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17112U - 一种深井抽油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深井抽油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017112U CN206017112U CN201620960798.9U CN201620960798U CN206017112U CN 206017112 U CN206017112 U CN 206017112U CN 201620960798 U CN201620960798 U CN 201620960798U CN 206017112 U CN206017112 U CN 2060171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pump barrel
- plunger
- pump
- 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4
- 239000010779 crude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7
- 239000006071 crea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129 oil wel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08 petrole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井抽油泵,属于油井采油领域。该抽油泵包括泵筒、固定阀总成、柱塞和液流转换机构。柱塞设置在泵筒中,并将泵筒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下两段。泵筒的底部与泵筒接箍连接并导通,形成储油腔。双通接头的上部与泵筒接箍连接,下部的外侧壁与双通接头变扣连接,并通过连接孔与转向阀的上部连接并导通,转向阀位于双通接头变扣的内腔中,并与其内壁形成一个环形的转向通道,通过双通接头的第一通孔使转向通道与储油腔相连通。双通接头变扣的下部与固定阀罩的上部连接并导通,上部与转换接箍的下部连接,转换接箍与泵筒接箍和泵筒下部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的输油通道,通过双通接头的T型通道使输油通道与转向阀的内腔相连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井采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深井抽油泵。
背景技术
对深度较大的油井(即深井)进行开采时,由于油藏埋藏较深、气液比较大,用常规抽油泵采油时,油液在抽油泵中的充满程度较低,导致抽油泵的泵效较低,严重时还会出现“气锁”现象,使抽油泵无法正常工作。因此,提供一种适用于深井采油的抽油泵是十分必要的。
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深井抽油泵,该抽油泵包括:上部接箍、柱塞泵、外管、下部接箍、固定阀罩、单向阀。上部接箍、外管、下部接箍、固定阀罩顺次连接,柱塞泵包括柱塞和泵筒,柱塞泵位于外管中,外管连接至油管,柱塞连接至抽油杆。单向阀位于固定阀罩中,且其包括上下两组互相配合的阀座和阀球,上部的阀座和阀球直径小于下部的阀座和阀球,以使上部的阀座具有较厚的侧壁,从而提高单向阀的强度,并通过两组阀座和阀球提高抽油泵的泵效。采油时,柱塞向上运动,单向阀顶部的压力减小,阀球在井底压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并离开阀座的阀口,使原油通过阀口进入单向阀并流动至柱塞泵的泵筒中。当柱塞向下运动时,阀球向下运动并将阀口堵住,泵筒中的原油被泵入油管中,完成一次采油过程。通过柱塞的多次上下运动,最终将原油举升至井口处,实现原油的开采。
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提供的深井抽油泵,由于柱塞的直径较小,导致其截面惯性较小、抗拉抗压能力低,使柱塞泵容易漏油和损坏。同时,由于上部的阀座和阀球直径也较小,造成原油的流动通道较窄,导致阀球容易失灵、且泵效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泵效较高、且不易损坏的深井抽油泵,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深井抽油泵,包括泵筒、固定阀总成、柱塞和液流转换机构。
其中,所述液流转换机构包括:转换接箍、泵筒接箍、双通接头、双通接头变扣、转向阀。所述双通接头沿轴向设置有第一通孔,沿径向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双通接头的下端面上还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并形成T型通道,所述T型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互独立。所述转向阀包括:阀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阀体内腔下部的第一阀球和第一阀座,所述阀体内侧壁上沿径向向内设置有一圈第一凸起台阶,所述第一阀球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台阶和所述第一阀座之间,使原油只能由下至上流经所述转向阀。
所述固定阀总成包括:固定阀罩、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阀罩内腔下部的第二阀球和第二阀座,所述固定阀罩内侧壁上沿径向向内设置有一圈第二凸起台阶,所述第二阀球设置在所述第二凸起台阶和所述第二阀座之间,使原油只能由下至上流经所述固定阀总成。
所述柱塞设置在所述泵筒中,且顶部连接至抽油杆,通过所述柱塞将所述泵筒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泵筒段和下泵筒段。所述泵筒的底部与所述泵筒接箍连接并导通,形成储油腔。所述双通接头的上部与所述泵筒接箍连接,下部的外侧壁与所述双通接头变扣连接,并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转向阀的上部内腔连接并导通,所述转向阀位于所述双通接头变扣的内腔中,并与所述双通接头变扣的内侧壁形成一个环形的转向通道,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使所述转向通道与所述储油腔相连通。所述双通接头变扣的下部与所述固定阀罩的上部内腔连接并导通,所述固定阀罩的底部连接至下部油管。所述双通接头变扣的上部与所述转换接箍的下部连接,且所述转换接箍与所述泵筒接箍和所述泵筒下部外侧壁之间形成环形的输油通道,通过所述T型通道使所述输油通道与所述转向阀的上部内腔相连通;所述转换接箍的顶部连接至上部油管。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柱塞包括:顺次连接的柱塞接头、柱塞杆、柱塞堵头。所述柱塞接头与所述抽油杆连接,所述柱塞杆为管状结构,所述柱塞堵头与所述泵筒的内侧壁紧密接触,通过所述柱塞堵头实现所述上泵筒段和所述下泵筒段的分隔。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泵筒接箍上部的内侧壁与所述泵筒下部的外侧壁螺纹连接。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双通接头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双通接头对应的横截面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六个所述第一通孔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的左右两侧。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孔的下部内壁与所述转向阀的上部外壁螺纹连接。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转向阀还包括支座管塞,所述支座管塞上部的外侧壁与所述阀体下部的内侧壁螺纹连接,且所述支座管塞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阀座和所述固定阀罩相连通。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双通接头变扣上部的内侧壁与所述双通接头下部的外侧壁螺纹连接,下部的内侧壁与所述固定阀罩上部的外侧壁螺纹连接。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阀总成还包括异径接头,所述异径接头的下部内径大于上部内径,所述异径接头与所述固定阀罩的下部螺纹连接并导通。所述异径接头的下部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用于连接所述下部油管。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转换接箍下部的内侧壁与所述双通接头变扣上部的外侧壁螺纹连接,上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用于连接所述上部油管。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深井抽油泵还包括导向接头,所述导向接头与所述泵筒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接头的外侧壁上沿径向向外设置有多个扶正块,所述扶正块沿所述导向接头的圆周均匀分布,并与所述上部油管的内壁相抵接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深井抽油泵,通过柱塞将泵筒分隔为互相独立的上泵筒段和下泵筒段,使下泵筒段与泵筒接箍、以及双通接头的顶面之间形成储油腔。通过双通接头的第一通孔使储油腔与环形的转向通道相连通,同时,转向通道与转向阀中第一阀球下部的空间和固定阀总成中第二阀球上部的空间相连通。通过第二通孔与连接孔形成的T型通道,使环形的输油通道与转向阀中第一阀球上部的内腔相连通。进行上述设置后,当柱塞向上移动时,储油腔中的压力降低,与储油腔相连通的第一通孔、转向通道、转向阀中第一阀球下部的空间以及固定阀罩中第二阀球上部的空间中压力均随之降低,从而使第二阀球在油井内压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并将固定阀总成打开,而第一阀球由于下部压力较低而无法向上运动,从而使转向阀处于关闭状态,保证原油经转向通道和第一通孔流入储油腔中。在此过程中,原油只需经过直径较大的第二阀球就能到达储油腔内,因此原油的流动通道较宽,流量较大,从而提高了泵效。而且,原油暂时储存在储油腔中而不是柱塞与泵筒之间的空隙中,减少了原油对柱塞的冲击,延长了柱塞的使用寿命。而当柱塞向下移动时,储油腔中的原油沿第一通孔被压回转向通道,固定阀总成关闭,此时第一阀球下部的压力大于上部,第一阀球向上运动并使转向阀打开,原油经转向阀进入T型通道,再沿输油通道流入泵筒与油管之间的环空中,最后流入泵筒以上的油管,完成原油的开采。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深井抽油泵,泵效较高、且不易损坏,使用方便,适于规模化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深井抽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柱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双通接头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双通接头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深井抽油泵中柱塞向上运动时原油流动方向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深井抽油泵中柱塞向下运动时原油流动方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 泵筒,
101 储油腔,
2 固定阀总成,
201 固定阀罩,
2011 第二凸起台阶,
202 第二阀球,
203 第二阀座,
204 异径接头,
3 柱塞,
301 柱塞接头,
302 柱塞杆,
303 柱塞堵头,
4 液流转换机构,
401 转换接箍,
402 泵筒接箍,
403 双通接头,
4031 第一通孔,
4032 第二通孔,
40321 锥形凹槽,
4033 连接孔,
4034 T型通道,
404 双通接头变扣,
405 转向阀,
4051 阀体,
40511 第一凸起台阶,
4052 第一阀球,
4053 第一阀座,
4054 支座管塞,
406 转向通道,
407 输油通道,
5 导向接头,
501 扶正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深井抽油泵,如附图1所示,包括泵筒1、固定阀总成2、柱塞3和液流转换机构4。
其中,液流转换机构4包括:转换接箍401、泵筒接箍402、双通接头403、双通接头变扣404、转向阀405。双通接头403沿轴向设置有第一通孔4031,沿径向设置有第二通孔4032,双通接头403的下端面上还设置有连接孔4033,连接孔4033与第二通孔4032相连通,并形成T型通道4034,T型通道4034与第一通孔4031相互独立。转向阀405包括:阀体4051、以及设置在阀体4051内腔下部的第一阀球4052和相对应的第一阀座4053,阀体4051内侧壁上沿径向向内设置有一圈第一凸起台阶40511,第一阀球4052设置在第一凸起台阶40511和第一阀座4053之间,使原油只能由下至上流经转向阀405。
固定阀总成2包括:固定阀罩201、以及设置在固定阀罩201内腔下部的第二阀球202和相对应的第二阀座203,固定阀罩201内侧壁上沿径向向内设置有一圈第二凸起台阶2011,第二阀球202设置在第二凸起台阶2011和第二阀座203之间,使原油只能由下至上流经固定阀总成2。
使用时,柱塞3设置在泵筒1中,且顶部连接至抽油杆,通过柱塞3将泵筒1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泵筒段和下泵筒段。泵筒1的底部与泵筒接箍402连接并导通,形成储油腔101。双通接头403的上部与泵筒接箍402连接,下部的外侧壁与双通接头变扣404连接,并通过连接孔4033与转向阀405的上部内腔连接并导通,转向阀405位于双通接头变扣404的内腔中,并与双通接头变扣404的内侧壁形成一个环形的转向通道406,通过第一通孔4031使转向通道406与储油腔101相连通。双通接头变扣404的下部与固定阀罩201的上部内腔连接并导通,且固定阀罩201中第二阀球202上部的空间、转向通道406、转向阀405中第一阀球4052下部的空间互相连通,固定阀罩201的底部连接至下部油管。双通接头变扣404的上部与转换接箍401的下部连接,且转换接箍401与泵筒接箍402和泵筒1下部外侧壁之间形成环形的输油通道407,通过T型通道4034使输油通道407与转向阀405的上部内腔相连通。转换接箍401的顶部连接至上部油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深井抽油泵,通过柱塞3将泵筒1分隔为互相独立的上泵筒段和下泵筒段,使下泵筒段与泵筒接箍402、以及双通接头403的顶面之间形成储油腔101。通过双通接头403的第一通孔4031使储油腔101与环形的转向通道406相连通,同时,转向通道406与转向阀405中第一阀球4052下部的空间和固定阀总成2中第二阀球202上部的空间相连通。通过第二通孔4032与连接孔4033形成的T型通道4034,使环形的输油通道407与转向阀405中第一阀球4052上部的内腔相连通。进行上述设置后,当柱塞3向上移动时,储油腔101中的压力降低,与储油腔101相连通的第一通孔4031、转向通道406、转向阀405中第一阀球4052下部的空间以及固定阀罩201中第二阀球202上部的空间中压力均随之降低,从而使第二阀球202在油井内压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并将固定阀总成2打开,而第一阀球4052由于下部压力较低而无法向上运动,从而使转向阀405处于关闭状态,保证原油经转向通道406和第一通孔4031流入储油腔101中。在此过程中,原油只需经过直径较大的第二阀球202就能到达储油腔101内,因此原油的流动通道较宽,流量较大,从而提高了泵效。而且,原油暂时储存在储油腔101中而不是柱塞3与泵筒1之间的空隙中,减少了原油对柱塞3的冲击,延长了柱塞3的使用寿命。而当柱塞3向下移动时,储油腔101中的原油沿第一通孔4031被压回转向通道406,固定阀总成2关闭,此时第一阀球4052下部的压力大于上部,第一阀球4052向上运动并使转向阀405打开,原油经转向阀405进入T型通道4034,再沿输油通道407流入泵筒1与油管之间的环空中,最后流入泵筒1以上的油管,完成原油的开采。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深井抽油泵,泵效较高、且不易损坏,使用方便,适于规模化推广应用。
具体地,为了提高柱塞3的强度,增加柱塞3抗拉和抗压的能力,如附图2所示,柱塞3包括:顺次连接的柱塞接头301、柱塞杆302、柱塞堵头303。柱塞接头301与抽油杆连接,以通过抽油杆带动整个柱塞3上下运动。柱塞杆302为管状结构,柱塞杆302相当于柱塞3的主体,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柱塞接头301和柱塞堵头303进行封堵,使仅在泵筒1中部上下运动的较细的杆状柱塞3,变成一个能将泵筒1分隔成上下两个独立部分的较粗的柱状柱塞3,从而增大了柱塞3的横截面积和抗拉抗压强度,延长了柱塞3的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泵筒段和下泵筒段的分隔,柱塞堵头303与泵筒1的内侧壁紧密接触,以将进入泵筒1的原油密封在下泵筒段中,使柱塞3向下运动时能将原油充分压入第一通孔4031转向通道406、转向阀405、T型通道4034、输油通道407,最后进入油管内,实现原油的开采。
具体地,泵筒1下部与泵筒接箍402、双通接头403顺次连接,并使泵筒1下部的内壁、泵筒接箍402的内壁、双通接头403的顶面之间形成储油腔101,由于原油的暂时存储。为了便于泵筒接箍402与泵筒1的连接,泵筒接箍402上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泵筒1下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以使泵筒接箍402上部与泵筒1下部螺纹连接,以便于泵筒接箍402的安装和拆卸。
具体地,为了通过双通接头403对原油的流动方向进行引导和分配,双通接头403为圆柱体,沿其轴向设置有第一通孔4031,用于使储油腔101与转向通道406相连通。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第一通孔4031的数量优选为6个,以使原油能够迅速通过双通接头403。双通接头403的径向设置有一个第二通孔4032,第二通孔4032将双通接头403对应的横截面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双通接头403的下端面上还设置有连接孔4033,且连接孔4033与双通接头403同轴设置,从而使连接孔4033与第二通孔4032的中部相连通,并形成一个T型通道4034。原油由下至上进入连接孔4033后,沿T型通道4034的两个水平臂,即沿第二通孔4032的左右两部分,流入输油通道407,以实现原油向油管中的运输。为了减轻原油由下至上运动时对第二通孔4032的中部,即对第二通孔4032与连接孔4033的交叉部位造成的冲击,第二通孔4032的中部设置有锥形凹槽40321,通过锥形凹槽40321对原油的流动方向进行引导,使原油经过锥形凹槽40321的缓冲后再流入第二通孔4032的两侧,保证原油平稳地流出第二通孔4032。此外,6个第一通孔4031对称设置在第二通孔4032的左右两侧,以避免第一通孔4031与第二通孔4032之间的交叉,使第一通孔4031和T型通道4034保持相互独立,使原油向上和向下的流动通道互不干扰,保证原油在双通接头403中的顺畅流通。
具体地,由于转向阀405中设置有第一阀球4052和第一阀座4053,因此第一阀球4052将转向阀405的内腔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即上腔体和下腔体。更详细地,第一阀座4053呈扁圆柱形,该扁圆柱形的中部设置有与第一阀球4052相对应的圆形通孔,第一阀球4052能够坐入该圆形通孔中,且不会从圆形通孔中掉落。当第一阀球4052下部的压力大于上部的压力时,第一阀球4052向上运动,使转向阀405处于打开状态,通过第一凸起台阶40511的阻挡作用使第一阀球4052处于预定的空间中,从而使原油经过圆形通孔并通过第一阀球4052与第一阀座4053之间的空隙从转向阀405的下腔体流至上腔体。而当第一阀球4052下部的压力小于或等于上部的压力时,第一阀球4052在第一阀座4053的阻挡下无法向下运动,只能被压紧在第一阀座4053的圆形通孔中,从而使转向阀405处于关闭状态,实现转向阀405对原油的单向导通。固定阀总成2的结构与转向阀405相似,通过第二阀球202和第二阀座203实现原油由下至上的单向导通,即柱塞3向上(即上冲程)运动时,转向阀405开启,而柱塞3向下(即下冲程)运动时,转向阀405关闭。同时,由于转向阀405位于泵筒2的下端,而不是泵筒2中,从而使转向阀405中第一阀球4052的直径不受泵筒2和柱塞3尺寸的限制,使第一阀球4052能够具有较大的直径,拓宽了原油流动的通道,减小了原油流动的阻力,进而使深井抽油泵的泵效得到提高。
具体地,双通接头403下部的连接孔4033与转向阀405中第一阀球4052的上腔体相连通,以使流经转向阀405的原油能够直接进入连接孔4033,并通过T型通道4034进入输油通道407,完成原油向油管的输送。同时,连接孔4033的下部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阀体4051的上部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以使连接孔4033的下部与转向阀405的上部螺纹连接,便于转向阀405的安装和拆卸。
具体地,为了使第一阀球4052和第一阀座4053在转向阀405主体中的位置保持稳固,转向阀405还包括支座管塞4054,支座管塞4054整体呈管状,其上部的外侧壁与阀体4051下部的内侧壁螺纹连接,以便于支座管塞4054的安装和拆卸。同时,支座管塞4054的顶面与第一阀座4053的底面相抵接触,且支座管塞4054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阀体4051的内侧壁上,因此,支座管塞4054能够为第一阀座4053提供支撑,提高转向阀405的整体强度,保证转向阀405的正常使用。支座管塞405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阀座4053的下腔体和固定阀总成2的上腔体相连通,以使支座管塞4054的内腔与环形的转向通道406相连通,保证原油能够经过转向通道406流入支座管塞4054,再通过第一阀球4052和第一阀座4053进入T型通道4034和输油通道407,实现原油的开采和输送。
具体地,双通接头变扣404设置在双通接头403下部与固定阀罩201的上部之间,并套装在转向阀405的外部,以与转向阀405之间形成环形的转向通道406。柱塞3完成一次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原油两次经过转向通道406,且方向不同。通过深井抽油泵中各部件与双通接头403的配合,对原油的流动方向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抽油泵的泵效和使用寿命。为了便于双通接头变扣404的装卸,双通接头变扣404上部的内侧壁与双通接头403下部的外侧壁螺纹连接,双通接头变扣404下部的内侧壁与固定阀罩201上部的外侧壁螺纹连接,以便于双通接头变扣404的维修和更换。
具体地,为了便于固定阀总成2与下部油管的连接,固定阀总成2还包括异径接头204,异径接头204的下部内径大于上部内径,以使原油顺利流入固定阀总成2的内腔中。异径接头204与固定阀罩201的下部螺纹连接并导通,一方面便于异径接头204的安装和拆卸,另一方面,异径接头204的顶面与第二阀座203的底面相抵接触,且异径接头204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固定阀罩201的内侧壁上,从而使异径接头204能够为第二阀座203提供支撑,提高固定阀总成2的整体强度。同时,异径接头204的下部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外螺纹,用于与下部油管进行螺纹连接。
具体地,转换接箍401套装在泵筒1下部和泵筒接箍402的外侧,转换接箍401下部的内侧壁与双通接头变扣404上部的外侧壁螺纹连接,从而使转换接箍401与泵筒1下部外壁和泵筒接箍402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的输油通道407,同时,转换接箍401的上端连接至油管,以将原油输送至油管。为了使转换接箍401与双通接头变扣404的连接更加稳定,双通接头变扣404的侧壁上沿径向向外设置有一圈台阶,转换接箍401的底面与该台阶的顶面相抵接触,以使该台阶为转换接箍401提供稳固的支撑,保证转换接箍401的正常工作。转换接箍401上部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内螺纹,以使转换接箍401与上部油管螺纹连接,便于抽油泵在油管管柱中的安装和拆卸。转换接箍401属于液流转换机构4,通过液流转换机构4的设置,增加深井抽油泵的承载能力,减轻柱塞3上下运动而使泵筒2中产生的压差造成的泵筒2扩张和柱塞3变形,从而减少柱塞3与泵筒2之间的油液漏失,提高深井抽油泵的泵效。
具体地,转换接箍401的上端与上部油管连接后,泵筒1的上部位于油管的内腔中,为了使泵筒1位于油管内腔的正中,深井抽油泵还包括导向接头5,导向接头5与泵筒1的顶部螺纹连接,以便于导向接头5的装卸。导向接头5的外侧壁上沿径向向外设置有多个扶正块501,扶正块501沿导向接头5的圆周均匀分布,并与上部油管的内壁相抵接触,通过扶正块501使泵筒1与油管内壁各个方向上的距离均保持相等,从而将深井抽油泵扶正,以保证深井抽油泵的高效运行。
具体地,现有技术提供的抽油泵中也设置有两级保证油液单向流动的阀门,其中也包括阀球和阀座,但采油时,这两个阀门会同步打开和关闭,因此,每次进入柱塞泵中的原油其实仅是通过第二级直径较小的阀门的油量,所以现有技术提供的抽油泵泵效较低。同时,由于阀门的直径较小,阀球的直径相应也较小,阀球容易失灵,造成阀门失效。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井抽油泵通过改变原油的流动通道,解决了上述问题。该深井抽油泵使用时,将上部油管与转换接箍401的上端螺纹连接,将下部油管与异径接头204的下端螺纹连接,抽油杆与导向接头5连接,从而使深井抽油泵与油管管柱成为一个整体,便于原油的开采。深井抽油泵下入石油储层后,如附图5所示,抽油杆带动柱塞3向上运动时,储油腔101压力减小,由于储油腔101与转向通道406通过第一通孔4031相连通,所以转向通道406以及与转向通道406相连通的转向阀405的下腔体、固定阀总成2的上腔体的压力均随之减小,而固定阀总成2的下腔体的压力则暂时没有改变,因此固定阀总成2的第二阀球202上下两侧形成压力差,使第二阀球202向上运动,并将固定阀总成2打开,原油被压入固定阀总成2的上腔体,并通过转向通道406和第一通孔4031进入并暂时储存在储油腔101。此时,由于转向阀405下腔体中的压力较小,而上腔体中压力相对较大,因此第一阀球4052被压在第一阀座4053中,使转向阀405关闭,导致原油不会流经转向阀405。当柱塞3向下运动时,如附图6所示,柱塞3使储油腔101中的原油再次通过第一通孔4031压回到转向通道406中,由于此时转向通道406中的原油具有一定的压力和速度,从而使转向阀405下腔体中的压力大于上腔体,因此转向阀405的第一阀球4052向上运动,转向阀405打开,而固定阀总成2关闭,原油经过转向阀405流入T型通道4034,并经第二通孔4032的两端进入环形的输油通道407中,从而将原油压入泵筒1与油管之间的环空中,最后流入泵筒1以上的油管。通过柱塞3多次上下运动,将原油通过油管举升至井口处,完成原油的开采和输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井抽油泵,将上冲程采油改变为下冲程采油,从而使原油进入泵筒1时只经过直径较大的固定阀,从而增大了原油的流量,提高了泵效,同时延长了固定阀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深井抽油泵,包括泵筒(1)、固定阀总成(2),其特征在于,所述深井抽油泵还包括柱塞(3)和液流转换机构(4);
所述液流转换机构(4)包括:转换接箍(401)、泵筒接箍(402)、双通接头(403)、双通接头变扣(404)、转向阀(405);所述双通接头(403)沿轴向设置有第一通孔(4031),沿径向设置有第二通孔(4032),所述双通接头(403)的下端面上还设置有连接孔(4033),所述连接孔(4033)与所述第二通孔(4032)相连通,并形成T型通道(4034),所述T型通道(4034)与所述第一通孔(4031)相互独立;所述转向阀(405)包括:阀体(4051)、以及设置在所述阀体(4051)内腔下部的第一阀球(4052)和第一阀座(4053),所述阀体(4051)内侧壁上沿径向向内设置有一圈第一凸起台阶(40511),所述第一阀球(4052)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台阶(40511)和所述第一阀座(4053)之间,使原油只能由下至上流经所述转向阀(405);
所述固定阀总成(2)包括:固定阀罩(201)、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阀罩(201)内腔下部的第二阀球(202)和第二阀座(203),所述固定阀罩(201)内侧壁上沿径向向内设置有一圈第二凸起台阶(2011),所述第二阀球(202)设置在所述第二凸起台阶(2011)和所述第二阀座(203)之间,使原油只能由下至上流经所述固定阀总成(2);
所述柱塞(3)设置在所述泵筒(1)中,且顶部连接至抽油杆,通过所述柱塞(3)将所述泵筒(1)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泵筒段和下泵筒段;所述泵筒(1)的底部与所述泵筒接箍(402)连接并导通,形成储油腔(101);所述双通接头(403)的上部与所述泵筒接箍(402)连接,下部的外侧壁与所述双通接头变扣(404)连接,并通过所述连接孔(4033)与所述转向阀(405)的上部内腔连接并导通,所述转向阀(405)位于所述双通接头变扣(404)的内腔中,并与所述双通接头变扣(404)的内侧壁形成一个环形的转向通道(406),通过所述第一通孔(4031)使所述转向通道(406)与所述储油腔(101)相连通;所述双通接头变扣(404)的下部与所述固定阀罩(201)的上部内腔连接并导通,所述固定阀罩(201)的底部连接至下部油管;所述双通接头变扣(404)的上部与所述转换接箍(401)的下部连接,且所述转换接箍(401)与所述泵筒接箍(402)和所述泵筒(1)下部外侧壁之间形成环形的输油通道(407),通过所述T型通道(4034)使所述输油通道(407)与所述转向阀(405)的上部内腔相连通;所述转换接箍(401)的顶部连接至上部油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3)包括:顺次连接的柱塞接头(301)、柱塞杆(302)、柱塞堵头(303);
所述柱塞接头(301)与所述抽油杆连接,所述柱塞杆(302)为管状结构,所述柱塞堵头(303)与所述泵筒(1)的内侧壁紧密接触,通过所述柱塞堵头(303)实现所述上泵筒段和所述下泵筒段的分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筒接箍(402)上部的内侧壁与所述泵筒(1)下部的外侧壁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4033)与所述双通接头(403)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通孔(4032)将所述双通接头(403)对应的横截面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六个所述第一通孔(4031)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4032)的左右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4033)的下部内壁与所述转向阀(405)的上部外壁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阀(405)还包括支座管塞(4054),所述支座管塞(4054)上部的外侧壁与所述阀体(4051)下部的内侧壁螺纹连接,且所述支座管塞(405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阀座(4053)和所述固定阀罩(201)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通接头变扣(404)上部的内侧壁与所述双通接头(403)下部的外侧壁螺纹连接,下部的内侧壁与所述固定阀罩(201)上部的外侧壁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阀总成(2)还包括异径接头(204),所述异径接头(204)的下部内径大于上部内径,所述异径接头(204)与所述固定阀罩(201)的下部螺纹连接并导通;
所述异径接头(204)的下部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用于连接所述下部油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接箍(401)下部的内侧壁与所述双通接头变扣(404)上部的外侧壁螺纹连接,上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用于连接所述上部油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深井抽油泵还包括导向接头(5),所述导向接头(5)与所述泵筒(1)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接头(5)的外侧壁上沿径向向外设置有多个扶正块(501),所述扶正块(501)沿所述导向接头(5)的圆周均匀分布,并与所述上部油管的内壁相抵接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960798.9U CN206017112U (zh) | 2016-08-26 | 2016-08-26 | 一种深井抽油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960798.9U CN206017112U (zh) | 2016-08-26 | 2016-08-26 | 一种深井抽油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017112U true CN206017112U (zh) | 2017-03-15 |
Family
ID=58252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960798.9U Active CN206017112U (zh) | 2016-08-26 | 2016-08-26 | 一种深井抽油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01711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17203A (zh) * | 2019-10-28 | 2019-12-27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泵筒倒置悬挂上下冲程进排液抽油泵 |
WO2023151120A1 (zh) * | 2022-02-09 | 2023-08-17 | 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分流器、液力端以及柱塞泵 |
-
2016
- 2016-08-26 CN CN201620960798.9U patent/CN20601711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17203A (zh) * | 2019-10-28 | 2019-12-27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泵筒倒置悬挂上下冲程进排液抽油泵 |
CN110617203B (zh) * | 2019-10-28 | 2024-06-11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泵筒倒置悬挂上下冲程进排液抽油泵 |
WO2023151120A1 (zh) * | 2022-02-09 | 2023-08-17 | 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分流器、液力端以及柱塞泵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89664B (zh) | 高效分采双作用抽油泵 | |
CN210396694U (zh) | 一种联动式液压换层开关 | |
CN210217698U (zh) | 一种三层油井有杆泵采油采水回注管柱 | |
CN206017112U (zh) | 一种深井抽油泵 | |
CN109653710A (zh) | 一种液力驱动往复泵 | |
CN104612944B (zh) | 一种抽稠油泵 | |
CN206988079U (zh) | 一种液压式抽油泵 | |
CN205243806U (zh) | 一种双作用抽油泵 | |
CN203383783U (zh) | 闭式底部换向开关 | |
CN203879719U (zh) | 一种注气采油一体化泵 | |
CN207297303U (zh) | 一种有杆举升全程出液抽油泵 | |
CN109973371A (zh) | 用于高含水油井的串联式双作用注采泵 | |
CN206220874U (zh) | 一种抽油杆短节 | |
CN202731855U (zh) | 抽油机驱动无杆液力抽油系统 | |
CN111980640B (zh) | 一种三层油井有杆泵采油采水回注管柱及使用方法 | |
CN201507428U (zh) | 一种热采偏心抽稠泵 | |
CN207686947U (zh) | 一种强制阀式分抽混出抽油泵 | |
CN201416391Y (zh) | 井下增压器 | |
CN201176922Y (zh) | 过桥式分采抽油泵 | |
CN112177574A (zh) | 联动式液压换层开关及联动式换层方法 | |
CN205349677U (zh) | 环形柱塞小排量管式抽油泵 | |
CN208702831U (zh) | 一种油缸的慢速回油结构 | |
CN101949277B (zh) | 一种泵下加重的采油方法及其泵下加重抽油泵 | |
CN109424529B (zh) | 有杆举升全程出液抽油泵 | |
CN206681957U (zh) | 三柱塞排采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