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67017U - 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967017U CN205967017U CN201620878475.5U CN201620878475U CN205967017U CN 205967017 U CN205967017 U CN 205967017U CN 201620878475 U CN201620878475 U CN 201620878475U CN 205967017 U CN205967017 U CN 2059670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 station
- punch
- cope match
- plate patter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水泵配件成型模具生产效率低、加工精度低的问题。本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依次设有拉伸工位、冲孔工位、切边工位和整形工位,拉伸工位、冲孔工位、切边工位和整形工位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等距分布,本模具还包括沿工件的输送方向延伸的输送架,输送架上设有若干等距分布的用于抓取工件的机械手,两相邻机械手之间的距离等于拉伸工位至冲孔工位的距离,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设有外导柱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生产效率高、加工精度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水泵配件如电机罩壳、导流壳上盖、导流壳下盖等均是在冲床上冲压出圆形的片状结构后,需要进一步冲压拉伸成柱状的壳盖结构。通常对水泵配件进行冲压成型的装置是由上模、下模构成,上模通过液压缸等驱动机构实现往复上下运动,对放置在下模上的半成品罩壳进行冲压成型。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电机罩壳冲压成型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4425143U],包括上模和与上模对应的下模,上模包括侧壁模、底模和上模支架,侧壁模与上模支架固定连接,底模与上模支架可升降活动连接。
但上述电机罩壳的冲压生产工艺为单工序生产,冲压成型后还需移至其他冲压模具上进行冲孔、翻边、整形等工序,需要较多的工人来完成,生产效率很低,且需要多台冲压设备配合,生产成本高。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需要多工位转换大大增加了人员配置和产品的搬运时间,在搬运过程中造成半成品二次损坏,致使产品的稳定性差且不良率高,特别是这种以人为本的生产方式很容易造成工伤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生产效率高的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的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依次设有拉伸工位、冲孔工位、切边工位和整形工位,所述的拉伸工位、冲孔工位、切边工位和整形工位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等距分布,其特征在于,本模具还包括沿工件的输送方向延伸的输送架,所述的输送架上设有若干等距分布的用于抓取工件的机械手,两相邻机械手之间的距离等于拉伸工位至冲孔工位的距离,所述的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设有外导柱结构。
工件首先经过拉伸工位,随后至冲孔工位、切边工位,最后到达整形工位,因此工件的输送方向即是从拉伸工位→冲孔工位→切边工位→整形工位。机械手为夹爪,由PLC电气控制,两个相邻机械手之间的距离为L1,拉伸工位与冲孔工位之间的距离为L2,L1=L2。输送架上的机械手为间歇运动。
其工作过程如下:机械手抓取圆形片体并将其放入到拉伸工位内,由拉伸工位使圆形片体发生形变形成第一半成品;随后机械手抓取第一半成品,将其运输并放入到冲孔工位中,由冲孔工位将第一半成品的底部冲掉形成第二半成品;随后由机械手抓取第二半成品,将其输送并放入到切边工位中,由切边工位对第二半成品的多余部分切除形成第三半成品;由机械手抓取第三半成品,将其输送并放入到整形工位内,由整形工位将第三半成品整形使其成为成品工件。该成型模具为连续成型模,位于上一工位的机械手的动作比位于下一工位的机械手的动作多一个工位,即拉伸工位、冲孔工位、切边工位和整形工位同时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上述的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中,所述的拉伸工位包括设于下模座上的下模板一和设于上模座上的与下模板一相对设置的上模板一,所述的下模板一上设有凹模一,所述的凹模一上设有压料板一,所述的上模板一上设有用于伸入至凹模一内的凸模一,所述的凸模一穿设在压料板一内。
将圆形片体放入到凸模上,由压料板一压住圆形片体,上模座带动凸模一向下运动,对圆形片体中部冲压使其外部产生与凹模一内壁形状相匹配的形变,其内部的形状与凸模一外表的形状相同。随后上模座向上运动,带动凸模一向上运动,此时压料板一继续压住工件边沿,便于凸模一从工件内脱出。当凸模一完全脱离工件后,压料板一上移离开工件,随后机械手抓取工件。
在上述的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中,所述的凸模一上设有环形台阶一,所述的压料板一上具有可抵靠在环形台阶一上的环形挡沿一,当凸模一伸入至凹模一内并与凹模一配合设置时所述的环形台阶一与环形挡沿一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压料板一与上模板一之间设有弹簧一,该弹簧一的下端作用在上模板一上,其下端作用在压料板一上。
环形台阶一位于下方,环形挡沿一位于上方。开模时,上模板一带动凸模一向上运动,此时由于弹簧一处于压缩状态,在一定距离内保证压料板一始终抵靠在工件上,保证凸模一能有效从工件内脱模,当上模板一上升的距离超过一定距离时,弹簧一的压力转为拉力,拉动压料板一一起向上运动,便于工件的取出和下一待加工工件的安放。同理,在合模时,下模板一向下运动,带动凸模一和压料板一向下运动,在弹簧一的作用下压料板一首先与工件接触,将工件压牢;随后凸模一下压使工件中部发生形变,完成工件的拉伸动作,机械手抓取工件进入下一工位。在凹模一的中部设有垫块,可根据产品的尺寸调节垫块的数量。
在上述的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中,所述的冲孔工位包括设于下模座上的下模板二和设于上模座上的上模板二,所述的上模板二与下模板二相对设置,所述的下模板二上设有内部具有让位孔的凹模二,所述的上模板二上固连有可深入只凹模二内的冲头一,所述的上模板二上还设有用于将工件固定在凹模二内的凸模二,上述的冲头一穿设在该凸模二内。
在上述的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中,所述的冲头一上设有环形台阶二,所述的凸模二上具有环形挡沿二,当凸模二将工件固定在凹模二内时所述的环形台阶二与环形挡沿二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凸模二与上模板二之间设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上端作用在上模板二上,其下端作用在凸模二上。
将工件放入到凹模二内,上模板二带动凸模二和冲头二同时下降,由于弹簧二的作用,凸模二首先与工件接触并将工件固定在凹模二内,上模板二继续下压,弹簧二压缩,冲头一对工件进行冲孔加工。加工完毕后,上模板二向上运动,冲头一上升,在弹簧二的作用下保证凸模二在一定距离内始终压紧工件,方便冲头一冲工件内脱模,达到一定距离后,弹簧二的压力变为拉力,拉动凸模二一起向上运动,机械手抓取工件进入下一工位。
在上述的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中,所述的切边工位包括设于下模座上的下模板三和设于上模座上的上模板三,所述的下模板三上设有凹模三,所述的凹模三上具有向上延伸的用于支撑工件边沿的环形凸起,所述的上模板三上固连有冲头二,所述的冲头二呈环形且环绕上述的环形凸起设置,所述凹模三的上方设有用于将工件固定在凹模三内的凸模三。
工作时,将工件放入到凹模三内,随后放入凸模三,通过凸模三将工件固定在凹模三内,上模板三向下运动,带动冲头二向下运动,冲头二冲掉工件多余的边沿。
在上述的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中,所述的整形工位包括设于下模座上的下模板四和设于上模座上的上模板四,所述的下模板四上设有凹模四,所述凹模四的内部设有用于整形工件下部的整形块,所述的上模板四上设有用于整形工件边沿处的凸模四。
在上述的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中,所述的外导柱结构包括固连于下模座四角处的外导柱和固定在上模座四角处的外导套,所述的外导柱与外导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外导柱的上端伸入至与其对应设置的外导套内。该处也可以将外导套设置到下模座上,将外导柱设置到上模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设置了输送架和机械手,实现无人化连续生产,显著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减少设备和人工数量,工件从一个工位到另一个工位的时间短,大大降低了半成品的搬运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伸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孔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切边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形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座;2、下模座;3、输送架;4、机械手;5、下模板一;6、上模板一;7、凹模一;8、压料板一;9、凸模一;10、下模板二;11、上模板二;12、凹模二;13、冲头一;14、凸模二;15、下模板三;16、上模板三;17、凹模三;18、环形凸起;19、冲头二;20、凸模三;21、下模板四;22、上模板四;23、凹模四;24、整形块;25、凸模四;26、外导柱;27、外导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上模座1与下模座2之间依次设有拉伸工位、冲孔工位、切边工位和整形工位,拉伸工位、冲孔工位、切边工位和整形工位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等距分布。如图2所示,本模具还包括沿工件的输送方向延伸的输送架3,输送架3上设有若干等距分布的用于抓取工件的机械手4,两相邻机械手4之间的距离等于拉伸工位至冲孔工位的距离,上模座1与下模座2之间设有外导柱结构。
工件首先经过拉伸工位,随后至冲孔工位、切边工位,最后到达整形工位,因此工件的输送方向即是从拉伸工位→冲孔工位→切边工位→整形工位。机械手4为夹爪,由PLC电气控制,两个相邻机械手4之间的距离为L1,拉伸工位与冲孔工位之间的距离为L2,L1=L2。输送架3上的机械手4为间歇运动。
其工作过程如下:机械手4抓取圆形片体并将其放入到拉伸工位内,由拉伸工位使圆形片体发生形变形成第一半成品;随后机械手4抓取第一半成品,将其运输并放入到冲孔工位中,由冲孔工位将第一半成品的底部冲掉形成第二半成品;随后由机械手4抓取第二半成品,将其输送并放入到切边工位中,由切边工位对第二半成品的多余部分切除形成第三半成品;由机械手4抓取第三半成品,将其输送并放入到整形工位内,由整形工位将第三半成品整形使其成为成品工件。该成型模具为连续成型模,位于上一工位的机械手4的动作比位于下一工位的机械手4的动作多一个工位,即拉伸工位、冲孔工位、切边工位和整形工位同时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图3所示,拉伸工位包括设于下模座2上的下模板一5和设于上模座1上的与下模板一5相对设置的上模板一6,下模板一5上设有凹模一7,凹模一7上设有压料板一8,上模板一6上设有用于伸入至凹模一7内的凸模一9,凸模一9穿设在压料板一8内。
将圆形片体放入到凸模上,由压料板一8压住圆形片体,上模座1带动凸模一9向下运动,对圆形片体中部冲压使其外部产生与凹模一7内壁形状相匹配的形变,其内部的形状与凸模一9外表的形状相同。随后上模座1向上运动,带动凸模一9向上运动,此时压料板一8继续压住工件边沿,便于凸模一9从工件内脱出。当凸模一9完全脱离工件后,压料板一8上移离开工件,随后机械手4抓取工件。
如图3所示,凸模一9上设有环形台阶一,压料板一8上具有可抵靠在环形台阶一上的环形挡沿一,当凸模一9伸入至凹模一7内并与凹模一7配合设置时所述的环形台阶一与环形挡沿一之间具有间隙,压料板一8与上模板一6之间设有弹簧一,该弹簧一的下端作用在上模板一6上,其下端作用在压料板一8上。
环形台阶一位于下方,环形挡沿一位于上方。开模时,上模板一6带动凸模一9向上运动,此时由于弹簧一处于压缩状态,在一定距离内保证压料板一8始终抵靠在工件上,保证凸模一9能有效从工件内脱模,当上模板一6上升的距离超过一定距离时,弹簧一的压力转为拉力,拉动压料板一8一起向上运动,便于工件的取出和下一待加工工件的安放。同理,在合模时,下模板一5向下运动,带动凸模一9和压料板一8向下运动,在弹簧一的作用下压料板一8首先与工件接触,将工件压牢;随后凸模一9下压使工件中部发生形变,完成工件的拉伸动作,机械手4抓取工件进入下一工位。在凹模一7的中部设有垫块,可根据产品的尺寸调节垫块的数量。
如图4所示,冲孔工位包括设于下模座2上的下模板二10和设于上模座1上的上模板二11,上模板二11与下模板二10相对设置,下模板二10上设有内部具有让位孔的凹模二12,上模板二11上固连有可深入只凹模二12内的冲头一13,上模板二11上还设有用于将工件固定在凹模二12内的凸模二14,冲头一13穿设在该凸模二14内。
如图4所示,冲头一13上设有环形台阶二,凸模二14上具有环形挡沿二,当凸模二14将工件固定在凹模二12内时环形台阶二与环形挡沿二之间具有间隙,凸模二14与上模板二11之间设有弹簧二,弹簧二的上端作用在上模板二11上,其下端作用在凸模二14上。
将工件放入到凹模二12内,上模板二11带动凸模二14和冲头二19同时下降,由于弹簧二的作用,凸模二14首先与工件接触并将工件固定在凹模二12内,上模板二11继续下压,弹簧二压缩,冲头一13对工件进行冲孔加工。加工完毕后,上模板二11向上运动,冲头一13上升,在弹簧二的作用下保证凸模二14在一定距离内始终压紧工件,方便冲头一13冲工件内脱模,达到一定距离后,弹簧二的压力变为拉力,拉动凸模二14一起向上运动,机械手4抓取工件进入下一工位。
如图5所示,切边工位包括设于下模座2上的下模板三15和设于上模座1上的上模板三16,下模板三15上设有凹模三17,凹模三17上具有向上延伸的用于支撑工件边沿的环形凸起18,上模板三16上固连有冲头二19,冲头二19呈环形且环绕上述的环形凸起18设置,凹模三17的上方设有用于将工件固定在凹模三17内的凸模三20。
工作时,将工件放入到凹模三17内,随后放入凸模三20,通过凸模三20将工件固定在凹模三17内,上模板三16向下运动,带动冲头二19向下运动,冲头二19冲掉工件多余的边沿。
如图6所示,整形工位包括设于下模座2上的下模板四21和设于上模座1上的上模板四22,下模板四21上设有凹模四23,凹模四23的内部设有用于整形工件下部的整形块24,上模板四22上设有用于整形工件边沿处的凸模四25。
如图1所示,外导柱结构包括固连于下模座2四角处的外导柱26和固定在上模座1四角处的外导套27,外导柱26与外导套27一一对应设置,外导柱26的上端伸入至与其对应设置的外导套27内。该处也可以将外导套27设置到下模座2上,将外导柱26设置到上模座1上。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所述的上模座(1)与下模座(2)之间依次设有拉伸工位、冲孔工位、切边工位和整形工位,所述的拉伸工位、冲孔工位、切边工位和整形工位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等距分布,其特征在于,本模具还包括沿工件的输送方向延伸的输送架(3),所述的输送架(3)上设有若干等距分布的用于抓取工件的机械手(4),两相邻机械手(4)之间的距离等于拉伸工位至冲孔工位的距离,所述的上模座(1)与下模座(2)之间设有外导柱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伸工位包括设于下模座(2)上的下模板一(5)和设于上模座(1)上的与下模板一(5)相对设置的上模板一(6),所述的下模板一(5)上设有凹模一(7),所述的凹模一(7)上设有压料板一(8),所述的上模板一(6)上设有用于伸入至凹模一(7)内的凸模一(9),所述的凸模一(9)穿设在压料板一(8)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模一(9)上设有环形台阶一,所述的压料板一(8)上具有可抵靠在环形台阶一上的环形挡沿一,当凸模一(9)伸入至凹模一(7)内并与凹模一(7)配合设置时所述的环形台阶一与环形挡沿一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压料板一(8)与上模板一(6)之间设有弹簧一,该弹簧一的下端作用在上模板一(6)上,其下端作用在压料板一(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孔工位包括设于下模座(2)上的下模板二(10)和设于上模座(1)上的上模板二(11),所述的上模板二(11)与下模板二(10)相对设置,所述的下模板二(10)上设有内部具有让位孔的凹模二(12),所述的上模板二(11)上固连有可深入只凹模二(12)内的冲头一(13),所述的上模板二(11)上还设有用于将工件固定在凹模二(12)内的凸模二(14),上述的冲头一(13)穿设在该凸模二(1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头一(13)上设有环形台阶二,所述的凸模二(14)上具有环形挡沿二,当凸模二(14)将工件固定在凹模二(12)内时所述的环形台阶二与环形挡沿二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凸模二(14)与上模板二(11)之间设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上端作用在上模板二(11)上,其下端作用在凸模二(1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边工位包括设于下模座(2)上的下模板三(15)和设于上模座(1)上的上模板三(16),所述的下模板三(15)上设有凹模三(17),所述的凹模三(17)上具有向上延伸的用于支撑工件边沿的环形凸起(18),所述的上模板三(16)上固连有冲头二(19),所述的冲头二(19)呈环形且环绕上述的环形凸起(18)设置,所述凹模三(17)的上方设有用于将工件固定在凹模三(17)内的凸模三(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形工位包括设于下模座(2)上的下模板四(21)和设于上模座(1)上的上模板四(22),所述的下模板四(21)上设有凹模四(23),所述凹模四(23)的内部设有用于整形工件下部的整形块(24),所述的上模板四(22)上设有用于整形工件边沿处的凸模四(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导柱结构包括固连于下模座(2)四角处的外导柱(26)和固定在上模座(1)四角处的外导套(27),所述的外导柱(26)与外导套(27)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外导柱(26)的上端伸入至与其对应设置的外导套(27)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878475.5U CN205967017U (zh) | 2016-08-15 | 2016-08-15 | 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878475.5U CN205967017U (zh) | 2016-08-15 | 2016-08-15 | 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967017U true CN205967017U (zh) | 2017-02-22 |
Family
ID=59977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87847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67017U (zh) | 2016-08-15 | 2016-08-15 | 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967017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72236A (zh) * | 2018-02-13 | 2018-08-07 | 上海申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座椅下横板的传递模 |
CN108406926A (zh) * | 2018-05-15 | 2018-08-17 | 崇业(苏州)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一体式汽车雨刷片模具 |
CN109175088A (zh) * | 2018-10-11 | 2019-01-11 | 山东新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液压单排冲孔机底模板 |
CN109500228A (zh) * | 2018-11-28 | 2019-03-22 | 杭州德意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油烟机的油杯成型装置 |
CN112008428A (zh) * | 2020-09-15 | 2020-12-01 | 永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工件加工设备 |
-
2016
- 2016-08-15 CN CN201620878475.5U patent/CN20596701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72236A (zh) * | 2018-02-13 | 2018-08-07 | 上海申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座椅下横板的传递模 |
CN108372236B (zh) * | 2018-02-13 | 2024-01-09 | 上海申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座椅下横板的传递模 |
CN108406926A (zh) * | 2018-05-15 | 2018-08-17 | 崇业(苏州)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一体式汽车雨刷片模具 |
CN109175088A (zh) * | 2018-10-11 | 2019-01-11 | 山东新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液压单排冲孔机底模板 |
CN109500228A (zh) * | 2018-11-28 | 2019-03-22 | 杭州德意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油烟机的油杯成型装置 |
CN112008428A (zh) * | 2020-09-15 | 2020-12-01 | 永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工件加工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967017U (zh) | 水泵导流壳上盖成型模具 | |
CN205967016U (zh) | 水泵导流壳下盖成型模具 | |
CN211965671U (zh) | 一种冲压装置的自动落料机 | |
CN103752698A (zh) | 一种电机外壳连续模 | |
CN207043145U (zh) |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外壳的自动上料连续冲压设备 | |
CN203664505U (zh) | 一种电机外壳连续模 | |
CN107321847A (zh) | 一种电饭煲内胆冲压自动化生产线 | |
CN206868958U (zh) | 一种动力电池全自动连续冲床的送料机械手 | |
CN206083669U (zh) | 一种自动冲压辅助装置 | |
CN203508830U (zh) | 滤清器壳体自动拉伸输送上下左右运动机构 | |
CN205926824U (zh) | 水泵电机罩壳成型模具 | |
CN203470622U (zh) | 多工位集成直列式冲床 | |
CN103272928B (zh) | 一种拉楔侧翻装置及冷冲压模具 | |
CN207735428U (zh) | 一种液压泵托架模具 | |
CN107350372B (zh) | 一种多工位模具送料装置 | |
CN202803877U (zh) | 二、三次连续级进气动拉伸装置 | |
CN203484473U (zh) | 电动汽车减震器前上端盖冲压成型装置 | |
CN210010676U (zh) | 一种衬套压制三工位压力机 | |
CN206839586U (zh) | 一种小型盆架冲压成型连续模 | |
CN204122578U (zh) | 一种防尘盖的加工装置 | |
CN113369380A (zh) | 一种钢带及其制造工艺 | |
CN210098684U (zh) | 一种复合型盖杯成型模具 | |
CN206597841U (zh) | 冲压设备及其上料装置 | |
CN206588239U (zh) | 一种表罩拉伸模具以及表罩多工位自动传递模具 | |
CN204770076U (zh) | 冲压用工业机器人移动平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Termination date: 2018081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