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52177U - 一种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及电源切换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及电源切换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452177U CN206452177U CN201621282153.0U CN201621282153U CN206452177U CN 206452177 U CN206452177 U CN 206452177U CN 201621282153 U CN201621282153 U CN 201621282153U CN 206452177 U CN206452177 U CN 2064521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switch
- power
- switch control
- control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及电源切换系统,由于引入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检测单元和开关控制单元,不仅可以使副电源作为主电源的备用电源使用,还可以使主电源和副电源一起向负载进行供电,进行功率输出,满足负载大功率的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主备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及电源切换系统。
背景技术
很多设备负载对供电要求比较严格,为了提高对这些设备负载供电的可靠性,一般对这些设备负载除了使用一个主电源进行供电外,还会一个副电源作为备用电源。目前这种主备电源供电的技术方案,用途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及电源切换系统。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切换控制装置,用于切换主电源和副电源,所述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开关单元,用于导通和断开主电源向负载的供电线路;
第二开关单元,用于导通和断开副电源向负载的供电线路;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主电源和/或副电源的放电参数;
开关控制单元,用于分别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的导通和断开;
其中,当开关控制单元被设置为主备工作模式时,开关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单元对主电源的放电参数检测结果来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的导通和断开;当开关控制单元被设置为协同工作模式时,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都导通,以使主电源和副电源同时对负载进行供电。
在一较优实施例中,当开关控制单元被设置为主备工作模式时,检测单元检测到主电源的剩余电量小于一第一阈值,则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断开以及第二开关单元导通。
在一较优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阈值为20%。
在一较优实施例中,当开关控制单元被设置为主备工作模式时,检测单元检测到主电源的电压小于一第二阈值,则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断开以及第二开关单元导通。
在一较优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阈值为18V。
在一较优实施例中,当开关控制单元被设置为主备工作模式时,检测单元检测到副电源的剩余电量小于一第三阈值,则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都导通。
在一较优实施例中,,当开关控制单元被设置为主备工作模式时,检测单元检测到副电源的电压小于一第四阈值,则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都导通。
在一较优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MOSFET管;和/或,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MOSFET管。
在一较优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电流防反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电流防反单元。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切换系统,包括主电源、副电源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电源切换控制装置。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依上述实施的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及电源切换系统,由于引入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检测单元和开关控制单元,当开关控制单元被设置为协同工作模式时,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都导通,以使主电源和副电源同时对负载进行供电,从而主电源和副电源一起向负载输出功率,提高了系统的功率输出,满足负载大功率的需求。
依上述实施的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及电源切换系统,由于引入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检测单元和开关控制单元,当主电源单独放电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切换电量充足的副电源进行供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源切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电源切换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源切换系统,其包括主电源10、副电源 30以及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其中电源切换控制装置50用于切换主电源10和副电源30。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电源切换控制装置50包括第一开关单元51、第二开关单元53、检测单元55和开关控制单元57,下面具体说明。
第一开关单元51用于导通和断开主电源10向负载的供电线路。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51包括MOSFET管。为了避免电流反向灌流,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51还包括电流防反单元(未画出)。
第二开关单元53用于导通和断开副电源30向负载的供电线路。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开关单元53包括MOSFET管。为了避免电流反向灌流,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开关单元53还包括电流防反单元(未画出)。
检测单元55用于检测主电源和/或副电源的放电参数,在一实施例中,放电参数包括剩余电量和/或电压。
开关控制单元57用于分别控制第一开关单05元和第二开关单元53的导通和断开,开关控制单元57可以被设置为主备工作模式或协同工作模式。
当开关控制单11元被设置为主备工作模式时,开关控制单元57根据检测单元55对主电源10的放电参数检测结果来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的导通和断开。下面具体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当开关控制单元57被设置为主备工作模式时,检测单元55 检测到主电源10的剩余电量小于一第一阈值,则开关控制单元57控制第一开关单元51断开以及第二开关单元53导通;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阈值为20%。或者,在一实施例中,当开关控制单元57被设置为主备工作模式时,检测单元 55检测到主电源10的电压小于一第二阈值,则开关控制单元57控制第一开关单元51断开以及第二开关单元53导通;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阈值为18V。
在一实施例中,当开关控制单元57被设置为主备工作模式时,检测单元55 检测到副电源30的剩余电量小于一第三阈值,则开关控制单元57控制第一开关单元51和第二开关单元53都导通;在一实施例中,第三阈值为20%。或者,在一实施例中,当开关控制单元57被设置为主备工作模式时,检测单元55检测到副电源30的电压小于一第四阈值,则开关控制单元57控制第一开关单元 51和第二开关单元53都导通;在一实施例中,第四阈值为18V。
当开关控制单元57被设置为协同工作模式时,开关控制单元57控制第一开关单元51和第二开关单元53都导通,以使主电源10和副电源30同时对负载进行供电。
下面对本申请的电源切换系统及电源切换控制装置50的工作流程进一个说明。
(1)主备工作模式是由首先由主电源10对负载进行供电,当主电源10的电量快耗尽时,则切换由副电源30进行供电。主备工作模式的工作流程如下:
首先是主电源10对负载进行供电,此时第一开关单元51是导通的,第二开关单元53是断开的,即由主电源10单独对负载进行供。当检测单元55根据主电源10的放电参数检测到主电源10的电量快耗尽时,则开关控制单元57将第一开关单元51断开以及将第二开关单元53导通,使得系统由主电源10单独供电的状态切换为由副电源30单独向负载进行供电。
接着,在副电源30单独向负载进行供电的情况下,当检测单元55根据副电源30的放电参数检测到副电源30的电量快耗尽时,则开关控制单元57将第一开关单元51导通,即开关控制单元57此时控制第一开关单元51都第二开关单元53都为导通状态,使得系统由副电源30单独供电的状态切换为由主电源 10和副电源30同时向负载进行供电;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副电源30单独供电,当其电量快耗尽时,对负载提供的功率可能不够,此时切换为主电源10和副电源30一同向负载供电,可以增加输出功率。
(2)协同工作模式是由主电源10和副电源30同时向负载进行供电,一起输出功率,这可以提供系统的功率输出,满足负载大功率的需求。举个例子,即使主电源10的电量充足,但是负载额定功率很大,主电源10的输出功率不够,此时可以由主电源10和副电源30一同向负载进行功率输出,以满足负载的额定功率。
以上就是本申请提供的提供一种电源切换控制装置50及电源切换系统,其不仅可以使副电源30作为主电源10的备用电源使用,还可以使主电源10和副电源30一起向负载进行供电,进行功率输出,满足负载大功率的需求。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电源切换控制装置,用于切换主电源和副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开关单元,用于导通和断开主电源向负载的供电线路;
第二开关单元,用于导通和断开副电源向负载的供电线路;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主电源和/或副电源的放电参数;
开关控制单元,用于分别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的导通和断开;
其中,当开关控制单元被设置为主备工作模式时,开关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单元对主电源的放电参数检测结果来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的导通和断开;当开关控制单元被设置为协同工作模式时,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都导通,以使主电源和副电源同时对负载进行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开关控制单元被设置为主备工作模式时,检测单元检测到主电源的剩余电量小于一第一阈值,则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断开以及第二开关单元导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为2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开关控制单元被设置为主备工作模式时,检测单元检测到主电源的电压小于一第二阈值,则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断开以及第二开关单元导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阈值为18V。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开关控制单元被设置为主备工作模式时,检测单元检测到副电源的剩余电量小于一第三阈值,则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都导通。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开关控制单元被设置为主备工作模式时,检测单元检测到副电源的电压小于一第四阈值,则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都导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MOSFET管;和/或,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MOSFET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电流防反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电流防反单元。
10.一种电源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源、副电源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切换控制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82153.0U CN206452177U (zh) | 2016-11-25 | 2016-11-25 | 一种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及电源切换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82153.0U CN206452177U (zh) | 2016-11-25 | 2016-11-25 | 一种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及电源切换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452177U true CN206452177U (zh) | 2017-08-29 |
Family
ID=59661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28215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52177U (zh) | 2016-11-25 | 2016-11-25 | 一种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及电源切换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45217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98076A (zh) * | 2019-05-27 | 2019-09-03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 | 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
CN110718961A (zh) * | 2019-11-27 | 2020-01-21 | 成都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供电电路、其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
-
2016
- 2016-11-25 CN CN201621282153.0U patent/CN20645217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98076A (zh) * | 2019-05-27 | 2019-09-03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 | 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
CN110718961A (zh) * | 2019-11-27 | 2020-01-21 | 成都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供电电路、其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10718961B (zh) * | 2019-11-27 | 2021-11-02 | 成都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供电电路、其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28866B (zh) | 一种实现电源倒换的装置与方法 | |
CN204156500U (zh) | 过流过压保护电路 | |
CN102496923B (zh) | 一种防反接保护的输入电路 | |
CN203911743U (zh) |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电容放电电路 | |
CN103701191B (zh) | 一种ups及其供电方法 | |
CN102761239B (zh) | 开关电源控制器的恒定电流高压启动电路 | |
CN107168156A (zh) | 降低电子产品功耗的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 |
CN206452177U (zh) | 一种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及电源切换系统 | |
CN104917283B (zh) | 一种具有强制旁路保护功能的ups电源 | |
CN109474060A (zh) | 双电源切换系统及切换方法 | |
CN103095099B (zh) | 一种负载驱动电路 | |
CN100552577C (zh) | 节能控制电路 | |
CN105990900A (zh) | 备用电源控制电路及使用其的备用电源供应系统 | |
CN103427478B (zh) | 一种电源交叉供电系统 | |
CN105652947B (zh) | 一种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的节能控制电路 | |
CN105487480B (zh) | 控制变压器休眠控制方法及结构 | |
CN105717970B (zh) | 待机电源管理电路和电子电器 | |
CN202978408U (zh) | 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电路 | |
CN106253463A (zh) | 一种采用静态切换开关技术的不间断供电设备 | |
CN206601585U (zh) | 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的功耗控制电路 | |
CN207070036U (zh) | 一种按键复用电源开关电路 | |
CN206894477U (zh) | Pfc采样电路及pfc电路 | |
CN105391163B (zh) | 一种交直流电源供电切换装置 | |
CN109066633A (zh) | 放电电路、驱动板、控制器和空调 | |
CN206481036U (zh) | 一种直流控制柜电源控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9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