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32207U - 消除手机散热板内应力的拉伸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消除手机散热板内应力的拉伸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632207U CN206632207U CN201720227976.1U CN201720227976U CN206632207U CN 206632207 U CN206632207 U CN 206632207U CN 201720227976 U CN201720227976 U CN 201720227976U CN 206632207 U CN206632207 U CN 2066322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etching
- floating roof
- work package
- binder block
- mou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消除手机散热板内应力的拉伸装置,包括用于将料片进行正向初始拉伸,获得第一散热板的第一工作组件;用于将第一散热板进行反向拉伸,获得第二散热板的第二工作组件;以及用于将第二散热板进行正向拉伸并整形,获得消除内力的手机散热板的第三工作组件;所述第一工作组件、第二工作组件,以及第三工作组件依次设于工位上的,且第一工作组件与第三工作组件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具有消除手机散热板中残余的内应力、降低损耗,提高良品率、降低成本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除手机散热板内应力的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在模具工艺中,经常会需要拉伸,甚至是不完全封闭的拉伸。手机散热板由于其结构需求,都会存在不完全封闭的拉伸,一般模具对拉伸部分的成型工艺有两种,其一是仿形一步到位的成型拉伸工艺;其二是两步拉伸成型工艺,其中,第一步是向产品原始要求的方向过量深拉,即拉伸高度超出产品原始要求的高度,第二步将超出的高度拍顶回去以符合产品的高度要求。第一种拉伸工艺虽然简单且加工成本低,但是后续生产的产品残留内应力很大,导致产品的平面度不稳定,对后续的组装工序生产效率及成品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其影响程度会继续变化,严重时甚至干涉手机射频,导致手机没信号、黑屏等;第二种拉伸工艺虽然对消除内压应力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产品的外观会有明显的拉伤。且因其存在过度拉伸,十分依赖于被拉伸原材料的相关性能,不同批次的材料伤痕程度不同,有的甚至会开裂,产品需要一个一个全检外观,造成生产损耗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消除手机散热板内应力的拉伸装置,能够消除手机散热板中残余的内应力、降低损耗,提高良品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除手机散热板内应力的拉伸装置,包括
用于将料片进行正向初始拉伸,获得第一散热板的第一工作组件;
用于将第一散热板进行反向拉伸,获得第二散热板的第二工作组件;以及
用于将第二散热板进行正向拉伸并整形,获得消除内力的手机散热板的第三工作组件;
所述第一工作组件、第二工作组件,以及第三工作组件依次设于工位上的,且第一工作组件与第三工作组件结构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工作组件包括第一上模、与所述第一上模相对应的第一下模、第一拉伸凹模、第一浮顶、第一压料块、以及第一拉伸冲头,所述第一拉伸凹模和第一浮顶安装于所述第一上模上,且所述第一浮顶能够以第一拉伸凹模为基准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压料块和第一拉伸冲头安装于所述第一下模上,且所述第一压料块能够以第一拉伸冲头为基准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拉伸凹模与第一压料块相对,所述第一浮顶与第一拉伸冲头相对。
优选地,所述第一浮顶上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压料块下部设有第二弹簧。
优选地,所述第一工作组件中设置有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所述第一垫板设于第一浮顶的上部,所述第二垫板设于第一压料块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工作组件包括第二上模、与所述第二上模相对应的第二下模、第二压料块、第二拉伸冲头、第二拉伸凹模,以及第二浮顶,所述第二压料块和第二拉伸冲头安装于所述第二上模上,且所述第二压料块能够以第二拉伸冲头为基准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拉伸凹模和第二浮顶安装于所述第二上模上,且所述第二浮顶能够以第二拉伸凹模为基准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拉伸凹模与第二压料块相对,所述第二浮顶与第二拉伸冲头相对。
优选地,所述第二压料块的上部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浮顶的下部设有第四弹簧。
优选地,所述第二工作组件中设置有第三垫板和第四垫板,所述第三垫板设于第二压料块的上部所述第四垫板设于第二浮顶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第三工作组件包括第三上模、与所述第三上模相对应的第三下模、第三拉伸凹模、第三浮顶、第三压料块、以及第三拉伸冲头,所述第三拉伸凹模和第三顶安装于所述第三上模上,且所述第三浮顶能够以第三拉伸凹模为基准上下移动,所述第三压料块和第三拉伸冲头安装于所述第三下模上,且所述第三压料块能够以第三拉伸冲头为基准上下移动,所述第三拉伸凹模与第三压料块相对,所述第三浮顶与第三拉伸冲头相对。
优选地,所述第三浮顶上部设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三压料块下部设有第六弹簧。
优选地,所述第三工作组件中设置有第五垫板和第六垫板,所述第五垫板设于第三浮顶的上部,所述第六垫板设于第三压料块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料片进行正向-反向-正向的拉伸,能够消除手机散热器中残余的内应力,获得平面度稳定、外观良好的手机散热板,降低不良率,节约了很大生产的成本。也使组装厂商提升生产效率,手机的质量得到提高,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维修,提高客户的认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工作组件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工作组件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工作组件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工作组件,11、第一拉伸凹模,12、第一浮顶,13、第一压料块,14、第一拉伸冲头,2、第二工作组件,21、第二压料块,22、第二拉伸冲头,23、第二拉伸凹模,24、第二浮顶,3、第三工作组件,31、第三拉伸凹模,32、第三浮顶,33、第三压料块,34、第三拉伸冲头,4、料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消除手机散热板内应力的拉伸装置,包括依次设于工位上的第一工作组件1、第二工作组件2,以及第三工作组件3;
所述第一工作组件1用于将料片4进行正向初始拉伸,获得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二工作组件2用于将第一散热板进行反向拉伸,获得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三工作组件3用于将第二散热板进行正向拉伸并整形,获得消除内力的手机散热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正向表示手机散热板原始要求的拉伸方向,所述第一工作组件1能够将料片4拉正向伸到近似最终要求的拉伸高度,获得近似于最终手机散热板的第一散热板。
所述第二工作组件2能够将第一散热板反向拉伸到近似最终要求的拉伸高度,获得与最终手机散热板拉伸方向完全相反的第二散热板。
所述第三工作组件3能够将第三散热板正向拉伸到近似最终要求的拉伸高度,并进一步整形处理,获得最终消除内力的手机散热板。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工作组件1包括第一上模(图未示)、与所述第一上模相对应的第一下模(图未示)、第一拉伸凹模12、第一浮顶12、第一压料块13、以及第一拉伸冲头14,所述第一拉伸凹模12和第一浮顶12 安装于所述第一上模上,且所述第一浮顶12能够以第一拉伸凹模12为基准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压料块13和第一拉伸冲头14安装于所述第一下模上,且所述第一压料块13能够以第一拉伸冲头14为基准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拉伸凹模12与第一压料块13相对,所述第一浮顶12与第一拉伸冲头 14相对。优选地,所述第一浮顶12上部设有第一弹簧(图未示),所述第一弹簧驱动第一浮顶12向下移动,所述第一压料块13下部设有第二弹簧 (图未示),所述第二弹簧用于驱动第一压料块13向上移动。
具体的,初始时第一拉伸凹模12与第一压料块13夹住料片4,随着第一上模下行,第一拉伸凹模12随之下行,第一压料块13受到第一拉伸凹模12的挤压向下移动,料片4被向下挤压产生形变,同时,第一拉伸冲头14相对于第一压料块13向上移动,并与第一浮顶12相配合将料片4夹住,第一浮顶12受到第一拉伸冲头14向上的推力,向上移动,料片4被向上挤压产生形变。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工作组件1中设置有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所述第一垫板设于第一浮顶12的上部,用于对第一浮顶12进行止挡和定位,所述第二垫板设于第一压料块13的下部,用于对第一压料块13进行止挡和定位。不同手机散热板在加工时残余的内应力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增加或者减少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来消除不同的内应力。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工作组件2包括第二上模(图未示)、与所述第二上模相对应的第二下模(图未示)、第二压料块21、第二拉伸冲头22、第二拉伸凹模23,以及第二浮顶24,所述第二压料块21和第二拉伸冲头 22安装于所述第二上模上,且所述第二压料块21能够以第二拉伸冲头22 为基准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拉伸凹模23和第二浮顶24安装于所述第二上模上,且所述第二浮顶24能够以第二拉伸凹模23为基准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拉伸凹模23与第二压料块21相对,所述第二浮顶24与第二拉伸冲头 22相对。优选地,所述第二压料块21的上部设有第三弹簧(图未示),所述第三弹簧驱动第二压料块21向下移动,所述第二浮顶24的下部设有第四弹簧(图未示),所述第四弹簧驱动第二浮顶24向上移动。
具体的,初始时第二拉伸冲头22与第二浮顶24夹住料片4,随着第一上模下行,第二拉伸冲头22随之下行,第二浮顶24受到第二拉伸冲头 22的挤压向下移动,料片4被向下挤压产生形变,同时,第二拉伸凹模23 相对于第二浮顶24向上移动,并与第二压料块21相配合将料片4夹住,第二压料块21受到第二拉伸凹模23向上的推力,向上移动,料片4被向上挤压产生形变。第二工作组件2与第一工作组件1拉伸的方向相反,料片4被拉伸的高度与第一工作组件1拉伸的高度相比,第二工作组件2拉伸的高度较小,两者相差一个料片4的厚度值,能够很好的消除内应力。
所述第二工作组件2中设置有第三垫板和第四垫板,所述第三垫板设于第二压料块21的上部,用于对第二压料块21进行止挡和定位,所述第四垫板设于第二浮顶24的下部,用于对第二浮顶24进行止挡和定位。不同手机散热板在加工时残余的内应力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增加或者减少第三垫片和第四垫片来消除不同的内应力。
如图3所示,第三工作组件3与第一工作组件1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三工作组件3包括第三上模(图未示)、与所述第三上模相对应的第三下模(图未示)、第三拉伸凹模31、第三浮顶32、第三压料块33、以及第三拉伸冲头34,所述第三拉伸凹模31和第三浮顶32安装于所述第三上模上,且所述第三浮顶32能够以第三拉伸凹模31为基准上下移动,所述第三压料块33和第三拉伸冲头34安装于所述第三下模上,且所述第三压料块33 能够以第三拉伸冲头为基准上下移动,所述第三拉伸凹模31与第三压料块 33相对,所述第三浮顶32与第三拉伸冲头34相对。优选地,所述第三浮顶32上部设有第五弹簧(图未示),所述第五弹簧驱动第三浮顶32向下移动,所述第三压料块33下部设有第六弹簧(图未示),所述第六弹簧用于驱动第三压料块33向上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工作组件3中设置有第五垫板和第六垫板,所述第五垫板设于第三浮顶32的上部,用于对第三浮顶32进行止挡和定位,所述第六垫板设于第三压料块33的下部,用于对第三压料块33进行止挡和定位。不同手机散热板在加工时残余的内应力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增加或者减少第五垫片和第六垫片来消除不同的内应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料片4进行正向-反向-正向的拉伸,能够消除手机散热器中残余的内应力,获得平面度稳定、外观良好的手机散热板,降低不良率,节约了很大生产的成本。也使组装厂商提升生产效率,手机的质量得到提高,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维修,提高客户的认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消除手机散热板内应力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将料片进行正向初始拉伸,获得第一散热板的第一工作组件;
用于将第一散热板进行反向拉伸,获得第二散热板的第二工作组件;以及
用于将第二散热板进行正向拉伸并整形,获得消除内力的手机散热板的第三工作组件;
所述第一工作组件、第二工作组件,以及第三工作组件依次设于工位上的,且第一工作组件与第三工作组件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工作组件包括第一上模、与所述第一上模相对应的第一下模、第一拉伸凹模、第一浮顶、第一压料块、以及第一拉伸冲头,所述第一拉伸凹模和第一浮顶安装于所述第一上模上,且所述第一浮顶能够以第一拉伸凹模为基准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压料块和第一拉伸冲头安装于所述第一下模上,且所述第一压料块能够以第一拉伸冲头为基准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拉伸凹模与第一压料块相对,所述第一浮顶与第一拉伸冲头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顶上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压料块下部设有第二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组件中设置有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所述第一垫板设于第一浮顶的上部,所述第二垫板设于第一压料块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作组件包括第二上模、与所述第二上模相对应的第二下模、第二压料块、第二拉伸冲头、第二拉伸凹模,以及第二浮顶,所述第二压料块和第二拉伸冲头安装于所述第二上模上,且所述第二压料块能够以第二拉伸冲头为基准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拉伸凹模和第二浮顶安装于所述第二上模上,且所述第二浮顶能够以第二拉伸凹模为基准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拉伸凹模与第二压料块相对,所述第二浮顶与第二拉伸冲头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料块的上部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浮顶的下部设有第四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作组件中设置有第三垫板和第四垫板,所述第三垫板设于第二压料块的上部所述第四垫板设于第二浮顶的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工作组件包括第三上模、与所述第三上模相对应的第三下模、第三拉伸凹模、第三浮顶、第三压料块、以及第三拉伸冲头,所述第三拉伸凹模和第三顶安装于所述第三上模上,且所述第三浮顶能够以第三拉伸凹模为基准上下移动,所述第三压料块和第三拉伸冲头安装于所述第三下模上,且所述第三压料块能够以第三拉伸冲头为基准上下移动,所述第三拉伸凹模与第三压料块相对,所述第三浮顶与第三拉伸冲头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浮顶上部设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三压料块下部设有第六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工作组件中设置有第五垫板和第六垫板,所述第五垫板设于第三浮顶的上部,所述第六垫板设于第三压料块的下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227976.1U CN206632207U (zh) | 2017-03-09 | 2017-03-09 | 消除手机散热板内应力的拉伸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227976.1U CN206632207U (zh) | 2017-03-09 | 2017-03-09 | 消除手机散热板内应力的拉伸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632207U true CN206632207U (zh) | 2017-11-14 |
Family
ID=60252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227976.1U Active CN206632207U (zh) | 2017-03-09 | 2017-03-09 | 消除手机散热板内应力的拉伸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63220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13166A (zh) * | 2018-01-08 | 2018-06-29 | 伟业精密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 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壳体反向拉伸工艺 |
-
2017
- 2017-03-09 CN CN201720227976.1U patent/CN20663220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13166A (zh) * | 2018-01-08 | 2018-06-29 | 伟业精密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 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壳体反向拉伸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74694B (zh) | 一种单动压力机的冲压模具 | |
CN105537360B (zh) | 一种金属板材软模正反拉深成形方法 | |
CN104815923A (zh) | 一种汽车密封盖的冲压工序 | |
CN205926794U (zh) | 一种冲压复合模具 | |
CN1642671A (zh) | 制造罐盖壳体的方法和设备 | |
CN207103562U (zh) | 一种薄板冲孔模具结构 | |
CN206632207U (zh) | 消除手机散热板内应力的拉伸装置 | |
CN206392704U (zh) | 一种拉延模具 | |
CN103752704B (zh) | 一种拉延模具用凹模及拉延模具 | |
CN206661996U (zh) | 一种用于汽车五金件的多角度折弯设备 | |
CN110587956B (zh) | 半球形有机玻璃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 | |
CN203076454U (zh) | 瓶盖连续冲压模具 | |
CN208116541U (zh) | 金属板材冲压成形用环形防皱模及应用 | |
US10913676B2 (en) | Thermoforming method, thermoforming mold and thermoforming device for glass product | |
JP2004017156A (ja) | 凹凸のあるアルミ材料使用製品のプレス製造過程におけるドロー&コイニング金型装置 | |
CN208628219U (zh) | 一种凹模液压拉深装置 | |
CN202447501U (zh) | 一种手机摄像头保护外壳模具 | |
CN206898211U (zh) | 一种非对称深拉件的成形模具 | |
CN206588230U (zh) | 一种翻边整形模具 | |
US20200039864A1 (en) | Thermal bending machine and glass thermal bending device | |
CN221158236U (zh) | 一种汽车覆盖件生产用拉延模具 | |
CN210257242U (zh) | 一种膜片成型的分模板脱模装置 | |
CN103658290A (zh) | 基于拉深的钣金件局部变形调节装置以及调节方法 | |
CN213317223U (zh) | 一种压缩机壳用拉伸模 | |
CN210336872U (zh) | 一种新型压塑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