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85525U - 一种防止高回填土方下沉的木桩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高回填土方下沉的木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85525U
CN206385525U CN201621306926.4U CN201621306926U CN206385525U CN 206385525 U CN206385525 U CN 206385525U CN 201621306926 U CN201621306926 U CN 201621306926U CN 206385525 U CN206385525 U CN 2063855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ber
pile
footpath
earthwork
backfill earth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069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建坡
刘彭
陈小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GHE GARDEN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GHE GARDEN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GHE GARDEN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GHE GARDEN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069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855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855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855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高回填土方下沉的木桩结构,所述木桩结构包括设置在高回填土方内的木桩、铺设在所述木桩上的褥垫层、铺设在所述褥垫层上的基础素混凝土层,所述木桩间距为200~400mm且呈品字形排列设置,所述木桩的顶部设有桩箍,所述桩箍上径小于下径,所述木桩的桩尖为锥形,所述木桩的弯曲矢度小于等于桩径的一半,且所述木桩每一米木纹的扭转小于等于木桩圆周的一半。本实用新型的防止高回填土方下沉的木桩结构通过在土方内打入特定的木桩,可以减少素土夯实及3:7灰土两道工序,不仅能够有效地节省时间,而且还能保证基础不会发生下沉。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高回填土方下沉的木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桩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高回填土方下沉的木桩结构。
背景技术
在当前园林施工建设中,园林施工单位总是最后收尾的工作,各个工地给园林施工的周期往往较短,对于回填土回填施工单位也难以对回填土质量进行行之有效的管控,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回填措施对保证回填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园林施工中,防止园林铺装和构筑物下沉的通常做法是:人工打夯、压路机碾压、钢筋混凝土等技术手段。但这些常规技术手段对于回填土很深的地方,作用不大。施工前期如果处理不到位,后期发生下沉的概率极大。而一旦发生沉降,不但影响使用安全,而且维修成本高昂,修理难度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防止高回填土方下沉的木桩结构,以避免回填土方因雨水冲刷造成沉降,避免建筑物发生沉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高回填土方下沉的木桩结构,所述木桩结构包括设置在高回填土方内的木桩、铺设在所述木桩上的褥垫层、铺设在所述褥垫层上的基础素混凝土层,所述木桩间距为200~400mm且呈品字形排列设置,所述木桩的顶部设有桩箍,所述桩箍上径小于下径,所述木桩的桩尖为锥形,所述木桩的弯曲矢度小于等于桩径的一半,且所述木桩每一米木纹的扭转小于等于木桩圆周的一半。
优选地,所述桩箍的厚度为8-10mm,宽度为40~60mm。
优选地,所述木桩的桩尖为三棱锥形或四棱锥形。
优选地,当高回填土方为松土或软土时,所述桩尖的长度为桩径1~1.5倍,尖端部为平尖。
优选地,当高回填土方为硬土层时,所述桩尖的长度为桩径1.5~2倍,尖端部为钝尖。
优选地,当高回填土方为砾石或小卵石层时,所述桩尖上设有桩靴。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防止高回填土方下沉的木桩结构通过在土方内打入特定的木桩,可以减少素土夯实及3:7灰土两道工序,不仅能够有效地节省时间,而且还能保证基础不会发生下沉。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防止高回填土方下沉的木桩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高回填土方下沉的木桩结构,主要适用于回填土很深的场合(如台阶)。如图1所示,其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木桩结构在台阶施工过程中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防止高回填土方下沉的木桩结构通过在土方内打入特定的木桩,可以减少素土夯实及3:7灰土两道工序,不仅能够有效地节省时间,而且还能保证基础不会发生下沉。
具体地,所述木桩结构包括设置在高回填土方内的木桩1、铺设 在所述木桩1上的褥垫层2、铺设在所述褥垫层2上的基础素混凝土层3,所述木桩1间距为200~400mm且呈品字形排列设置,所述木桩1的顶部设有桩箍,所述桩箍上径小于下径,所述木桩1的桩尖为锥形,所述木桩1的弯曲矢度小于等于桩径的一半,且所述木桩1每一米木纹的扭转小于等于木桩1圆周的一半。
制作所述木桩1的用料应根据设计尺寸,选用结疤少、无腐蚀空心、大小头径相差较小的松木或橡木,内部含有丰富的油脂或橡胶,能很好地防止地下水和细菌对其的腐蚀。所述木桩1的弯曲矢度小于等于桩径的一半,且所述木桩1每一米木纹的扭转小于等于木桩1圆周的一半,这样能保证后期木桩受力的垂直,避免因过度弯曲或者过度扭曲影响木桩的垂直受力,以致影响构筑物的稳定性。制作之前必须剥去树皮。
所述木桩1的桩顶应锯平并垂直于桩的轴线。为防止打桩时桩头劈裂,所述木桩1一般须配戴铁制桩箍,桩箍的上径略小于下径,便于安装和卸下。优选地,所述桩箍的厚度为8-10mm,宽度为40~60mm,规格与所述木桩1匹配。在紧急时,亦可用8#铁线捆扎桩形成桩箍。
优选地,所述木桩1的桩尖为三棱锥形或四棱锥形,其尖端应在桩轴线上,桩尖长度根据地质面定:优选地,当高回填土方为松土或软土时,所述桩尖的长度为桩径1~1.5倍,尖端部为平尖;当高回填土方为硬土层时,所述桩尖的长度为桩径1.5~2倍,尖端部为钝尖;当高回填土方为砾石或小卵石层时,所述桩尖上设有桩靴。
进一步,所述木桩1间距为200~400mm且呈品字形排列设置,所述木桩1上设置有褥垫层2、铺设在所述褥垫层2上的基础素混凝土层3,优选地,所述基础素混凝土层3内添加有钢筋,能够有效地防止不均匀沉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高回填土方下沉的木桩结构可参照如下步骤进行施工构建:
基坑挖土:根据已经放好的线的位置及桩顶标高,进行挖土作业,挖至基底桩顶设计标高范围内时,进行人工清槽。
桩位放样:由技术人员与测量人员按已经确定的桩基施工方案图纸进行放样。
挖机就位:场地及放样满足要求后挖机进入合适的位置,按顺序依次打桩。为了使挤密效果好,提高地基承载力,打桩时必须由基底四周往内圈施打。
木桩起吊垂直就位:木桩按品字形布置;施工时由桩机卷扬吊起松木桩人工配合对准桩位,稳定后,轻击慢放待桩入土一定深度,校正垂直,桩位偏差均符合要求后才正常锤桩贯入。
压桩施工:按压稳定后,用挖斗背面击打桩头,直到没有明显打人量为止,确保松木桩垂直打入持力层。在锤击贯入过程中发现土中有硬物时,拔出松木桩,在桩下端安装铁桩尖后重新校正锤桩。如桩顶不平,可用麻袋或厚纸垫平。
锯平桩头:打桩完毕后应锯平桩头,使每根木桩的桩顶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面。在桩顶铺设20-30cm厚级配砂石形成的褥垫层并加以压实,以保证基础通过褥垫层把一部分荷载传到桩间土上,调整桩和土的分担作用。在基础下设置褥垫层可减少桩土应力比,充分发挥桩间土的作用,减少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通过改变褥垫层厚度,调整桩垂直荷载的分担,褥垫层越薄,桩承担的荷载占总荷载的百分比越高,反之亦然。如果不设褥垫层,则不能发挥桩间土的作用。之后再浇筑底板混凝土形成基础素混凝土层,再进行上面的建筑物的构建。
本实用新型的防止高回填土方下沉的木桩结构通过在土方内打入特定的木桩,可以减少素土夯实及3:7灰土两道工序,不仅能够有效地节省时间,而且还能保证基础不会发生下沉。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防止高回填土方下沉的木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桩结构包括设置在高回填土方内的木桩(1)、铺设在所述木桩(1)上的褥垫层(2)、铺设在所述褥垫层(2)上的基础素混凝土层(3),所述木桩(1)间距为200~400mm且呈品字形排列设置,所述木桩(1)的顶部设有桩箍,所述桩箍上径小于下径,所述木桩(1)的桩尖为锥形,所述木桩(1)的弯曲矢度小于等于桩径的一半,且所述木桩(1)每一米木纹的扭转小于等于木桩(1)圆周的一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箍的厚度为8-10mm,宽度为40~6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桩(1)的桩尖为三棱锥形或四棱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当高回填土方为松土或软土时,所述桩尖的长度为桩径1~1.5倍,尖端部为平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当高回填土方为硬土层时,所述桩尖的长度为桩径1.5~2倍,尖端部为钝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当高回填土方为砾石或小卵石层时,所述桩尖上设有桩靴。
CN201621306926.4U 2016-12-01 2016-12-01 一种防止高回填土方下沉的木桩结构 Active CN2063855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06926.4U CN206385525U (zh) 2016-12-01 2016-12-01 一种防止高回填土方下沉的木桩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06926.4U CN206385525U (zh) 2016-12-01 2016-12-01 一种防止高回填土方下沉的木桩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85525U true CN206385525U (zh) 2017-08-08

Family

ID=59489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06926.4U Active CN206385525U (zh) 2016-12-01 2016-12-01 一种防止高回填土方下沉的木桩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855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5359A (zh) * 2019-12-17 2020-04-14 柳云红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防塌孔的地基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5359A (zh) * 2019-12-17 2020-04-14 柳云红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防塌孔的地基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59124U (zh) 一种砂桩排水强夯后注浆地基加固结构
CN103790166B (zh) 一种黄土地区饱和地带斜坡填挖结合部地基处理的方法
CN104264680B (zh) 一种湿陷性黄土斜坡填挖结合部的地基处理方法
CN106120702B (zh) 高填方人工地基分层回填分层强夯组合加固方法
CN103806432B (zh) 一种黄土地区湿软地带斜坡填挖结合部地基处理的方法
CN101634143A (zh) 含软弱粘土地层中的螺旋挤土灌注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
CN204199335U (zh) 一种减小phc管桩施工挤土效应的泄压井
CN204401385U (zh) 一种处理深厚软土岩溶地基的路基结构
CN105696427A (zh) 一种加固处理新建铁路岩溶地基的施工方法及其路基结构
CN102080381B (zh) 一种变电站边坡滑坡塌方治理方法
CN110777588A (zh) 一种土石混合高填路基的压填施工方法
CN206070508U (zh) 一种加固地基基础的装置
CN110241695A (zh) 一种碎石土超高填方地基加固方法
CN207331740U (zh) 一种在役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加高加固结构
CN206467512U (zh) 深淤泥地基段路桥衔接结构
CN105887948A (zh) 一种抗滑桩倾斜复位纠偏与加固方法
CN106522191A (zh) 一种变电站地基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CN201339186Y (zh) 软岩混凝土置换桩复合地基
CN106869153B (zh) 一种井点降水快速处理软地基的方法
CN206385525U (zh) 一种防止高回填土方下沉的木桩结构
CN109797730B (zh) 一种黄土丘陵沟壑区填方造地综合压实填筑方法
CN115288162B (zh) 一种软土地基填方边坡的加固方法
CN102635044B (zh) 一种强夯对路床挖方路基的处理方法
CN201254728Y (zh) 桩与土工格室复合地基
CN114109394B (zh) 隧道浅埋软弱围岩高压旋喷桩法地表加固的桩长确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