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01799U - 一种热风和红外联合加热的短纤预烘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风和红外联合加热的短纤预烘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01799U
CN206001799U CN201620884382.3U CN201620884382U CN206001799U CN 206001799 U CN206001799 U CN 206001799U CN 201620884382 U CN201620884382 U CN 201620884382U CN 206001799 U CN206001799 U CN 2060017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hot blast
wind
collecting cover
short fib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843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敏
陈勇君
梁堂
刘小军
刘福胜
竭发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bin Grac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bin Gra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bin Grac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bin Gra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843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017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017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017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风和红外联合加热的短纤预烘系统,属于短纤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所述预烘系统包括多个干燥单元,每个干燥单元包括集风罩和设于集风罩下部的红外发生器,所述集风罩上部设有风管,所述风管的一端通过法兰与所述集风罩连接,风管的另一端与短纤生产线上的烘干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热风和红外加热方式组合,其中热风为预烘系统后端的烘干装置中产生的热风,经收集后,输送至本实用新型的集风罩中再次利用,大大提高热能利用率,与红外加热方式配合使用,既能达到丝条受热均匀,保证质量稳定,又能达到节约能耗,安全环保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热风和红外联合加热的短纤预烘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风和红外联合加热的短纤预烘系统,属于短纤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短纤生产过程中的预烘系统是烘干机前端对纤维预烘的烘干装置,由于该段的纤维水份含量大,如果采用常规的外部加热烘干方式,容易造成丝条内外受热不均,导致外干内湿的情况,且会因为该步骤受热不均的情况,造成短纤成品质量稳定性差,外观不好的问题。
随着人类对电磁波的了解,科学家发现红外辐射相对其它加热方式有其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加热针对性好,加热时间短,节约能源等等。与其它电磁波(如紫外线、微波)一样,红外辐射具有光谱分布和高能量强度是其两个主要的辐射特征。
红外线对分子吸收的原理是入射的红外线频率与分子固有频率相当,也就是入射的红外线波长与分子运动的波长相等时,引起激烈的分子共振,分子吸收红外线,并把红外线的能量转化为分子的热运动能,在宏观形态上表现出物体温度上升。对于红外线的吸收,不是所有分子都可以吸收,根据研究表明,只有对显示出电的极性分子也就是极性分子才可以吸收。粘胶纤维的纤维素分子上含有大量羟基,使得分子成为极性分子,而水也是极性分子,因此粘胶纤维和水可以对红外线进行吸收,这使得使用红外线在加热纤维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短纤生产过程中的预烘阶段采用常规的加热方式,烘干时间长,丝层温度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热风和红外加热联合的预烘系统,大大提高热能利用率和丝条烘干程度的一致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风和红外联合加热的短纤预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干燥单元,每个干燥单元包括集风罩和设于集风罩下部的红外发生器,所述集风罩上部设有风管,所述风管的一端通过法兰与所述集风罩连接,风管的另一端与短纤生产线上的烘干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发生器包括第一红外发生器和第二红外发生器,所述第一发生器与第二发生器之间设有热风通道。
所述红外发生器为催化式红外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预烘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催化式红外发生器运行的PLC自动控制系统。
所述集风罩可拆卸安装于安装架上。
所述集风罩下方设有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热风和红外加热方式组合,其中热风为预烘系统后端的烘干装置中产生的热风,经收集后,输送至本实用新型的集风罩中再次利用,大大提高热能利用率,与红外加热方式配合使用,既能达到丝条受热均匀,保证质量稳定,又能达到节约能耗,安全环保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能够稳定地提高预烘效果,一方面能够提高短纤进入烘干机的问题,缩短后期烘干的时间,从而提高烘干产能,另一方面丝条的受热均匀,避免丝层温度不一致,影响质量稳定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红外发生器包括第一红外发生器和第二红外发生器,所述第一发生器与第二发生器之间设有热风通道,以使热风与物料进行充分的接触,红外发生器与热风间隔设置,进一步保证丝条的受热均匀性。
(3)本实用新型的红外发生器为催化式红外发生器,催化式红外线加热设备为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在催化介质的作用下,发生催化反应,释放出红外线,红外线辐射至丝层,水分子和纤维素分子吸收,从而使温度上升。催化式燃气红外发生器能将85%的能量转化为红外辐射,其余15%能量存在于发生器排放的废气中,85%的红外辐射直接作用于纤维和纤维中的水分,充分被吸收,充当蒸发热。15%的废气凭借预热段的负压,穿透纤维层,充当热风带走纤维中的水汽,由此可见利用此种红外发生器进行物料干燥,能量利用率极高。
(4)本实用新型的本实用新型的预烘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催化式红外发生器运行的PLC自动控制系统,一旦停止输送物料,系统自动切断燃气供应,防止加热过度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集风罩可拆卸安装于安装架上,以方便检修和红外发生器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其中,1-集风罩,2-红外发生器,21-第一红外发生器,22-第二红外发生器3-风管,4-法兰,5-烘干装置,6-热风通道,7-PLC自动控制系统,8-安装架,9-输送带,10-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热风和红外联合加热的短纤预烘系统,如图1~图3所示,包括多个干燥单元,每个干燥单元包括集风罩1和设于集风罩1下部的红外发生器2,所述集风罩1上部设有风管3,所述风管3的一端通过法兰4与所述集风罩1连接,风管3的另一端与短纤生产线上的烘干装置连接5。
本实施例的干燥单元设有3个。
烘干装置3中产生的热气在原来的生产系统中是直接排放的,本实施例将烘干装置3中的热风通过风管接入本实用新型的预热系统,再次利用,起到提高热能利用率的作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热风的利用率,所述红外发生器2包括第一红外发生器21和第二红外发生器22,所述第一发生器21与第二发生器22之间设有热风通道6,以使热风与物料进行充分的接触,且物料经过红外线干燥,再经过热风干燥,最后再经过红外线干燥,干燥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的红外发生器2为催化式红外发生器,即是通过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在催化介质的作用下,发生催化反应,释放出红外线,进行干燥处理。
进一步地,预烘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催化式红外发生器运行的PLC自动控制系统7,主要功能是在物料停止输送时,将催化式红外发生器切断,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控制方法即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集风罩1可拆卸安装于安装架8上;所述集风罩1下方设有输送带9。
本实施例采用的PLC自动控制系统具体包括:压力开关、压力表、稳压阀、流量表、电磁阀和手阀,并且带有触摸屏人机界面,系统燃气电磁阀与设备平链输送带的运行与停止状态进行连锁。一旦设备停止运行,系统将自动切断燃气供应,防止过度加热的情况发生;因燃料气管线上的安装有压力开关,一旦压力过高,系统将产生报警,并及时切断燃气供应,以提高系统的自动化和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热风和红外联合加热的短纤预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干燥单元,每个干燥单元包括集风罩(1)和设于集风罩(1)下部的红外发生器(3),所述集风罩(1)上部设有风管(3),所述风管(3)的一端通过法兰(4)与所述集风罩(1)连接,风管(3)的另一端与短纤生产线上的烘干装置(5)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风和红外联合加热的短纤预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生器(2)包括第一红外发生器(21)和第二红外发生器(22),所述第一发生器(21)与第二发生器(22)之间设有热风通道(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风和红外联合加热的短纤预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生器(2)为催化式红外发生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风和红外联合加热的短纤预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烘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催化式红外发生器运行的PLC自动控制系统(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风和红外联合加热的短纤预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罩(1)可拆卸安装于安装架(8)上。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热风和红外联合加热的短纤预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罩(1)下方设有输送带(9)。
CN201620884382.3U 2016-08-16 2016-08-16 一种热风和红外联合加热的短纤预烘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017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84382.3U CN206001799U (zh) 2016-08-16 2016-08-16 一种热风和红外联合加热的短纤预烘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84382.3U CN206001799U (zh) 2016-08-16 2016-08-16 一种热风和红外联合加热的短纤预烘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01799U true CN206001799U (zh) 2017-03-08

Family

ID=58198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8438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01799U (zh) 2016-08-16 2016-08-16 一种热风和红外联合加热的短纤预烘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0179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3047A (zh) * 2019-02-28 2019-06-14 昆山市瑞浦鑫涂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红外辐射与热风循环相结合加热装置
CN111066880A (zh) * 2019-12-11 2020-04-28 江苏大学 一种变温滚筒式催化红外-热风联合干燥核桃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3047A (zh) * 2019-02-28 2019-06-14 昆山市瑞浦鑫涂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红外辐射与热风循环相结合加热装置
CN111066880A (zh) * 2019-12-11 2020-04-28 江苏大学 一种变温滚筒式催化红外-热风联合干燥核桃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9529B (zh) 木材微波真空干燥炭化装置及干燥炭化方法
CN206001799U (zh) 一种热风和红外联合加热的短纤预烘系统
CN202774086U (zh) 一种微波-太阳能联合烟叶干燥系统
CN204122395U (zh) 药材连续清洗烘干机
CN204685186U (zh) 水磨米粉加工系统
CN205980587U (zh) 一种节约型烘箱
CN203454626U (zh) 太阳能集热器辅助空气能热泵农副产品烘房
CN208333019U (zh) 一种环保节能烘干装置
CN204718340U (zh) 远红外茶叶烘箱
CN103449700A (zh) 污泥快速干化连续供热风干式干燥装置
CN107373712B (zh) 一种远红外干燥设备
CN103017501A (zh) 湿物烘干方法及其装置
CN204944131U (zh) 高湿煤的分段脱水干燥系统
CN205093505U (zh) 六堡茶发酵远程自动化监控装置
CN201407884Y (zh) 相变储热型热泵-太阳能联合干燥装置
CN211120501U (zh) 一种纳米绝热毡的烘干装置
CN103643429B (zh) 微波热能拉幅定型机
CN202968336U (zh) 一种多层运行热风干燥装置
CN206983084U (zh) 一种化妆品包装塑料瓶专用太阳能箱式烘干机
CN205209097U (zh) 一种可控温的胶囊干燥装置
CN205784447U (zh) 连续式物料微波烘干机
CN203893631U (zh) 一种电热管干燥设备热风循环利用装置
CN206008355U (zh) 一种用微波加热器加热锅炉烟气的装置
CN204027212U (zh) 一种电热管干燥设备
CN207995889U (zh) 一种果蔬粉生产用晾干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