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38126U - 超高层大型超重设备吊运施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超高层大型超重设备吊运施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38126U
CN206538126U CN201720269305.1U CN201720269305U CN206538126U CN 206538126 U CN206538126 U CN 206538126U CN 201720269305 U CN201720269305 U CN 201720269305U CN 206538126 U CN206538126 U CN 206538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gline
rotation
structural plane
super high
layer structu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6930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辛海京
郭剑飞
张春锋
陈虹
张峰
唐莉
孟庆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BOHAI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BOHAI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BOHAI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BOHAI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6930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38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38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38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高层大型超重设备吊运施工装置,它包括设置在通风井道内并与第一层结构面齐平的首层吊装平台、设置在首层吊装平台正上方并位于第N层结构面上表面的承重梁以及设置在首层吊装平台与承重梁之间的牵引机构,第N层结构面设置有通孔,牵引机构穿过通孔连接在承重梁上,所述承重梁上连接有防转导索,所述防转导索穿过通孔连接在首层吊装平台上,所述吊装设备通过连接环连接在防转导索上,所述连接环可沿防转导索上下滑动。本实用新型方便的将大型超重设备吊运至超高层建筑上,防止设备在吊运过程中因晃动而发生碰撞损坏,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Description

超高层大型超重设备吊运施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高层建筑大型设备吊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高层大型超重设备吊运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在绿色施工的大趋势下,超高层等施工技术成为热门话题。在超高层建筑装修阶段,塔吊已经拆除,要想将重型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等超过4吨重的大型机电设备运到100多米甚至更高的楼层,难度很大。由于大型汽车吊无法达到如此高度,而塔吊在装修阶段时早已经拆除,无法利用塔吊,且施工电梯载重最大只能达到 2 吨左右,外用升降机一般正常运转,只能运输1吨多重量,以上垂直运输设备都不能满足提升要求。此外,超高层外用升降机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风荷载随着楼层高度的增高,对施工电梯的影响作用也较为明显,若提升如此重的设备,安全可靠度大为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层大型超重设备吊运施工装置,方便的将大型超重设备吊运至超高层建筑上,解决了设备在吊运过程中因晃动而产生碰撞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超高层大型超重设备吊运施工装置,它包设置在通风井道内并与第一层结构面齐平的首层吊装平台、设置在首层吊装平台正上方并位于第N层结构面上表面的承重梁以及设置在所述首层吊装平台与所述承重梁之间的牵引机构,所述第N层结构面设置有通孔,所述牵引机构穿过通孔连接在承重梁上,所述承重梁上连接有防转导索,所述防转导索穿过通孔连接在首层吊装平台上,所述吊装设备通过连接环连接在防转导索上,所述连接环套装在防滑导索上并沿防转导索上下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整个进行吊装工作的装置安装在通风井道内,同时在首层铺设吊装平台,可通过拖拽或推拉的方式将大型设备运送到首层吊装平台处,吊装承重梁和平台位于垂直方向上,方便牵引机构进行垂直吊运,将承重梁设置在通风井道上方的楼层上,可增加承重梁的承重能力,在楼板结构层上打孔,也可以减小施工过程中对楼板的损害,在承重梁上安装防转导索,防转导索穿过通孔连接到首层吊装平台上,将吊装设备通过连接环连接到防转导索上,连接环能随着设备在防转导索上上下滑动,能避免设备在吊运过程中因为重力或风力等原因转动或晃动,从而保护设备。
进一步说,所述首层吊装平台包括固定在承重墙上的支撑结构和平台板,所述平台板设置在支撑结构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吊装设备的重量分担到墙体上,减小给平台带来的压力,同时安装拆卸比较方便。
进一步说,所述通风井道内还设置有可移动吊装平台,所述可移动吊装平台连接设置在吊装设备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有效地解决设备吊运到高层或超高层时重新建造吊装平台的问题,只需将防滑导索钩连到可移动吊装平台上,将大型设备放到平台上,然后再根据施工需要将大型设备拖拽到相应的施工地点。
进一步说,所述牵引机构包括与承重梁连接的牵引钢丝绳,所述牵引钢丝绳依次穿过动滑轮、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连接到卷扬机上,所述动滑轮设置在吊装设备的上方、所述第一定滑轮设置在第N层结构面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定滑轮设置在第N层结构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设备挂在动滑轮的挂钩上,牵引钢丝绳通过动滑轮进行第一次变向返回到需要吊运的楼层稍高处,再经过第一定滑轮进行第二次变向,牵引钢丝绳发挥到吊运层数的工作面并将吊运设备的重量进行减半,再经过第二定滑轮变向,使牵引钢丝绳与卷扬机相连接,经过第三次变向,将吊运设备的重量进行分担,减小了各结构承担的压力。
进一步说,所述承重梁包括固定在承重墙上的第一基座板和第一钢梁,所述第一钢梁一端连接在第一基座板的下部,第一钢梁另一端与第N层结构面之间设置有垫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承重梁一端焊接在承重墙上的第一基座板上,另一端通过垫块将压力分担到楼板上,可将吊运时的压力由楼板和墙壁共同承担,减小了破坏。
进一步说,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固定在承重墙上的第二基座板和固定在第二基座板上部的第二钢梁,所述第二基座板的下部和第二钢梁悬空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第二钢梁的斜梁,所述第二基座板、第二钢梁和斜梁呈三角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三角结构比较稳定的特点,将第二钢梁承担的重力通过第二基座板和斜梁分散到墙体上,而且此结构比较稳定牢固,能承担更多的压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克服了装修阶段在无塔吊的情况下,汽车吊、外用升降机、施工电梯都无法满足将4吨多重的大型机电设备吊到100多米甚至更高的楼层,将提升装置牵引力大大降低,使得大型机电设备被运到指定的楼层,节省了资金,经济效益显著。
2.通过在通风井道中吊运大型机电设备,避免了风荷载对提升装置的影响,避免了大型机电设备由于晃动造成的碰撞损坏。
3.通过在通风井道内用钢丝绳作为防转导索,避免了设备上升时由于重力导致自由旋转和前后左右晃动,从而防止大型机电设备被撞坏,此装置吊装安全可靠。此外,钢丝绳又分别与手动葫芦和电动葫芦连接,用来作为可移动吊装平台的吊点,一举两得。
4,首层吊装平台处采用多个支撑结构支撑的方式,减小了对承重墙体造成的压力,保护墙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承重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首层吊装平台;2、承重梁;3、牵引机构;4、通孔;5、可移动吊装平台;6、防转导索;7、连接环;8、电动葫芦;9、手动葫芦;11、支撑结构;12、平台板;21、第一基座板;22、第一钢梁;23、垫块;24、化学锚栓;31、牵引钢丝绳;32、动滑轮;33、第一定滑轮;34、第二定滑轮;35、卷扬机;101、通风井道;102、第一层结构面;103、第N层结构面;104、吊装设备;105、第N-1层结构面;106、承重墙;111、第二基座板;112、第二钢梁;113、斜梁;114、膨胀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超高层大型超重设备吊运施工设备,它设置在通风井道101内,包括首层吊装平台1、承重梁2以及设置在首层吊装平台1与承重梁2之间的牵引机构3,首层吊装平台1上表面与第一层结构面102齐平,承重梁2位于第N层结构面103上表面的,为了避免吊装设备104在向上吊运使发生水平位移,承重梁2设置在首层吊装平台1的正上方,首层吊装平台1包括固定在承重墙上的支撑结构11—钢牛腿和平台板12两部分,悬臂体系的挂梁与悬臂间必然出现搁置构造,通常就将悬臂端和挂梁端的局部构造称为牛腿,牛腿的作用是衔接悬臂梁与挂梁,并传递来自挂梁的荷载,在这里由于梁的相互搭接,钢牛腿就是钢做的牛腿,平台板12放置在支撑结构11上,为保证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本实施例中使用六组支撑结构11,使承载力能满足需求,第N层结构面103设置有中间一个、四面各一个至少五个通孔4,牵引钢丝绳31穿过中间的通孔4连接在承重梁2上,同时承重梁2上连接有四根防转导索6,防转导索6穿过位于四周的通孔4通过卡扣或者挂钩连接在首层吊装平台1上,首层吊装平台1上设置有挂环,吊装设备104与防转导索6之间通过连接环7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环7采用的是金属卡扣,因为连接环7套装在防转导索6上,使连接环7可沿防转导索6上下滑动,使设备在吊运过程中因为受到牵引的原因不会自由转动或左右晃动,保证了安全,本实施例中牵引机构3包括与承重梁2固定连接的牵引钢丝绳31,牵引钢丝绳31依次穿过动滑轮32、第一定滑轮33、第二定滑轮34进行三次变向,最后连接到卷扬机35上,卷扬机采用5吨以上的卷扬机,保证了能提够足够的牵引力,动滑轮32设置在吊装设备104的上方并且钩挂在吊装设备上用于提升设备,第一定滑轮33设置在第N层结构面103的下表面用于分担重力,第二定滑轮34设置在第N-1层结构面105上勇于改变牵引的方向。
如附图3所示,支撑结构11固定在承重墙106上,支撑结构11包括第二基座板111和通过焊接的方式垂直固定在第二基座板111上的第二钢梁112,本实施例中采用6根M16的膨胀螺栓114将钢板制成的第二基座板111固定在承重墙106上,6根膨胀螺栓114分两列设置,每列3根,第二钢梁112采用20号的工字钢,第二基座板111下部和第二钢梁112悬空端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第二钢梁112的斜梁113,斜梁113采用100x100x5mm以上尺寸的角钢,第二基座板111、第二钢梁112和斜梁113呈三角形结构,不但结构牢固,还能提高支撑结构11的承重能力。
在附图4中,承重梁2包括第一基座板21和第一钢梁22,第一基座板21通过至少八根M16的化学锚栓24锚固在承重墙106上,第一钢梁22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垂直连接在第一基座板21上,第一钢梁22另一端与第N层结构面103之间设置有垫块23,将承重梁2承担的重力分担到墙壁和楼面,增加了承重梁2的承重能力。
实施例二
参见附图2,当吊装设备104吊运至第N-1层结构面105上方时,将防转导索6与首层吊装平台1脱钩分离,回收防转导索6至第N-1层结构面105处,在远离第N-1层结构面105一端的两根防转导索6上连接电动葫芦8,在靠近第N-1层结构面105一端的两根防转导索6上连接手动葫芦9,将电动葫芦和手动葫芦分别连接在可移动吊装平台5的四个挂环上。
实施例三
如附图5所示,通过调节电动葫芦8和手动葫芦9,使可移动吊装平台5与第N-1层结构面105齐平,然后将吊装设备104放置到可移动吊装平台5上,然后将卷扬机35连接到吊装设备104上,启动卷扬机35,将吊装设备104运送到所需的工作地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步骤如下:
A.在通风井道内设置与第一层楼面齐平的首层吊装平台,将吊装设备平移至首层吊装平台;
B.第N层楼面上设置承重钢梁,在第N层结构面打孔并楼板孔内穿过牵引导索和防转导索,在第N层结构面下方设置有第一定滑轮,在第N-1层结构面上设置有第二定滑轮,在吊装设备上方设置有动滑轮,将牵引钢丝绳分别穿过动滑轮、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并与设置在第N-1层结构面上的卷扬机连接;
C.将吊装设备悬挂在动滑轮上,吊装设备与防转导索相连接,启动卷扬机,将吊装设备吊运到第N-1层结构面上方;
D. 吊装设备与防转导索分离,在远离楼面的防转导索处连接电动葫芦,在靠近楼面的防转导索处连接手动葫芦,通过调节手动葫芦将可移动吊装平台一端调至与第N-1层结构面等高,再控制电动葫芦将可移动吊装平台另一端调节至与第N-1层结构面齐平,操作人员启动卷扬机运转,使牵引钢丝绳下降将吊装设备从第N-1层结构面上方高度处平稳地落到可移动吊装平台上,人工将大型机电设备水平方向拖拽到相应楼层相应房间,完成吊装的工作过程。
吊装过程在通风井道中完成,避免了风荷载对提升装置的影响,避免了大型机电设备由于晃动造成的损坏。在通风井道内用钢丝绳作为防转导索,避免了设备上升时自由旋转和前后左右晃动,从而防止大型机电设备被撞坏,吊装安全可靠。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6)

1.一种超高层大型超重设备吊运施工装置,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在通风井道(101)内并与第一层结构面(102)齐平的首层吊装平台(1)、设置在首层吊装平台(1)正上方并位于第N层结构面(103)上表面的承重梁(2)以及设置在所述首层吊装平台(1)与所述承重梁(2)之间的牵引机构(3),所述第N层结构面(103)设置有通孔(4),所述牵引机构(3)穿过通孔(4)连接在承重梁(2)上,所述承重梁(2)上连接有防转导索(6),所述防转导索(6)穿过通孔(4)连接在首层吊装平台(1)上,所述吊装设备(104)通过连接环(7)连接在防转导索(6)上,所述连接环(7)套装在防滑导索(6)上并沿防转导索(6)上下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大型超重设备吊运施工装置,特征在于: 所述首层吊装平台(1)包括固定在承重墙(106)上的支撑结构(11)和平台板(12),所述平台板(12)搭设在支撑结构(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层大型超重设备吊运施工装置,特征在于:所述通风井道(101)内还设置有可移动吊装平台(5),所述可移动吊装平台(5)连接设置在吊装设备(104)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层大型超重设备吊运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机构(3)包括与承重梁(2)连接的牵引钢丝绳(31),所述牵引钢丝绳(31)依次穿过动滑轮(32)、第一定滑轮(33)、第二定滑轮(34)连接到卷扬机(35)上,所述动滑轮(32)设置在吊装设备(104)的上方、所述第一定滑轮(33)设置在第N层结构面(103)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定滑轮(34)设置在第N层结构面(10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高层大型超重设备吊运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重梁(2)包括固定在承重墙(106)上的第一基座板(21)和第一钢梁(22),所述第一钢梁(22)一端连接在第一基座板(21)的下部,第一钢梁(22)另一端与第N层结构面(103)之间设置有垫块(2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层大型超重设备吊运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结构(11)包括固定在承重墙(106)上的第二基座板(111)和固定在第二基座板(111)上部的第二钢梁(112),所述第二基座板(111)的下部和第二钢梁(112)悬空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第二钢梁(112)的斜梁(113),所述第二基座板(111)、第二钢梁(112)和斜梁(113)呈三角形结构。
CN201720269305.1U 2017-03-17 2017-03-17 超高层大型超重设备吊运施工装置 Active CN206538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69305.1U CN206538126U (zh) 2017-03-17 2017-03-17 超高层大型超重设备吊运施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69305.1U CN206538126U (zh) 2017-03-17 2017-03-17 超高层大型超重设备吊运施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38126U true CN206538126U (zh) 2017-10-03

Family

ID=59942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69305.1U Active CN206538126U (zh) 2017-03-17 2017-03-17 超高层大型超重设备吊运施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3812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8704A (zh) * 2019-05-31 2019-08-23 朱毅 一种取水平台及其控制系统
CN110304521A (zh) * 2019-06-24 2019-10-08 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超高层建筑超重设备吊运装置
JP7251733B2 (ja) 2019-06-13 2023-04-04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荷受ステージおよび揚重システ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8704A (zh) * 2019-05-31 2019-08-23 朱毅 一种取水平台及其控制系统
JP7251733B2 (ja) 2019-06-13 2023-04-04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荷受ステージおよび揚重システム
CN110304521A (zh) * 2019-06-24 2019-10-08 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超高层建筑超重设备吊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28206Y (zh) 自制小型吊车
CN104963301B (zh) 用于墩顶梁段与桥墩拆除的拖拉平移下放装置及方法
CN206538126U (zh) 超高层大型超重设备吊运施工装置
CN103086279B (zh) 建筑施工用垂直运输施工方法
CN2769241Y (zh) 无基础自动配重全自动塔吊装置
CN101537973B (zh) 利用液压顶推提升连续吊装轧机牌坊方法
CN101892736B (zh) 高空移动吊篮施工方法
CN101476287A (zh) 轮胎式门吊搬运大型箱梁的施工方法
CN106698208B (zh) 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外部运输的吊装设备及吊装方法
CN205955237U (zh) 一种推拉式悬挑卸料平台
CN102587288A (zh) 一种斜拉桥钢箱梁节段的吊装方法
CN106006425B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地下机房大型设备吊装运输方法
CN105464456B (zh) 直升机组立特高压输电铁塔的方法和吊具
CN102049335A (zh) 大型球磨机安装施工方法
CN101761031A (zh) 大节段桥面梁连续垂直提升装置
CN103899093A (zh) 巨型框架钢桁架梁分步吊装施工工法
CN206562264U (zh) 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外部运输的吊装设备
CN205500610U (zh) 一种低空群组吊运系统
CN103086276B (zh) 一种吊装高层井塔型建筑物内桥式起重机的施工方法
CN201325826Y (zh) 地下厂房天锚梁吊装装置
CN104249979A (zh) 导轨式自爬升旋臂起重机
CN210505201U (zh) 一种钢筋批量吊装的设备
CN204185146U (zh) 高层建筑双塔楼间钢结构施工用悬挂起重机
CN103196688A (zh) 杠杆式可调载荷动载试验台
CN107720652B (zh) 一种框架结构大型设备的吊装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