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69484U - 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 - Google Patents

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69484U
CN206369484U CN201621407391.XU CN201621407391U CN206369484U CN 206369484 U CN206369484 U CN 206369484U CN 201621407391 U CN201621407391 U CN 201621407391U CN 206369484 U CN206369484 U CN 206369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face cooler
working medium
steam discharge
waste heat
heat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0739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冬梅
郑刚
郝国栋
郭锋
李训领
安宏
郝嘉琦
任新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ing Hi Tech Zone Spark Thermal Energy Saving Research Institute
State Nuclear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ing Hi Tech Zone Spark Thermal Energy Saving Research Institute
State Nuclear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ing Hi Tech Zone Spark Thermal Energy Saving Research Institute, State Nuclear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ing Hi Tech Zone Spark Thermal Energy Sav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62140739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69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69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69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属于电厂热力汽水系统节能节水技术领域。表冷器包括:表冷器壳体;在表冷器壳体左端连接的进口管板集箱;在表冷器壳体右端连接的出口管板集箱;在进口管板集箱与出口管板集箱之间连接的翅片管;在表冷器壳体左端连接的热媒进口;在表冷器壳体右端连接的热媒出口;在表冷器壳体下端右侧连接的除氧器排气进口;在表冷器壳体下端左侧连接的冷凝水出口;在表冷器壳体上端左侧连接的表冷器排气口。本实用新型与凝汽式电厂、热电厂以及工业锅炉房的热力除氧器进行配合使用,以实现排汽工质回收和余热资源的高效利用,并治理汽水热污染改善电厂环境与锅炉房环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热电厂热力汽水系统节能节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
背景技术
氧是锅炉给水系统中的主要腐蚀性物质,我国现阶段电厂热电厂锅炉给水除氧大多采用热力除氧器进行热力除氧。热力除氧器排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汽,若不加以回收利用,则存在较大的工质损失和热量损失。
目前,热力除氧器排汽余热回收技术主要采用汽水混合吸收法,有喷淋喷雾吸收和射水抽汽吸收两种型式,均采用给水动力抽吸除氧器排汽,混合加热除氧器补水,具有工艺过程简单实用与加热效果较好的特点。其中,射水抽汽吸收法的原理为:具有一定压力的工作水进入喷嘴,喷嘴将压力水的压力能转变为速度能以高速射出,在混合室内形成高度真空,抽吸除氧器排汽进入混合室,汽水混合并进行传热传质过程,水蒸汽在混合流体射流内凝结、空气溶入其内;混合流体温度升高,通过扩压室扩压后排出。
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当含有空气与水蒸汽的混合气体进入到混合室中,与引射水以声速混合,混合气体中的空气会高速溶入水中,水虽被加热但也溶有大量空气,如作为除氧器补充水直接输入热力除氧器,存在氧再生循环的问题,增加除氧器除氧负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合气中的空气会溶入到冷却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采用了间接换热表面冷却技术方法,实现了热力除氧器排汽的余热回收和工质水的回收利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包括:表冷器壳体;
在所述表冷器壳体的左端内部连接的进口管板集箱;
在所述表冷器壳体的右端内部连接的出口管板集箱;
在所述进口管板集箱与所述出口管板集箱之间连接的多个翅片管;
在所述表冷器壳体的左端外侧连接的热媒进口;
在所述表冷器壳体的右端外侧连接的热媒出口;
在所述表冷器壳体的下端右侧连接的除氧器排气进口;
在所述表冷器壳体的下端左侧连接的冷凝水出口;
在所述表冷器壳体的上端左侧连接的表冷器排气口。
优选地,在所述冷凝水出口与所述表冷器壳体之间连接有排水锁气器。
优选地,所述翅片管为不锈钢翅片管。
优选地,在所述表冷器排气口的上方连接有排气蝶阀。
优选地,在所述表冷器排气口的右侧连接有排气管,且所述排气管与所述表冷器排气口相贯通。
优选地,在所述排气管上连接有排气风机。
优选地,在所述表冷器壳体中部的内壁上垂直连接有多个表冷器折流管板。
优选地,相邻的所述表冷器折流管板垂直连接所述表冷器壳体中部的不同侧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表冷器壳体的下端左侧与上端左侧分别连接有冷凝水出口与表冷器排气口,使水蒸汽由于温度降低以液态水的形式从冷凝水出口排出,而空气从表冷器排气口逸出,从而就实现了空气与水蒸汽地有效分离,冷却水与热力除氧器排出的湿热空气间接换热,不仅解决了氧再生循环的问题,也实现了工质水的回收和余热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气锁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对附图中的各标号说明如下:
1表冷器壳体;2进口管板集箱;3出口管板集箱;4换热管;5热媒进口;6热媒出口;7除氧器排气进口;8冷凝水出口;9表冷器排气口;
10排水锁气器,1001集水器,1002钟形罩,1003排水口,1004排水管,1005支撑杆;
11排气蝶阀;12排气管;13排气风机;14表冷器折流管板;15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如图1所示,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包括:表冷器壳体1;在表冷器壳体1的左端内部连接的进口管板集箱2;在表冷器壳体1的右端内部连接的出口管板集箱3;在进口管板集箱2与出口管板集箱3之间连接的多个翅片管4;在表冷器壳体1的左端外侧连接的热媒进口5;在表冷器壳体1的右端外侧连接的热媒出口6;在表冷器壳体1的下端右侧连接的除氧器排气进口7;在表冷器壳体1的下端左侧连接的冷凝水出口8;在表冷器壳体1的上端左侧连接的表冷器排气口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的工作原理为:当热力除氧器排出的湿热空气直接由除氧器排气进口7进入到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的壳程中向左流动,低温水由热媒进口5进入到换热管4向右流动至热媒出口6时,低温水通过翅片管4与温度较高的湿热空气发生热交换,使湿热空气冷却降温与气水分离,其中凝结水由冷凝水出口8排到疏水箱中,空气由表冷器排气口9排出,实现了湿热空气与冷却水间接换热和湿热空气的气水分离,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不仅解决了氧再生循环的问题,也实现了工质水回收和余热利用。
如图1所示,在冷凝水出口8与表冷器壳体1之间连接有排水锁气器10。具体地,如图2所示,排水锁气器10包含:集水器1001;与集水器1001底部连接的排水管1004;位于排水管1004外部的钟形罩1002;排水管1004与钟形罩1002之间连接的多个支撑杆1005,支撑杆1005主要起支撑钟形罩1002的作用。关于排水锁气器10的原理为:当集水器1001的水位高于排水口1003时,位于集水器1001中的冷凝水会从钟形罩1002内部流入到排水管1004排出;当集水器1001的水位低于排水口1003时,排水管1004中的空气只能位于钟形罩1002内,而不能回穿到表冷器中,避免了对表冷器换热效果的影响和对表冷器的腐蚀。
如图1所示,在进口管板集箱2与出口管板集箱3之间设置多个翅片管4,关于翅片管的材质有多种,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翅片管为不锈钢翅片管,因为不锈钢翅片管的传热效果好且耐腐蚀。其中,关于翅片管4的个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在表冷器排气口9的上方连接有排气蝶阀11;在表冷器排气口9的右侧连接有排气管12,且排气管12与表冷器排气口9相贯通;在排气管12上连接有排气风机13,这样设置排气管路主要是因为排气管路的长短。当排气管路较短时,排气阻力小,空气可直接通过排气蝶阀11排放;若排气管路较长时,排气阻力大,空气可直接通过排气风机13排放。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在表冷器壳体1的上端的内侧且靠近表冷器排气口9设置压力传感器15,这样就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15自动控制空气的排气途径,如果排气阻力小,自动打开排气蝶阀11;如果排气阻力大,自动打开排气风机13。通过在表冷器排气口9的上方分别连接有排气蝶阀11与排气风机13,实现了空气从设备中顺畅排出。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在表冷器壳体1中部的内壁上垂直连接有多个表冷器折流管板14且相邻的表冷器折流管板14垂直连接表冷器壳体1中部的不同侧的内壁上。在表冷器壳体1中部的内壁设置有表冷器折流管板14,使湿热空气折返流动,冷却冷凝效果更好。其中,关于表冷器折流管板14与表冷器壳体1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限制,可采用焊接连接亦可采用拉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可以应用到凝汽式电厂、热电厂与工业锅炉房等领域。具体为:
(1)对于凝汽式电厂,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冷却热媒采用低压段凝结水,由疏水泵出口管段引一支管直接进入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表冷器,摄取除氧器排气的热量,再由除氧器进水入口设置的混水引射器并入除氧器给水,实现除氧器排气的余热利用;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的排水回收利用,实现了工质回收。
(2)对于热电厂和工业锅炉房,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冷却热媒采用除氧器补水,由除氧水泵再循环管接入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摄取除氧器排气热量,由除氧水泵入口处设置的混水引射器并入除氧器补水,实现再循环加热,表冷器排水回收利用。
故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与凝汽式电厂以及热电厂的热力除氧器配合使用,以实现其排汽工质回收和余热资源的高效利用,并治理汽水热污染改善电厂环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也可以与大中型工业锅炉房的热力除氧器配合使用,以实现水回收和余热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并治理热污染改善锅炉房环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通过在表冷器壳体的下端左侧与上端左侧分别连接有冷凝水出口与表冷器排气口,使水蒸汽由于温度降低以液态水的形式从冷凝水出口排出,而空气从表冷器排气口逸出,从而就实现了空气与水蒸汽地有效分离,冷却水与热力除氧器排出的湿热空气间接换热,不仅解决了氧再生循环的问题,也实现了工质水的回收和余热利用;通过将翅片管设置为不锈钢翅片管,提高了表冷器的传热效果和耐腐蚀强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可以与凝汽式电厂、热电厂以及工业锅炉房的热力除氧器配套使用,以实现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回收和余热资源的高效利用,并治理汽水热污染改善电厂环境与锅炉房环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包括:表冷器壳体(1);
在所述表冷器壳体(1)的左端内部连接的进口管板集箱(2);
在所述表冷器壳体(1)的右端内部连接的出口管板集箱(3);
在所述进口管板集箱(2)与所述出口管板集箱(3)之间连接的多个翅片管(4);
在所述表冷器壳体(1)的左端外侧连接的热媒进口(5);
在所述表冷器壳体(1)的右端外侧连接的热媒出口(6);
在所述表冷器壳体(1)的下端右侧连接的除氧器排气进口(7);
在所述表冷器壳体(1)的下端左侧连接的冷凝水出口(8);
在所述表冷器壳体(1)的上端左侧连接的表冷器排气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凝水出口(8)与所述表冷器壳体(1)之间连接有排水锁气器(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管(4)为不锈钢翅片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表冷器排气口(9)的上方连接有排气蝶阀(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表冷器排气口(9)的右侧连接有排气管(12),且所述排气管(12)与所述表冷器排气口(9)相贯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气管(12)上连接有排气风机(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表冷器壳体(1)中部的内壁上垂直连接有多个表冷器折流管板(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表冷器折流管板(14)垂直连接在所述表冷器壳体(1)中部的不同侧的内壁上。
CN201621407391.XU 2016-12-21 2016-12-21 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 Active CN206369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07391.XU CN206369484U (zh) 2016-12-21 2016-12-21 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07391.XU CN206369484U (zh) 2016-12-21 2016-12-21 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69484U true CN206369484U (zh) 2017-08-01

Family

ID=59393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07391.XU Active CN206369484U (zh) 2016-12-21 2016-12-21 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694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7904A (zh) * 2021-06-16 2021-08-06 哈尔滨汽轮机厂辅机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真空除氧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7904A (zh) * 2021-06-16 2021-08-06 哈尔滨汽轮机厂辅机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真空除氧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68090U (zh) 一种乏汽余热回收系统
CN101922821A (zh) 高湿度烟气中水和潜热同时回收的方法和热泵装置
CN206019378U (zh) 一种带疏水冷却段的汽水换热器
CN104132541B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和梯级利用系统
CN206369484U (zh) 热力除氧器排汽工质余热回收表冷器
CN212141520U (zh) 一种闪蒸冷凝回收装置
CN206071788U (zh) 一种冷却塔回水发电装置
CN208382948U (zh) 一种新型工厂余热回收加热装置
CN106517243B (zh) 一种高温氨气回收装置
CN106895713A (zh) 一种凝汽器自循环喷淋尖峰冷却系统
CN106439899A (zh) 空冷机组汽轮机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
CN206989741U (zh) 一种化工用冷却塔
CN216062574U (zh) 一种物料干燥废气内循环系统
CN212458013U (zh) 一种加湿横流闭式冷却塔
CN211256159U (zh) 一种纺丝用热媒循环系统
CN220541798U (zh) 一种低压乏汽和冷凝水热能高效利用系统
CN105091403B (zh) 发电机组综合节水节能系统
CN202203917U (zh) 蒸汽尾汽回收利用系统
CN201614294U (zh) 利用稀释槽二次乏汽加热赤泥滤液装置
CN216282856U (zh) 一种容积式乏汽热回收装置
CN205640872U (zh) 一种利用疏水加热冷风的锅炉节能装置
CN222123137U (zh) 一种低品位热能蒸汽乏气化工生产中回收利用装置
CN206709049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206793079U (zh) 一种丁醇脱重塔塔顶气相余热回收的装置
CN206488653U (zh) 一种凝汽器自循环喷淋尖峰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