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42459U - 一种耐候性树脂膜的挤出转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候性树脂膜的挤出转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42459U
CN206242459U CN201621301488.2U CN201621301488U CN206242459U CN 206242459 U CN206242459 U CN 206242459U CN 201621301488 U CN201621301488 U CN 201621301488U CN 206242459 U CN206242459 U CN 2062424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extrusion
mould
bearing
fixed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014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路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jing Cloud Kam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jing Cloud Kam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jing Cloud Kam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jing Cloud Kam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014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424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424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424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候性树脂膜的挤出转印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下部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传送滚筒,固定座的顶部固定有单螺杆挤出装置,单螺杆挤出装置内的单螺杆与第二电机的主轴连接,第二电机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单螺杆挤出装置通过出料管与挤出模连通,且挤出模与出料管之间安装有液体流量传感器,所述挤出模的右侧设有支座,所述支座内设有下滚筒,本耐候性树脂膜的挤出转印装置通过设置分体的上模和下模,能够调节上模和下模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挤出的树脂膜的厚度,通过对下滚筒进行降温设置,能有效对刚挤出的高温树脂进行冷却,上滚筒的高度便于调节,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耐候性树脂膜的挤出转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候性树脂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候性树脂膜的挤出转印装置。
背景技术
耐候性树脂膜的挤出转印装置用于对合成树脂瓦覆膜层耐候树脂材料的挤出,并与双螺杆挤出机挤出的基层板复合,但是现有的耐候性树脂膜的挤出转印装置挤出的树脂膜的厚度不可调节,同时不能有效对刚挤出的高温树脂进行冷却,滚筒的高度不可调节,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耐候性树脂膜的挤出转印装置,可以调节挤出的树脂膜的厚度,通过下滚筒能有效对刚挤出的高温树脂进行冷却,上滚筒的高度便于调节,使用方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候性树脂膜的挤出转印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下部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传送滚筒,固定座的顶部固定有单螺杆挤出装置,单螺杆挤出装置内的单螺杆与第二电机的主轴连接,第二电机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单螺杆挤出装置通过出料管与挤出模连通,且挤出模与出料管之间安装有液体流量传感器,所述挤出模的右侧设有支座,所述支座内设有下滚筒,下滚筒安装在下转轴上,下转轴通过轴承与支座连接,且下转轴的一端通过传动带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支座的上表面与第二导杆的下端连接,第二导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二导杆对称分布在支座的四角,第二导杆从定位板的左右两端穿过,定位板与支座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缠绕在第二导杆的表面,定位板通过上部的第二螺母压紧,支座的下部设有降温槽,降温槽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支座的外侧安装有水泵,水泵的进水口与降温槽连通,所述定位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定位板之间安装有上滚筒,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控制箱内设有总开关、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和第五开关,液体流量传感器与第一开关电连接,第一电机与第二开关电连接,第二电机与第三开关电连接,水泵与第四开关电连接,温度传感器与第五开关电连接,总开关分别与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和第五开关电连接,总开关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导管与水箱连通,水箱在支座的一侧,水箱的出水口通过导管与降温槽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设有安装槽,单螺杆挤出装置设置在安装槽内,且单螺杆挤出装置的上部设有固定片,固定片的前后两侧通过螺栓与固定座的表面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挤出模包括下模和上模,且上模与下模滑动设置,下模的两端设有第一导杆,第一导杆的上端从上模的两侧穿过,且上模与下模之间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缠绕在第一导杆的表面,上模通过顶部的第一螺母压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滚筒的一侧设有支架,支架与下滚筒相对的面上布满刷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的上端均设有螺纹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耐候性树脂膜的挤出转印装置通过设置分体的上模和下模,能够调节上模和下模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挤出的树脂膜的厚度,通过对下滚筒进行降温设置,能有效对刚挤出的高温树脂进行冷却,上滚筒的高度便于调节,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座、2控制箱、3出料管、4液体流量传感器、5支架、6刷毛、7第一弹簧、8第一螺母、9第一电机、10支座、11第二弹簧、12第二导杆、13定位板、14上滚筒、15第二螺母、16第一导杆、17下滚筒、18水箱、19挤出模、20固定片、21单螺杆挤出装置、22第二电机、23传送滚筒、24水泵、25温度传感器、26降温槽、27下模、28上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候性树脂膜的挤出转印装置,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的下部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传送滚筒23,固定座1的顶部固定有单螺杆挤出装置21,固定座1的顶部设有安装槽,单螺杆挤出装置21设置在安装槽内,且单螺杆挤出装置21的上部设有固定片20,固定片20的前后两侧通过螺栓与固定座1的表面连接,单螺杆挤出装置21内的单螺杆与第二电机22的主轴连接,第二电机22固定在固定座1上,单螺杆挤出装置21通过出料管3与挤出模19连通,且挤出模19与出料管3之间安装有液体流量传感器4,挤出模19包括下模27和上模28,且上模28与下模27滑动设置,下模27的两端设有第一导杆16,第一导杆16的上端从上模28的两侧穿过,且上模28与下模27之间设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缠绕在第一导杆16的表面,上模28通过顶部的第一螺母8压紧,通过设置分体的上模28和下模27,能够调节上模28和下模27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挤出的树脂膜的厚度,挤出模19的右侧设有支座10,支座10内设有下滚筒17,通过对下滚筒17进行降温设置,能有效对刚挤出的高温树脂进行冷却,下滚筒17的一侧设有支架5,支架5与下滚筒17相对的面上布满刷毛6,下滚筒17安装在下转轴上,下转轴通过轴承与支座10连接,且下转轴的一端通过传动带与第一电机9连接,支座10的上表面与第二导杆12的下端连接,第二导杆1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二导杆12对称分布在支座10的四角,第一导杆16和第二导杆12的上端均设有螺纹段,第二导杆12从定位板13的左右两端穿过,定位板13与支座10之间设有第二弹簧11,第二弹簧11缠绕在第二导杆12的表面,定位板13通过上部的第二螺母15压紧,支座10的下部设有降温槽26,降温槽26内设有温度传感器25,支座10的外侧安装有水泵24,水泵24的进水口与降温槽连通,水泵24的出水口通过导管与水箱18连通,水箱18在支座10的一侧,水箱18的出水口通过导管与降温槽26连通,定位板1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定位板13之间安装有上滚筒14,上滚筒14的高度便于调节,使用方便,固定座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2,控制箱2内设有总开关、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和第五开关,液体流量传感器4与第一开关电连接,第一电机9与第二开关电连接,第二电机22与第三开关电连接,水泵24与第四开关电连接,温度传感器25与第五开关电连接,总开关分别与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和第五开关电连接,总开关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
在使用时:基层树脂从传送滚筒23的上表面穿过,基层树脂的一端从上滚筒14和下滚筒17之间穿过,基层树脂与挤出模19内挤出的树脂膜经过上滚筒14和下滚筒17的挤压复合。
本实用新型可以调节挤出的树脂膜的厚度,通过下滚筒能有效对刚挤出的高温树脂进行冷却,上滚筒的高度便于调节,使用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耐候性树脂膜的挤出转印装置,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下部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传送滚筒(23),固定座(1)的顶部固定有单螺杆挤出装置(21),单螺杆挤出装置(21)内的单螺杆与第二电机(22)的主轴连接,第二电机(22)固定在固定座(1)上,所述单螺杆挤出装置(21)通过出料管(3)与挤出模(19)连通,且挤出模(19)与出料管(3)之间安装有液体流量传感器(4),所述挤出模(19)的右侧设有支座(10),所述支座(10)内设有下滚筒(17),下滚筒(17)安装在下转轴上,下转轴通过轴承与支座(10)连接,且下转轴的一端通过传动带与第一电机(9)连接,所述支座(10)的上表面与第二导杆(12)的下端连接,第二导杆(1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二导杆(12)对称分布在支座(10)的四角,第二导杆(12)从定位板(13)的左右两端穿过,定位板(13)与支座(10)之间设有第二弹簧(11),第二弹簧(11)缠绕在第二导杆(12)的表面,定位板(13)通过上部的第二螺母(15)压紧,支座(10)的下部设有降温槽(26),降温槽(26)内设有温度传感器(25),支座(10)的外侧安装有水泵(24),水泵(24)的进水口与降温槽连通,所述定位板(1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定位板(13)之间安装有上滚筒(14),所述固定座(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2),控制箱(2)内设有总开关、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和第五开关,液体流量传感器(4)与第一开关电连接,第一电机(9)与第二开关电连接,第二电机(22)与第三开关电连接,水泵(24)与第四开关电连接,温度传感器(25)与第五开关电连接,总开关分别与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和第五开关电连接,总开关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候性树脂膜的挤出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24)的出水口通过导管与水箱(18)连通,水箱(18)在支座(10)的一侧,水箱(18)的出水口通过导管与降温槽(26)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候性树脂膜的挤出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顶部设有安装槽,单螺杆挤出装置(21)设置在安装槽内,且单螺杆挤出装置(21)的上部设有固定片(20),固定片(20)的前后两侧通过螺栓与固定座(1)的表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候性树脂膜的挤出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模(19)包括下模(27)和上模(28),且上模(28)与下模(27)滑动设置,下模(27)的两端设有第一导杆(16),第一导杆(16)的上端从上模(28)的两侧穿过,且上模(28)与下模(27)之间设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缠绕在第一导杆(16)的表面,上模(28)通过顶部的第一螺母(8)压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候性树脂膜的挤出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滚筒(17)的一侧设有支架(5),支架(5)与下滚筒(17)相对的面上布满刷毛(6)。
CN201621301488.2U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耐候性树脂膜的挤出转印装置 Active CN2062424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01488.2U CN206242459U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耐候性树脂膜的挤出转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01488.2U CN206242459U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耐候性树脂膜的挤出转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42459U true CN206242459U (zh) 2017-06-13

Family

ID=59001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01488.2U Active CN206242459U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耐候性树脂膜的挤出转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424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5099A (zh) * 2022-01-22 2022-05-03 上海大学 一种多工艺复合的原位生物3d打印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5099A (zh) * 2022-01-22 2022-05-03 上海大学 一种多工艺复合的原位生物3d打印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36109U (zh) 一种新型电缆生产线
CN206242459U (zh) 一种耐候性树脂膜的挤出转印装置
CN211105467U (zh) 一种塑料吸管加工设备
CN206465420U (zh) 电缆线挤出机
CN207789686U (zh) 一种用于高粘度热塑性弹性体加工的双螺杆挤出机
CN207547284U (zh) 一种铝型材挤压机
CN206947029U (zh)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电缆挤出成型冷却设备
CN204054580U (zh) 一种用于异型材加工的真空排湿集中处理装置
CN209937511U (zh) 一种具有位置调节功能的立式注塑机
CN103552229B (zh) 内胶管无芯挤出中具有封气装置的水冷机构
CN207088307U (zh) 一种eva膜流延机辊冷却装置
CN105097140A (zh) 电线绝缘皮加工设备
CN206264321U (zh) 一种水管挤出机
CN204991297U (zh) 电线绝缘皮加工设备
CN206937941U (zh) 一种电线挤塑水冷装置
CN206124056U (zh) 一体式自动化橡胶成型机
CN205364500U (zh) 三合一辊轴模温机
CN208896444U (zh) 用于生产塑料管材的成型装置
CN213919223U (zh) 一种eva胶膜生产冷却成型用冷却辊结构
CN210100647U (zh) 一种塑料板材用挤出装置
CN213675381U (zh) 一种挤出机可调温控水箱
CN209791629U (zh) 一种研磨机辊轮冷却装置
CN217579391U (zh) 一种家纺产品生产用的熨烫装置
CN206416503U (zh) 循环冷却水槽
CN214726502U (zh) 一种3pe防腐复合钢管聚乙烯挤压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