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77424U - 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回收利用的道路隔离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回收利用的道路隔离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77424U
CN206477424U CN201720031645.0U CN201720031645U CN206477424U CN 206477424 U CN206477424 U CN 206477424U CN 201720031645 U CN201720031645 U CN 201720031645U CN 206477424 U CN206477424 U CN 206477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
rainwater
remittance
road
delivery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316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云芳
方爱珍
李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andscape Construction &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dscape Construction &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dscape Construction &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dscape Construction &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316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77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77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774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回收利用的道路隔离带,包括汇水口(A)、集水区(B)、汇水输送区(C)和沉淀塘(D),道路径流雨水通过所述汇水口(A)进入汇水输送区(C),所述集水区(B)设有多个,多集水区(B)之间由汇水输送区(C)连接,所述的汇水输送区(C)连接最低位置的沉淀塘(D),所述的集水区(B)和汇水输送区(C)内种植有治污植物(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节能、环保、高效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回收利用的道路隔离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隔离带,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回收利用的道路隔离带。
背景技术
现有的道路隔离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普通的隔离带,只能起到隔离车辆的作用,不能绿化环境吸收机动车尾气改善环境,另一种为绿化隔离带,在起到隔离的同时还能种植植物,改善路域环境。无论是哪种隔离形式,都不能很好的利用道路的径流雨水。目前我国道路雨水径流的排水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直排的方式,道路雨水径流通过道路雨水口或管道直接进入城市排水系统后直接排入受纳水体;另一种通过一些设施对雨水径流进行收集汇聚,通过管道输送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进行分配再利用。
雨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道路是城市汇水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道路隔离带的形式及排水方式,都白白浪费了这个资源,同时还造成了一些列的环境及能源浪费问题,具体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隔离带功能单一,资源利用率低。我国城市中的这些宝贵空间基本上未被充分利用,多为单纯的隔离或单纯的造景绿化,许多城市“高绿地”现象普遍,水土流失现象较严重,土地功能单一。
2.排水能力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当大雨或暴雨时,道路初期径流雨水量大、汇水时间短,水质变化快,道路的排水系统来不及排,造成道路被淹,交通堵塞。
3.污染受纳水体,造成环境破坏。雨水降落到地面后,冲刷沥青混凝土道路,使得雨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病源体、重金属、油脂、悬浮固体等污染物质。直接排入河道加重了水污染负荷,破坏生态环境。
4.经济效益差。除了白白浪费了雨水资源外,有些绿化隔离带,需要定期对绿化带中的植物进行浇灌,反而提高了隔离带的耗能;其次,通过管道设施汇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增加了雨水处理成本,也是高耗能的体现,而且设施管道需要人力、物力去维护,使得成本进一步上升。
中国专利申请200610385596.0公开了一种具有生态净化功能的储水型城市道路隔离带,包括U形透水槽、路沿砖、排水沟、排水沟的盖板、生态净化箱和植物;所述U形透水槽布置于隔离带中心地面下方,槽内填有种植土,并种植有植物,所述路沿砖安装于所述U型透水槽上表面两侧;所述排水沟开设于所述U形透水槽两侧;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排水沟顶部;所述生态净化箱放置于所述排水沟底部靠近所述U形透水槽的一侧。该装置不但具有普通公路隔离带的安全防护功能,还可有效的降解路面降雨径流所携带的污染物,减少下游污水处理的负担,同时还具有储水和土壤保湿功能,延长隔离带植物维护周期,节约用灌溉用水。该专利在土地宽裕的情况下适用,因为隔离带两侧需设置排水沟,必须有设置排水沟的用地区域,在土地资源紧缺,用地紧张的道路上,此专利技术有其局限性;其次,对比专利主要采用工程措施对道路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与道路隔离带本身相对独立,缺少互动与互通,尤其是隔离带中的植物,未能被充分利用起来;第三,排水沟、生态净化箱的设置,一方面须与其他市政管道系统衔接协调,另一方面势必会增加工程投入成本,适用范围有所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回收利用的道路隔离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回收利用的道路隔离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汇水口、集水区、汇水输送区和沉淀塘,道路径流雨水通过所述汇水口进入汇水输送区,所述集水区设有多个,多集水区之间由汇水输送区连接,所述的汇水输送区连接最低位置的沉淀塘,所述的集水区和汇水输送区内种植有治污植物。
所述的沉淀塘上层铺设一层炉渣,底部填入工程废弃混凝土块,所述的炉渣和工程废弃混凝土块下方设有细砂层,细砂层下方依次设置营养种植土、碎石垫层和蓄水层。蓄水层可根据当地暴雨量大小设计空间大小,实现了对雨水的回收再利用。
所述的细砂层和营养种植土之间设有土工布,所述的营养种植土和碎石垫层之间也设有土工布,所述的碎石垫层和蓄水层之间设有带孔挡板。
所述的蓄水层内设有PVC排水管。
所述的沉淀塘侧壁为混凝土侧壁。隔离带内部四周的混凝土侧壁设置防止了雨水下渗至路基,对其造成破坏。
所述的隔离带边缘设有立缘石,该立缘石通过斜缘石连接侧平石,该侧平石设置在汇水口处。
所述的隔离带上种植有大树和治污植物。隔离带中种植的植物为两大类,一类是大树,在隔离带中等间距种植,形成序列感,引导司机的视线,创造良好的路域环境,另一类为治污植物,选用可周期性耐水湿的植物,可对径流雨水进行部分的拦截,而且根系还可以保持土壤的疏松,保证土壤高效的下渗能力。
隔离带的两侧分别都设置了汇水口A,间隔10米设置一个汇水口,实现了道路径流雨水的分段式收集,实现了分散式源头削减径流量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隔离带两侧每隔10米设置了1个汇水口,可以让道路径流雨水快速而高效的进入隔离带,可以有效解决暴雨时因市政管道来不及排水而造成道路被淹导致交通堵塞的问题。
2、道路径流雨水经过炉渣、工程废弃混凝土、细沙层、种植土及碎石垫层的5层过滤,使得道路径流雨水在当下即可被快速的净化、储蓄,大大节省了能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3、最底层设计了一个可自由调节尺寸大小的蓄水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大小,对过滤后的雨水进行储蓄,储蓄的水可以用来道路绿化的浇灌,或者道路的清洗等,节能、环保,缓解了城市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4、基于道路绿化带的特殊位置,如果雨量过大,过多的水分下渗至土壤层,会渗透至路基区域,造成对路基的破坏,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混凝土进行围合,把下渗的雨水集聚在蓄水层,防止了向四周渗透的现象,间接保护了路基。
5、隔离带内植物、土壤、水形成了一个自循环生态系统:植物通过吸收阳光、水和土壤中的营养进行能量转化,植物的根系在代谢过程中给微生物创造了生存环境,微生物的存在又有利于土壤结构和营养成分的保持,雨水经过过滤后再次被用作浇灌水给植物提供生长必须的水分,如此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微生态系统,很好的体现了生态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隔离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的立面图;
图3为图1的B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回收利用的道路隔离带,隔离带设置在机动车路面和非机动车路面之间,或者机动车路面与机动车路面之间,隔离带两边边缘由立缘石13分割成区,隔离带的两侧分别都设置了汇水口A,并每个10m设置一个汇水口A,立缘石13通过斜缘石12连接侧平石11,该侧平石11设置在汇水口A处,实现了道路径流雨水的分段式收集,实现了分散式源头削减径流量的目的。
隔离带中种植的植物为两大类,一类是大树31,在隔离带中等间距种植,形成序列感,引导司机的视线,创造良好的路域环境,另一类为治污植物32,选用可周期性耐水湿的植物,可对径流雨水进行部分的拦截,而且根系还可以保持土壤的疏松,保证土壤高效的下渗能力。
在隔离带中,可根据其长度设置N个集水区B,多集水区B之间由汇水输送区C连接,所述的汇水输送区C连接最低位置的沉淀塘D,道路径流雨水通过所述汇水口A分散式进入汇水输送区C,,减少了峰值流量,延缓了汇流时间,让径流雨水有了更多的时间下渗,充分发挥土壤海绵体的功能;暴雨时过量的雨水会通过汇水输送区C流至最低处的沉淀塘D。
所述的沉淀塘D上层铺设一层炉渣3,底部填入工程废弃混凝土块4,炉渣3与工程废弃的混凝土块4等这些土石料,因其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对雨水中含有污染等杂质进行吸附,起到初步的净化作用;所述的炉渣3和工程废弃混凝土块4下方设有细砂层5,细砂层下方依次设置营养种植土6、碎石垫层7和蓄水层9。蓄水层可根据当地暴雨量大小设计空间大小,实现了对雨水的回收再利用。所述的细砂层5和营养种植土6之间设有土工布71,防止下层土壤翻浆污染细沙层5;所述的营养种植土6和碎石垫层7之间也设有土工布71,防止土壤翻浆污染碎石垫层7;所述的碎石垫层7和蓄水层9之间设有带孔挡板72,隔离出蓄水空间。所述的蓄水层9内设有PVC排水管10。细沙层5是对雨水的进一步净化,由于细沙的颗粒比煤渣3要小,径流雨水中一些固体的杂物就会被拦截,而细沙的透水系数又比较高,雨水可以快速的渗透到营养种植土6中,营养种植土6可以储蓄一部分水,给植物提供稳定的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同时,营养种植土和植物之间会形成一个微生态环境,植物的根系和土壤中的微生物会对径流雨水中的一些有机物质进行吸收和转化,使得径流雨水进一步被净化;碎石垫层7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保证营养种植土7的透气性,另一方面在碎石垫层中也可以根据当地道路径流雨水的污染程度加入一些特殊的过滤物质,对雨水进行深度净化;最后通过带孔挡板72汇入蓄水层9,变成可利用的再生水;通过PVC排水管10输出再利用。
所述的沉淀塘D侧壁为混凝土侧壁8。隔离带内部四周的混凝土侧壁设置防止了雨水下渗至路基,对其造成破坏。

Claims (7)

1.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回收利用的道路隔离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汇水口(A)、集水区(B)、汇水输送区(C)和沉淀塘(D),道路径流雨水通过所述汇水口(A)进入汇水输送区(C),所述集水区(B)设有多个,多集水区(B)之间由汇水输送区(C)连接,所述的汇水输送区(C)连接最低位置的沉淀塘(D),所述的集水区(B)和汇水输送区(C)内种植有治污植物(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回收利用的道路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塘(D)上层铺设一层炉渣(3),底部填入工程废弃混凝土块(4),所述的炉渣(3)和工程废弃混凝土块(4)下方设有细砂层(5),细砂层下方依次设置营养种植土(6)、碎石垫层(7)和蓄水层(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回收利用的道路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砂层(5)和营养种植土(6)之间设有土工布(71),所述的营养种植土(6)和碎石垫层(7)之间也设有土工布(71),所述的碎石垫层(7)和蓄水层(9)之间设有带孔挡板(7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回收利用的道路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层(9)内设有PVC排水管(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回收利用的道路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塘(D)侧壁为混凝土侧壁(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回收利用的道路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带边缘设有立缘石(13),该立缘石(13)通过斜缘石(12)连接侧平石(11),该侧平石(11)设置在汇水口(A)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回收利用的道路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带上种植有大树(31)和治污植物(32)。
CN201720031645.0U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回收利用的道路隔离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77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31645.0U CN206477424U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回收利用的道路隔离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31645.0U CN206477424U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回收利用的道路隔离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77424U true CN206477424U (zh) 2017-09-08

Family

ID=59753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3164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77424U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回收利用的道路隔离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774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8044A (zh) * 2020-05-29 2020-09-01 上海新园林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兼顾排水和道路引导的街道两侧绿化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8044A (zh) * 2020-05-29 2020-09-01 上海新园林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兼顾排水和道路引导的街道两侧绿化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96277B (zh) 一种适用于上海城市社区绿地内部的功能型雨水花园
CN203160147U (zh) 道路雨水收集排水系统
CN105089142A (zh) 下凹式绿地雨水调蓄调度池及分散式雨水调蓄调度池系统
CN103088897A (zh) 绿色小区抗冲击雨水生态利用系统
CN204959952U (zh) 下凹式绿地雨水调蓄调度池及分散式雨水调蓄调度池系统
CN205444302U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控制管网系统
CN202430056U (zh) 一种处理公路降雨径流污染的绿化带排水沟人工湿地装置
CN106930387A (zh) 一种建筑小区的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5089302A (zh) 一种用于社区雨水分流、削峰及生态净化的雨水花园系统
CN208104958U (zh) 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
CN211057960U (zh) 一种阶梯式雨水蓄水净化生态滞留系统
KR20150110193A (ko) 조경식재부를 구비한 침투식 빗물저류조
CN106013386A (zh) 串续式既有小区多级雨水花园渗透系统
CN207032427U (zh) 一种适用于老旧小区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02605853B (zh) 用于中央商务区雨水生态处理及回用的设施及其方法
CN203347000U (zh) 一种适用于山地城市多砂径流的雨水花园系统
CN107816082A (zh) 一种海绵屋面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CN205557763U (zh) 一种用于处理初期雨水的多级折流式雨水花园系统
CN205153075U (zh) 一种农村住宅雨水收集装置
CN206477424U (zh) 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回收利用的道路隔离带
CN204741963U (zh) 一种用于马路中间绿化带的雨水花园
CN103967105A (zh) 居住组团雨水生态排放系统
CN207862013U (zh) 一种用于解决黄土湿陷性的混合填料生物滞留设施
CN111535098A (zh) 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3160092U (zh) 一种防止路面积水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8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