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30586U - 一种变送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送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330586U CN206330586U CN201621237621.2U CN201621237621U CN206330586U CN 206330586 U CN206330586 U CN 206330586U CN 201621237621 U CN201621237621 U CN 201621237621U CN 206330586 U CN206330586 U CN 2063305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st chamber
- clip
- sleeve
- panel
- transmitter ac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仪器仪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送器。包括测试腔套筒,所述测试腔套筒内设置有信号处理装置,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与测试腔套筒固定设置;所述测试腔套筒一端设置有面板,另一端与传感装置相连,所述传感装置包括测试腔和测试腔底座,所述测试腔和测试腔底座通过卡箍连接,测试腔和测试腔底座连接处设置有卡箍密封圈,测试腔内设置有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结构通过卡箍和螺钉进行连接,通过卡箍密封圈进行密封,且各个部件之间的位置均相对固定。实现了兼具抗震、防水的同时,又使维护变得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仪器仪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送器。
背景技术
变送器是把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变为可被控制器识别的信号(或将传感器输入的非电量转换成电信号同时放大以便供远方测量和控制的信号源)的转换器。传感器和变送器一同构成自动控制的监测信号源。不同的物理量需要不同的传感器和相应的变送器。变送器的种类很多,用在工控仪表上面的变送器主要有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流量变送器、电流变送器、电压变送器等等。
由于变送器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各个行业都进行了广泛的大面积的应用。对于变送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的环境中,变送器就往往需要具有防水、抗震等功能。同时,由于变送器往往需要长时间连续的工作,容易发生故障,故障的快速维护也就成为变送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一大难题。因此,急需一款兼具防水、抗震等功能,又维护方便的变送器。
公开号为:CN202305360U,公告日为:2012-07-0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型六氟化硫气体密度变送器,包括传感器接头和外壳,所述传感器接头一端与芯体焊接座固定连接为一体,压力传感器一端置于传感器接头内且其另一端与芯体焊接座固定连接,所述芯体焊接座内制有空腔且温度传感器置于空腔内,电路板固定在电路板支座上且电路板上设有单片机,所述电路板支座与芯体焊接座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一端与传感器接头固定连接,外壳另一端与连接器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与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连接器电连接。
上述文件中的变送器保证了变送器整体密封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但是一旦发生故障,不易拆卸,维护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兼具防水、抗震等功能,又维护方便的变送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变送器,包括测试腔套筒,所述测试腔套筒内设置有信号处理装置,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与测试腔套筒固定设置;所述测试腔套筒一端设置有面板,另一端与传感装置相连,所述传感装置包括测试腔和测试腔底座,所述测试腔和测试腔底座通过卡箍连接,测试腔和测试腔底座连接处设置有卡箍密封圈,测试腔内设置有传感器。
所述测试腔和测试腔底座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环状凸块,所述卡箍密封圈设置于两环状凸块之间,所述卡箍的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径小于或等于两凸块与卡箍密封圈的直径之和。
所述测试腔与测试腔套筒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测试腔设置有传感器的一端设置有测试腔上盖,所述测试腔上盖的外径小于测试腔底座的内径。
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包括电源板、安装板和主板,所述电源板和主板均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固定设置在测试腔套筒上。
所述测试腔套筒内还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固定设置于面板上,所述显示屏设置于面板与控制板之间。
所述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孔和按键,所述显示孔对应于显示屏的位置设置,所述按键对应于控制板的控制区域设置。
所述显示屏和控制板之间设置有显示屏垫片。
所述卡箍为蝶形卡箍。
所述测试腔底座上设置有气路密封管。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通过卡箍和螺钉进行连接,通过卡箍密封圈进行密封,且各个部件之间的位置均相对固定。实现了兼具抗震、防水的同时,又使维护变得方便快捷。
2、若传感器出现故障,则只需要将卡箍打开,拆下测试腔底座和测试腔上盖,则可以实现传感器的维护或更换。卡箍上凹槽的内径小于或等于两凸块与卡箍密封圈的直径之和,使密封性能更好。
3、测试腔与测试腔套筒通过螺钉连接,若测试腔套筒内部的信号处理装置出现故障,则拆开螺钉,即可实现测试腔与测试腔套筒的分离,方便对信号处理装置进行维护。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分段维护,即传感器发生故障只需要将卡箍打开,将测试腔底座和测试腔上盖拆下;信号处理装置发生故障只需要将螺钉旋出,将测试腔拆下。该设置实现了分段维护,提高了维护效率。
4、测试腔上盖可将传感器的位置固定,防止传感器因变送器的震动而发生位移,从而对传感器造成损坏。
5、电源板和主板均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测试腔套筒内部,不仅可实现抗震的目的,同时在维护时,只需要将安装板拆下即可对电源板和主板进行维护或者更换,提高了维护的效率。
6、显示屏可实现测量值的实时显示,提高测量的效率。
7、面板上按键的设置,可实现在测量时通过轻触按键进行及时操作,方便测量工作的进行,提高测量效率。
8、显示屏垫片可防止显示屏与控制板发生碰撞或摩擦而造成损坏,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9、蝶形卡箍的设置,在维护时可以通过旋转蝶形卡箍上面的旋钮即可实现卡箍的打开,提高维护的效率。
10、气路密封管可防止微量氧传感器置于空气中,从而损坏微量氧传感器或缩短其使用寿命,有效的保护微量氧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图。
图中标记:1、面板;2、测试腔套筒;3、显示屏;4、显示屏垫片;5、控制板;6、电源板;7、安装板;8、主板;9、测试腔;10、螺钉;11、卡箍;12、卡箍密封圈;13、固定环;14、传感器;15、测试腔上盖;16、测试腔底座;17、气路密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送器,本实施例包括:
一种变送器,包括测试腔套筒2,所述测试腔套筒2内设置有信号处理装置,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与测试腔套筒2固定设置;所述测试腔套筒2一端设置有面板1,另一端与传感装置相连,所述传感装置包括测试腔9和测试腔底座16,所述测试腔9和测试腔底座16通过卡箍11连接,测试腔9和测试腔底座16连接处设置有卡箍密封圈12,测试腔9内设置有传感器14。
本实用新型结构通过卡箍11和螺钉10进行连接,通过卡箍密封圈12进行密封,且各个部件之间的位置均相对固定。实现了兼具抗震、防水的同时,又使维护变得方便快捷。同时,结构简单,外形小巧美观,安装方便快捷。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送器,本实施例包括:
一种变送器,包括测试腔套筒2,所述测试腔套筒2内设置有信号处理装置,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与测试腔套筒2固定设置;所述测试腔套筒2一端设置有面板1,另一端与传感装置相连,所述传感装置包括测试腔9和测试腔底座16,所述测试腔9和测试腔底座16通过卡箍11连接,测试腔9和测试腔底座16连接处设置有卡箍密封圈12,测试腔9内设置有传感器14,所述传感器14与测试腔9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传感器14位置的固定环13。
所述测试腔9和测试腔底座16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环状凸块,所述卡箍密封圈12设置于两环状凸块之间,所述卡箍11的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径小于或等于两凸块与卡箍密封圈12的直径之和。
所述测试腔9与测试腔套筒2通过螺钉10连接。
所述测试腔9设置有传感器14的一端设置有测试腔上盖15,所述测试腔上盖15的外径小于测试腔底座16的内径。
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包括电源板6、安装板7和主板8,所述电源板6和主板8均固定设置在安装板7上,所述安装板7固定设置在测试腔套筒2上。
所述测试腔套筒2内还设置有显示屏3和控制板5,所述控制板5固定设置于面板1上,所述显示屏3设置于面板1与控制板5之间。
所述面板1上设置有显示孔和按键,所述显示孔对应于显示屏3的位置设置,所述按键对应于控制板5的控制区域设置。
所述显示屏3和控制板5之间设置有显示屏垫片4。
所述卡箍11为蝶形卡箍。
所述测试腔底座16上设置有气路密封管17。
本实用新型结构通过卡箍11和螺钉10进行连接,通过卡箍密封圈12进行密封,且各个部件之间的位置均相对固定。实现了兼具抗震、防水的同时,又使维护变得方便快捷。
若传感器14出现故障,则只需要将卡箍11打开,拆下测试腔底座16和测试腔上盖15,则可以实现传感器14的维护或更换。卡箍11上凹槽的内径小于或等于两凸块与卡箍密封圈12的直径之和,使密封性能更好。
测试腔9与测试腔套筒2通过螺钉10连接,若测试腔套筒2内部的信号处理装置出现故障,则拆开螺钉10即可实现测试腔9与测试腔套筒2的分离,方便对信号处理装置进行维护。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分段维护,即传感器14发生故障只需要将卡箍11打开,将测试腔底座16和测试腔上盖15拆下;信号处理装置发生故障只需要将螺钉10旋出,将测试腔9拆下。该设置实现了分段维护,提高了维护效率。
测试腔上盖15可将传感器14的位置固定,防止传感器14因变送器的震动而发生位移,从而对传感器造成损坏。
电源板6和主板8均通过安装板7固定在测试腔套筒2内部,不仅可实现抗震的目的,同时在维护时,只需要将安装板7拆下即可对电源板6和主板8进行维护或者更换,提高了维护的效率。
显示屏3可实现测量值的实时显示,提高测量的效率。
面板1上按键的设置,可实现在测量时通过轻触按键进行及时操作,方便测量工作的进行,提高测量效率。
显示屏垫片4可防止显示屏3与控制板5发生碰撞或摩擦而造成损坏,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蝶形卡箍11的设置,在维护时可以通过旋转卡箍11上面的旋钮即可实现卡箍11的打开,提高维护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显示屏3显示部分为OLED液晶屏,按键采用轻触按键,测试腔套筒外壁的壳体信息采用激光雕刻,仪表电路板安装合理紧凑。液晶显示功能可用户使用直观方便;轻触按键,操作方便;仪表内部安装设计紧凑合理;用碟型卡箍连接易于更换传感器,维护方便快捷,且无需借助外部工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变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腔套筒(2),所述测试腔套筒(2)内设置有信号处理装置,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与测试腔套筒(2)固定设置;所述测试腔套筒(2)一端设置有面板(1),另一端与传感装置相连,所述传感装置包括测试腔(9)和测试腔底座(16),所述测试腔(9)和测试腔底座(16)通过卡箍(11)连接,测试腔(9)和测试腔底座(16)连接处设置有卡箍密封圈(12),测试腔(9)内设置有传感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腔(9)和测试腔底座(16)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环状凸块,所述卡箍密封圈(12)设置于两环状凸块之间,所述卡箍(11)的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径小于或等于两凸块与卡箍密封圈(12)的直径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腔(9)与测试腔套筒(2)通过螺钉(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腔(9)设置有传感器(14)的一端设置有测试腔上盖(15),所述测试腔上盖(15)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测试腔底座(16)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包括电源板(6)、安装板(7)和主板(8),所述电源板(6)和主板(8)均固定设置在安装板(7)上,所述安装板(7)固定设置在测试腔套筒(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腔套筒(2)内还设置有显示屏(3)和控制板(5),所述控制板(5)固定设置于面板(1)上,所述显示屏(3)设置于面板(1)与控制板(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上设置有显示孔和按键,所述显示孔对应于显示屏(3)的位置设置,所述按键对应于控制板(5)的控制区域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3)和控制板(5)之间设置有显示屏垫片(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11)为蝶形卡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腔底座(16)上设置有气路密封管(1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37621.2U CN206330586U (zh) | 2016-11-18 | 2016-11-18 | 一种变送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37621.2U CN206330586U (zh) | 2016-11-18 | 2016-11-18 | 一种变送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330586U true CN206330586U (zh) | 2017-07-14 |
Family
ID=59289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237621.2U Active CN206330586U (zh) | 2016-11-18 | 2016-11-18 | 一种变送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33058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07887A (zh) * | 2019-06-25 | 2019-09-06 | 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采用等压腔的多通道压力变送器 |
-
2016
- 2016-11-18 CN CN201621237621.2U patent/CN20633058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07887A (zh) * | 2019-06-25 | 2019-09-06 | 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采用等压腔的多通道压力变送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645154U (zh) | 一种带监测器的消防栓 | |
CN209802571U (zh) | 压力变送器 | |
CN206330586U (zh) | 一种变送器 | |
CN214475464U (zh) | 一种智慧燃气泄漏远程报警装置 | |
CN112798164B (zh) | 一种钢结构残余应力超声波监测装置 | |
CN206038042U (zh) | 一种数显温湿度记录仪 | |
CN207050747U (zh) | 振弦式读数仪控制系统及包含其的振弦式读数仪 | |
CN105304295B (zh) | 智能化充气式电压互感器 | |
CN203732012U (zh) | 用于现场读数的位移传感器 | |
CN206095333U (zh) | 一种家庭内用于监控燃气用量的智能语音播报燃气表 | |
CN202814627U (zh) | 一种基于电容触摸按键的数字压力表 | |
CN206209966U (zh) | 一种具有电子防拆功能的远传智能防水水表 | |
CN104330163B (zh) | 新型钢轨测温计 | |
CN212987174U (zh) | 一种采暖锅炉压力检测装置 | |
CN203519073U (zh) | 电磁水表 | |
CN207882240U (zh)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测试的室内室外环境综合测试仪 | |
CN208109778U (zh) | 一种甲烷硫化氢检测仪 | |
CN207515976U (zh) | 一种天然气阀门防泄漏计算机检测装置 | |
CN208185901U (zh) | 漏水监测装置及系统 | |
CN108458747B (zh) | 基于物联网的自动监测天然气储气罐 | |
CN206398235U (zh) | 一种防泄漏燃气波纹管组件 | |
CN201075349Y (zh) | 车载影音显示屏触摸屏的力反馈装置 | |
CN206514893U (zh) | 一种燃气表阀门关阀到位检测装置 | |
CN207611026U (zh) | 一种矿用甲烷传感器 | |
CN202734887U (zh) | 一种非接触式控制的智能流量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Room 401, Unit 1, Building 4, No. 166, Wuxing Fourth Road, Wuho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610046 Patentee after: Chengdu Hongruita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 Wuke East 3rd Road, Wuhou New Town Management Committee, Wuho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45 Patentee before: JIUYIN TECHNOLOGY CHENGDU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