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47268U - 升降机构 - Google Patents
升降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347268U CN206347268U CN201621267767.1U CN201621267767U CN206347268U CN 206347268 U CN206347268 U CN 206347268U CN 201621267767 U CN201621267767 U CN 201621267767U CN 206347268 U CN206347268 U CN 2063472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umn
- shaft
- elevating mechanism
- sliding unit
- sli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16M11/24—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hangeable in height or length of legs, also for transport only, e.g. by means of tubes screwed into each oth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10—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around a horizontal axi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3/00—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 F16M13/02—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for supporting on, or attaching to, an object, e.g. tree, gate, window-frame,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9/00—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only linearly
- F16C29/04—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34—Rollers; Needles
- F16C33/36—Rollers; Needles with bearing-surfaces other than cylindrical, e.g. tapered; with grooves in the bearing surfaces
- F16C33/363—Rollers; Needles with bearing-surfaces other than cylindrical, e.g. tapered; with grooves in the bearing surfaces with grooves in the bearing-surfa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2200/00—Details of stands or supports
- F16M2200/04—Balancing means
- F16M2200/048—Balancing means for balancing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the undercarriag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2200/00—Details of stands or supports
- F16M2200/08—Foot or support bas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机构,包括立柱、两个滑动单元以及定力弹簧。其中一个滑动单元承接显示器且设有滚动件,滚动接触立柱的柱侧,另一个滑动单元位于立柱的另一柱侧,并通过连接结构越过立柱柱身以接固于该滑动单元,使彼此拉掣的两个滑动单元各沿着立柱的至少两个柱侧滑移,形成同步升降。定力弹簧设于立柱的柱端并且伸出的端部接固于连接结构,以拉掣这两个滑动单元停滞。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尤其是适用于连接并支撑显示器的薄型支撑装置,具体地说,涉及该薄型支撑装置内具有的升降机构,借此使所承接的显示器产生升降运动。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今显示器的技术进步,致使相同面板对角线长度的显示器已渐趋轻薄,为了配合渐趋轻薄的显示器结构并降低其厚重感,因而改变传统支架的结构设计,使其整体通过减少采用金属铸件、或是避免整个支架为一体铸造而成等技术手段,借此达到有效利用空间且减少结构宽度/厚度的效果,例如本申请人申请过的一种升降装置(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5655046U)所示,其包括一支架,该支架包括一上立架,其左右侧对向地设有一对轨槽,该对轨槽前方各自纵向开设一穿槽;一支承座,其具有一后端垂直向延伸一对翼片的座片,该对翼片的左右侧壁对称地设有一对套设于该对轨槽内的滑移座,各该滑移座开设复数个排成两列且与各该滑移座之一相邻侧壁相通的轮孔,各该列轮孔中的至少一轮孔内套设一滚轮,使各该滚轮局部外露于各该滑移座的该相邻侧壁,并邻接于各该轨槽的对应内壁,另将一端封片结合于该滑移座,以便将该两列轮孔封闭,而该对翼片则穿设于该对穿槽;以及一卷绕成圈状之定力弹簧,其连接于该上立架与该支承座之间。
然而,在结构设计方面,本申请人却忽略了从使用者观看显示器画面的视角来考虑,即受到上述支承座与各侧所搭配的滑移座等结构影响,上述支架于前述视角时,整个结构仍存在尺寸上的宽度/厚度。其次,虽然该支架的上支架已非为金属铸件,但该支架的下立架仍采用金属铸件。因此如何再进一步使其中的整个支架的结构设计中,减少采用金属铸件或是避免一体铸造而成等技术手段,并在使用者观看显示器画面的视角时,显现该类支架具有更轻薄的结构宽度/厚度,即为本实用新型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机构,通过在立柱的至少两个柱侧设有彼此拉掣的两个滑动单元,以助于沿着该立柱的至少两个柱侧同步升降滑移,再通过设于柱端的定力弹簧拉掣这两个滑动单元停滞,更通过将其中一个滑动单元的部分结构延伸而出,用以直接或间接承接显示器,而非只是隐藏于该支架内仅作滑移用途而已,如此有利于整个升降机构从观看显示器画面的视角形成薄型化的效果,并借此简化构件及缩减整体体积,有利于降低成本,便于生产制造。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升降机构的薄型支撑装置,通过扁状支架将上述升降机构保护于内,且该扁状支架是将其外壳以相同宽度的两个长侧板和一个短顶板采用铝挤成型后再弯折而成,再通过多个长、短连接片作为该外壳与该立柱之间的连接组件及补强结构,使组装后的扁状支架具有结构强度,并借此降低铸造而成的组成构件,以保有薄型化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升降机构,用以承接显示器产生升降运动。该升降机构包括:立柱,其两个柱端之间为柱身;第一滑动单元,用以承接该显示器,该第一滑动单元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滚动件,以滚动接触该柱身的一柱侧;第二滑动单元,其位于该柱身的另一个柱侧,并通过至少一个连接结构越过该柱身以连接且固定于该第一滑动单元,使彼此拉掣的两个滑动单元分别沿着该柱身的至少两个柱侧滑移,形成同步升降;以及定力弹簧,其设置于该立柱的柱端,而该定力弹簧伸出的端部连接且固定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结构,以通过默认弹力形成拉掣作用,使同步作动的这两个滑动单元停滞。
实用新型还提供具有升降机构的薄型支撑装置,其内的升降机构能使所承接的显示器产生升降运动。而该薄型支撑装置包括:扁状支架,其窄侧设有纵向长孔,以连通该扁状支架内所具有的容置空间;立柱,以其两个柱端分别接固于该容置空间中的相对两个端部,而使该立柱所具有的柱身形成中心支柱;第一滑动单元,用以承接该显示器,该第一滑动单元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滚动件,以滚动接触该柱身的柱侧,并使该第一活动单元穿过且能沿着该纵向长孔滑移;第二滑动单元,其位于该柱身的相对柱侧,并通过至少一个连接结构越过该柱身以连接且固定于该第一滑动单元,使彼此拉掣的两个滑动单元分别沿着该柱身的相对两个柱侧滑移,形成同步升降;以及定力弹簧,其设置于该立柱的柱端,而该定力弹簧伸出的端部连接且固定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结构,以通过默认弹力形成拉掣作用,使同步作动的这两个滑动单元停滞。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兹详述于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侧视断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侧视图(图中的两个滑移单元因局部结构被遮蔽,为了便于示意,则以隐藏虚线标示)。
图3为图2中A至A线段的俯视断面图(图3中的第二滑动单元采用无滚动件的滑轨,搭配该立柱柱身的轨道实施)。
图4将图3的第二滑动单元改用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滚动件的滑轨,搭配该立柱柱身的轨道实施的示意图。
图5将图3的第二滑动单元改为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滚动件,以滚动接触该立柱柱身的另一个柱侧实施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薄型支撑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中将该承接座的局部外型壳罩以虚拟线标示,便于显示与该支承臂结构枢接的枢纽器)。
图9为图8的薄型支撑装置于组合后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薄型支撑装置的侧视断面图。
图11为图10中,该滑车结构的另一端触及该第二横梁的阶部而形成下降止挡状态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薄型支撑装置的正视图(即从用户观看显示器画面的视角,图中去除该承接板,以便于显示该扁状支架的薄型化效果)。
图13为图12中B至B线段的俯视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升降机构及具有升降机构的薄型支撑装置,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能够直接承接显示器(图中未示出,后续则不再重复提示)、或是再通过支承板(参阅图10的附图标记60)间接承接该显示器,产生升降运动,该升降机构的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而本实用新型具有升降机构的薄型支撑装置适用于连接并支撑显示器,且通过该薄型支撑装置内具有的升降机构,使所承接该显示器产生升降运动,而该薄型支撑装置的实施方式请参阅图8至图13所示,后续就这两种实施方式分别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包括立柱20、第一滑动单元30、第二滑动单元40a、40b、40c以及定力弹簧50。该立柱20的两个柱端之间为柱身21。该第一滑动单元30用以承接该显示器,且在该第一滑动单元30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滚动件312(例如滚轮或滚珠),以滚动接触该柱身21的柱侧。该第二滑动单元40a、40、40c位于该柱身21的另一个柱侧,并通过至少一个连接结构411越过该柱身21以连接且固定于该第一滑动单元30,使彼此拉掣的两个滑动单元分别沿着该柱身21的至少两个柱侧滑移,形成同步升降。该定力弹簧50设置于该立柱20的柱端,而该定力弹簧50伸出的端部连接且固定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结构411,以通过默认弹力形成拉掣作用,使同步作动的这两个滑动单元停滞。
在上述升降机构中,通过该立柱20、该第一滑动单元30、该第二滑动单元40a、40b、40c以及该定力弹簧50的组合设计,以简化整个升降机构且有助于缩减整体体积,并通过将这两个滑动单元分别设置在该立柱柱身21的至少两个柱侧且彼此拉掣,有助于稳定地同步运动以及分担承受载重,却又因该第一滑动单元30还用于承接显示器,所承受的负荷较大,为了避免发生传统滑轨组件的脱轨情形(例如滚珠滑轨的活动轨或固定轨受外力挤压而形变,使彼此脱离),则使该第一滑动单元30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并通过在该第一滑动单元30与该柱身21的一侧之间设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滚动件312(例如滚轮或滚珠),利用滚动接触方式以便于滑移,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滚动件312还包含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滚动件312,借以分担负荷并平衡支撑,从而促进滚动接触的效果,还可以减少组成构件。
又为了配合从观看显示器画面的视角而获得薄型化观感,因而在结构设计上,需使整个升降机构形成扁状,则将该第一滑动单元30设计成扁状结构、且与该第二滑动单元40a、40b、40c分别位于该柱身21的相对两个柱侧,该第一滑动单元30包含有彼此相连为一体的滑车结构31和支承臂结构32,该支承臂结构32是朝远离该立柱20的方向延伸而出,用以直接承接该显示器、或是再通过支承板(参阅图8的附图标记60)间接承接该显示器,而该滑车结构31具有窄侧以面向该立柱20的柱身21,该窄侧设有至少一个凹槽311,以配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滚动件312,借此形成限位作用,降低彼此松动或脱开的情形,而至少一个凹槽311还包含间隔设置的多个凹槽311,各自对应配置多个第一滚动件312。
由于该第一滑动单元30是扁状结构而使该滑车结构31具有相对两个宽侧面,因此为了不受其结构形状的影响,使彼此拉掣的两个滑动单元在同步运动的过程中,能够紧靠该柱身21的至少两个柱侧而不歪倾,则在该滑车结构31的各宽侧面隆起有台阶313,而该第二滑动单元40a、40b、40c设有可装卸的衔接片41,所述至少一个连接结构411是从该衔接片41的相对两个侧边分别弯折而成的两个连接侧翼,各自越过该立柱柱身21以连接及固定于该滑车结构31的各台阶313,除了能保护该第二滑动单元40a、40b、40c之外,还进一步接固于该第一滑动单元30相对两个宽侧的台阶313,形成夹持,更通过圈围该立柱柱身21的周侧以防止歪倾,以利于促进动作的稳定性。
在该定力弹簧50方面,能够采用卷簧结构或是其它具有近似功效的弹力结构,而在图中所示为卷簧结构,其本身具有宽度且是由带状薄型簧片卷绕而成,只露出端部为薄型宽簧片段,因而在该立柱20的一柱端设有簧座24,以配置容纳该定力弹簧50,并为了配合薄型化的结构设计,则将该定力弹簧50的端部51以及该滑车结构31的台阶313分别连接和固定于其中连接结构411(该衔接片41的连接侧翼)的相对两面,而为了防止该定力弹簧50的该端部51松脱,另设有固定片42与该连接结构411将该定力弹簧的该端部51夹固。
而为了限制这两个滑动单元在该柱身21的至少两个柱侧的升降范围,该立柱20的相对两个柱端分别形成第一横梁22和第二横梁23,使该立柱20能够形成“工”字形状、“ユ”形符号状、“”形符号状、“ㄈ”形符号状以及相关形状的其中任一者,借以在该滑车结构31的一端触及该第一横梁22的斜面221而形成上升止挡状态(参阅图10)、或是在该滑车结构31的另一端触及该第二横梁23的阶部231而形成下降止挡状态(参阅图11)。另一方面,该第一、第二横梁22、23同样也能作为该第二滑动单元上升或下降至停止点的止挡结构。
再者,为了多一层保护及防止上述立柱20、第一及第二滑动单元30、40a、40b、40c和定力弹簧50松动或分开,则在前述组成构件的基础上,还包括:由多个长、短连接片151、152拼接而成的扁状框体15,这些连接片151、152是以冲压制造而成,分为纵向跨接的多个长连接片151和横向并排的多个短连接片152,并通过定位及锁固结构(例如凸榫/卡榫搭配榫孔、螺丝搭配螺孔等技术手段,其中螺丝在图中未示出)以接固于该立柱20的相对两个柱端(即第一及第二横梁22、23处),使成型的扁状框体15的相对两侧为窄侧、而另相对两侧为长侧,并在该立柱20通过其相对两个柱端的第一横梁22和第二横梁23分别连接且固定于该扁状框体15内的相对两个端部后,使该立柱20的柱身21形成该扁状框体15内的中心支柱。又在该第一滑动单元30所具有的相对两个宽侧分别设置具有调整功能的摩擦块314,以分别抵靠且摩擦接触于该扁状框体15各长侧的长连接片151(该对长连接片151如图1及图2所示,是供该对摩擦块314选择性地搭配使用,因而可视实际情况拆卸或组装),并使该第一活动单元30穿过并沿着该扁状框体15窄侧的纵向长孔12(该纵向长孔12是成型于该扁状框体15窄侧的至少一个长连接片151)滑移。借此,除了通过该扁状框体15的纵向长孔12引导该支承臂结构32之外,还使各摩擦块314能够被调整紧抵或松靠该扁状框体15各长侧的连接片15,使因应而生的辅助摩擦力,以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滚动件312和该立柱柱身21之间的摩擦力,形成补偿作用,并进一步分担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滚动件312的负荷,从而稳定这两个滑动单元与该立柱柱身21之间的升降运动。
除此之外,如图8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升降机构的薄型支撑装置,是在上述立柱20、第一滑动单元30、第二滑动单元40a、40b、40c以及定力弹簧50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扁状支架10,其相对两侧为窄侧、而另外相对两侧为长侧,形成薄型化(参阅图12),并用以遮蔽前述组成构件且增进保护的效果,使整个薄型支撑装置与上述升降机构的差异特征在于:该扁状支架10的窄侧设有纵向长孔12,以连通该扁状支架10内所具有的容置空间11,该立柱20以其两个柱端分别接固于该容置空间11中的相对两个端部,而使该立柱20所具有的柱身21形成中心支柱,进而使这两个滑动单元分别位于该柱身21的相对两个柱侧,借此亦使该扁状支架10内且彼此拉掣的两个滑动单元分别沿着该柱身21的相对两个柱侧滑移,形成同步升降,也能通过该定力弹簧50拉掣这两个滑动单元停滞。
在上述薄型支撑装置中,由于该容置空间11的空间形状是对应该扁状支架10的结构形状,为了有效利用空间,因而进一步界定出该立柱20以其柱身21从该容置空间11中划分出两个纵向通道111、112,该第一滑动单元30位于其中一个纵向通道111中,而该第二滑动单元40a、40b、40c位于该柱身21相对柱侧的另一个纵向通道112中。又在该柱身21的另外相对两个柱侧各与该扁状支架10各长侧内壁之间形成间隙113、114,以供所述至少一个连接结构411和该定力弹簧50的端部51通过。据此薄型化的结构设计,以利于这两个滑动单元及相连的组成构件进行活动。
其次,还界定出该扁状支架10进一步包含基板13、外壳14以及多个长、短连接片151、152,该些长连接片151和该些短连接片152分别纵向跨接和横向并排于该立柱20的相对两个柱端,且各自接固于该外壳14内壁面,使该容置空间11形成于在该扁状支架10的上部内,该外壳14是以相同宽度的两个长侧板141和一个短顶板142采用铝挤成型后再弯折而成“ㄇ”形状,通过这两个长侧板141而使该外壳14跨置于该基板13上,并在该扁状支架10的下部形成开口16,以供连接该显示器的讯号和电源等线路汇集通过。又该薄型支撑装置还进一步包括:承接板60和底座70,该底座70的座顶设有定位凹槽71,以供该基板13嵌入而使该扁状支架10站立,该承接板60的一面承接该显示器,而该承接板60的相对面则通过枢纽器61与该第一滑动单元30的支承臂结构32形成枢接,使该显示器在升降的过程中,可以调整前倾或后仰角度,其中,在该些长、短连接片151、152各自与该立柱20和该外壳14内壁的接触面、以及该外壳14与该基板13的接触面,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定位及锁固结构(例如凸榫搭配榫孔、螺丝搭配螺孔),以便于拆卸和组装固定,并使该些长、短连接片151、152除了作为该立柱20与该外壳14之间的连接组件之外,还能作为补强结构,以搭配该立柱20来增加该扁状支架10的结构强度。
至于其它特征,例如该第一滑动单元30是扁状,其包含彼此相连为一体的滑车结构31和支承臂结构32,该支承臂结构32穿过且能沿着该纵向长孔12滑移,而该滑车结构31具有窄侧以面向该立柱20的柱身21,该窄侧设有至少一个凹槽311,以配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滚动件312。该第一滑动单元30是扁状,其包含彼此相连为一体的滑车结构31和支承臂结构32,该支承臂结构32穿过且能沿着该纵向长孔12滑移,而该滑车结构31具有窄侧以面向该立柱20的柱身21,该窄侧设有至少一个凹槽311,以配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滚动件312。该第一滑动单元30是在该滑车结构31具有相对两个宽侧面,各宽侧面分别隆起有台阶313和设置可调整的摩擦块314,而该第二滑动单元40a、40b、40c设有可装卸的衔接片41,所述至少一个连接结构411进一步是从该衔接片41的相对两个侧边分别弯折而成的两个连接侧翼,各自越过该立柱柱身21的间隙113、114以连接且固定于该第一滑动单元30的滑车结构31的各台阶313,此时各摩擦块314分别直接抵靠且摩擦接触于该扁状支架10的各长侧内壁面,以产生辅助摩擦力,形成补偿作用。该立柱20的柱端设有簧座24,以配置容纳该定力弹簧50,该定力弹簧50的端部51以及该第一滑动单元30的滑车结构31的台阶313分别连接和固定于其中一个连接结构411的相对两面,另设有固定片42与该连接结构411将该定力弹簧50的该端部51夹固等,是沿用上述升降机构的技术手段,其结构设计具有相近的用途和功效,因而在此段落不再详加说明。
另外,在上述升降机构与薄型支撑装置的实施方式中,当该第一滑动单元30连接该显示器时,该第二滑动单元40a、40b、40c可以选择是否需要连接另一个显示器,若在未额外连接另一个显示器的情况下,该第二滑动单元40a、40b、40c能具有多样化的结构设计,例如图5所示,该第二滑动单元40c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滚动件412,以滚动接触该柱身21的另一柱侧,此时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滚动件412是与所述第一滚动件312同样采用滚轮实施,以节省成本。或是例如图3所示,在该柱身21的另一柱侧设有轨道25,该第二滑动单元40a是无滚动件的滑轨,以沿着该轨道25滑移,此时的第二滑动单元40a搭配该轨道25以形成无滚珠的滑轨组件。或是例如图5和图13所示,在该柱身21的另一柱侧设有轨道25,该第二滑动单元40b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滚动件412,以滚动接触该轨道25,进而使该第二滑动单元40b沿着该轨道25滑移,此时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滚动件412是采用滚珠,使该第二滑动单元40b成为滚珠滑轨,再搭配该轨道25而形成滚珠滑轨组件。
综上所述,依上文所公开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确可达到预期目的,提供一种具薄型化效果的升降机构、以及将该升降机构保护于非铸造制成的扁状支架中所形成的薄型支撑装置,极具产业上利用的价值,于是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另外,本实用新型虽为实现上述目的而揭露了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其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精神下,任何显而易见的变化或修改均是可能的,且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
扁状支架10 容置空间11
纵向通道111,112 间隙113,114
纵向长孔12 基板13
外壳14 长侧板141
短顶板142 框体15
长连接片151 短连接片152
开口16
立柱20 柱身21
第一横梁22 斜面221
第二横梁23 阶部231
簧座24 轨道25
第一滑动单元30 滑车结构31
凹槽311 第一滚动件312
台阶313 摩擦块314
支承臂结构32
第二滑动单元40a,40b,40c 衔接片41
连接结构411 第二滚动件412
固定片42
定力弹簧50 端部51
承接板60 枢纽器61
底座70 定位凹槽71
Claims (9)
1.一种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承接显示器产生升降运动,其特征是,该升降机构包括:
立柱,其两个柱端之间为柱身;
第一滑动单元,用以承接该显示器,该第一滑动单元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滚动件,以滚动接触该柱身的柱侧;
第二滑动单元,其位于该柱身的另一柱侧,并通过至少一个连接结构越过该柱身以连接且固定于该第一滑动单元,使彼此拉掣的两个滑动单元分别沿着该柱身的至少两个柱侧滑移,形成同步升降;以及
定力弹簧,其设置于该立柱的柱端,而该定力弹簧伸出的端部连接且固定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结构,以通过默认弹力形成拉掣作用,使同步作动的这两个滑动单元停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是,该第一滑动单元是扁状且与该第二滑动单元分别位于该柱身的相对两个柱侧,该第一滑动单元包含彼此相连为一体的滑车结构和支承臂结构,该支承臂结构是朝远离该立柱的方向延伸而出,而该滑车结构具有窄侧以面向该立柱的柱身,该窄侧设有至少一个凹槽,以配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滚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是,该立柱的相对两个柱端分别形成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该滑车结构的一端触及该第一横梁的斜面而形成上升止挡状态、或是该滑车结构的另一端触及该第二横梁的阶部而形成下降止挡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是,该滑车结构具有相对两个宽侧面,各宽侧面隆起有台阶,而该第二滑动单元设有可装卸的衔接片,所述至少一个连接结构是从该衔接片的相对两个侧边分别弯折而成的两个连接侧翼,各自越过该立柱柱身以连接及固定于该滑车结构的各台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是,该立柱的柱端设有簧座,以配置容纳该定力弹簧,该定力弹簧的端部以及该滑车结构的台阶分别连接和固定于其中一个连接结构的相对两面,另设有固定片与该连接结构将该定力弹簧的该端部夹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是,还进一步包括:由多个长、短连接片拼接而成的扁状框体,这些长连接片和这些短连接片分别纵向跨接和横向并排于该立柱的相对两个柱端,使该立柱的柱身形成该扁状框体内的中心支柱,又在该第一滑动单元所具有的相对两个宽侧分别设置具有调整功能的摩擦块,以分别抵靠且摩擦接触于该扁状框体各长侧的长连接片,并使该第一活动单元穿过并沿着该扁状框体窄侧的纵向长孔滑移。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是,该第二滑动单元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滚动件,以滚动接触该柱身的另一柱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是,在该柱身的另一柱侧设有轨道,该第二滑动单元是无滚动件的滑轨,以沿着该轨道滑移。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是,在该柱身的另一柱侧设有轨道,该第二滑动单元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滚动件,以滚动接触该轨道,进而使该第二滑动单元沿着该轨道滑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216153 | 2016-10-21 | ||
TW105216153 | 2016-10-2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347268U true CN206347268U (zh) | 2017-07-21 |
Family
ID=59318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267767.1U Active CN206347268U (zh) | 2016-10-21 | 2016-11-23 | 升降机构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428999B2 (zh) |
CN (1) | CN206347268U (zh) |
TW (1) | TWI653925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60102A (zh) * | 2019-03-22 | 2019-05-17 | 重庆金山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一种机械手升降回转连接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476090B1 (ko) * | 2002-09-27 | 2005-03-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모니터장치 |
US8720836B2 (en) * | 2007-10-08 | 2014-05-13 | James Hogan | Variably controlled adjustable height carriages for raising, lowering, holding, locking and releasing objects on elevated structures |
US7413150B1 (en) * | 2007-06-19 | 2008-08-19 | Shin Zu Shing Co., Ltd. | Flat panel display stand |
CN101493179B (zh) * | 2008-01-22 | 2011-07-27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升降机构 |
WO2014153016A1 (en) * | 2013-03-14 | 2014-09-25 | Alterg, Inc. | Cantilevered unweighting systems |
TWM486237U (zh) * | 2014-06-06 | 2014-09-11 | Modernsolid Ind Co Ltd | 多功能螢幕支撐裝置 |
TWM526800U (zh) * | 2016-02-03 | 2016-08-01 | 信錦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可升降式支撐裝置 |
TWM527198U (zh) | 2016-05-18 | 2016-08-11 | Jarllytec Co Ltd | 升降裝置 |
-
2016
- 2016-11-23 CN CN201621267767.1U patent/CN206347268U/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2-23 TW TW106106248A patent/TWI653925B/zh active
- 2017-09-05 US US15/695,860 patent/US10428999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60102A (zh) * | 2019-03-22 | 2019-05-17 | 重庆金山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一种机械手升降回转连接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53925B (zh) | 2019-03-11 |
US10428999B2 (en) | 2019-10-01 |
TW201817301A (zh) | 2018-05-01 |
US20180112816A1 (en) | 2018-04-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481317B1 (en) | Dismountable chair assembly | |
CN103479101B (zh) | 抽屉侧板结构 | |
CN206347268U (zh) | 升降机构 | |
CN203435962U (zh) | 抽屉侧板结构 | |
CN202929569U (zh) | 折叠式键盘 | |
WO2014105238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base in the form of an outer support frame | |
CN103431656B (zh) | 抽屉金属侧板的结构 | |
CN104754979A (zh) | 拉链用拉头 | |
CN206093381U (zh) | 可随停的升降承置架 | |
CN103431657A (zh) | 抽屉与滑轨组件的装配稳定装置 | |
CN212115659U (zh) | 一种可增强3d立体声感的音响设备 | |
CN102756693A (zh) | 副仪表板扶手手动滑动系统 | |
CN205991292U (zh) | 升降装置 | |
CN201254913Y (zh) | 适用于折叠门的上轨滑轮装置 | |
CN202636174U (zh) | 抽屉的侧板 | |
CN202698452U (zh) | 钢琴凳 | |
CN204410145U (zh) | 增大容量的抽屉结构 | |
CN202234005U (zh) | 抽屉安装机构及其所构成的抽屉装置 | |
CN202720712U (zh) | 投币机上顶装置 | |
CN102824053B (zh) | 钢琴凳 | |
CN206159764U (zh) | 一种滑轨式升降装置及其显示器 | |
CN210326815U (zh) | 计算机机房电缆桥架装置 | |
CN201115044Y (zh) | 电气控制柜用抽屉式翻转液晶显示器结构 | |
CN203424755U (zh) | 窗帘固定绳张紧器 | |
CN103005883B (zh) | 抽屉滑轨的侧板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