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关节中频可调节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医疗康复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膝关节中频可调节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后,膝关节稳定性下降,其防止胫骨前后移位的作用减弱。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后,为了防止进一步的损伤以及加快韧带的愈合,最重要是有良好的固定。为了协助膝关节损伤后的治疗、恢复,人们对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发明了相关的膝关节治疗固定装置,例如,传统的石膏固定虽然能提供坚实的固定作用,但由于不能调节膝关节的角度,不利于恢复后期韧带的拉伸训练。现有的膝关节治疗固定装置,对膝关节的损伤治疗、恢复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结构比较复杂,重量大,成本高,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造型美观,持久耐用,佩带方便舒适的膝关节中频可调节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膝关节中频可调节固定装置,包括可通过大腿腿围调节装置绑缚在大腿两侧的第一大腿长度调节板和第二大腿长度调节板以及可通过小腿腿围调节装置绑缚在小腿两侧的第一小腿长度调节板和第二小腿长度调节板,第一大腿长度调节板和第一小腿长度调节板之间以及第二大腿长度调节板和第二小腿长度调节板之间均通过关节相连,大腿腿围调节装置和小腿腿围调节装置上均设有中频治疗装置,所述中频治疗装置包括设在大腿腿围调节装置和小腿腿围调节装置内侧面的电极片和与所述电极片通过导线相连的控制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控制器上设有可调节中频强度的档位。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沿第一大腿长度调节板和第二大腿长度调节板设置两个大腿腿围调节装置,在靠近关节的大腿腿围调节装置上设有中频治疗装置,沿第一小腿长度调节板和第二小腿长度调节板设置两个小腿腿围调节装置,在靠近关节的小腿腿围调节装置上设有中频治疗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大腿腿围调节装置包括连接在第一大腿长度调节板和第二大腿长度调节板间的第一弹力带,所述第一弹力带的一端设有第一针扣,另一端设有第一橡胶带,第一橡胶带上设有可与第一针扣配合锁紧的第一插针孔,所述小腿腿围调节装置包括连接在第一小腿长度调节板和第二小腿长度调节板间的第二弹力带,所述第二弹力带的一端设有第二针扣,另一端设有第二橡胶带,第二橡胶带上设有可与第二针扣配合锁紧的第二插针孔。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大腿腿围调节装置在第一大腿长度调节板和第二大腿长度调节板的内侧均设有第一护垫,小腿腿围调节装置在第一小腿长度调节板和第二小腿长度调节板的内侧均设有第二护垫,所述关节的内侧均设有膝盖护垫。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大腿长度调节板和第二大腿长度调节板均包括与关节相连的第一套板和与第一套板相连的第一芯板,所述第一套板上设有第一螺栓孔,沿所述第一芯板设有若干第一长度调节孔,所述第一螺栓孔内设有可固定锁紧插入第一套板内的第一芯板的第一长度调节螺钉,两个大腿腿围调节装置分别设在第一套板和第一芯板上;所述第一小腿长度调节板和第二小腿长度调节板均包括与关节相连的第二套板和与第二套板相连的第二芯板,所述第二套板上设有第二螺栓孔,沿所述第二芯板设有若干第二长度调节孔,所述第二螺栓孔内设有可固定锁紧插入第二套板内的第二芯板的第二长度调节螺钉,两个小腿腿围调节装置分别设在第二套板和第二芯板上。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关节包括大腿转盘、小腿转盘、锁紧螺栓和锁紧螺母,所述大腿转盘和小腿转盘上设有调节轴孔,所述锁紧螺栓穿过大腿转盘和小腿转盘的调节轴孔后通过锁紧螺母将大腿转盘和小腿转盘紧固,大腿转盘和小腿转盘在配合面上设有可相互啮合的齿形结构。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大腿转盘上设有与第一套板固定连接的大腿连接座,所述小腿转盘上设有与第二套板固定连接的小腿连接座。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小腿转盘上设有刻度表,大腿转盘在大腿连接座上设有可与刻度表配合而显示第一套板和第二套板所成夹角的指示针。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大腿转盘和前壁转盘相邻齿形结构转动夹角为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腿围调节装置上设置中频治疗装置,其主要的作用是镇痛;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回流;引起骨骼肌收缩,可以锻炼肌肉,防止肌肉萎缩;促进骨折愈合等。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膝关节韧带损伤、膝部骨折及脱位的外固定治疗、膝部骨折术后制动。患者可自行调整,有利于患者进行恢复性训练。通过患者自行调整,能够更好的贴合肢体,实现对膝关节各个部位的良好支撑固定。同时,患者自行调整还能够适应因关节损伤导致的局部肿胀、消肿造成的肢体外形尺寸变化,不会因对肢体表明压力的变化而引起不适或导致压疮等二次损伤。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造型美观,持久耐用,佩带方便舒适,中频治疗可防止肌肉萎缩和促进骨折愈合,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具有极大的医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频治疗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关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长度调节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 上、下、左、右、前及后) 时,是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膝关节中频可调节固定装置,包括可通过大腿腿围调节装置1绑缚在大腿两侧的第一大腿长度调节板21和第二大腿长度调节板22以及可通过小腿腿围调节装置3绑缚在小腿两侧的第一小腿长度调节板41和第二小腿长度调节板42,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大腿长度调节板21、第二大腿长度调节板22、第一小腿长度调节板41和第二小腿长度调节板42均使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具有轻便耐用等特点,使用寿命长。第一大腿长度调节板21和第一小腿长度调节板41之间以及第二大腿长度调节板22和第二小腿长度调节板42之间均通过关节5相连,大腿腿围调节装置1和小腿腿围调节装置3上均设有中频治疗装置6,参见图2,所述中频治疗装置6包括设在大腿腿围调节装置1和小腿腿围调节装置3内侧面的电极片61和与所述电极片61通过导线62相连的控制器63。所述控制器63上设有可调节中频强度的档位。分别是HIGH、MID、LOW、OFF四个调节中频强度的档位,电极片61的中频强度均由控制器63控制,患者可根据接受程度和治疗需要调整不同的档位。电极片61的主要的作用是镇痛;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回流;引起骨骼肌收缩,可以锻炼肌肉,防止肌肉萎缩;促进骨折愈合等。
参见图1,沿第一大腿长度调节板21和第二大腿长度调节板22设置两个大腿腿围调节装置1,其中,在靠近关节5的大腿腿围调节装置1上设有中频治疗装置,另一个与其共同作用实现第一大腿长度调节板21和第二大腿长度调节板22在大腿两侧的固定;沿第一小腿长度调节板41和第二小腿长度调节板42设置两个小腿腿围调节装置3,其中,在靠近关节的小腿腿围调节装置3上设有中频治疗装置,另一个与其共同作用实现第一小腿长度调节板41和第二小腿长度调节板42在小腿两侧的固定。
参见图1,所述大腿腿围调节装置1包括连接在第一大腿长度调节板21和第二大腿长度调节板22间的第一弹力带11,所述第一弹力带11的一端设有第一针扣12,另一端设有第一橡胶带13,第一橡胶带11上设有可与第一针扣12配合锁紧的第一插针孔,所述小腿腿围调节装置3包括连接在第一小腿长度调节板41和第二小腿长度调节板42间的第二弹力带31,所述第二弹力带31的一端设有第二针扣32,另一端设有第二橡胶带33,第二橡胶带33上设有可与第二针扣配合锁紧的第二插针孔,橡胶带可穿过针扣,根据患者腿围大小,调节橡胶带在针扣的固定位置,弹力带以适应患者腿部的表面压力。此外,大腿腿围调节装置1在第一大腿长度调节板21和第二大腿长度调节板22的内侧均设有第一护垫14,小腿腿围调节装置3在第一小腿长度调节板41和第二小腿长度调节板42的内侧均设有第二护垫34,所述关节5的内侧均设有膝盖护垫51,以保护膝关节,且透气性好,给佩戴者带来舒适感。本实用新型的约束效果通过选用橡胶带和针扣的装置,使得可提高固定效果,当患者感觉不适时,可自行进行简单的调整。
参见图4,所述第一大腿长度调节板21和第二大腿长度调节板22均包括与关节5相连的第一套板23和与第一套板23相连的第一芯板24,所述第一套板23上设有第一螺栓孔25,沿所述第一芯板24设有若干第一长度调节孔26,所述第一螺栓孔25内设有可固定锁紧插入第一套板23内的第一芯板24的第一长度调节螺钉27,两个大腿腿围调节装置1分别设在第一套板23和第一芯板24上;所述第一小腿长度调节板41和第二小腿长度调节板42均包括与关节5相连的第二套板和与第二套板相连的第二芯板,所述第二套板上设有第二螺栓孔,沿所述第二芯板设有若干第二长度调节孔,所述第二螺栓孔内设有可固定锁紧插入第二套板内的第二芯板的第二长度调节螺钉,两个小腿腿围调节装置分别设在第二套板和第二芯板上。套板和芯板的结构形式可以适合不同患者腿部的长度。
所述关节5包括大腿转盘51、小腿转盘52、锁紧螺栓53和锁紧螺母54,所述大腿转盘51和小腿转盘52上设有调节轴孔55,所述锁紧螺栓53穿过大腿转盘51和小腿转盘52的调节轴孔55后通过锁紧螺母54将大腿转盘51和小腿转盘52紧固,大腿转盘51和小腿转盘52在配合面上设有可相互啮合的齿形结构50。所述大腿转盘51上设有与第一套板23固定连接的大腿连接座56,所述小腿转盘52上设有与第二套板固定连接的小腿连接座57。所述小腿转盘52上设有刻度表,大腿转盘51在大腿连接座56上设有可与刻度表配合而显示第一套板和第二套板所成夹角的指示针58,以便于准确调整角度和位置所述大腿转盘51和小腿转盘52相邻齿形结构50转动夹角为15°,即转动一个齿形结构50而啮合后大腿转盘51和小腿转盘52错开15°角。调解时松开锁紧螺栓53,即可通过刻度表及指示针在关节上定位,从而将给出小腿长度调节板的自由的固定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首先,打开所有的腿围调节装置,用第一大腿长度调节板21和第二大腿长度调节板22上的大腿腿围调节装置1把大腿裹住,再用针扣固定好;松开第一长度调节螺钉27和第一长度调节螺母28,调节第一套板23和第一芯板24的相对位置,以适合患者大腿的长度,后再次将第一长度调节螺钉27和第一长度调节螺母28拧紧;然后用同样的方法调节第一小腿长度调节板41和第二小腿长度调节板42;用小腿腿围调节装置将小腿裹住,再用针扣固定好。在设定小腿长度调节板的偏转角度时,松开关节5的锁紧螺栓53和锁紧螺母54,即可使大腿长度调节板和小腿长度调节板在刻度盘和指示针提示下保持相对定位。从而给出小腿长度调节板的自由转动固定范围,角度为0°~150°。调节中频治疗仪的控制器,调到合适的档位,即可在固定的同时进行中频治疗。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