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95995U - 一种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95995U
CN206695995U CN201720179607.XU CN201720179607U CN206695995U CN 206695995 U CN206695995 U CN 206695995U CN 201720179607 U CN201720179607 U CN 201720179607U CN 206695995 U CN206695995 U CN 2066959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body
mobile trolley
screw
trolley used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7960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志雄
董学勤
郑冠礼
高盼
王海滨
严正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y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asy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y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Easy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7960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959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959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9599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包括车体、用于安装配重块的配重块安装板、平衡车体的至少一个调节机构;所述配重块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车体的上、下表面;所述调节机构与安装在车体上的车轮支架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车轮支架连接的固定板以及至少两个第一螺钉;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供第一螺钉固定用的腰孔,所述第一螺钉穿过腰孔,并将固定板固定在车体安装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能够满足整体质量变化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模拟碰撞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试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的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
背景技术
汽车侧面碰撞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在侧碰事故中乘员受重伤和致命伤害的风险,以提高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
欧洲最新推出的2015版Euro NCAP(欧洲新车评价程序)将侧面碰撞评价用的蜂窝铝(Mobile Deformable Barrier,MDB)升级为更加符合车辆前端平均刚度的蜂窝铝(Advanced European Mobile Deformable Barrier,AE-MDB),同时安装蜂窝铝的侧碰移小车总体质量从950±20kg提高到1300±20kg。我国即将实施的2018版C-NCAP(中国新车评价程序)也将MDB更换成AE-MDB,同时安装蜂窝铝的侧碰移小车总体质量从950±20kg提高到1400±20kg。
为适应上述变化,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符合上述新车评价要求的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单、且能够满足车体质量要求的侧面模拟碰移动台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构成:
一种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包括车体、用于安装配重块的配重块安装板、平衡车体的至少一个调节机构;所述配重块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车体的上、下表面;所述调节机构与安装在车体上的车轮支架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车轮支架连接的固定板以及至少两个第一螺钉;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供第一螺钉固定用的腰孔,所述第一螺钉穿过腰孔,并将固定板固定在车体安装板上。
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至少两个、用于调节固定板与车体安装板间隙的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穿过固定板并将固定板固定在车体安装板上。
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三螺钉以及安装在车体安装板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在固定板的顶部,所述第三螺钉穿过固定块并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连接。
还包括安装在车体前端的蜂窝铝,所述蜂窝铝通过碰撞面板与车体上的立柱固定连接。
所述立柱和碰撞面板之间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螺杆、套设在所述螺杆上的螺母座以及设置在所述螺杆上下两端的轴套,所述两个轴套固定安装在立柱上,所述螺母座通过销子与碰撞面板连接。
所述蜂窝铝和碰撞面板之间还设有一通风机构。
所述车体为框架结构,所述车体上设有质心标定块。
还包括制动控制单元,所述制动控制单元由制动模块和控制模块构成,所述制动模块采用液压泵和制动分泵,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池、继电器、电磁阀、传感器、设置在车体上的数据采集板、遥控器以及安装在蜂窝铝上的传感器触发开关。
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电源通断指示灯、遥控工作指示灯、刹车动作指示灯以及电量显示器。
所述车体的底部还设有用于连接牵引装置的吊环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车体采用方型钢管焊接为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便于提高车体的强度和控制质量,也便于布置其他模块;本实用新型采用3D设计软件模拟出质心位置并对车体各部分的配重块的质量进行合理分配和调整;根据配重块的设置质量,通过调节机构对车轮支架进行上下、偏转的微调,以实现车体直行和承重均衡要求;车体前端设置的蜂窝铝(AE-MDB)在升降机构的控制作用下上下调节,以满足侧碰试验对蜂窝铝离地高度的要求;本实用新型中的制动模块可避免二次碰撞对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的损坏;本实用新型为使试验失败时小车可以及时停止,增加遥控制动以保障安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本实用新型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包括车体10、用于安装配重块的配重块安装板20、平衡车体10的至少一个调节机构30、安装在车体10上的车轮支架40、安装在车体10前端的蜂窝铝50、设置在车体10 和蜂窝铝50之间的升降机构60以及制动控制单元70。所述配重块安装板20 固定安装在所述车体10的上、下表面,所述调节机构30与安装在车体10上的车轮支架40连接。所述车轮支架40的外端安装车轮36。所述车体10为方型钢管焊接而成的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便于提高车体的强度和控制质量,也便于布置其他模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控制效果显著,能够满足行业发展中对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质量的要求,且所述通过调节安装在车轮支架40上的调节机构30,能够实时的根据车体质量的变化,对车轮支架进行上下、偏转的微调,以实现车体直行和承重均衡要求。
所述车体10上还焊接有质心标定块,所述质心标定块的标定位置通过 3D设计软件模拟来确定。在所述质量设置方面,预留20到30kg左右的空间,以便利用配重块(配重块的质量通过计算或3D软件模拟得出)通过配重块安装板20安装在车体上下或前后不同位置,以减小实际质心与标定位置偏差以达到符合法规对质心位置的公差要求,同时达到整体质量1300±20kg要求 (2015版Euro NCAP);同时制作100kg左右的配重块采用上述同样的方式来达到1400±20kg的质心位置和质量要求(2018版C-NCAP)。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蜂窝铝50采用AE-MDB,所述蜂窝铝50通过一碰撞面板51与车体10上的立柱12固定连接。所述立柱12和碰撞面板 51之间设有升降机构60,所述升降机构60包括螺杆61、套设在所述螺杆61 上的螺母座62以及设置在所述螺杆61上下两端的轴套63,所述两个轴套63 固定安装在立柱12上,所述螺母座62通过销子64与碰撞面板51连接。所述螺杆61采用梯形螺纹,设在所述螺杆61上下两端的轴套63,所述轴套63 配合螺杆61的转动以保证螺杆61转动的灵活性。转动所述螺杆61,所述螺母座62将旋转运动转化为上下运动,并带动与螺母座62连接的碰撞面板51 上下运动,由于所述蜂窝铝50与碰撞面板51固定连接,因此,所述蜂窝铝 50亦在螺母座62的带动下进行上下移动,以此实现蜂窝铝的高度位置调整,以满足法规对蜂窝铝离地高度的要求。
所述轴套63为铜套或自润滑轴承,所述销子64的材质优选为钢。
所述蜂窝铝50和碰撞面板51之间还设有一通风机构52和橡胶垫,通过螺钉将所述蜂窝铝50固定在碰撞面板51上,所述碰撞面板51的材质优选为铝。
如图3所示,所述调节机构30包括与所述车轮支架40连接的固定板31、至少两个第一螺钉32、至少两个第二螺钉33以及第三螺钉34。所述第一螺钉32、第二螺钉33以及第三螺钉34均采用高强度螺钉,其强度优选为12.9 级。采用高强度螺钉连接具有施工简单、受力性能好、可拆换、耐疲劳、以及在动力荷载作用下不致松动等优点。
所述第二螺钉33用于调节固定板31与车体安装板11间隙,所述第二螺钉33穿过固定板31并将固定板31固定在车体安装板11上。
所述固定板31上设有供第一螺钉32固定用的腰孔311,所述第一螺钉32穿过腰孔311,并将固定板31固定在车体安装板11上。调节所述第一螺钉32与腰孔311的固定位置,可对所述车轮支架40进行上下调节。
所述第三螺钉34穿过一固定块35与固定板31的顶部连接,所述固定块 35设置在固定板31的顶部。所述第三螺钉34可对车轮支架40进行上下微调。
所述第一螺钉32、第二螺钉33以及第三螺钉34的相互配合调节,对车轮支架40进行上下、偏转的微调,以实现车体10在装载配重块后,车体符合直行和承重均衡要求。控制方式简单易操作,实现效果好。
所述制动控制单元70由制动模块和控制模块构成,所述制动模块采用液压泵和制动分泵,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池、继电器、电磁阀、传感器、设置在车体10上的数据采集板71、遥控器以及安装在蜂窝铝50上的传感器触发开关。当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碰撞时,所述传感器控制继电器工作,输出控制信号给电磁阀,使电磁阀工作;当手动按压遥控器时,所述遥控器接收装置接收到信号后控制继电器工作,输出控制信号给电磁阀,使电磁阀工作。
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电源通断指示灯、遥控工作指示灯、刹车动作指示灯以及电量显示器。
所述车体10的底部还设有用于连接牵引装置的吊环螺栓13,该设置为方便连接牵引装置,而在碰撞发生前会与牵引装置脱开。
具体使用时,首先通过3D设计软件模拟出车体10的质心位置,并在质心位置焊接质心标定块,通过配重块安装板20安装一定质量的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安装位置和质量大小通过计算或3D设计软件模拟得出,以达到整体质量1300±20kg的要求(2015版EuroNCAP)或1400±20kg的要求(2018 版C-NCAP)。
安装配重块后,通过调节安装在车轮支架40上的调节机构30,能够实时的根据车体质量的变化,对车轮支架进行上下、偏转的微调,以实现车体直行和承重均衡要求。具体为,首先调整第二螺钉33以调节固定板31与车体安装板11局部间隙,以实现对车轮36的调偏;调节所述第一螺钉32与腰孔311的固定位置,可对所述车轮支架40进行上下调节;所述第三螺钉34 可对车轮支架40进行上下微调。所述第一螺钉32、第二螺钉33以及第三螺钉34的相互配合调节,对车轮支架40进行上下、偏转的微调,以实现车体 10在装载配重块后,车体直行和承重均衡要求。
蜂窝铝50安装位置的调节,通过转动所述螺杆61,所述螺母座62将旋转运动转化为上下运动,并带动与螺母座62连接的碰撞面板51上下运动,与所述碰撞面板51固定连接的蜂窝铝50亦在螺母座62的带动下进行上下移动,以此实现蜂窝铝的高度位置调整,以满足法规对蜂窝铝离地高度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能够同时满足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整体质量1300±20kg的要求(2015版Euro NCAP)以及1400±20kg的要求 (2018版C-NCAP),并且能够根据配重的变化,实时对车轮支架进行上下、偏转的微调,以实现车体直行和承重均衡要求。车体前端设置的蜂窝铝 (AE-MDB)在升降机构的控制作用下上下调节,以满足侧碰试验对蜂窝铝离地高度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定,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其特征在于,
包括车体(10)、用于安装配重块的配重块安装板(20)、平衡车体(10)的至少一个调节机构(30);
所述配重块安装板(20)固定安装在所述车体(10)的上、下表面;
所述调节机构(30)与安装在车体(10)上的车轮支架(40)连接;
所述调节机构(30)包括与所述车轮支架(40)连接的固定板(31)以及至少两个第一螺钉(32);
所述固定板(31)上设有供第一螺钉(32)固定用的腰孔(311),所述第一螺钉(32)穿过腰孔(311),并将固定板(31)固定在车体安装板(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0)还包括至少两个、用于调节固定板(31)与车体安装板(11)间隙的第二螺钉(33),所述第二螺钉(33)穿过固定板(31)并将固定板(31)固定在车体安装板(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0)还包括第三螺钉(34)以及安装在车体安装板(11)上的固定块(35),所述固定块(35)设置在固定板(31)的顶部,所述第三螺钉(34)穿过固定块(35)并与所述固定板(31)的顶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车体(10)前端的蜂窝铝(50),所述蜂窝铝(50)通过一碰撞面板(51)与车体(10)上的立柱(1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2)和碰撞面板(51)之间设有升降机构(60),所述升降机构(60)包括螺杆(61)、套设在所述螺杆(61)上的螺母座(62)以及设置在所述螺杆(61)上下两端的轴套(63),所述两个轴套(63)固定安装在立柱(12)上,所述螺母座(62)通过销子(64)与碰撞面板(5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铝(50)和碰撞面板(51)之间还设有一通风机构(5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0)为框架结构,所述车体(10)上设有质心标定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动控制单元(70),所述制动控制单元(70)由制动模块和控制模块构成,所述制动模块采用液压泵和制动分泵,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池、继电器、电磁阀、传感器、设置在车体(10)上的数据采集板(71)、遥控器以及安装在蜂窝铝(50)上的传感器触发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电源通断指示灯、遥控工作指示灯、刹车动作指示灯以及电量显示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0)的底部还设有用于连接牵引装置的吊环螺栓(13)。
CN201720179607.XU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959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79607.XU CN206695995U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79607.XU CN206695995U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95995U true CN206695995U (zh) 2017-12-01

Family

ID=60440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7960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95995U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959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04899A (zh) * 2018-02-28 2018-06-26 航天南洋(浙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支撑结构的移动平台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04899A (zh) * 2018-02-28 2018-06-26 航天南洋(浙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支撑结构的移动平台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49067B (zh) 一种车身试验台车及调试方法
CN202274855U (zh) 一种桥梁荷载试验挠度测试系统
CN104502014B (zh) 基于台架的汽车轴荷自动调整的制动力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1408475A (zh) 卡车驾驶室摆锤式正面碰撞试验台
CN107179186A (zh) 全自动汽车踏板测试装置
CN206695995U (zh) 一种侧面模拟碰撞移动台车
CN108225666A (zh) 一种用于平板式制动检验平台的检定装置
CN204359297U (zh) 一种轴瓦壁厚自动检测装置
CN103592069B (zh) 轨道车辆制动夹钳夹紧力检测工装和检测方法
CN107515037A (zh) 一种移动汽车衡
CN201311347Y (zh) 卡车驾驶室摆锤式正面碰撞试验台
CN206766077U (zh) 一种车门安装架载具
CN204649418U (zh) 一种踏板耐久性测量结构
CN206248336U (zh) 一种可通过小型车辆的三轴六滚筒重型汽车测功机
CN201364243Y (zh) 拖拉机制动试验用控制制动踏板行程的可调节装置
CN108502660B (zh) 电梯称量装置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N215726693U (zh) 碰撞车
CN112362324B (zh) 踏步护罩踩踏耐久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08680362A (zh) 一种平板式制动检验平台的检定方法
CN206019816U (zh) 用于平面移动的新型汽车称重装置
CN205607508U (zh) 一种汽车称重衡器
CN214010735U (zh) 一种叉车车架颠簸工况模拟试验台
CN204575433U (zh) 一种汽车钣金类结构件的试验固定夹具
CN201364200Y (zh) 汽车载重自动检测装置安装载荷试验门
CN203455177U (zh) 车体强度试验转向架加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