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72972U - 一种动力电池铝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电池铝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72972U
CN206672972U CN201720392519.8U CN201720392519U CN206672972U CN 206672972 U CN206672972 U CN 206672972U CN 201720392519 U CN201720392519 U CN 201720392519U CN 206672972 U CN206672972 U CN 206672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um hull
hull body
fin
electrokinetic cell
division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925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ity Jia Ou Da Precision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ity Jia Ou Da Precision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ity Jia Ou Da Precision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ity Jia Ou Da Precision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9251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72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72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7297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包括铝壳本体,所述铝壳本体上设有凹槽,所述若干组凹槽均匀分布在铝壳本体上,所述凹槽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片,在铝壳本体内部由外至内依次设有减震硅胶层、对流间隙、电解液输导层和接触层,且在减震硅胶层内部设有一系列热传导棒,所述热传导棒均对应于散热片位置,所述对流间隙和电解液输导层之间呈锯齿状交叉接触,所述接触层由一系列无序绒毛层组成,所述绒毛层用于直接与电池本体接触,在铝壳本体端面还固定安装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上还设有贯穿孔,可以有效散热,到有效避开铝壳倒角对内部的挤压作用,整体结构为薄壁结构,使得电池总重量减轻,提高了电池能量密度。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电池铝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动力电池铝壳。
背景技术
电池作为可循环使用的绿色新能源产品,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同时随着现代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设备选择以绿色可循环电池作为电源。其中,将电池作为动力来源所使用的电池一般称之为动力电池。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的迅速发展,动力电池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动力电池一般按电池壳体分为钢壳动力电池和铝壳动力电池。其中,铝壳动力电池由于重量轻、容量大、渗漏少、成本低和能量密度高等优点逐步成为主要的电池外壳。
但是传统的铝包壳电池由于铝壳散热性能不好,在作为动力电池时由于输出功率较大,电池内部通常会积聚很高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够及时排除的话,就会严重影响电池产品的质量,甚至会发生爆炸,而且在经过压模封闭的过程中,极容易形成倒角,长时间的使用会由于重力、挤压、碰撞等原因导致电池内部电解质渗漏以及内部电池结构混乱造成电池两极短路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可以有效散热,到有效避开铝壳倒角对内部的挤压作用,整体结构为薄壁结构,使得电池总重量减轻,提高了电池能量密度,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包括铝壳本体,所述铝壳本体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为若干组,且若干组凹槽等间距均匀分布在铝壳本体上,所述凹槽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片,在铝壳本体内部由外至内依次设有减震硅胶层、对流间隙、电解液输导层和接触层,所述减震硅胶层的厚度小于0.2mm,且在减震硅胶层内部设有一系列热传导棒,所述热传导棒均对应于散热片位置, 所述对流间隙和电解液输导层之间呈锯齿状交叉接触,所述接触层由一系列无序绒毛层组成,所述绒毛层用于直接与电池本体接触,在铝壳本体端面还固定安装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上还设有贯穿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的厚度要小于铝壳本体的厚度,且凹槽上表面与铝壳本体上表面齐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片底部与凹槽锲合,且在散热片顶部呈鳍状固定吸附在铝壳本体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热传导棒不贯穿铝壳本体,且热传导棒与散热片不直接贯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离板呈三角状与铝壳本体侧面斜交,且将铝壳本体内部结构与端面连接隔离开,所述隔离板的垂直距离不小于0.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离板仅与对流间隙直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铝壳本体上设置内嵌式的凹槽,并且在凹槽内部加设散热片,在散热片对应位置的内部设置热传导棒,用于传导内部的热量,且两者不直接接触可以防止内部电解液的溢出,在内部依次设置的减震硅胶层可以防止由于撞击导致内部结构受损而发生结构性破坏,而对流间隙和电解液输导层之间的锯齿状连接关系可以将通过电解液带来的热量及时对流并传导出去,接触层的绒毛结构直接与电池本体连接,用于充实两者之间的间隙,防止由于重力等其他惯性作用导致内部的结构发生错位现象,而在两端的隔离板一方面可以防止由于冲压导致倒角结构对内部结构的剐蹭导致漏液等现象,贯穿孔不影响其端面的正常功能,到有效避开铝壳倒角对内部的挤压作用,整体结构为薄壁结构,使得电池总重量减轻,提高了电池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铝壳本体;2-凹槽;3-散热片;4-减震硅胶层;5-对流间隙;6-电解液输导层;7-接触层;8-热传导棒;9-绒毛层;10-隔离板;11-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包括铝壳本体1,所述铝壳本体1上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数量为若干组,且若干组凹槽2等间距均匀分布在铝壳本体1上,所述凹槽2的厚度要小于铝壳本体1的厚度,且凹槽2上表面与铝壳本体1上表面齐平,有利于散热片3的展布,所述凹槽2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片3,所述散热片3底部与凹槽2锲合,且在散热片3顶部呈鳍状固定吸附在铝壳本体1外表面,在铝壳本体1内部由外至内依次设有减震硅胶层4、对流间隙5、电解液输导层6和接触层7,所述减震硅胶层4的厚度小于0.2mm,且在减震硅胶层4内部设有一系列热传导棒8,所述热传导棒8均对应于散热片3位置, 所述对流间隙5和电解液输导层6之间呈锯齿状交叉接触,所述接触层7由一系列无序绒毛层9组成,所述绒毛层9用于直接与电池本体接触,在铝壳本体1端面还固定安装有隔离板10,所述隔离板10上还设有贯穿孔11。
优选的是,所述热传导棒8不贯穿铝壳本体,且热传导棒8与散热片3不直接贯穿连接,可以在保证散热能力的前提下,维持外壳的完整性,防止发生渗漏。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板10呈三角状与铝壳本体1侧面斜交,且将铝壳本体1内部结构与端面连接隔离开,所述隔离板10的垂直距离不小于0.5mm;所述隔离板10仅与对流间隙5直接连接;所述隔离板10与铝壳本体1固定连接形成一体化成型结构,能取代现有动力电池的底托板组件,起到有效避开铝壳倒角对内部结构的剐蹭与挤压的作用,防止对内部结构产生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铝壳本体上设置内嵌式的凹槽,并且在凹槽内部加设散热片,在散热片对应位置的内部设置热传导棒,用于传导内部的热量,且两者不直接接触可以防止内部电解液的溢出,在内部依次设置的减震硅胶层可以防止由于撞击导致内部结构受损而发生结构性破坏,而对流间隙和电解液输导层之间的锯齿状连接关系可以将通过电解液带来的热量及时对流并传导出去,接触层的绒毛结构直接与电池本体连接,用于充实两者之间的间隙,防止由于重力等其他惯性作用导致内部的结构发生错位现象,而在两端的隔离板一方面可以防止由于冲压导致倒角结构对内部结构的剐蹭导致漏液等现象,贯穿孔不影响其端面的正常功能,到有效避开铝壳倒角对内部的挤压作用,整体结构为薄壁结构,使得电池总重量减轻,提高了电池能量密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包括铝壳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壳本体(1)上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数量为若干组,且若干组凹槽(2)等间距均匀分布在铝壳本体(1)上,所述凹槽(2)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片(3),在铝壳本体(1)内部由外至内依次设有减震硅胶层(4)、对流间隙(5)、电解液输导层(6)和接触层(7),所述减震硅胶层(4)的厚度小于0.2mm,且在减震硅胶层(4)内部设有一系列热传导棒(8),所述热传导棒(8)均对应于散热片(3)位置, 所述对流间隙(5)和电解液输导层(6)之间呈锯齿状交叉接触,所述接触层(7)由一系列无序绒毛层(9)组成,所述绒毛层(9)用于直接与电池本体接触,在铝壳本体(1)端面还固定安装有隔离板(10),所述隔离板(10)上还设有贯穿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的厚度要小于铝壳本体(1)的厚度,且凹槽(2)上表面与铝壳本体(1)上表面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3)底部与凹槽(2)锲合,且在散热片(3)顶部呈鳍状固定吸附在铝壳本体(1)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导棒(8)不贯穿铝壳本体,且热传导棒(8)与散热片(3)不直接贯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10)呈三角状与铝壳本体(1)侧面斜交,且将铝壳本体(1)内部结构与端面连接隔离开,所述隔离板(10)的垂直距离不小于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10)仅与对流间隙(5)直接连接。
CN201720392519.8U 2017-04-14 2017-04-14 一种动力电池铝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72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92519.8U CN206672972U (zh) 2017-04-14 2017-04-14 一种动力电池铝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92519.8U CN206672972U (zh) 2017-04-14 2017-04-14 一种动力电池铝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72972U true CN206672972U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81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9251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72972U (zh) 2017-04-14 2017-04-14 一种动力电池铝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729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927335Y (zh) 具有吸热体的电池装置
CN105356004B (zh) 一种带翅片和泡沫导热结构的复合散热装置
CN205452476U (zh) 一种具有相变热缓冲功能的圆柱形锂电池
CN20667300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固定结构
CN104319111B (zh) 超级电容器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CN206672972U (zh) 一种动力电池铝壳
CN204668430U (zh) 一种用于圆柱形锂电池单体的螺旋a形翅片散热外壳
CN208797140U (zh) 一种蓄电池、船体的能量回收系统、及船体
CN205727353U (zh) 一种具有保温间隙结构的双层塑料膜
CN206465591U (zh) 一种抗冲击保温塑料膜
CN206564573U (zh) 一种光伏组件接线盒
CN204668379U (zh) 一种用于方形锂电池单体的矩形翅片散热外壳
CN206040847U (zh) 一种减震型锂电池组
CN210040264U (zh) 一种高效散热铅酸蓄电池塑壳
CN206174286U (zh) 一种抗压建筑墙板
CN204271197U (zh) 一种蓄电池组结构
CN206040863U (zh) 一种电瓶车用散热型锂电池组
CN206293553U (zh) 一种新型的软包电池
CN106206793B (zh) 光伏组件
CN205264831U (zh) 一种散热型锂离子电池
CN204375815U (zh) 一种蓄电池框架
CN206322804U (zh) 一种大容量手机电池封装结构
CN209843792U (zh) 一种节能低耗太阳能锂电池
CN205675532U (zh) 一种新型玻璃放置箱
CN203536534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镍氢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

Termination date: 20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