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10475U - 增强型复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增强型复合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110475U CN206110475U CN201620533682.7U CN201620533682U CN206110475U CN 206110475 U CN206110475 U CN 206110475U CN 201620533682 U CN201620533682 U CN 201620533682U CN 206110475 U CN206110475 U CN 2061104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body
- layer
- composite construction
- ground floor
- enhancement m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41000893018 Armeria Specie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503 Joint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49 bri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0 brush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491 Sk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215 Vagin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21 anti-septic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5 construc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92 diminish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25 tom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强型复合结构,包括第一层体和设于该第一层体上用于增加第一层体强度的第二层体,还包括设于第二层体上的第三层体。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层体、第二层体及第三层体的厚度虽然均较小,但三层体的结合能达到较高的强度,不仅节约了制作成本,而且整体结构稳固,环保性能好,节能降耗效果显著;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装置、装备的制造业和市政工程、建筑工程、环保、给水排水等领域,适应性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板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增强型复合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制造业、市政工程、建筑工程、环保及给水排水等很多领域需要使用高强度的墙板,传统方法通常是增加墙板的厚度来实现其强度的增加,造价较高。如果墙板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普通金属板材暴露在环境中容易生锈,对板材的防腐、防锈处理也会增加成本,而且如果涂刷油漆进行防腐,长时间使用后,油漆层容易脱落,使用寿命较短。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 2730974Y公开了一种《折板型钢筋混凝土挡料墙》,挡料墙是折板结构,其水平截面呈槽形或V形,对相同的材料而言,折叠形式材料的刚度和稳定性远大于平板形式材料的刚度和稳定性,挡料墙的抗水平侧移刚度大,其断面可以制作得很薄,达到节省建筑材料的效果。但是本实用新型中挡料墙与厂房墙体为相互独立设置,即非接触式,挡料墙所承受的力无法分散到厂房墙体上,且挡料墙的材料为钢筋混凝土,其厚度仍然较大,体积笨重,不仅无法搬运,而且长时间使用后,挡料墙容易发生剥离脱落或分层现象,不能有效保证其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度高、制作成本较低的增强型复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强型复合结构,包括第一层体和设于该第一层体上用于增加第一层体强度的第二层体,还包括设于第二层体上的第三层体。第一层体与第二层体之间相互接触连接,第三层体与第二层体之间相互接触连接,第二层体具有增加第一层体强度的作用,使用时,作用力作用于第一层体上,通过第一层体将作用力分散后分别传递至第一层体与第二层体的接触连接点上,连接点再将分散后的作用力再次分散至第二层体上,第二层体继续将作用力分散后分别传递至第三层体与第二层体的接触连接点上,因此第一层体所承受的作用被大大降低至原有作用力的20%以下;再者,第二层体与第一层体之间通过“点”连接,第二层体与第三层体之间通过“点”连接,使得第一层体、第二层体及第三层体均可设置成薄形结构,不仅节约了制造成本,而且整体重量也减轻很多,便于运输、包装和装卸。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层体的截面至少部分呈波纹状结构。呈波纹状结构的板体相对于呈平板状的板体结构,其可承受压力的面积更大,从而第二层体各处所承受的压力被分散至较小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波纹状结构包括锯齿波形、正弦波形、梯形波形或菱形波形。当第一层体与第二层体或第二层体与第三层体所形成的截面呈三角形或波浪形或梯形或菱形时,相对于其他形状,其分散外力的性能较好,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结构较稳定,不易发生变形,进而复合结构的强度得到提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体、第二层体及第三层体均为金属材质。金属材质重量较轻,搬运、安装方便,而且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第二层体与第三层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稳固,长时间使用后两层体之间的连接点也不会发生脱离,层体之间不会出现断层等现象,结构稳定,可靠度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层体呈平板状。第一层体和第三层体将第二层体包覆于内部,避免杂质等堆积在第二层体的弯折处,不仅易于清洗,而且外形美观。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层体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成型结构可以简化加工制作工艺,而且第二层体与第一层体、第三层体的连接装配更加方便,第二层体上各处的受力较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通过焊接或螺接方式相连。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之间连接紧密、牢固,复合结构的强度高,而且拆装方便,便于搬运、装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体的厚度为0.5-1.5mm;所述第二层体的厚度为0.2-0.8mm;所述第三层体的厚度为0.5-1.5mm。大大节约了用于制作三层体的金属板材的体积,从而降低了整体复合结构的成本;相对于传统方法需要采用10mm厚度的普通钢板才能达到目标强度,第一层体、第二层体及第三层体总体厚度较小,节约了约50%板材的消耗,但是整体结构的强度更高。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结构的厚度为40-60mm。虽然用于制作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的板材用量较省,但是整体复合结构的厚度比传统厚度大,复合结构的强度较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和第三层体由不锈钢材质制成。由不锈钢材质制成的层体无需通过涂刷油漆进行防腐防锈处理,对环境没有影响,环保性更佳,而且延长了复合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层体、第二层体及第三层体的厚度虽然均较小,但三层体的结合能达到较高的强度,不仅节约了制作成本,而且整体结构稳固,环保性能好,节能降耗效果显著;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装置、装备的制造业和市政工程、建筑工程、环保、给水排水等领域,适应性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层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层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7所示,一种增强型复合结构,为三层结构,其包括由金属材质制成的第一层体1、由金属材质制成的第二层体2及由金属材质制成的第三层体4,第一层体1和第三层体4呈平板状,第二层体2包括多个平行排布的呈波纹状的板体21,第二层体2上突出的波纹与第一层体1相接触形成第一连接点31,第二层体2上凹进的波纹与第三层体4相接触形成第二连接点32,第一连接点31通过焊接或螺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第一层体1的其中一侧面,第二连接点32通过焊接或螺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第三层体4的其中一侧面,于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点不是狭义的点结构,而是相对于面来说较少接触面积的连接点结构。第一层体1和第二层体2之间形成容置空间,第二层体2和第三层体4之间也形成容置空间。第二层体2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即通过机器对一整块平板进行冲压成型;第二层体2也可以是分体结构,即第二层体2包括多块板体21,每块板体21分别与第一层体1相连。
第二层体2的截面为连续的锯齿波形或正弦波形或梯形波形,具体优选的,第二层体2与第一层体1连接时的部分截面呈三角形、梯形或波浪形,当然截面也可以是方形、菱形或圆弧形等能给第一层体1提供较大支撑力的形状。当然第二层体2与第三层体4连接时的部分截面也可以是相同的结构。同样的,第二层体2的截面也可以是由锯齿波形或正弦波形或梯形波形或其他形状的间隔交替排布组成,即一个板体21包括截面呈三角形和截面呈梯形的组合,当然也可以是三角形和波浪形的组合等其他任意组合。第二层体2的板体21还可以是间断排布,即相邻板体之间连接一与第一层体1侧面贴合的平板状结构,即如图1、图2所示,梯形的上下具有延伸边22结构,三角形的上下也具有延伸边22结构。
为了避免长期使用后,环境对第一层体1、第二层体2或第三层体4造成侵蚀,第一层体1、第二层体2及第三层体4可以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大大延长了复合结构的使用寿命。
第一层体1的厚度为0.5-1.5mm,于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mm,即图3中,h1为1mm;第三层体4的厚度为0.5-1.5mm,于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mm,即图3中,h2为1mm;第二层体2的厚度为0.2-0.8mm,于本实施例中优选为0.5mm,即图3中,L为0.5mm。第一层体1、第二层体2及第三层体4加起来的总厚度为40-60mm,即复合结构的厚度为40-60mm,于本实施例中优选为50mm,即图3中,H为50mm。相对于传统沉淀池池壁需要使用10mm厚的普通钢板,本实用新型大大节约了材料的消耗,而且强度得到保证,甚至得到提高。
为了进一步增加复合结构的强度,可以在第一层体1和第二层体2之间形成的空间内浇筑水泥混凝土层5,即图4中的空腔a内浇筑水泥混凝土层5。还可以在第二层体2与第三层体4之间,即图4中的空腔b中浇筑水泥混凝土层5,从而将复合结构浇筑成厚度较大的墙体结构,强度得到大幅增加。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增强型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层体(1)和设于该第一层体(1)上用于增加第一层体(1)强度的第二层体(2),还包括设于第二层体(2)上的第三层体(4);所述第二层体(2)的截面至少部分呈波纹状结构,该波纹状结构沿第二层体(2)的高度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状结构包括锯齿波形、正弦波形、梯形波形或菱形波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体(1)、第二层体(2)及第三层体(4)均为金属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层体(4)呈平板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体(2)为一体成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体(1)和第二层体(2)通过焊接或螺接方式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体(1)的厚度为0.5-1.5mm;所述第二层体(2)的厚度为0.2-0.8mm;所述第三层体(4)的厚度为0.5-1.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结构的厚度为40-6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体(1)/和第二层体(2)/和第三层体(4)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533682.7U CN206110475U (zh) | 2016-06-02 | 2016-06-02 | 增强型复合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533682.7U CN206110475U (zh) | 2016-06-02 | 2016-06-02 | 增强型复合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110475U true CN206110475U (zh) | 2017-04-19 |
Family
ID=58509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533682.7U Active CN206110475U (zh) | 2016-06-02 | 2016-06-02 | 增强型复合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110475U (zh) |
-
2016
- 2016-06-02 CN CN201620533682.7U patent/CN20611047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314904U (zh) | 一种加固结构的c型钢结构 | |
CN203808545U (zh) | 一种粘钢加固的墙体 | |
CN206110475U (zh) | 增强型复合结构 | |
CN206110468U (zh) | 复合增强型结构 | |
CN205153311U (zh) | 工型钢结构柱 | |
CN206110469U (zh) | 高强度复合结构 | |
CN206103424U (zh) | 高强度复合沉淀池 | |
CN206636045U (zh) | 便于吊装作业的钢结构墙体构件 | |
CN208267403U (zh) | 一种后开洞剪力墙洞口的碳纤维布加固结构 | |
CN205276992U (zh) | 一种自立式烟囱 | |
CN206616695U (zh) | 一种混凝土墙板与肋梁楼板干式连接节点 | |
CN209040295U (zh) | 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装配式建筑结构 | |
CN207032673U (zh) | 一种装配式格笼结构骨架 | |
CN203640335U (zh) | 一种竹式空心钢筋混凝土水池 | |
CN204354269U (zh) | 可调式预制混凝土结构插筋定位器 | |
CN202299114U (zh) | 一种轻便型h型钢 | |
CN205591426U (zh) | 型钢混凝土空腹桁架 | |
CN202298899U (zh) | 一种轻便型h型钢 | |
CN203821327U (zh) | 用波腹板型钢做主梁的平面钢闸门 | |
CN203639939U (zh) | 一种竹式空心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 | |
CN103967198A (zh) | 一种带交错设置的l型腹板的钢管束组合结构 | |
CN107201796B (zh) | 一种桁架板 | |
CN111042396B (zh) | 一种横向交错布置波形腹板工字型钢构件的双层钢板组合剪力墙 | |
CN204059696U (zh) | 闭口楼承板 | |
CN212453335U (zh) | 一种内部变截面钢混组合结构简支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Room 407, building 18, No. 998, Wenyi West Road,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LIANCHI WATER EQUIPMENT STOCK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13, building 2, 1500 Wenyi West Road,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LIANCHI WATER EQUIPMENT STOCK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