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97947U - 双向折叠推车 - Google Patents
双向折叠推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997947U CN205997947U CN201620902595.4U CN201620902595U CN205997947U CN 205997947 U CN205997947 U CN 205997947U CN 201620902595 U CN201620902595 U CN 201620902595U CN 205997947 U CN205997947 U CN 2059979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frame
- sides
- push rod
- singletree
- cross b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01700078171 KNTC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894007 speci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折叠推车,其车架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支架、连接在两个所述侧支架之间的横撑组件,每侧的所述侧支架均包括前支杆、后支杆及推杆,所述前支杆的上部、所述后支杆的上部及所述推杆的下部这三者中的其中两者相枢轴连接,第三者枢轴连接在前述两者中的一者上,或者所述前支杆的上部、后支杆的上部及推杆的下部相互枢轴连接;所述横撑组件包括多根可沿横向翻转收折的横撑杆,所述车架折叠时,同一侧的所述前支杆、后支杆及推杆沿前后方向相互靠拢在一起而实现所述车架的纵向折叠后,所有的所述横撑杆沿横向翻转收折而使得两侧的所述侧支架分别翻转地靠拢在所述横撑组件上进而实现所述车架的横向折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折叠推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儿童推车的种类繁多,其杆件连接也各不相同,相应地,各儿童推车的折叠原理以及折叠后的结构也不相同。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儿童推车,大多存在杆件数量多,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大部分的推车仅能沿前后方向进行折叠,折叠后结构尺寸大等缺点,日常的存放与携带很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折叠后体积小的双向折叠推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向折叠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车架、设于所述车架底部的轮组件、用于将所述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所述车架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支架、连接在两个所述侧支架之间的横撑组件,每侧的所述侧支架均包括自前向后逐渐上倾延伸的前支杆、自后向前逐渐上倾延伸的后支杆,以及推杆,所述前支杆的上部、所述后支杆的上部及所述推杆的下部这三者中的其中两者相枢轴连接且第三者枢轴连接在前述两者中的一者上,或者所述前支杆的上部、后支杆的上部及推杆的下部相互枢轴连接,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前支杆的上部、后支杆的上部及推杆的下部之间用于将三者锁定的车架锁定关节,所述横撑组件包括多根可沿横向翻转收折的横撑杆,所述车架折叠时,同一侧的所述前支杆、后支杆及推杆相对旋转并沿前后方向相互靠拢在一起而实现所述车架的纵向折叠后,所有的所述横撑杆沿横向翻转收折而使得两侧的所述侧支架分别翻转地靠拢至所述横撑组件上进而实现所述车架的横向折叠。
优选地,每侧的所述侧支架还包括推把,所述推把的下部与所述推杆的上部相枢轴连接,所述推把与所述推杆之间设有用于将两者锁定的推把锁定件,所述车架在进行所述纵向折叠前,所述推把相对所述推杆旋转而与所述推杆靠拢在一起。
进一步地,每根所述横撑杆均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杆、枢轴连接在所述横杆一端并固定连接在一侧所述侧支架上的第一连杆、枢轴连接在所述横杆另一端并固定连接在另一侧所述侧支架上的第二连杆。
更进一步地,所述车架在完成所述纵向折叠后,所有的所述横撑杆中所述第一连杆相对所述横杆旋转时的转动轴心线相互平行或共线延伸;所有的所述横撑杆中所有的所述横撑杆中所述第二连杆相对所述横杆旋转时的转动轴心线相互平行或共线延伸。
更进一步地,所述车架在完成所述纵向折叠后,所述横撑组件上的多根所述横撑杆分别处于不同的高度位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车架在进行所述横向折叠时,所有的所述第一连杆与所有的所述第二连杆分别相对所有的所述横杆向内相向旋转,并带动两侧的所述侧支架相向旋转而靠拢在所述横杆的同一侧上。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车架在进行所述横向折叠时,两侧的所述侧支架分别相对所有的所述横杆向后旋转而靠拢在所有的所述横杆的后侧;两侧的所述侧支架上,一侧的推把上设有挂钩,另一侧的所述推把上设有挂钩座,所述车架在完成所述的横向折叠后,所述挂钩与所述挂钩座相配合钩挂而使得两侧的所述侧支架相固定。
优选地,多根所述横撑杆包括设于两侧所述前支杆之间的第一横撑杆;和/或设于两侧所述后支杆之间的第二横撑杆;和/或设于两侧所述推把之间的第三横撑杆。
优选地,所述轮组件包括分别设于两侧所述前支杆下部的两组前轮组件、分别设于两侧所述后支杆下部的两组后轮组件,当所述车架完成所述纵向折叠后,两所述前轮组件收拢于两所述后轮组件之间;当所述车架完成所述横向折叠后,所述车架依靠两侧的所述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自立于地面。
优选地,每侧所述侧支架上所述前支杆的上部、后支杆的上部及推杆的下部通过同一转轴相枢轴连接,每侧的所述侧支架上均设有所述车架锁定关节,两侧的所述车架锁定关节之间连接有用于将两者同步解锁的解锁拎手。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折叠推车,其中通过在两侧的侧支架之间设置可横向收折的横撑组件,在每侧的侧支架上前支杆、后支杆、推杆沿前后方向靠拢在一起而实现车架的纵向折叠后,通过横撑组件上的所有横撑杆的横向翻转收折而带动两侧的侧支架进行翻转而靠拢在横撑组件上,从而实现车架的横向折叠,这使得折叠后的车架横向尺寸大幅减小,大大地减小了车架折叠后的体积,折叠后的车架能够自立于地面,为用户的日常携带与存放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折叠推车展开状态下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折叠推车推把折叠后的立体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折叠推车半折叠状态下的侧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折叠推车完成纵向折叠后的侧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折叠推车完成纵向折叠后的立体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折叠推车经横向折叠后的后视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折叠推车经横向折叠后的立体图;
其中:10、侧支架;1、前支杆;2、后支杆;3、推杆;4、车架锁定关节;5、推把;6、推把锁定件;7、第一横撑杆;8、第二横撑杆;9、第三横撑杆;71、81、91、横杆;72、82、92、第一连杆;73、83、93、第二连杆;11、挂钩;12、挂钩座;13、解锁拎手;20、前轮组件;30、后轮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图2所示的双向折叠推车,其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车架、设于车架底部的轮组件,以及用于将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其中车架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支架10、连接在两个侧支架10之间的横撑组件。
参见图1、图2所示,每侧的侧支架10均包括自前向后逐渐上倾延伸的前支杆1、自后向前逐渐上倾延伸的后支杆2,以及推杆3,前支杆1的上部、后支杆2的上部及推杆3的下部这三者中的其中两者相枢轴连接,第三者枢轴连接在前述两者的一者上,或者上述的三者相互枢轴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前支杆1的上部、后支杆2的上部及推杆3的下部之间通过同一转轴相枢轴连接。前支杆1的上部、后支杆2的上部及推杆3的下部之间还设有用于将三者锁定的车架锁定关节4,两侧的侧支架10之间还设有用于将两侧的车架锁定关节4同步解锁的解锁拎手13。轮组件包括分别设于两侧前支杆1底部的两组前轮组件20和分别设于两侧后支杆2底部的两组后轮组件30。
每侧的侧支架10还包括下部枢轴连接在推杆3上部上的推把5,推把5与推杆3之间设有用于将两者锁定的推把锁定件6,该推把锁定件6可设置为具有多个锁定档位,从而使得推把5相对推杆3具有多个锁定角度,以满足用户不同推行角度的需要。该推把锁定件6还可设置为当推把5相对推杆3向前翻转时发生解锁,从而方便用户将推把5与推杆3沿长度方向靠拢收折。
横撑组件包括多根可沿横向翻转收折的横撑杆。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5所示,这多根横撑杆包括设于两侧前支杆1之间的第一横撑杆7、设于两侧后支杆2之间的第二横撑杆8、设于两侧推把5顶部之间的第三横撑杆9。具体地,第一横撑杆7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杆71、通过转轴a1枢轴连接在横杆71一端上的第一连杆72、通过转轴a2枢轴连接在横杆71另一端上的第二连杆73,第一连杆72的另一端及第二连杆7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前支杆1上;第二横撑杆8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杆81、通过转轴b1枢轴连接在横杆81一端上的第一连杆82、通过转轴b2枢轴连接在横杆81另一端上的第二连杆83,第一连杆82的另一端及第二连杆8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后支杆2上;第三横撑杆9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杆91、通过转轴c1枢轴连接在横杆91一端上的第一连杆92、通过转轴c2枢轴连接在横杆91另一端上的第二连杆93,第一连杆92的另一端及第二连杆9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侧推把3的顶部上。
参见图1所示,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且车架锁定关节4与推把锁定件6均锁定时,每一侧的侧支架10上,前支杆1、后支杆2及推杆3相对展开,横撑组件的第一横撑杆7、第二横撑杆8及第三横撑杆9沿横向展开并支撑在两侧的侧支架10之间,用户可握持两侧的推把5或者第三横撑杆9来推行推车。
当需要将车架折叠起来时,首先,解锁推把锁定件6,将两侧的推把5连同第三横撑杆9一起向前翻转而使得推把5与推杆3相靠拢,接着操作者向上提拉解锁拎手13而使得两侧的车架锁定件4解锁,推杆3连同推把5及第三横撑杆9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逐渐向后翻转,同时前支杆1与后支杆2也沿前后方向相对旋转靠拢,如图3所示,直至同一侧的前支杆1、后支杆2、推杆3及推把5沿前后方向靠拢在一起后,该车架的纵向折叠完成,经该纵向折叠后的车架如图4、图5所示,两侧的前轮组件20收拢至两侧的后轮组件30之间,且同一侧的前轮组件20与后轮组件30沿横向靠拢在一起。此时,横撑组件的第一横撑杆7、第二横撑杆8及第三横撑杆9分别处于不同的高度位置,转轴a1、b1、c1的轴心线相互平行或共线延伸,转轴a2、b2、c2的轴心线也相互平行或共线延伸。在本实施例中,转轴a1、b1、c1、a2、b2、c2的轴心线均处于同一平面内,且转轴a1、b1、c1轴心线共线延伸,转轴a2、b2、c2的轴心线也共线延伸地设置。
接着对该车架进行横向折叠:将一侧的侧支架10与所有的第一连杆72、82、92一起相对所有的横杆71、81、91进行翻转,将另一侧的侧支架10与所有的第二连杆73、83、93一起相对所有的横杆71、81、91进行翻转。进行上述翻转时,可将所有的第一连杆72、82、92与所有的第二连杆73、83、93分别相对所有的横杆向内相向翻转,从而带动两侧的侧支架10相向翻转而逐渐收拢在横杆71、81、91的同一侧上。在本实施例中,两侧的侧支架10分别相对所有的横杆71、81、91向后旋转而靠拢在所有的横杆71、81、91的后侧,如图6、图7所示。此外,参见图1、图2所示,两侧的推把5上,其中一侧的推把5上设置有挂钩11,另一侧的推把5上设置有挂钩座12,在完成上述横向折叠后,将挂钩11与挂钩座12相配合钩挂,便可使得两侧的侧支架10相固定。折叠后的车架结构平整紧凑,车架可依靠两组前轮组件20与两组后轮组件30自立于地面。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折叠推车,其中通过在两侧的侧支架10之间设置可横向收折的横撑组件,在每侧的侧支架10上前支杆1、后支杆2、推杆3沿前后方向靠拢在一起而实现车架的纵向折叠后,通过横撑组件上的所有横撑杆的横向翻转收折而带动两侧的侧支架10进行翻转而靠拢在横撑组件上,从而实现车架的横向折叠,这使得折叠后的车架横向尺寸大幅减小,大大地减小了车架折叠后的体积,折叠后的车架能够自立于地面,为用户的日常携带与存放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向折叠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车架、设于所述车架底部的轮组件、用于将所述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所述车架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支架、连接在两个所述侧支架之间的横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侧的所述侧支架均包括自前向后逐渐上倾延伸的前支杆、自后向前逐渐上倾延伸的后支杆,以及推杆,所述前支杆的上部、所述后支杆的上部及所述推杆的下部这三者中的其中两者相枢轴连接且第三者枢轴连接在前述两者中的一者上,或者所述前支杆的上部、后支杆的上部及推杆的下部相互枢轴连接,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前支杆的上部、后支杆的上部及推杆的下部之间用于将三者锁定的车架锁定关节,所述横撑组件包括多根可沿横向翻转收折的横撑杆,所述车架折叠时,同一侧的所述前支杆、后支杆及推杆相对旋转并沿前后方向相互靠拢在一起而实现所述车架的纵向折叠后,所有的所述横撑杆沿横向翻转收折而使得两侧的所述侧支架分别翻转地靠拢至所述横撑组件上进而实现所述车架的横向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折叠推车,其特征在于:每侧的所述侧支架还包括推把,所述推把的下部与所述推杆的上部相枢轴连接,所述推把与所述推杆之间设有用于将两者锁定的推把锁定件,所述车架在进行所述纵向折叠前,所述推把相对所述推杆旋转而与所述推杆靠拢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折叠推车,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横撑杆均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杆、枢轴连接在所述横杆一端并固定连接在一侧所述侧支架上的第一连杆、枢轴连接在所述横杆另一端并固定连接在另一侧所述侧支架上的第二连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折叠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在完成所述纵向折叠后,所有的所述横撑杆中所述第一连杆相对所述横杆旋转时的转动轴心线相互平行或共线延伸;所有的所述横撑杆中所有的所述横撑杆中所述第二连杆相对所述横杆旋转时的转动轴心线相互平行或共线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折叠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在完成所述纵向折叠后,所述横撑组件上的多根所述横撑杆分别处于不同的高度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折叠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在进行所述横向折叠时,所有的所述第一连杆与所有的所述第二连杆分别相对所有的所述横杆向内相向旋转,并带动两侧的所述侧支架相向旋转而靠拢在所述横杆的同一侧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折叠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在进行所述横向折叠时,两侧的所述侧支架分别相对所有的所述横杆向后旋转而靠拢在所有的所述横杆的后侧;两侧的所述侧支架上,一侧的推把上设有挂钩,另一侧的所述推把上设有挂钩座,所述车架在完成所述的横向折叠后,所述挂钩与所述挂钩座相配合钩挂而使得两侧的所述侧支架相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所述的双向折叠推车,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横撑杆包括设于两侧所述前支杆之间的第一横撑杆;和/或设于两侧所述后支杆之间的第二横撑杆;和/或设于两侧所述推把之间的第三横撑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折叠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组件包括分别设于两侧所述前支杆下部的两组前轮组件、分别设于两侧所述后支杆下部的两组后轮组件,当所述车架完成所述纵向折叠后,两所述前轮组件收拢于两所述后轮组件之间;当所述车架完成所述横向折叠后,所述车架依靠两侧的所述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自立于地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折叠推车,其特征在于:每侧所述侧支架上所述前支杆的上部、后支杆的上部及推杆的下部通过同一转轴相枢轴连接,每侧的所述侧支架上均设有所述车架锁定关节,两侧的所述车架锁定关节之间连接有用于将两者同步解锁的解锁拎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902595.4U CN205997947U (zh) | 2016-08-19 | 2016-08-19 | 双向折叠推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902595.4U CN205997947U (zh) | 2016-08-19 | 2016-08-19 | 双向折叠推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997947U true CN205997947U (zh) | 2017-03-08 |
Family
ID=58196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902595.4U Active CN205997947U (zh) | 2016-08-19 | 2016-08-19 | 双向折叠推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99794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137151A1 (zh) * | 2018-01-15 | 2019-07-18 | 江苏小小恐龙儿童用品集团有限公司 | 可折叠推车 |
-
2016
- 2016-08-19 CN CN201620902595.4U patent/CN20599794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137151A1 (zh) * | 2018-01-15 | 2019-07-18 | 江苏小小恐龙儿童用品集团有限公司 | 可折叠推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54410B (zh) | 一种可二次折叠的双人推车 | |
CN105292350A (zh) | 折叠推车 | |
CN108773408A (zh) | 一种儿童推车 | |
CN205365921U (zh) | 折叠推车 | |
CN207311555U (zh) | 双向折叠推车 | |
CN104527757B (zh) | 儿童伞把车 | |
CN104401380B (zh) | 一种可折叠儿童伞把车 | |
CN104290794B (zh) | 一种双人儿童推车及支撑架组件 | |
CN204309869U (zh) | 一种可折叠儿童伞把车 | |
CN205997947U (zh) | 双向折叠推车 | |
CN104290793A (zh) | 一种双向折叠儿童推车 | |
CN205769511U (zh) | 儿童推车 | |
CN206317869U (zh) | 儿童推车 | |
CN201240406Y (zh) | 可折叠的儿童推车 | |
CN106515832B (zh) | 儿童推车 | |
CN206734372U (zh) | 儿童推车 | |
CN104590352B (zh) | 儿童推车 | |
CN206067837U (zh) | 折叠推车 | |
CN207449995U (zh) | 一种儿童推车 | |
CN208682886U (zh) | 一种儿童推车 | |
CN205854245U (zh) | 儿童推车 | |
CN206465987U (zh) | 儿童推车 | |
CN107933673B (zh) | 双人儿童推车 | |
CN106043402B (zh) | 儿童推车 | |
CN207565659U (zh) | 可折叠的婴儿推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