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05735U - 改良的模具进胶口 - Google Patents
改良的模具进胶口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605735U CN206605735U CN201720369856.5U CN201720369856U CN206605735U CN 206605735 U CN206605735 U CN 206605735U CN 201720369856 U CN201720369856 U CN 201720369856U CN 206605735 U CN206605735 U CN 2066057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eder
- glue
- mould
- flow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的模具进胶口,所述模具进胶口设置于公模和母模之间,所述进胶口的一端与公模和母模压合形成的模腔相连通,另一端与进胶流道连通,所述模具进胶口包括供熔料通过的进胶口腔体,至少所述靠近模腔一端的进胶口腔体内壁上分布有复数个具有光滑表面的扰流凸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的模具进胶口,通过在进胶口腔体的内壁上分布设置具有光滑表面的扰流凸起,避免了熔料对产品表面带来的冲击,消除了产品表面的冲击痕迹,使获得的产品更加美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胶口,特别涉及一种改良的模具进胶口,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塑料模具行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人的生活提供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消费,以满足人的个性化和高品质的生活需求。
众所周知,在塑料类的产品中,大多数塑料产品都是由注塑模具成型制备,由于注塑模具所成型出来的产品具有质量好、效率高及成本低等优点,使得注塑模具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但是由于现有的注胶口直接连通模具的模腔,使得熔料对成型的产品造成过大的冲击,容易在产品的表面留下印痕,影响了产品的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模具进胶口,通过在模具进胶口的腔体内壁分布设置扰流凸起,分散了熔料对产品表面的冲击,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良的模具进胶口,设置于公模和母模之间,所述模具进胶口的一端与公模和母模压合形成的模腔相连通,另一端与进胶流道连通,所述模具进胶口包括供熔料通过的进胶口腔体,至少所述靠近模腔一端的进胶口腔体内壁上分布有复数个具有光滑表面的扰流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凸起的形状包括半圆柱形和半圆球形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但不限于此;半圆柱型或半球形结构提供了光滑的表面的结构,使得熔料更容易被沿设定方向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凸起固定设置于所述腔体内壁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扰流凸起和进胶口腔体一体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凸起的高度小于所述腔体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的模具进胶口,通过在进胶口腔体的内壁上分布设置具有光滑表面的扰流凸起,避免了熔料对产品表面带来的冲击,消除了产品表面的冲击痕迹,使获得的产品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改良的模具进胶口的纵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改良的模具进胶口以及模具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改良的模具进胶口及模具的纵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进胶口腔体;2-扰流凸起;3-模腔;4-进胶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良的模具进胶口,设置于公模和母模之间,所述模具进胶口的一端与公模和母模压合形成的模腔相连通,另一端与进胶流道连通,所述模具进胶口包括供熔料通过的进胶口腔体,至少所述靠近模腔一端的进胶口腔体内壁上分布有复数个具有光滑表面的扰流凸起。
如下将结合附图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改良的模具进胶口,设置于公模和母模之间,所述模具进胶口的一端与公模和母模压合形成的模腔3相连通,另一端与进胶流道4连通,所述模具进胶口包括供熔料通过的进胶口腔体1,至少所述靠近模腔3一端的进胶口腔体1内壁上分布有复数个具有光滑表面的扰流凸起2。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凸起的形状包括半圆柱形和半圆球形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但不限于此;半圆柱型或半球形结构提供了光滑的表面的结构,使得熔料更容易被沿设定方向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凸起固定设置于所述腔体内壁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扰流凸起和进胶口腔体一体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凸起的高度小于所述腔体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的模具进胶口,通过在模具进胶口腔体的内壁上分布设置具有光滑表面的扰流凸起,避免了熔料对产品表面带来的冲击,消除了产品表面的冲击痕迹,使获得的产品更加美观。
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改良的模具进胶口,设置于公模和母模之间,所述模具进胶口的一端与公模和母模压合形成的模腔相连通,另一端与进胶流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进胶口包括供熔料通过的进胶口腔体,至少所述靠近模腔一端的模具进胶口腔体内壁上分布有复数个具有光滑表面的扰流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模具进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凸起的形状包括半圆柱形和半圆球形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改良的模具进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凸起固定设置于所述腔体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改良的模具进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凸起和进胶口腔体一体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改良的模具进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凸起的高度小于所述腔体的直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369856.5U CN206605735U (zh) | 2017-04-10 | 2017-04-10 | 改良的模具进胶口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369856.5U CN206605735U (zh) | 2017-04-10 | 2017-04-10 | 改良的模具进胶口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605735U true CN206605735U (zh) | 2017-11-03 |
Family
ID=60167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369856.5U Active CN206605735U (zh) | 2017-04-10 | 2017-04-10 | 改良的模具进胶口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60573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61098A (zh) * | 2020-03-16 | 2020-07-03 | 李金国 | 自扰流注塑模具浇注系统 |
-
2017
- 2017-04-10 CN CN201720369856.5U patent/CN20660573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61098A (zh) * | 2020-03-16 | 2020-07-03 | 李金国 | 自扰流注塑模具浇注系统 |
CN111361098B (zh) * | 2020-03-16 | 2022-02-01 | 李金国 | 自扰流注塑模具浇注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511498U (zh) | 塑料模具大跨度潜伏式浇口 | |
CN104943105B (zh) | 3d打印带冷却水道的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6605735U (zh) | 改良的模具进胶口 | |
CN209022374U (zh) | 一种带随形水路的模具镶件结构 | |
CN206455897U (zh) | 一种侧进胶注塑机构 | |
CN204869480U (zh) | 叠层模具 | |
CN210308957U (zh) | 一种复合挤出机用导电胶预口型 | |
CN203973955U (zh) | 一种热流道模具 | |
CN103395173B (zh) | 一种基于三瓣式进胶的pp大输液瓶瓶坯模具 | |
CN206287464U (zh) | 用于塑料管成形的模芯 | |
CN214000410U (zh) | 一种具有缓存功能的进胶结构 | |
CN212826630U (zh) | 一种成型塑胶模具 | |
CN203779742U (zh) | 一种带镶块的塑料成型模具 | |
CN207496326U (zh) | 一种塑料铅笔生产装置 | |
CN207432682U (zh) | 一种生产具有磁钢镶件的零件的精密模具 | |
CN206455899U (zh) | 一种多流道插头内胆注塑模具用上模 | |
CN210436565U (zh) | 一种伞形冷却结构 | |
CN205660999U (zh) | 一种塑料模定制浇口 | |
CN208068750U (zh) | 一种电池盖凹模 | |
CN206436463U (zh) | 一种可互换下模仁镶件的旅行充电器上壳模具 | |
CN206106274U (zh) | 用于制造分体龙头外壳体的成型模具 | |
CN203019623U (zh) | 注塑模具浇注端头 | |
CN203409970U (zh) | 一种基于三瓣式进胶的pp大输液瓶瓶坯模具 | |
CN209903815U (zh) | 一种新型热流道 | |
CN202965154U (zh) | 一种挤出成型共挤模具的后共挤流道调节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