路120依次交错设置在主注汽管路110的两侧。
一级注汽支路120上连通有多个二级注汽支路130;在水平投影平面内,多个二级注汽支路130依次交错设置在一级注汽支路120的两侧。
主注汽管路110、一级注汽支路120和二级注汽支路130三者的管径依次减小。
其中,一级注汽支路120的管径为0.15米至0.5米。一级注汽支路120的长度为10米至1000米。
而二级注汽支路130的管径为0.15米至0.5米。二级注汽支路130的长度为10米至500米。
在高度方向上,一级注汽支路120向主注汽管路110的上方伸展设置;
二级注汽支路130与主注汽管路110平行间隔设置。
整体上,主注汽管路110与一级注汽支路120之间的夹角、以及一级注汽支路120和二级注汽支路130之间的夹角在0-90°之间。
布设上述管路时,可以使用特殊定向工艺及工具,工艺方面采用裸眼井侧钻工艺,在设计注气井及一级注汽支路120时,在分支部位预留反向点进行侧钻。
其中,工具方面可以采用1.5度及以上弯角度短马达配合随钻测量工具(MWD)。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通过在油层剖面或者平面内布设有相对数量的一级注汽支路120或者二级注汽支路130,使得蒸汽腔充分发育,更大程度地化油,从而大幅度提高油产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4所示,一级注汽支路120包括与主注汽管路110间隔且平行设置的平行段121,以及连通平行段121与主注汽管路110的过渡段122。
二级注汽支路130交叉设置在平行段121上。
在高度上,平行段121可以设置在主注汽管路110的上方,也可以设置在主注汽管路110的下方。二级注汽支路130交叉设置在平行段121上,向主注汽管路110的外围方向伸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汽井;
所述注汽井包括:自上而下伸入油层的竖井段、在油层内水平设置的水平注汽段;
所述水平注汽段包括在空间上呈树状布设的主注汽管路、一级注汽支路和二级注汽支路;
所述主注汽管路与所述竖井段连接;
所述主注汽管路上连通有至少一个所述一级注汽支路;
所述一级注汽支路上连通有至少一个所述二级注汽支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还包括生产井,生产井包括自上而下伸入油层的竖井部、在油层内水平设置的水平生产部,所述水平生产部设置在所述水平注汽段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生产部平行且间隔设置与所述主注汽管路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生产部与所述主注汽管路之间间隔距离为2-8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注汽管路上连通有多个所述一级注汽支路;在水平投影平面内,多个所述一级注汽支路依次交错设置在所述主注汽管路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注汽支路上连通有多个所述二级注汽支路;在水平投影平面内,多个所述二级注汽支路依次交错设置在所述一级注汽支路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注汽管路、一级注汽支路和二级注汽支路三者的管径依次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注汽支路包括与所述主注汽管路间隔且平行设置的平行段,以及连通平行段与所述主注汽管路的过渡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注汽支路交叉设置在所述平行段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高度方向上,所述一级注汽支路向所述主注汽管路的上方伸展设置;所述二级注汽支路与所述主注汽管路平行间隔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046053.2U CN206722817U (zh) | 2017-08-21 | 2017-08-21 | 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046053.2U CN206722817U (zh) | 2017-08-21 | 2017-08-21 | 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722817U true CN206722817U (zh) | 2017-12-08 |
Family
ID=60511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046053.2U Active CN206722817U (zh) | 2017-08-21 | 2017-08-21 | 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722817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68719A (zh) * | 2018-07-09 | 2018-11-23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采出sagd楔形区原油的方法 |
CN112065355A (zh) * | 2019-12-06 | 2020-12-11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单支水平井和梳状水平井的开发井网和稠油藏的开采方法 |
CN112746830A (zh) * | 2019-10-30 | 2021-05-04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油藏二级分支sagd储层深度扩容采油方法 |
-
2017
- 2017-08-21 CN CN201721046053.2U patent/CN20672281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68719A (zh) * | 2018-07-09 | 2018-11-23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采出sagd楔形区原油的方法 |
CN108868719B (zh) * | 2018-07-09 | 2020-07-10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采出sagd楔形区原油的方法 |
CN112746830A (zh) * | 2019-10-30 | 2021-05-04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油藏二级分支sagd储层深度扩容采油方法 |
CN112065355A (zh) * | 2019-12-06 | 2020-12-11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单支水平井和梳状水平井的开发井网和稠油藏的开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722817U (zh) | 稠油sagd双水平井二级网状分支井结构 | |
CN104594872B (zh) | 一种优化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裂缝导流能力的方法 | |
CN107191169B (zh) | 用于低产低效老油井的重复压裂方法 | |
CN104929600B (zh) | 一种油砂sagd可视化二维物理模拟设备及其应用方法 | |
CN104234677B (zh) | 一种注气垂直驱替提高凝析气藏凝析油采收率方法 | |
CN109948272A (zh) | 基于井间连通性的调堵动态预测方法和系统 | |
CN110454135B (zh) | 一种小井距、多层系、密切割的长水平井页岩油布井方法 | |
CN203626779U (zh) | 溶剂改善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采稠油藏的井网结构 | |
CN104975827B (zh) | 预测二氧化碳驱油藏指标的物质平衡方法 | |
CN103670369A (zh) | 一种注采井间连通状况的判别方法及装置 | |
CN106437674A (zh) | 仿水平井注水开发井网适配方法 | |
CN102278142A (zh) | 真空轻型井点降水方法 | |
CN107066769A (zh) | 适用于超深层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的高效酸化设计方法 | |
CN108460203A (zh) | 页岩油藏循环注气油井产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 |
CN208206742U (zh) | 页岩气储层微裂缝高温高压可视化气水两相渗流实验装置 | |
CN110644958B (zh) | 一种砂岩油藏薄差油层注水井注入大规模驱油液措施的选井选层方法 | |
CN204804804U (zh) | 一种油砂sagd可视化二维物理模拟设备 | |
CN209483309U (zh) | 气举装置 | |
CN204492810U (zh) | 一种气液两相流动变质量实验装置 | |
CN204008603U (zh) | 一种模拟体积压裂复杂缝网支撑剂沉降规律的装置 | |
Zou et al. | Calculation on a reasonable production/injection well ratio in waterflooding oilfields | |
CN105422070A (zh) | 优化特低渗透非均质气藏压裂水平井裂缝位置的方法 | |
CN105259330B (zh) | 一种室内实验装置及使用该装置进行调剖的方法 | |
CN202791083U (zh) | 一种平底钢岔管 | |
CN106468160A (zh) | 一种确定co2驱泡沫流油组分的方法以及co2驱的模拟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