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01960U - 一种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601960U CN206601960U CN201720162529.2U CN201720162529U CN206601960U CN 206601960 U CN206601960 U CN 206601960U CN 201720162529 U CN201720162529 U CN 201720162529U CN 206601960 U CN206601960 U CN 2066019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ulating barrier
- data transmission
- answering machine
- machine data
- transmission c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group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02058 ternary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700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940 knit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3026 anti-oxygenic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063 flame retard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642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56602 Isopt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83984 Rodent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37 ann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54 brai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6 hal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367 haloge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O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91 wire dra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创造提供了一种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包括缆芯及缆芯外侧由内至外依次包覆的非吸湿性绝缘层、第二编织屏蔽层和外护套;所述缆芯内设有对线组,该对线组由两根不同颜色的绝缘单线绞合而成,所述绝缘单线包括铜导体及其外侧由内至外依次包覆的复合绝缘层、屏蔽绝缘层、第一编织屏蔽层和第三绝缘层;所述复合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为石墨烯绝缘层。本电缆采用软导体绞合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在敷设安装过程中由于导体硬,导体在经过反复的弯曲后出现的断裂和施工困难等问题,同时,电缆工作频率高、抗氧化性能强、衰减小、损耗小、信号传输距离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铜线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由于选材、生产工艺等方面存在缺陷,电缆经常遭遇老鼠和白蚁的破坏,且由于缆芯中绝缘单线及护套抗老化性能及抗紫外线性能差等缺陷,往往会降低电缆的传输性能,给铁路运输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众所周知,安全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随着铁路“高速、重载”的跨越式发展,中国第六次大提速和客运专线、高铁建设的发展,铁路运输的安全、稳定更加至关重要。现有技术中的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存在工作频率低、信号衰减大、损耗大、信号传输距离短等缺点,无法满足高速铁路对电缆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包括缆芯及缆芯外侧由内至外依次包覆的非吸湿性绝缘层、第二编织屏蔽层和外护套;所述缆芯内设有对线组,该对线组由两根不同颜色的绝缘单线绞合而成,所述绝缘单线包括铜导体及其外侧由内至外依次包覆的复合绝缘层、屏蔽绝缘层、第一编织屏蔽层和第三绝缘层;所述复合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为石墨烯绝缘层;所述第一编织屏蔽层和第二编织屏蔽层为表面镀有三元合金的金属丝编织网。
进一步,所述铜导体为采用绞合结构的软导体。
进一步,所述第二绝缘层为纵包或绕包的聚酯薄膜。
进一步,所述屏蔽绝缘层为纵包或绕包的铝塑复合带。
进一步,包覆在第一编织屏蔽层外的第三绝缘层为高密度聚乙烯绝缘。
进一步,所述外护套为无卤低烟阻燃外护套。
进一步,所述第一编织屏蔽层的编织密度应≥90%。
进一步,所述第二编织屏蔽层的编织密度应≥85%。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具有以下优势:
本电缆采用软导体绞合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在敷设安装过程中由于导体硬,导体在经过反复的弯曲后出现的断裂和施工困难等问题,以石墨烯作为第一绝缘层,使电缆具有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及优异的耐老化性能和机械强度。另外,采用聚酯薄膜作为第二绝缘层,该薄膜层与第一绝缘层结合在一起构成复合绝缘层,并在两绝缘层外部再包覆表面镀有三元合金的金属丝编织网作为第一编织屏蔽层,使得电缆工作频率高、抗氧化性能强、衰减小、损耗小、信号传输距离长。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缆芯;2、绝缘单线;3、铜导体;4、第一绝缘层;5第二绝缘层;6、屏蔽绝缘层;7、第一编织屏蔽层;8、第三绝缘层;9、非吸湿性绝缘层;10、第二编织屏蔽层;11、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一种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如图1所示,包括缆芯1及缆芯外侧由内至外依次包覆的非吸湿性绝缘层9、第二编织屏蔽层10和外护套11;所述缆芯内设有对线组,该对线组由两根不同颜色的绝缘单线2绞合而成,所述绝缘单线包括铜导体3及其外侧由内至外依次包覆的复合绝缘层、屏蔽绝缘层6、第一编织屏蔽层7和第三绝缘层8;所述复合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4和第二绝缘层5;所述第一绝缘层为石墨烯绝缘层;所述第一编织屏蔽层和第二编织屏蔽层为表面镀有三元合金的金属丝编织网。以石墨烯作为第一绝缘层,使电缆具有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及优异的耐老化性能和机械强度。
缆芯外采用非吸湿性绝缘层包覆,可提高电缆的防潮性能,增加缆芯结构的稳定性及对称性;另外,采用表面镀有三元合金的金属丝编织网作为屏蔽层,使电缆柔软性好,屏蔽性能及抗氧化性能强,提高电缆的抗干扰性能,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上述第二绝缘层5为纵包或绕包的聚酯薄膜,该薄膜层与第一绝缘层结合在一起构成复合绝缘层。
上述屏蔽绝缘层6为纵包或绕包的铝塑复合带。上述包覆在第一编织屏蔽层外的第三绝缘层为高密度聚乙烯绝缘,确保电缆的绝缘性能良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编织屏蔽层7编织过程中,编织密度应≥90%。第二编织屏蔽层10编织过程中,编织密度应≥85%。
上述外护套为无卤低烟阻燃外护套,使电缆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外护套与第二编织屏蔽层之间可以设置阻燃层,该阻燃层采用氧指数大于50的无卤玻璃纤维带双层绕包,它不但具有高阻燃特性,更加提高了电缆的阻燃性能,而且能起到很好的防鼠防虫咬作用。
本电缆在制作时,先将原铜杆采用拉丝退火的生产工艺将原铜杆拉制成符合技术要求的细铜线,再将拉制好的数根细铜线进行绞合制成软质的铜导体3,并在铜导体3外部依次包覆第一绝缘层4和第二绝缘层5、屏蔽绝缘层6、第一编织屏蔽层7和第三绝缘层8,制成上述的绝缘单线1。
再将制作好的两根不同颜色的绝缘单线2,采用高速星绞机绞制成对线组,其绞合节距应≤260mm,并在对线组外绕包扎纱后再包覆一层非吸湿性绝缘层9,在非吸湿性绝缘层外依次包覆第二编织屏蔽层10和外护套11。根据需要,所述的对线组也可以采用四线组。
本电缆中的铜导体为采用绞合结构的软导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在敷设安装过程中由于导体硬,导体在经过反复的弯曲后出现的断裂和施工困难等问题。
利用石墨烯作为第一绝缘层,使电缆具有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及优异的耐老化性能和机械强度。另外,采用聚酯薄膜作为第二绝缘层,该薄膜层与第一绝缘层结合在一起构成复合绝缘层,并在两绝缘层外部再包覆表面镀有三元合金的金属丝编织网作为第一编织屏蔽层,使得电缆工作频率高、抗氧化性能强、衰减小、损耗小、信号传输距离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及缆芯外侧由内至外依次包覆的非吸湿性绝缘层、第二编织屏蔽层和外护套;所述缆芯内设有对线组,该对线组由两根不同颜色的绝缘单线绞合而成,所述绝缘单线包括铜导体及其外侧由内至外依次包覆的复合绝缘层、屏蔽绝缘层、第一编织屏蔽层和第三绝缘层;所述复合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为石墨烯绝缘层;所述第一编织屏蔽层和第二编织屏蔽层为表面镀有三元合金的金属丝编织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导体为采用绞合结构的软导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为纵包或绕包的聚酯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绝缘层为纵包或绕包的铝塑复合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在第一编织屏蔽层外的第三绝缘层为高密度聚乙烯绝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为无卤低烟阻燃外护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织屏蔽层的编织密度应≥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编织屏蔽层的编织密度应≥8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62529.2U CN206601960U (zh) | 2017-02-22 | 2017-02-22 | 一种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62529.2U CN206601960U (zh) | 2017-02-22 | 2017-02-22 | 一种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601960U true CN206601960U (zh) | 2017-10-31 |
Family
ID=60146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162529.2U Active CN206601960U (zh) | 2017-02-22 | 2017-02-22 | 一种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60196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76010A (zh) * | 2017-02-22 | 2017-06-20 | 江苏通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 |
-
2017
- 2017-02-22 CN CN201720162529.2U patent/CN20660196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76010A (zh) * | 2017-02-22 | 2017-06-20 | 江苏通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812609U (zh) | 防鼠防火防断同轴电缆 | |
CN206601960U (zh) | 一种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 | |
CN109411116A (zh) | 一种高阻燃铁路信号电缆 | |
CN203871039U (zh) | 柔性低烟无卤耐火防鼠防白蚁环保型电缆 | |
CN202796114U (zh) | 铜线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 | |
CN106876010A (zh) | 一种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 | |
CN104217802A (zh) | 一种高速铁路网络数据电缆 | |
CN105845243B (zh) | 一种阻水型铁路数字信号电缆 | |
CN210015717U (zh) | 一种轻质防鼠蚁仪表线束线 | |
CN206601957U (zh) | 一种城际轨道交通电缆 | |
CN208093183U (zh) | 一种具有连续挤包铝护套的防火电缆 | |
CN206601956U (zh) | 一种航空电缆 | |
CN206601979U (zh) | 一种内屏蔽铁路数字信号电缆 | |
CN205582591U (zh) | 一种阻水型铁路数字信号电缆 | |
CN206991817U (zh) | 一种抗拉阻燃电力电缆 | |
CN209729594U (zh) | 一种钩编混合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 | |
CN108777195A (zh) | 一种超柔可伸缩应答器数据传送电缆 | |
CN108682489A (zh) | 一种耐火型轨道交通机车电缆 | |
CN106876008A (zh) | 一种城际轨道交通电缆 | |
CN205158965U (zh) | 低烟无卤阻燃柔性耐火电缆 | |
CN208061708U (zh) | 一种改进的舞台控制电缆 | |
CN205582614U (zh) | 一种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 | |
CN206532627U (zh) | 一种屏蔽电线电缆 | |
RU151232U1 (ru) | Кабель для подвижного состава рельсов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а | |
CN211319777U (zh) | 一种屏蔽线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