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88308U - 钩体铸造系统 - Google Patents

钩体铸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88308U
CN206588308U CN201720098381.0U CN201720098381U CN206588308U CN 206588308 U CN206588308 U CN 206588308U CN 201720098381 U CN201720098381 U CN 201720098381U CN 206588308 U CN206588308 U CN 206588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coupler body
mould
riser
running g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983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非
岳国志
陈壮林
罗运鹏
陈建林
郭彦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Tongyao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Tong Yao For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Tong Yao For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Tong Yao For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983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88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88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88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钩体铸造系统,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包括铸型模具、第一补贴件、第二补贴件、浇注系统、第一明冒口以及至少一个第一暗冒口。该铸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钩头、钩身和钩尾,上模和下模扣合形成钩体空腔,钩身一端与钩头连接,另一端与钩尾连接。其中,第一明冒口和至少一个第一暗冒口位于钩身的上模远离下模的一面且和钩体空腔连通,浇注系统位于铸型模具一侧且和钩身的上模处的钩体空腔连通,第一补贴件位于和浇注系统相同的一侧且分别与第一明冒口和浇注系统连通,第二补贴件位于铸型模具和浇注系统相对的一侧且分别和第一明冒口和钩身处的钩体空腔连通。该实用新型能够在钩体铸造中防止产生气孔、缩孔、缩松且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钩体铸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钩体铸造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铸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于铸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铁路货车钩体,钩体制造的质量尤为重要,但是现有的钩体铸造系统中,大多在钩身处均采用暗冒口,虽然在冒口的顶部增加了排气孔,但是由于排气孔的数量比较少且尺寸较小,排气效果不明显,同时,现在的浇注系统的内浇道的面积过大,容易造成浇注过程中卷气及倒补缩的可能,并且,现在技术中的内浇道位置和侧冒口的设置不当,也造成了倒补缩,使铸造的钩体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钩体铸造系统,其能够在钩体铸造中防止产生气孔、缩孔、缩松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钩体铸造系统,其包括铸型模具、第一补贴件、第二补贴件、浇注系统、第一明冒口以及至少一个第一暗冒口,所述铸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扣合形成钩体空腔,所述铸型模具还包括钩头、钩身以及钩尾,所述钩身一端与所述钩头连接,所述钩身与所述钩头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钩尾连接;所述第一明冒口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暗冒口位于所述钩身的所述上模远离所述下模的一面,且所述第一明冒口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暗冒口与所述钩体空腔连通;所述浇注系统位于所述铸型模具一侧且与位于所述钩身的所述上模处的所述钩体空腔连通;所述第一补贴件位于与所述浇注系统相同的一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明冒口和所述浇注系统连通;所述第二补贴件位于所述铸型模具与所述浇注系统相对的一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明冒口和所述钩身处的所述钩体空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浇注系统包括浇口杯、内浇道和直浇道,所述浇口杯与所述直浇道连通,所述内浇道分别与所述直浇道和所述铸型模具的所述钩身的所述上模处的所述钩体空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内浇道的截面积为4800mm2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暗冒口的数量为两个。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钩体铸造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一冷铁和多个第二冷铁,多个所述第一冷铁设置于所述钩头处,多个所述第二冷铁设置于所述钩尾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钩体铸造系统还包括第二明冒口,所述第二明冒口位于所述钩尾的所述上模远离所述下模的一面且与所述钩体空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钩体铸造系统还包括第二暗冒口,所述第二暗冒口位于所述钩头的所述上模远离所述下模的一面且与所述钩体空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钩体铸造系统还包括第三暗冒口,所述第三暗冒口位于所述钩头与所述钩身连接处的一侧,且所述第三暗冒口与所述钩体空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明冒口、所述第二明冒口、所述第一暗冒口、所述第二暗冒口以及所述第三暗冒口为普通冒口。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钩体铸造系统,其包括第一铸型模具、第二铸型模具、第三补贴件、第四补贴件、第五补贴件、第六补贴件、浇注系统、第三明冒口、第四明冒口、至少一个第四暗冒口以及至少一个第五暗冒口,所述第一铸型模具包括第一上模和第一下模,所述第一上模和所述第一下模扣合形成第一钩体空腔,所述第二铸型模具包括第二上模和第二下模,所述第二上模和所述第二下模扣合形成第二钩体空腔,所述第一铸型模具还包括第一钩头、第一钩身以及第一钩尾,所述第一钩身一端与所述第一钩头连接,所述第一钩身与所述第一钩头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钩尾连接,所述第二铸型模具还包括第二钩头、第二钩身以及第二钩尾,所述第二钩身一端与所述第二钩头连接,所述第二钩身与所述第二钩头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钩尾连接,所述第一钩头与所述第二钩尾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钩头与所述第一钩尾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明冒口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四暗冒口位于所述第一钩身的所述第一上模远离所述第一下模的一面,且所述第三明冒口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四暗冒口与所述第一钩体空腔连通;所述第四明冒口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五暗冒口位于所述第二钩身的所述第二上模远离所述第二下模的一面,且所述第四明冒口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五暗冒口与所述第二钩体空腔连通;所述浇注系统位于所述第一铸型模具和所述第二铸型模具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钩身的所述第一上模处的所述第一钩体空腔和所述第二钩身的所述第二上模处的所述第二钩体空腔连通;所述第三补贴件位于与所述浇注系统相同的一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三明冒口和所述浇注系统连通;所述第四补贴件位于所述第一铸型模具与所述浇注系统相对的一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三明冒口和所述第一钩身处的所述第一钩体空腔连通;所述第五补贴件位于与所述浇注系统相同的一侧且分别与所述第四明冒口和所述浇注系统连通;所述第六补贴件位于所述第二铸型模具与所述浇注系统相对的一侧且分别与所述第四明冒口和所述第二钩身处的所述第二钩体空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钩体铸造系统包括铸型模具、第一补贴件、第二补贴件、浇注系统、第一明冒口以及至少一个第一暗冒口,该铸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钩头、钩身以及钩尾,上模和下模扣合形成钩体空腔,钩身的一端与钩头连接,另一端与钩尾连接。其中,钩身的上模远离下模的一面设置第一明冒口和至少一个第一暗冒口,提高浇注过程中气体的排放和砂子上浮,防止产生气孔,缩孔。在浇注系统一侧增加第一补贴件,在浇注系统相对的一侧增加第二补贴件,防止在凝固后期过程中的补缩,防止产生缩孔、缩松。浇注系统与钩身的上模处的钩体空腔连通,防止浇注过程中卷气产生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钩体铸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钩体铸造系统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钩体铸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钩体铸造系统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标:100-钩体铸造系统;110-铸型模具;111-上模;112-下模;113-钩头;114-钩身;115-钩尾;120-第一补贴件;130-第二补贴件;140-浇注系统;142-浇口杯;144-内浇道;146-直浇道;150-第一明冒口;160-第一暗冒口;172-第一冷铁;174-第二冷铁;180-第二明冒口;190-第二暗冒口;195-第三暗冒口;200-钩体铸造系统;210-第一铸型模具;211-第一上模;212-第一下模;213-第一钩头;214-第一钩身;215-第一钩尾;220-第二铸型模具;221-第二上模;222-第二下模;223-第二钩头;224-第二钩身;225-第二钩尾;232-第三补贴件;234-第四补贴件;242-第五补贴件;244-第六补贴件;250-浇注系统;260-第三明冒口;270-第四明冒口;280-第四暗冒口;290-第五暗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钩体铸造系统100,其包括铸型模具110、第一补贴件120、第二补贴件130、浇注系统140、第一明冒口150以及至少一个第一暗冒口16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铸型模具110包括上模111和下模112,所述上模111和所述下模112扣合形成钩体空腔,其中,该空腔的形状为需要铸造的钩体的形状。所述铸型模具110还包括钩头113、钩身114以及钩尾115,作为一种方式,所述钩身114的一端与所述钩头113连接,所述钩身114与所述钩头113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钩尾115连接,其中,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钩头113、所述钩身114以及所述钩尾115一体成型。
所述第一明冒口150位于所述钩身114的所述上模111远离所述下模112的一面,且所述第一明冒口150与所述钩体空腔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明冒口150为高度方向贯通上模111的冒口,其制造简单,造型方便,具有较好的补缩和排气作用,能够观察型所述钩体空腔内的浇注情况。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明冒口150位于所述钩身114的中间,即所述第一明冒口150与所述钩头113和所述钩尾115的距离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暗冒口160位于所述钩身114的所述上模111远离所述下模112的一面,且所述第一暗冒口160与所述钩体空腔连通,其中,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一种方式,所述第一暗冒口160的数量为两个个,一个所述第一暗冒口160设置于所述第一明冒口150和所述钩头113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一暗冒口160设置于所述第一明冒口150和所述钩尾115之间。
作为一种方式,所述第一明冒口150和两个所述第一暗冒口160为加大的普通冒口,即所述第一明冒口150和所述第一暗冒口160由普通材料制成,用普通冒口取代发热保温冒口,可以减少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浪费。该第一明冒口150和两个第一暗冒口160的设置有利于增大铸件的补缩量,同时,大大提升了铸件在浇注过程中气体的排放和砂子上浮,防止产生气孔和缩孔。
作为一种方式,所述浇注系统140位于所述铸型模具110的一侧,且所述浇注系统140与位于所述钩身114的所述上模111处的钩体空腔连通。所述浇注系统140包括浇口杯142、内浇道144以及直浇道146,其中,所述浇口杯142和所述直浇道146连通,所述内浇道144分别与所述直浇道146和位于所述铸型模具110的钩身114的上模111处的所述钩体空腔连通,通过将内浇道144的进水口位置设置于钩身114的所述上模111处的钩体空腔处,可以防止在浇注过程中卷气,防止产生气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浇注系统140控制金属液填充所述铸型模具110的速度,使金属液平稳地进入铸型,避免紊流和对所述铸型模具110的冲刷,阻止熔渣和其他夹杂物进入所述铸型模具110。所述内浇道144的总截面积和所述直浇道146的总截面积是浇注系统140好坏的一个参考标准,也会影响铸件的质量,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浇道144的截面积为4800mm2,相比于现有的铸造系统,本实施例将所述内浇道144的截面积减小,可以防止浇注过程中卷气,防止产生气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补贴件120位于与所述浇注系统140相同的一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明冒口150和所述浇注系统140连通,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补贴件120与所述浇注系统140的内浇道144连通。所述第二补贴件130位于所述铸型模具110与所述浇注系统140相对的一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明冒口150和所述钩身114处的所述钩体空腔连通。其中,在所述内浇道144一侧增加第一补贴件120及在所述内浇道144对侧铸型模具110相应部位增加第二补贴件130,有利于铸件在凝固后期的过程中内浇道144附近的补缩,防止产生缩孔和缩松。作为一种方式,在内浇道144一侧和内浇道144相对的一侧增加补贴,去掉钩身114处的侧冒口,有效的避免了不当侧冒口对该部位铸件上方造成的缩孔缺陷。
作为一种方式,所述钩体铸造系统100还包括多个第一冷铁172和多个第二冷铁174,多个所述第一冷铁172设置于所述钩头113处,多个所述第二冷铁174设置于所述钩尾115处。其中,铸件因为其结构的需要造成各个部位壁厚不均,有的部位很厚,在冷却的过程中冷却的慢,有的部位很薄,在冷却的过程中冷却的快,使同一个铸件各个部位冷却的速度不一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铁172的作用是加快钩头113浇注过程中的冷却速度,所述第二冷铁174的作用是加快钩尾115浇注过程中的冷却速度。其中,第一冷铁172和所述第二冷铁174用于在钩体的铸造过程中,防止所述钩头113和所述钩尾115产生缩孔、缩松,保证钩体的生产质量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同时,本实施例取消钩身114处的冷铁设置,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钩体铸造系统100还包括第二明冒口180、第二暗冒口190以及第三暗冒口195。其中,所述第二明冒口180位于所述钩尾115的所述上模111远离所述下模112的一面,并且,所述第二明冒口180与所述钩体空腔连通。所述第二暗冒口190位于所述钩头113的所述上模111远离所述下模112的一面,并且,所述第二暗冒口190与所述钩体空腔连通。所述第三暗冒口195位于所述钩头113和所述钩身114连接处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三暗冒口195与所述钩体空腔连通。作为一种方式,所述第二明冒口180、所述第二暗冒口190以及所述第三暗冒口195为普通冒口,节约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请参照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钩体铸造系统200,其包括第一铸型模具210、第二铸型模具220、第三补贴件232、第四补贴件234、第五补贴件242、第六补贴件244、浇注系统250、第三明冒口260、第四明冒口270、至少一个第四暗冒口280以及至少一个第五暗冒口290。
其中,所述第一铸型模具210包括第一上模211和第一下模212,所述第一上模211和所述第一下模212扣合形成第一钩体空腔,所述第一铸型模具210还包括第一钩头213、第一钩身214以及第一钩尾215,所述第一钩身214一端与所述第一钩头213连接,所述第一钩身214与所述第一钩头213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钩尾215连接。所述第二铸型模具220还包括第二上模221和第二下模222,所述第二上模221和所述第二下模222扣合形成第二钩体空腔,所述第二铸型模具220还包括第二钩头223、第二钩身224以及第二钩尾225,所述第二钩身224一端与所述第二钩头223连接,所述第二钩身224与所述第二钩头223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钩尾225连接。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钩头213和所述第二钩尾225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钩头223和所述第一钩尾215相对设置,使利用空间更加充分。
作为一种方式,所述第三明冒口260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四暗冒口280位于所述第一钩身214的所述第一上模211远离所述第一下模212的一面,并且,所述第三明冒口260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四暗冒口280与所述第一钩体空腔连通。所述第四明冒口270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五暗冒口290位于所述第二钩身224的所述第二上模221远离所述第二下模222的一面,并且,所述第四明冒口270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五暗冒口290与所述第二钩体空腔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浇注系统250位于所述第一铸型模具210和所述第二铸型模具220之间,并且,所述浇注系统250与所述第一钩身214的所述第一上模211处的所述第一钩体空腔和所述第二钩身224的所述第二上模221处的所述第二钩体空腔连通,可以理解的,所述浇注系统250可以同时浇注第一铸型模具210和第二铸型模具220,节约资源且加快了生产效率。
作为一种方式,所述第三补贴件232位于与所述浇注系统250相同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三补贴件232分别与所述第三明冒口260和所述浇注系统250连通。所述第四补贴件234位于所述第一铸型模具210与所述浇注系统250相对的一侧,并且,所述第四补贴件234分别与所述第三明冒口260和所述第一钩身214处的所述第一钩体空腔连通。所述第五补贴件242位于与所述浇注系统250相同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五补贴件242分别与所述第四明冒口270和所述浇注系统250连通。所述第六补贴件244位于所述第二铸型模具220与所述浇注系统250相对的一侧,并且,所述第六补贴件244分别与所述第四明冒口270和所述第二钩身224处的所述第二钩体空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钩体铸造系统100包括铸型模具110、第一补贴件120、第二补贴件130、浇注系统140、第一明冒口150以及至少一个第一暗冒口160,该铸型模具110包括上模111、下模112、钩头113、钩身114以及钩尾115,上模111和下模112扣合形成钩体空腔。该浇注系统140包括浇口杯142、内浇道144以及直浇道146,其中,浇口杯142与直浇道146连通,内浇道144分别与直浇道146和钩身114的上模111处的钩体空腔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钩身114的上模111远离下模112的一面设置第一明冒口150和至少一个第一暗冒口160,提高浇注过程中气体的排放和砂子的上浮,防止产生气孔和缩孔,通过在浇注系统140内浇道144一侧增加第一补贴件120,在内浇道144相对的另一侧增加第二补贴件130防止在钩体凝固后期过程中,内浇道144附件的补缩,防止产生缩孔、缩松,通过改变内浇道144的截面积防止浇注过程中卷气和产生气孔,同时,该钩体铸造系统100的冒口采用普通冒口,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钩体铸造系统100包括铸型模具110、第一补贴件120、第二补贴件130、浇注系统140、第一明冒口150以及至少一个第一暗冒口160,该铸型模具110包括上模111、下模112、钩头113、钩身114以及钩尾115,上模111和下模112扣合形成钩体空腔,钩身114的一端与钩头113连接,另一端与钩尾115连接。其中,钩身114的上模111远离下模112的一面设置第一明冒口150和至少一个第一暗冒口160,提高浇注过程中气体的排放和砂子上浮,防止产生气孔,缩孔。在浇注系统140一侧增加第一补贴件120,在浇注系统140相对的一侧增加第二补贴件130,防止在凝固后期过程中的补缩,防止产生缩孔、缩松。浇注系统140与钩身114的上模111处的钩体空腔连通,防止浇注过程中卷气产生气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钩体铸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铸型模具、第一补贴件、第二补贴件、浇注系统、第一明冒口以及至少一个第一暗冒口,所述铸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扣合形成钩体空腔,所述铸型模具还包括钩头、钩身以及钩尾,所述钩身一端与所述钩头连接,所述钩身与所述钩头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钩尾连接;
所述第一明冒口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暗冒口位于所述钩身的所述上模远离所述下模的一面,且所述第一明冒口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暗冒口与所述钩体空腔连通;
所述浇注系统位于所述铸型模具一侧且与位于所述钩身的所述上模处的所述钩体空腔连通;
所述第一补贴件位于与所述浇注系统相同的一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明冒口和所述浇注系统连通;
所述第二补贴件位于所述铸型模具与所述浇注系统相对的一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明冒口和所述钩身处的所述钩体空腔连通;
所述第一暗冒口的数量为两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体铸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系统包括浇口杯、内浇道和直浇道,所述浇口杯与所述直浇道连通,所述内浇道分别与所述直浇道和所述铸型模具的所述钩身的所述上模处的所述钩体空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钩体铸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浇道的截面积为4800m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体铸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钩体铸造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一冷铁和多个第二冷铁,多个所述第一冷铁设置于所述钩头处,多个所述第二冷铁设置于所述钩尾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体铸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钩体铸造系统还包括第二明冒口,所述第二明冒口位于所述钩尾的所述上模远离所述下模的一面且与所述钩体空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钩体铸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钩体铸造系统还包括第二暗冒口,所述第二暗冒口位于所述钩头的所述上模远离所述下模的一面且与所述钩体空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钩体铸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钩体铸造系统还包括第三暗冒口,所述第三暗冒口位于所述钩头与所述钩身连接处的一侧,且所述第三暗冒口与所述钩体空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钩体铸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明冒口、所述第二明冒口、所述第一暗冒口、所述第二暗冒口以及所述第三暗冒口为普通冒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体铸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铸型模具、第二铸型模具、第三补贴件、第四补贴件、第五补贴件、第六补贴件、浇注系统、第三明冒口、第四明冒口、至少一个第四暗冒口以及至少一个第五暗冒口,所述第一铸型模具包括第一上模和第一下模,所述第一上模和所述第一下模扣合形成第一钩体空腔,所述第二铸型模具包括第二上模和第二下模,所述第二上模和所述第二下模扣合形成第二钩体空腔,所述第一铸型模具还包括第一钩头、第一钩身以及第一钩尾,所述第一钩身一端与所述第一钩头连接,所述第一钩身与所述第一钩头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钩尾连接,所述第二铸型模具还包括第二钩头、第二钩身以及第二钩尾,所述第二钩身一端与所述第二钩头连接,所述第二钩身与所述第二钩头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钩尾连接,所述第一钩头与所述第二钩尾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钩头与所述第一钩尾相对设置;
所述第三明冒口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四暗冒口位于所述第一钩身的所述第一上模远离所述第一下模的一面,且所述第三明冒口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四暗冒口与所述第一钩体空腔连通;
所述第四明冒口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五暗冒口位于所述第二钩身的所述第二上模远离所述第二下模的一面,且所述第四明冒口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五暗冒口与所述第二钩体空腔连通;
所述浇注系统位于所述第一铸型模具和所述第二铸型模具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钩身的所述第一上模处的所述第一钩体空腔和所述第二钩身的所述第二上模处的所述第二钩体空腔连通;
所述第三补贴件位于与所述浇注系统相同的一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三明冒口和所述浇注系统连通;
所述第四补贴件位于所述第一铸型模具与所述浇注系统相对的一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三明冒口和所述第一钩身处的所述第一钩体空腔连通;
所述第五补贴件位于与所述浇注系统相同的一侧且分别与所述第四明冒口和所述浇注系统连通;
所述第六补贴件位于所述第二铸型模具与所述浇注系统相对的一侧且分别与所述第四明冒口和所述第二钩身处的所述第二钩体空腔连通。
CN201720098381.0U 2017-01-23 2017-01-23 钩体铸造系统 Active CN206588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98381.0U CN206588308U (zh) 2017-01-23 2017-01-23 钩体铸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98381.0U CN206588308U (zh) 2017-01-23 2017-01-23 钩体铸造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88308U true CN206588308U (zh) 2017-10-27

Family

ID=60127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98381.0U Active CN206588308U (zh) 2017-01-23 2017-01-23 钩体铸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8830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2264A (zh) * 2017-01-23 2017-08-18 重庆通耀铸锻有限公司 钩体铸造系统
CN112605346A (zh) * 2020-11-30 2021-04-06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深井石油钻机提升系统大钩用钩体的铸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2264A (zh) * 2017-01-23 2017-08-18 重庆通耀铸锻有限公司 钩体铸造系统
CN112605346A (zh) * 2020-11-30 2021-04-06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深井石油钻机提升系统大钩用钩体的铸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46392B (zh) 球墨铸铁转向节的铸造方法
CN103736928A (zh) 一种变速箱箱体的消失模浇注系统
CN108326242A (zh) 双层叶片叶轮的铸造铸型及铸造方法
CN206588308U (zh) 钩体铸造系统
CN107838375B (zh) 一种铸钢浇注系统
CN206614003U (zh) 钩体铸造系统
CN211437992U (zh) 一种砂型铸造冷芯模具
CN106541085A (zh) 钩体铸造系统
CN107052264A (zh) 钩体铸造系统
CN207533921U (zh) 一种水泵端盖加工用浇注模具
CN101422809B (zh) 空心铸件的补缩方法
CN206425489U (zh) 一种风力发电电机组中电机壳铸型装配结构
CN203426381U (zh) 一种潜油电泵导壳铸型
CN107218426B (zh) 一种先导阀铸件及其铸造工艺
CN206702159U (zh) 一种铝合金叶片的金属型模具
CN106216607B (zh) 一种铸件底部浇注系统
CN208408474U (zh) 一种动车牵引电机壳体浇注系统
US2247777A (en) Method for forming castings
CN204724801U (zh) 全幅式带槽皮带轮铸造模具
CN203635868U (zh) 冰箱内胆模具箱体类铸件用浇注装置
CN104338898B (zh) 注塑机液压油内循环式定模板铸造工艺
CN209006615U (zh) 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浇铸模具
CN207823873U (zh) 一种铁路心盘铸造浇注系统和铁路心盘生产线
CN207874675U (zh) 一种用于生产密封条的模具
CN107335781A (zh) 一种实型铸造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08538 Chongqing County, Pingqiao City, West Street, Wulo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Tongyao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408538 Chongqing County, Pingqiao City, West Street, Wulo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TONG YAO FORG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