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67746U - 一种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67746U
CN206467746U CN201621364951.8U CN201621364951U CN206467746U CN 206467746 U CN206467746 U CN 206467746U CN 201621364951 U CN201621364951 U CN 201621364951U CN 206467746 U CN206467746 U CN 2064677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rain
herbaceous field
concave herbaceous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649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朋涛
李鹏飞
余保全
叶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shi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shi Garde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shi Garde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shi Garde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649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677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677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677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含分别设置于道路路面以下的初级雨水收集系统、下凹式绿地集雨系统和地面电子监测系统,所述初级雨水收集系统与下凹式绿地集雨系统之间通过渗管相联通,初级雨水收集系统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且高度依次降低的是透水鹅卵石路面、进水管、雨水篦子、雨水沉砂井等,所述下凹式绿地集雨系统包含透水路缘石、坡度为3%‑5%的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系统,所述雨水收集池主要包含顶板、初期雨水储存污挂管、雨水收集池。地面电子监测系统设置PLC控制器进行雨水调控。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工艺简单、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等特点。具有促进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改良土壤、提高道路绿地对雨水储水涵水能力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收集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不透水面积的增加、洪峰流量的加大引发的内涝灾害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削减暴雨雨水径流、增加雨水地表入渗是城市绿地水土流失治理的研究热点。下凹式绿地是雨水蓄积以及增加地表入渗的有效绿化措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下凹式绿地在北方城市绿地建设中被应用。下凹式绿地作为一种天然的渗透系统,对雨水径流有渗透、蓄积、利用及污染削减等多重效用。下凹式绿地不仅能增加其本身的降雨下渗量,还能汇集地面区域( 水文流向的上方区域) 产生的径流,并可以通过下渗作用补充地下水。目前,对下凹式绿地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 2 个方面,一方面是其蓄渗减洪效果,另一方面是它对雨水及径流污染物的削减效应。本系统通过提高绿地的集水能力促进雨水系统资源的地循环利用,同时通过系统对雨量的折减而实现缓解城市洪涝灾害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针对道路绿地,收集雨水用于道路周边绿化,变废为宝,成本低,节能环保,循环利用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含分别设置于道路路面以下的初级雨水收集系统、下凹式绿地集雨系统和地面电子监测系统地面控制室系统,所述初级雨水收集系统与下凹式绿地集雨系统之间通过渗管相联通,初级雨水收集系统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且高度依次降低的是透水鹅卵石路面、进水管、雨水篦子、雨水沉砂池等,所述下凹式绿地集雨系统包含透水路缘石、坡度为3%-5%的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系统,所述雨水收集池主要包含顶板、初期雨水储存污挂管、雨水收集池。地面电子监测系统地面控制室系统包含PLC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切换井液位计和水池液位计送来的水位信号值进行雨水调控。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工艺简单、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等特点。不仅能起到改良土壤促进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可以起到提高道路绿地对雨水抗击能力,充分发挥绿地所具有的储水涵水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初级雨水收集系统主要包含雨水沉砂井,还包括透水鹅卵石路面慢渗及进水口所收集的雨水,所述雨水沉砂井设有多个且分布于路面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初级雨水收集系统进水口前端的部分串接有落水斗,所述落水斗内设有第一滤网,且倾斜10度,便于遭遇暴雨时,雨水快速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初级雨水收集系统可将路面雨水通过标准雨水篦子及30cm厚复合材料雨水篦子、方格栅的层层过滤与阻挡,防止枯枝落叶及垃圾进入井内,起到初级雨水净化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渗透管可以使收集的雨水慢渗到周边绿地,进行植被雨水的补给,同时慢渗可以减少雨水冲蚀带来的浅沟及土壤流失,起到涵养土壤、节约用水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沉砂井在透水片材和混凝土之间铺设防渗水地膜,所述防水层采用单组份水固化聚氨酯防水涂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渗管低于土壤且将渗管两侧钢片插入土壤,渗管上滤网需经常清理,防止土壤、树叶腐殖质堵塞网孔。
进一步地,所述渗管周围填充碎石或者其他多孔材料,以防止堵塞孔口。
进一步地,所述路缘石高于地面20cm,但排水凹槽略低于或与路面持平。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收集池内设有定时排水电磁阀,便于PLC控制室进行管理。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沉砂井的下部设有出水管且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定时排水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沉砂井大于1.5m,安装在无网管道一侧,间隔100m设置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初级雨水收集系统、下凹式绿地集雨系统和地面电子监测系统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充分收集雨水,初级雨水收集系统主要用于收集道路路面的雨水并将该部分雨水用于下凹式绿地内植物的灌溉,下凹式绿地主要收集绿地的雨水,并通过雨水收集池将雨水沉砂池的雨水一并通过定时排水电磁阀,按照固定的时间定时灌溉绿地内的植物;
(2)下凹式绿地在路边设置透水路缘石,路缘石中心内凹中空,可以使道路绿地滞留的雨水进入周边绿地雨水收集池,路缘石上开有排水凹槽,在暴雨天气,路面排水不畅的情况下,有利于减少路面积水,防止城市内涝,减轻雨洪灾害。(3)实现了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实现了节约水资源的目的,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循环。不但有明显的生态环境效益,更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节能效果。(4)地面控制室设有PLC控制器的设置,实现人工化、智能化控制,方便快捷。(5)实现雨水分流,将初期雨水分流,暴雨时将多余的雨水输送到市政污水管道,将净化后的雨水进行绿化灌溉,避免强大降雨带来的雨水无法及时排走而带来的地面坍塌或者雨水滞留路面等问题。(6)本发明无污染,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可有效的净化道路绿化带初期雨水,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透水鹅卵石路面铺装2、进水管3、标准雨水篦子4、粗12公分钢筋5、进水口6、30厚复合材料雨水篦子7、过梁8、雨水渗透管9、10mm方格栅10、挡板上沿及挡板11、出水管12、雨水沉砂井13、防渗水地膜14、C15混凝土垫层15、透水路缘石16、下凹式绿地17、顶板18、初期雨水储存污挂管19、雨水收集池20、透水鹅卵石21、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含分别设置于道路路面以下的初级雨水收集系统、下凹式绿地集雨系统和地面电子监测系统地面控制室系统,所述初级雨水收集系统、下凹式绿地集雨系统之间通过渗管21相连通,初级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透水鹅卵石路面铺装1及敷设于其下的进水管2及雨水沉砂池单元以及坡度为10度的出水口11,所述进水管2倾斜15度,便于水流快速通过,为所述雨水沉砂池单元包含按照高度依次降低的高于地面5cm的标准雨水篦子3、粗12公分钢筋4、进水口5、30厚复合材料雨水篦子6、过梁7、雨水渗透管8、10mm方格栅9、挡板上沿及挡板10、雨水沉沙井储水区12、防渗水地膜13、C15混凝土垫层14。所述钢筋粗12cm,对标准雨水篦子起到支撑作用,所述进水口5与地面持平或略低于地面1cm,便于路面雨水流入沉砂池,同时竖向雨水也可以通过进水口进入沉砂池,所述路面的雨水通过标准雨水篦子4和透水材料鹅卵石铺装1分别进入雨水沉沙井储水区12,通过方格栅9的过滤与阻挡,防止枯枝落叶及垃圾进入井内,井内为防止雨水外渗,采用挡板11进行围挡,雨水通过过滤进入雨水沉沙井储水区12后通过透水片材的慢渗一部分进入道路绿地,绝大部分通过出水口进入道路绿地下凹式生态沟内。所述防渗水地膜13采用单组份水固化聚氨酯防水涂料制成。所述出水管12连接市政污水管道,一部分来不及排放的雨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另一部分过滤净化处理后通过渗管21排入道路下凹式绿地17内。所诉下凹式绿地集雨系统为略低于道路的下凹式结构,下沉深度为20cm,拦蓄率可达80%以上。所诉下凹式绿地集雨系统主要包含透水路缘石15,下凹式绿地16,雨水收集池19。所述透水路缘石,路缘石中心内凹中空,可以使道路绿地滞留的雨水进入周边绿地雨水收集池,路缘石上开有排水凹槽;所述的排水凹槽侧壁与路缘石的顶部,及排水凹槽的侧壁与排水凹槽的底部都采用圆弧顺滑连接;所述的排水凹槽的槽深为10-20cm。所述下凹式绿地为略低于路面的下凹式结构,在下凹式绿地中心下方设有雨水收集池19。雨水收集池19从上到下依次为:雨水篦子17、初期雨水储存污挂管18、渗管19、透水鹅卵石20。所述雨水篦子17高于绿地10-15cm,所述初期雨水储存污挂管,从上至下依次包含包含碎石层,10cm粗砂石,20-30cm的卵石层的透水回填层;所述渗管19处理雨水沉砂井12雨水收集池19的水,通过渗管19的铺设及渗透作用可直接渗透到周边绿地。所述透水鹅卵石20低于出水口的水,可通过鹅卵石的慢渗作用,流向集雨池周围及其地面以下。所述电子监测系统是指地面控制室,由PLC控制室根据切换井液位计和水池液位计送来的水位信号值进行控制进出水控制阀和排水阀的开通或关断,形成只能控制雨水调控缓排结构。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替换及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含分别设置于道路路面以下的初级雨水收集系统、下凹式绿地集雨系统和地面电子监测系统,所述初级雨水收集系统与下凹式绿地集雨系统之间通过渗管相联通,初级雨水收集系统主要包含雨水沉砂井,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且高度依次降低的是透水鹅卵石路面铺装(1)、进水管(2)、标准雨水篦子(3)、雨水沉砂井(12),所述下凹式绿地集雨系统包含透水路缘石(15)、下凹式绿地(16)、雨水收集系统,所述雨水收集池包含顶板(17)、初期雨水储存污挂管(18)、雨水收集池(19),地面电子监测系统设置PLC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切换井液位计和水池液位计送来的水位信号值进行雨水调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雨水收集系统将道路表面雨水通过渗管慢渗、进水口、标准雨水篦子、30cm厚复合材料雨水篦子共同作用进行雨水收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鹅卵石铺装下方,串接有落水斗,所述进水管内设有第一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沉砂井在透水片材和混凝土之间铺设防水层,所述防水层采用单组份水固化聚氨酯防水涂料制成,雨水沉砂井的下部设有出水管且所述出水管上设有水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沉砂井宽度大于1.5m,安装在无网管道一侧,间隔100m设置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管低于土壤且将渗管两侧钢片插入土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式绿地为略低于道路的下凹式结构,下沉深度为2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路缘石高于地面20cm,透水路缘石上开有内凹中空的排水凹槽,槽深10-20cm,可以使道路绿地滞留的雨水进入周边绿地雨水收集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期雨水储存污挂管从上至下依次包含碎石层、10cm粗砂石,20-30cm的卵石层的透水回填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监测系统是指地面控制室,内设置PLC控制器,根据切换井液位计和水池液位计送来的水位信号值进行控制进出水控制阀和排水阀的开通或关断,电子监测系统与雨水收集池内设置的定时排水电磁阀相联接,便于PLC控制器进行管理。
CN201621364951.8U 2016-12-13 2016-12-13 一种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Active CN2064677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64951.8U CN206467746U (zh) 2016-12-13 2016-12-13 一种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64951.8U CN206467746U (zh) 2016-12-13 2016-12-13 一种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67746U true CN206467746U (zh) 2017-09-05

Family

ID=59710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64951.8U Active CN206467746U (zh) 2016-12-13 2016-12-13 一种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6774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3079A (zh) * 2018-01-05 2018-07-17 河南科技学院 一种蓄水型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CN109056825A (zh) * 2018-08-21 2018-12-2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次降雨强度的城市绿地排水井盖自动启闭系统
CN109673476A (zh) * 2018-12-27 2019-04-26 深圳康雅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水池集水的园林灌溉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3079A (zh) * 2018-01-05 2018-07-17 河南科技学院 一种蓄水型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CN109056825A (zh) * 2018-08-21 2018-12-2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次降雨强度的城市绿地排水井盖自动启闭系统
CN109056825B (zh) * 2018-08-21 2019-07-05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城市绿地排水井盖自动启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673476A (zh) * 2018-12-27 2019-04-26 深圳康雅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水池集水的园林灌溉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84588B (zh) 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处理与储存系统
CN106869237B (zh) 一种园林雨水收集蓄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5089142A (zh) 下凹式绿地雨水调蓄调度池及分散式雨水调蓄调度池系统
CN204959952U (zh) 下凹式绿地雨水调蓄调度池及分散式雨水调蓄调度池系统
CN103088897A (zh) 绿色小区抗冲击雨水生态利用系统
CN211898784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的下沉式绿地排水结构
CN105621617B (zh) 一种路面径流综合净化装置
CN203080678U (zh) 绿色小区抗冲击雨水生态利用系统
CN103306360A (zh) 用于分流制雨水入河污染物截控的多维生态排水系统
CN205348351U (zh) 一种兼有水质净化功能的雨水径流控制系统
CN206467746U (zh) 一种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07314476U (zh) 带有雨水过滤净化及收集功能的调蓄系统
CN108867239A (zh) 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自调节系统
CN108330769A (zh) 一种给排水综合利用系统
CN110042724A (zh) 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系统
CN207062672U (zh) 一种透水铺装结构
CN107642142A (zh) 居民生活区渗透式雨水截污治理系统
CN106638919B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回用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6052850U (zh) 一种道路绿化雨水调蓄系统
CN211112989U (zh)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智能集水和排水的系统
CN110145014A (zh) 一种具有市政分流导水功能的生态路面
CN207776053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无雨水井排水系统
CN207419647U (zh) 一种海绵城市自净渗滞系统
CN206844282U (zh) 城镇道路雨水径流收集净化利用系统
CN107905331A (zh) 一种海绵城市自净渗滞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50000 Henan Zhengzhou City, Zhengzhou City, Zheng Dong New Area Dongfeng South Road East, Jinshui Road North Greenland new capital 2 Block C 11

Patentee after: Shengshi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450000 Henan Zhengzhou City, Zhengzhou City, Zheng Dong New Area Dongfeng South Road East, Jinshui Road North Greenland new capital 2 Block C 11

Patentee before: Shengshi Garden Group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