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79991U - 一种零能耗太阳能建筑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零能耗太阳能建筑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979991U CN205979991U CN201620759158.1U CN201620759158U CN205979991U CN 205979991 U CN205979991 U CN 205979991U CN 201620759158 U CN201620759158 U CN 201620759158U CN 205979991 U CN205979991 U CN 2059799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lar
- pipeline
- heat pump
- water tank
- air sou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06010018987 Haemorrhage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740 blee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1100000319 bleeding Toxicit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633 protec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67 combustion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4—Heat exchange system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零能耗太阳能建筑,包括水箱、膨胀罐、太阳能工作站、平板集热器、控制柜、逆变器、汇流箱以及太阳能光伏板装置,水箱右端通过管道分别与膨胀罐下端和太阳能工作站下端相连接,太阳能工作站上端与平板集热器下端通过管道相连接,平板集热器上端通过管道与水箱相连接,太阳能光伏板装置下端通过电线与汇流箱相连接,汇流箱下端与逆变器通过电线进行连接,逆变器下端与控制柜通过电线相连接,控制柜通过电线分别与空气源热泵装置、水箱以及太阳能工作站进行连接,实现太阳能系统与空气源热泵系统相结合,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降低能耗,提高制冷制热效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零能耗太阳能建筑,属于新能源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基础上,国家鼓励使用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作为杰出的新能源代表,备受世界各国的青睐,低碳节能潮流之下,以光热技术为主的太阳能已经应用到各行业,在不断改善能源结构,空气源热泵装置热水器是新型的绿色能源产业,与传统的燃气、电热水器产品相比,它不仅安全而且节能环保,即使与太阳能相比,也有明显的优势,高效节能,绿色环保、安全可靠,全天候方便使用,太阳能一般用于生活热水,用于采暖其温度相对较低,存在一定缺陷,空气源热泵装置既可以冬季采暖又可以夏季制冷,全天候方便使用,但是需要消耗一定的电能来维持其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零能耗太阳能建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降低能耗,提高制冷制热效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零能耗太阳能建筑,包括空气源热泵工作结构、太阳能集热结构以及太阳能发电结构,所述空气源热泵工作结构由排放装置、底板采暖装置、冷暖转换三通阀、排气阀、空气源热泵装置、温度控制器、过滤器以及球阀组成,所述排放装置右端上部与冷暖转换三通阀上端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底板采暖装置右端上部通过管道与冷暖转换三通阀下端进行连接,所述冷暖转换三通阀右端与空气源热泵装置通过管道相连接且管道上设有排气 阀,所述球阀左端通过管道分别与排放装置右端下部和底板采暖装置右端下部进行连接,所述过滤器右端与空气源热泵装置通过管道进行连接,所述空气源热泵装置上端通过电线与温度控制器机械能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结构由水箱、进水管、膨胀罐、太阳能工作站以及平板集热器组成,所述水箱右端下部连接进水管,所述水箱右端通过管道分别与膨胀罐下端和太阳能工作站下端相连接,所述太阳能工作站上端与平板集热器下端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平板集热器上端通过管道与水箱相连接,所述太阳能发电结构由控制柜、逆变器、汇流箱以及太阳能光伏板装置组成,所述太阳能光伏板装置下端通过电线与汇流箱相连接,所述汇流箱下端与逆变器通过电线进行连接,所述逆变器下端与控制柜通过电线相连接,所述控制柜通过电线分别与空气源热泵装置、水箱以及太阳能工作站进行连接,所述水箱右端通过管道分别与过滤器左端和球阀右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阀右侧设有压力表且安装在管道上,所述过滤器与空气源热泵装置的连接管道上装配有压力表。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泄压阀。
进一步地,所述平板集热器与水箱的连接管道上安装有自动排气阀。
进一步地,所有连接管道上设有开关阀。
进一步地,所述平板集热器由两个单元以上太阳能集热板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光伏板装置由两个单元以上太阳能光伏板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源热泵装置上设有排风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零能耗太阳能建筑,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膨胀罐、太阳能工作站以及平板集热器,该设计利用太阳能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太阳能光伏板装置,该设计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排放装置,该设计实现排放冷气,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底板采暖装置,该设计实现对建筑进行加热。
因添加排气阀,该设计实现调节水压力,防止水压力过高损坏设备, 因添加膨胀罐,该设计实现对太阳能工作站内进行补偿水,加大水压,防止太阳能工作站内水压过低,导致水流通不好,因添加过滤器,该设计实现对进入空气源热泵装置内的水进行过滤,加大水的清洁度,保证空气源热泵装置使用寿命。
因添加压力表,该设计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和记录水流中压力,因添加泄压阀,该设计自动调节压力,保护进水管安全,因添加自动排气阀,该设计减低管道内水流压力,保护设备安全,因添加排风设备,该设计实现对空气源热泵装置内进行散热,因平板集热器由两个单元以上太阳能集热板组成,该设计加大对水箱内水进行加热效率,因太阳能光伏板装置由两个单元以上太阳能光伏板组成,该设计提高太阳能发电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降低能耗,提高制冷制热效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零能耗太阳能建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放装置、2-底板采暖装置、3-冷暖转换三通阀、4-排气阀、5-空气源热泵装置、6-水箱、7-进水管、8-膨胀罐、9-太阳能工作站、10-控制柜、11-平板集热器、12-逆变器、13-汇流箱、14-太阳能光伏板装置、15-温度控制器、16-过滤器、17-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零能耗太阳能建筑,包括空气源热泵工作结构、太阳能集热结构以及太阳能发电结构,空气源热泵工作结构由排放装置1、底板采暖装置2、冷暖转换三通阀3、排气阀 4、空气源热泵装置5、温度控制器15、过滤器16以及球阀17组成,排放装置1右端上部与冷暖转换三通阀3上端通过管道相连接,底板采暖装置2右端上部通过管道与冷暖转换三通阀3下端进行连接,冷暖转换三通阀3右端与空气源热泵装置5通过管道相连接且管道上设有排气阀4,球阀17左端通过管道分别与排放装置1右端下部和底板采暖装置2右端下部进行连接,过滤器16右端与空气源热泵装置5通过管道进行连接,空气源热泵装置5上端通过电线与温度控制器15机械能连接。
太阳能集热结构由水箱6、进水管7、膨胀罐8、太阳能工作站9以及平板集热器11组成,水箱6右端下部连接进水管7,水箱6右端通过管道分别与膨胀罐8下端和太阳能工作站9下端相连接,太阳能工作站9上端与平板集热器11下端通过管道相连接,平板集热器11上端通过管道与水箱6相连接。
太阳能发电结构由控制柜10、逆变器12、汇流箱13以及太阳能光伏板装置14组成,太阳能光伏板装置14下端通过电线与汇流箱13相连接,汇流箱13下端与逆变器12通过电线进行连接,逆变器12下端与控制柜10通过电线相连接。
控制柜10通过电线分别与空气源热泵装置5、水箱6以及太阳能工作站9进行连接,水箱6右端通过管道分别与过滤器16左端和球阀17右端相连接。
排气阀4右侧设有压力表且安装在管道上,过滤器16与空气源热泵装置5的连接管道上装配有压力表,进水管7上设有泄压阀,平板集热器11与水箱6的连接管道上安装有自动排气阀,所有连接管道上设有开关阀,平板集热器11由两个单元以上太阳能集热板组成,太阳能光伏板装置14由两个单元以上太阳能光伏板组成,空气源热泵装置5上设有排风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工作人员通过进水管7向水箱6内加水,加满后停止加水,水箱6内水在太阳能工作站9的作用下流到平板集热器11内,然后 平板集热器11吸收太阳能对水进行加热,水加热后,再从平板集热器11内流到水箱6内,水箱6内的水都加热后,工作人员打开球阀17,然后水箱6内的热水进入底板采暖装置2,实现在太阳能辐射较强的情况下直接供暖。
太阳能光伏板装置14把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然后电能进入汇流箱13,实现对电能观察和记录,也具有防护作用,电能再进入逆变器12,把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满足电器用电要求,然后电能进入控制柜10,实现把电能与电器进行连接和保护,提供电器使用电能,减少传统电能消耗。
当太阳能辐射量不足时,水箱6内水的加热效果不好,工作人员根据室内温度,通过温度控制器15打开空气源热泵装置5,空气源热泵装置5开始工作,水箱6内的书通过管道进入过滤器16,进行过滤,然后再进入空气源热泵装置5,若需要供暖,空气源热泵装置5对进入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排到冷暖转换三通阀3内,再进入底板采暖装置2,实现供暖,若需要制冷,空气源热泵装置5工作产生冷气,然后把冷气排到冷暖转换三通阀3内,再进入排放装置1,实现制冷,利用太阳能光电,太阳能光热,结合空气能,使建筑物既可以采暖又可以制冷,实现建筑零能耗。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 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零能耗太阳能建筑,包括空气源热泵工作结构、太阳能集热结构以及太阳能发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工作结构由排放装置、底板采暖装置、冷暖转换三通阀、排气阀、空气源热泵装置、温度控制器、过滤器以及球阀组成,所述排放装置右端上部与冷暖转换三通阀上端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底板采暖装置右端上部通过管道与冷暖转换三通阀下端进行连接,所述冷暖转换三通阀右端与空气源热泵装置通过管道相连接且管道上设有排气阀,所述球阀左端通过管道分别与排放装置右端下部和底板采暖装置右端下部进行连接,所述过滤器右端与空气源热泵装置通过管道进行连接,所述空气源热泵装置上端通过电线与温度控制器机械能连接;
所述太阳能集热结构由水箱、进水管、膨胀罐、太阳能工作站以及平板集热器组成,所述水箱右端下部连接进水管,所述水箱右端通过管道分别与膨胀罐下端和太阳能工作站下端相连接,所述太阳能工作站上端与平板集热器下端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平板集热器上端通过管道与水箱相连接;
所述太阳能发电结构由控制柜、逆变器、汇流箱以及太阳能光伏板装置组成,所述太阳能光伏板装置下端通过电线与汇流箱相连接,所述汇流箱下端与逆变器通过电线进行连接,所述逆变器下端与控制柜通过电线相连接;
所述控制柜通过电线分别与空气源热泵装置、水箱以及太阳能工作站进行连接,所述水箱右端通过管道分别与过滤器左端和球阀右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能耗太阳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右侧设有压力表且安装在管道上,所述过滤器与空气源热泵装置的连接管道上装配有压力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能耗太阳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泄压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能耗太阳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集热器与水箱的连接管道上安装有自动排气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能耗太阳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有连接管道上设有开关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能耗太阳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集热器由两个单元以上太阳能集热板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能耗太阳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装置由两个单元以上太阳能光伏板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能耗太阳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装置上设有排风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59158.1U CN205979991U (zh) | 2016-07-19 | 2016-07-19 | 一种零能耗太阳能建筑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59158.1U CN205979991U (zh) | 2016-07-19 | 2016-07-19 | 一种零能耗太阳能建筑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979991U true CN205979991U (zh) | 2017-02-22 |
Family
ID=58026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75915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79991U (zh) | 2016-07-19 | 2016-07-19 | 一种零能耗太阳能建筑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97999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18734A (zh) * | 2017-06-22 | 2017-09-29 | 刘继宏 | 一种太阳能供电供暖供冷三联供系统 |
CN114059668A (zh) * | 2021-12-23 | 2022-02-18 | 北京京能能源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智能化被动式超低能耗临建房屋 |
-
2016
- 2016-07-19 CN CN201620759158.1U patent/CN20597999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18734A (zh) * | 2017-06-22 | 2017-09-29 | 刘继宏 | 一种太阳能供电供暖供冷三联供系统 |
CN107218734B (zh) * | 2017-06-22 | 2019-07-02 | 刘霁虹 | 一种太阳能供电供暖供冷三联供系统 |
CN114059668A (zh) * | 2021-12-23 | 2022-02-18 | 北京京能能源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智能化被动式超低能耗临建房屋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86856B (zh) | 节能三联热水及空调综合运用装置 | |
WO2017016224A1 (zh) | 一种谷电相变储热式采暖热水系统 | |
CN201508057U (zh) | 绿色多功能生活基站 | |
CN201242315Y (zh) |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及中高温水源热泵联合供热装置 | |
CN205979991U (zh) | 一种零能耗太阳能建筑 | |
CN204404560U (zh) | 一种分体式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复合系统 | |
CN205980429U (zh) | 一种太阳能制冷制热系统 | |
CN104534685A (zh) | 一种分体式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复合系统 | |
CN205119209U (zh) | 一种农村沼气生物能和太阳能联合供暖系统 | |
CN202915464U (zh) | 一种太阳能采暖控制系统 | |
CN201819297U (zh) | 一种太阳能采暖系统 | |
CN201531943U (zh) | 太阳能电辅助超导采暖系统 | |
CN106766357A (zh) | 一种制冷剂泵驱动的太阳能pvt热电联供系统 | |
CN206310588U (zh) | 一种太阳能采暖系统 | |
CN202008253U (zh) | 节能三联热水及空调综合运用装置 | |
CN207815478U (zh) | 一种太阳能光热供热供电系统 | |
CN202855786U (zh) |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装置 | |
CN208294641U (zh) | 与太阳能互补的燃气内燃机分布式供能系统 | |
CN207674642U (zh) | 一种多源中央空调热水一体化装置 | |
CN207050218U (zh) | 一种空气能热水器 | |
CN207163011U (zh) | 一种冷热联供系统 | |
CN206816307U (zh) | 一种新型热电解耦热力系统 | |
CN206269422U (zh) | 一种制冷剂泵驱动的太阳能pvt热电联供系统 | |
CN206670094U (zh) | 一种太阳能热水系统 | |
CN206269391U (zh) | 快捷方便安装的傻瓜式热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Termination date: 2019071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