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42647U - 一种柔性薄膜贴附治具及迈拉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薄膜贴附治具及迈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242647U CN206242647U CN201621146288.4U CN201621146288U CN206242647U CN 206242647 U CN206242647 U CN 206242647U CN 201621146288 U CN201621146288 U CN 201621146288U CN 206242647 U CN206242647 U CN 2062426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fexible film
- pressing plate
- base
- rotation p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薄膜贴附治具,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用于放置模组的底座和能够相对于底座转动或上下移动以压设于模组上的上压板;上压板包括中空的外框和设于外框的中空部内的用于吸附柔性薄膜的主压板,外框可相对于主压板沿垂直于主压板的压合面的方向移动;压合时,主压板将柔性薄膜的内部压合于模组的正面后,外框继续下压并套设于模组的外周,带动柔性薄膜的边缘紧贴于模组的侧壁。一次压合即可将柔性薄膜同时贴附在模组的正面和侧面,贴附效率高。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适用于上述柔性薄膜贴附治具贴附的一种迈拉,包括主体部和连接在主体部的外侧的第一边部,可以包覆模组的正面和侧面,降低对位偏差的不合格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薄膜贴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薄膜贴附治具及迈拉。
背景技术
迈拉(Mylar)指的是一种坚韧聚脂类高分子物,其具有良好的表面平整性、透明度和机械柔韧性,在包装、打印、影印和柔性电子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某些产品中,迈拉至少需要包覆模组的正面的边缘和侧面,一般的贴膜的机器只是适合于将柔性薄膜贴附于模组的正面,并不适合此种迈拉贴合时使用。因此,此种迈拉在贴附时一般都是手工贴附,由于迈拉材质比较软,手工贴附时容易起褶皱,过程繁琐,需逆时针逐一贴附,贴附过程中需不断对位,费时费力,效率低,手动贴附还可能产生偏差,导致产品的合格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柔性薄膜贴附治具,该柔性薄膜贴附治具可以一次将柔性薄膜贴附于模组的正面和侧面,贴附效率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薄膜贴附治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放置模组的底座和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或上下移动以压设于模组上的上压板;所述上压板包括中空的外框和设于所述外框的中空部内的用于吸附柔性薄膜的主压板,所述外框可相对于所述主压板沿垂直于所述主压板的压合面的方向移动;压合时,所述主压板将柔性薄膜的内部压合于所述模组的正面后,所述外框继续下压并套设于所述模组的外周,带动所述柔性薄膜的边缘紧贴于所述模组的侧壁。
其中,还包括板状的旋页、沿垂直于所述模组的底面的方向移动的旋页移动杆及设置于底板上的旋页驱动装置,所述旋页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旋页移动杆的靠近所述模组的一端,且所述旋页的旋转轴沿所述模组的底面的投影位于所述模组的底面内,所述旋页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连接所述旋页移动杆,所述旋页的边缘凸出于所述模组的底面的边缘。
其中,所述旋页驱动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底座的旋页承载架和设置于底板上的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的驱动端连接所述旋页承载架,所述旋页移动杆连接于所述旋页承载架。
其中,还包括通过辅助驱动装置驱动移动的辅助承载台,所述辅助承载台套设于所述底座且可沿所述底座上下移动,所述辅助承载台位于所述旋页移动杆的内侧,当所述上压板向下压合所述模组时,所述辅助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辅助承载台向上移动抵接所述上压板。
其中,所述辅助承载台的侧壁还设置有下压部,所述旋页驱动装置的控制端的顶部位于所述下压部下方;工作时,所述辅助承载台向下下压所述旋页驱动装置的控制端,驱动所述旋页移动杆向上移动,带动所述旋页压合所述模组的底面。
其中,所述底座支撑所述模组的底面中除贴附柔性薄膜的区域以外的外露区域,所述底板上固定有支撑座和支撑横杆,所述支撑横杆位于所述支撑座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外框的端部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铰接于所述支撑座,所述辅助驱动装置包括杠杆,所述杠杆的杆体放置于所述支撑横杆上,所述杠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辅助支撑台,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能够在所述杠杆的远离所述辅助承载台的一端上滑动。
其中,在所述主压板的中心部位设有对上偏光片避位的空穴;在所述主压板的边角与所述外框之间的区域设置有摄像装置;所述主压板可在中空部的平面内移动,所述外框的外壁向内贯穿设置有螺旋测微器,所述螺旋测微器的端部抵接所述主压板的侧壁,以调整所述主压板的位置。
其中,所述中空部的侧壁固定有弹性的压紧件,所述压紧件位于所述主压板的侧壁和所述中空部的侧壁之间,工作时,所述外框和所述压紧件带动所述柔性薄膜紧贴于所述模组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迈拉,适用于上述的柔性薄膜贴附治具,可以贴附在模组的正面和侧面,提高贴附效率,降低各个区域的迈拉对位偏差带来的不合格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上述柔性薄膜贴附治具进行贴附的迈拉,包括:能够通过所述主压板贴附在所述模组的上表面上的主体部和至少一个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外侧且能够通过所述外框贴附在所述模组的侧壁的第一边部。
其中,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在所述第一边部的外侧且能够通过旋页贴附在所述模组的底面的第二边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柔性薄膜贴附治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放置模组的底座和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或上下移动以压设于模组上的上压板;所述上压板包括中空的外框和设于所述外框的中空部内的用于吸附柔性薄膜的主压板,所述外框可相对于所述主压板沿垂直于所述主压板的压合面的方向移动,压合时,所述主压板将柔性薄膜的内部压合于所述模组的正面后,所述外框继续下压并套设于所述模组的外周,带动所述柔性薄膜的边缘紧贴于所述模组的侧壁。柔性薄膜通过吸附孔吸附固定后,上压板向下压向位于底座上的模组,主压板与模组的正面抵接,将柔性薄膜的中心部分贴合在模组的正面,外框继续向下运动,套设在模组的外周,将柔性薄膜的边缘部分沿着模组的正面的边缘向模组的侧壁弯折,一次压合即可将柔性薄膜同时贴附在模组的正面和侧面,贴附效率高。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迈拉,包括能够通过所述主压板贴附在所述模组的上表面上的主体部和至少一个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外侧且能够通过所述外框和所述压紧件贴附在所述模组的侧壁的第一边部。迈拉通过上述柔性薄膜贴附治具贴附时,可以同时包覆模组的正面和侧面,提高贴附效率,降低各个区域的迈拉对位偏差带来的不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柔性薄膜贴附治具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柔性薄膜贴附治具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图3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柔性薄膜贴附治具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柔性薄膜贴附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7是图6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的迈拉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1-底座,12-底板,2-上压板,21-主压板,211-吸附孔,22-外框,221-中空部,222-螺旋测微器,223-把手,224-连接杆,31-旋页,32-旋页移动杆,33-旋页驱动装置,331-旋页承载架,332-液压装置,34-旋转轴,41-辅助承载台,411-下压部,42-杠杆,51-支撑座,52-支撑横杆,53-套接架,531-滑轮,61-主体部,62-第一边部,63-第二边部,7-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薄膜贴附治具,包括底座11和上压板2,底座11固定于底板12,底座11用于支撑模组7的底面,底板12上固定有支撑座51,外框22的端部固定有连接杆224,连接杆224铰接于支撑座51,通过连接杆224,上压板2可相对于底座11转动,上压板2包括主压板21和中空的外框22,主压板21位于外框22的中空部221内,主压板21上设置有用于吸附柔性薄膜的吸附孔211,外框22可相对于主压板21沿垂直于主压板21的压合面的方向移动。外框2上还设置有把手223,把手223设置于与连接杆224相对的一端,便于向下压合上压板2。实际使用时,柔性薄膜通过吸附孔211吸附固定后,上压板2向下压向底座11上的模组7,主压板21与模组7的正面抵接,将柔性薄膜的中心部分贴合在模组7的正面,外框22朝向模组7的方向继续下压,以使外框22套设于模组7的外周,将柔性薄膜的边缘部分沿着模组7的正面的边缘向模组7的侧壁弯折,并沿着模组7的侧壁将柔性薄膜压紧,通过一次压合即可将柔性薄膜同时贴附在模组7的正面和侧面,柔性薄膜的贴附效率高。
为了进一步将柔性薄膜的侧部压紧于模组7的侧壁,中空部221的侧壁固定有弹性的压紧件,压紧件位于主压板21的侧壁和中空部221的侧壁之间,工作时,外框22和压紧件套设于模组7的外周,将柔性薄膜的边缘部分沿着模组7的正面的边缘向模组7的侧壁弯折,并通过该压紧件沿着模组7的侧壁将柔性薄膜压紧。为了更好的压紧模组7的侧壁的柔性薄膜,压紧件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且可以凸出于模组7的侧壁,在外框22下压的过程中,压紧件7被模组1的正面阻挡,向外压缩,从而压紧模组7的侧壁的柔性薄膜。本实施例的压紧件为硬质毛刷,硬质毛刷的端部略凸出于模组7的侧壁,硬质毛刷具有较好的弹性,便于被压缩后压紧模组7侧壁,同时,毛刷本身质地较软,不会划破柔性薄膜,且硬质毛刷的刷毛可以比较密集的排布,可以覆盖整个模组7的侧壁,避免出现压合死角,且对于不太平整的侧壁的凹陷处也可以压合进去,具有较好的贴合效果。压紧件也可以是别的具有移动弹性的材料,如比较软的弹性垫,或者弹性压轮,其中,弹性压轮是指具有一定的伸缩性的转动轮,当外框向下运动时,弹性压轮被压缩回弹,之后沿着侧壁滚动,便于将柔性薄膜压合。
外框22的侧壁可以贯穿设置滑动孔,主压板21的侧壁可以凸出有滑动柱,滑动柱插入滑动孔中,且可以在滑动孔内沿垂直于主压板21的压合面的方向移动,以使得外框可相对于主压板21沿垂直于主压板21的压合面的方向移动。
上压板2也可以通过相对于底座11上下移动的方式压合模组7,上下移动是指垂直于底板12的方向上下移动,即靠近底板12或远离底板12。可以通过设置导轨或者限位机构,保持上压板2以上下方向相对底座11移动,以将上压板2压合到底座11表面的模组7上。
本实施例的主压板21的下表面的边缘处设置有吸附孔211,吸附孔211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便于吸附和脱离柔性薄膜。可以在四个边缘处均设置真空吸附区域,以牢固的将柔性薄膜吸附住。在本实施例中,主压板21的边缘设有滑槽,设置有吸附孔211的真空吸板插设在滑槽中形成真空吸附区域,位于不同的边缘的真空吸板彼此独立。底座31上可以设置定位柱,以对模组7进行定位。
在一次压合完成模组7的正面和侧面的柔性薄膜贴合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柔性薄膜贴附治具还包括板状的旋页31、沿垂直于模组7的底面的方向移动的旋页移动杆32及设置于底板12上的旋页驱动装置33,旋页31可转动的连接于旋页移动杆32的靠近模组7的一端,且旋页31的旋转轴34沿模组7的底面的投影位于模组7的底面内,旋页驱动装置33的驱动端连接旋页移动杆32。本实施的旋页驱动装置33包括套设于底座11的旋页承载架331和设置于底板12上的液压装置332,液压装置332的驱动端连接旋页承载架331,旋页移动杆32连接于旋页承载架331。参考图2,当旋页驱动装置33驱动旋页31垂直模组7的底面靠近模组7时,由于柔性薄膜已经沿着模组7的侧壁弯折,柔性薄膜的边缘也大体沿着模组7的侧壁向下延伸,旋页31逐渐压合到模组7的底面的过程中,碰到柔性薄膜的边缘,带动柔性薄膜压向模组7的底面,当倾斜的旋页31的端部抵接到模组7的底面时,由于旋页31的旋转轴34的投影位于模组7内,旋页31会逐渐沿着与模组7的底面平行的方向转动,最终全部贴合于模组7的底面,且在转动的过程中,逐步带动柔性薄膜从沿着模组7的侧壁的方向弯折转动到平行于模组7的底面的方向,最终被旋页31压合在模组7的底面上,从而一次压合即可完成对模组7的正面、侧面和底面的贴合。旋页承载架331套设于底座11的外部,可以同时在旋页承载架331的不同区域设置旋页31,同时完成模组7的底面的多个区域的贴合,液压装置332作为驱动旋页承载架331移动的驱动装置,便于控制。
本实施例的底座11支撑模组7的下表面中除贴附柔性薄膜的区域以外的外露区域,避免影响柔性薄膜的贴附,旋页31压在模组7的底面时,旋页31的边缘凸出于模组7的底面的边缘,可以从模组7的底面的边缘压合到内部区域,压合效果较好。
柔性薄膜贴附治具还包括辅助承载台41,辅助承载台41套设于底座11且沿垂直于模组7的底面的方向移动,辅助承载台41位于所述旋页移动杆32的内侧,避免与旋页移动杆32和旋页31发生干涉,辅助承载台41通过辅助驱动装置驱动移动。当上压板2向下压合模组7时,辅助驱动装置驱动辅助承载台41向上移动抵接上压板2。辅助承载台41主要用于支撑上压板2的压合力,避免上压板2将模组7压坏。底板12上还固定有支撑横杆52,支撑横杆52位于支撑座51和底座11之间,外框22的端部固定有连接杆224,连接杆224铰接于支撑座51,辅助驱动装置包括杠杆42,杠杆42的杆体放置于支撑横杆52上,杠杆42的一端铰接于辅助支撑台,连接杆224的底部能够在杠杆42的远离辅助承载台41的一端上滑动。当上压板2下压时,连接杆224的底部沿杠杆42远离的辅助承载台41的一端下压并滑动,杠杆42以支撑横杆52为支点,辅助承载台41的一端相应的向上运动,且杠杆42同时会在支撑横杆52上滑动。当上压板2下压到模组7的表面时,辅助承载台41也上升到与模组7的表面平齐的位置,抵接上压板2的压合面,防止压合力过大压坏模组7。
参考图7,在连接杆224的底部还可以设置两个套接架53,两个套接架53分别从两侧支撑一个滑轮531,两个套接架53的底部和滑轮531之间还形成套接区,将杠杆42的端部从套接区插入后,连接杆224即可通过滑轮531在杠杆上滑动,滑动阻力小,同时对杠杆42限位,避免杠杆42脱出。在支撑横杆52与杠杆42接触的位置也设置有滑轮,便于杠杆42滑动。
在辅助承载台41的侧壁还设置有下压部411,旋页驱动装置33的控制端的顶部位于下压部411下方,具体而言,液压装置332的控制端,即输入端位于下压部411的下方,辅助承载台41向下移动下压旋页驱动装置33的控制端,驱动旋页移动杆32向上移动,带动旋页31压合模组7的底面。上压板2压紧模组7的正面后,上压板2向上运动,辅助承载台41向下回落,下压部411下压液压装置332的输入端,通过液压装置332的驱动端,即输出端,带动旋页承载架331上升,进而带动旋页移动杆32向上运动,驱动旋页31逐渐压合到模组7的底面,完成模组7的底面的柔性薄膜的贴合。当辅助承载台41向下运动时,在模组7的下方的区域留出操作空间,同时辅助承载台41驱动液压装置332动作,带动旋页7向上压合,预留空间和旋页7的压合相互配合,既不存在干涉,也提高了贴合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在主压板21的中心部位设有对上偏光片避位的空穴,在主压板21的边角与外框22之间的区域设置有摄像装置,摄像装置与外置显示器连接,通过显示屏识别出上偏光片(POL)的边界,主压板21可在中空部221的平面内移动,外框22的外壁向内贯穿设置有螺旋测微器222,螺旋测微器222的端部抵接主压板21的侧壁,以调整主压板21的位置。根据显示屏所显示的上偏光片(POL)的边界,可通过螺旋测微器37调整主压板322的位置,即调整迈拉2的位置,以保证贴附精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上述的柔性薄膜贴附治具进行贴附的迈拉,包括能够通过主压板21贴附在模组7的上表面上的主体部61和至少一个连接在主体部61的外侧且能够通过外框22贴附在模组7的侧壁的第一边部62。通过上述的柔性薄膜贴附治具,一次压合即可将此迈拉的主体部61贴附在模组7的正面,将第一边部62贴附在模组7的侧壁,提高贴附效率,降低各个区域的迈拉对位偏差带来的不合格率。
在第一边部62的外侧还连接有能够通过旋页31贴附在模组7的底面的第二边部63,可以同时包覆模组7的正面、侧面和底面,进一步降低各个区域的迈拉对位偏差带来的不合格率。
本实施的迈拉的主体部61呈U形,在主体部61的三个侧边均设置第一边部62,三个第一边部62之间断开,便于各个第一边部62分别贴附在模组7的不同区域。在迈拉的上表面还贴附有蓝膜,提高迈拉的硬度,避免在作业时引起褶皱,可以在贴附完成后,再将蓝膜撕掉。在迈拉的下表面还贴附有离型膜,离型膜在迈拉通过治具进行贴附前被撕掉,避免迈拉在生产到贴附的过程中表面被污染。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柔性薄膜贴附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2),所述底板(12)上设有用于放置模组(7)的底座(11)和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11)转动或上下移动以压设于模组(7)上的上压板(2);所述上压板(2)包括中空的外框(22)和设于所述外框(22)的中空部(221)内的用于吸附柔性薄膜的主压板(21),所述外框(22)可相对于所述主压板(21)沿垂直于所述主压板(21)的压合面的方向移动;
压合时,所述主压板(21)将柔性薄膜的内部压合于所述模组(7)的正面后,所述外框(22)继续下压并套设于所述模组(7)的外周,带动所述柔性薄膜的边缘紧贴于所述模组(7)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薄膜贴附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板状的旋页(31)、沿垂直于所述模组(7)的底面的方向移动的旋页移动杆(32)及设置于底板(12)上的旋页驱动装置(33),所述旋页(31)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旋页移动杆(32)的靠近所述模组(7)的一端,且所述旋页(31)的旋转轴(34)沿所述模组(7)的底面的投影位于所述模组(7)的底面内,所述旋页驱动装置(33)的驱动端连接所述旋页移动杆(32),所述旋页(31)的边缘凸出于所述模组(7)的底面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薄膜贴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页驱动装置(33)包括套设于所述底座(11)的旋页承载架(331)和设置于底板(12)上的液压装置(332),所述液压装置(332)的驱动端连接所述旋页承载架(331),所述旋页移动杆(32)连接于所述旋页承载架(331)。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柔性薄膜贴附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辅助驱动装置驱动移动的辅助承载台(41),所述辅助承载台(41)套设于所述底座(11)且可沿所述底座(11)上下移动,所述辅助承载台(41)位于所述旋页移动杆(32)的内侧,当所述上压板(2)向下压合所述模组(7)时,所述辅助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辅助承载台(41)向上移动抵接所述上压板(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薄膜贴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承载台(41)的侧壁还设置有下压部(411),所述旋页驱动装置(33)的控制端的顶部位于所述下压部(411)下方;
工作时,所述辅助承载台(41)向下下压所述旋页驱动装置(33)的控制端,驱动所述旋页移动杆(32)向上移动,带动所述旋页(31)压合所述模组(7)的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薄膜贴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支撑所述模组(7)的底面中除贴附柔性薄膜的区域以外的外露区域,所述底板(12)上固定有支撑座(51)和支撑横杆(52),所述支撑横杆(52)位于所述支撑座(51)和所述底座(11)之间,所述外框(22)的端部固定有连接杆(224),所述连接杆(224)铰接于所述支撑座(51),所述辅助驱动装置包括杠杆(42),所述杠杆(42)的杆体放置于所述支撑横杆(52)上,所述杠杆(42)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辅助支撑台,所述连接杆(224)的底部能够在所述杠杆(42)的远离所述辅助承载台(41)的一端上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柔性薄膜贴附治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压板(21)的中心部位设有对上偏光片避位的空穴;
在所述主压板(21)的边角与所述外框(22)之间的区域设置有摄像装置;
所述主压板(21)可在中空部(221)的平面内移动,所述外框(22)的外壁向内贯穿设置有螺旋测微器(222),所述螺旋测微器(222)的端部抵接所述主压板(21)的侧壁,以调整所述主压板(21)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柔性薄膜贴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部(221)的侧壁固定有弹性的压紧件,所述压紧件位于所述主压板(21)的侧壁和所述中空部(221)的侧壁之间,工作时,所述外框(22)和所述压紧件带动所述柔性薄膜紧贴于所述模组(7)的侧壁。
9.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薄膜贴附治具进行贴附的迈拉,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够通过所述主压板(21)贴附在所述模组(7)的上表面上的主体部(61);和至少一个连接在所述主体部(61)的外侧且能够通过所述外框(22)贴附在所述模组(7)的侧壁的第一边部(6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柔性薄膜贴附治具进行贴附的迈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在所述第一边部(62)的外侧且能够通过旋页(31)贴附在所述模组(7)的底面的第二边部(6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46288.4U CN206242647U (zh) | 2016-10-21 | 2016-10-21 | 一种柔性薄膜贴附治具及迈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46288.4U CN206242647U (zh) | 2016-10-21 | 2016-10-21 | 一种柔性薄膜贴附治具及迈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242647U true CN206242647U (zh) | 2017-06-13 |
Family
ID=58996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146288.4U Active CN206242647U (zh) | 2016-10-21 | 2016-10-21 | 一种柔性薄膜贴附治具及迈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242647U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52146A (zh) * | 2017-12-15 | 2018-06-12 |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 一种有机涂层柔韧性定量检测装置 |
CN108282963A (zh) * | 2018-03-02 | 2018-07-13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贴附治具 |
CN108943682A (zh) * | 2018-07-25 | 2018-12-07 | 苏州威驰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贴膜折弯机 |
CN109927966A (zh) * | 2018-02-01 | 2019-06-25 | 宋怡 | 一种电力标牌保护膜贴附机 |
CN110509652A (zh) * | 2019-09-28 | 2019-11-29 | 天津凤鸣包装制品销售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纸箱制备的覆膜装置 |
CN111161648A (zh) * | 2020-02-27 | 2020-05-15 | 亚世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墨水屏整版热压贴合、封边工艺方法 |
CN112477169A (zh) * | 2020-12-12 | 2021-03-12 | 明瑞达(苏州)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贴合装置 |
CN113002107A (zh) * | 2021-02-19 | 2021-06-22 | 永康市龙盔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ud布高压预压及高温热合装置 |
-
2016
- 2016-10-21 CN CN201621146288.4U patent/CN20624264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52146A (zh) * | 2017-12-15 | 2018-06-12 |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 一种有机涂层柔韧性定量检测装置 |
CN108152146B (zh) * | 2017-12-15 | 2020-06-09 |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 一种有机涂层柔韧性定量检测装置 |
CN109927966A (zh) * | 2018-02-01 | 2019-06-25 | 宋怡 | 一种电力标牌保护膜贴附机 |
CN108282963A (zh) * | 2018-03-02 | 2018-07-13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贴附治具 |
CN108282963B (zh) * | 2018-03-02 | 2019-10-08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贴附治具 |
CN108943682A (zh) * | 2018-07-25 | 2018-12-07 | 苏州威驰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贴膜折弯机 |
CN110509652A (zh) * | 2019-09-28 | 2019-11-29 | 天津凤鸣包装制品销售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纸箱制备的覆膜装置 |
CN111161648A (zh) * | 2020-02-27 | 2020-05-15 | 亚世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墨水屏整版热压贴合、封边工艺方法 |
CN112477169A (zh) * | 2020-12-12 | 2021-03-12 | 明瑞达(苏州)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贴合装置 |
CN113002107A (zh) * | 2021-02-19 | 2021-06-22 | 永康市龙盔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ud布高压预压及高温热合装置 |
CN113002107B (zh) * | 2021-02-19 | 2022-03-22 | 永康市龙盔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ud布高压预压及高温热合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242647U (zh) | 一种柔性薄膜贴附治具及迈拉 | |
CN104123890B (zh) | 用于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192344B (zh) | 一种前壳体背胶贴胶方法及其治具 | |
CN105730002B (zh) | 一种柔版自动贴版装置 | |
CN102514341A (zh) | 精密真空oca贴合机及贴合生产方法 | |
CN209257642U (zh) | 石墨片滚贴机 | |
KR101541049B1 (ko) | 라미네이팅 장치 | |
CN105292654B (zh) | 一种分联粘贴的电表凭证粘贴装置及粘贴方法 | |
CN103386801B (zh) | 一种新型光学透明胶贴合系统 | |
CN113458762A (zh) | 具有自动保压功能的组装设备 | |
CN205573315U (zh) | 一种柔版自动贴版装置 | |
CN105775221B (zh) | 大气贴合装置及该大气贴合装置的贴合方法 | |
CN204197384U (zh) | 一种lcm背光自动贴膜装置 | |
CN207840584U (zh) | 压合装置 | |
CN208385488U (zh) | 贴膜机 | |
CN208217188U (zh) | 贴标装置 | |
CN110242650A (zh) | 玻璃面板与门框粘接工装 | |
CN207208576U (zh) | 一种曲面贴膜机 | |
CN106903966A (zh) | 一种建筑装修用板材粘合机 | |
CN201140564Y (zh) | 相片贴膜装置 | |
CN209757631U (zh) | 旋转贴膜装置 | |
CN106891395A (zh) | 一种建筑装修用木板粘合机 | |
CN105599981A (zh) | 一种口子胶贴附设备 | |
CN105328970B (zh) | 一种将fpc板与铁氧体、塑胶件组装在一起的设备 | |
CN113415466B (zh) | 一种手机贴膜辅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15301 No.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after: Kunshan Longteng Au Optronics Co Address before: 215301 No.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Longteng Optronics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