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06066U - 一种冲压汽车发动机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冲压汽车发动机盖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906066U CN205906066U CN201620777812.1U CN201620777812U CN205906066U CN 205906066 U CN205906066 U CN 205906066U CN 201620777812 U CN201620777812 U CN 201620777812U CN 205906066 U CN205906066 U CN 2059060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nching press
- press bar
- carbon fiber
- honeycomb core
- fiber honeycom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冲压汽车发动机盖,包括金属冲压面罩,所述金属冲压面罩背面设置有碳纤维蜂窝芯、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所述碳纤维蜂窝芯侧面与金属冲压面罩固定连接,所述碳纤维蜂窝芯的孔壁上均涂有散热涂层,所述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构成V字形设置,所述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均嵌入于碳纤维蜂窝芯设置,所述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表面均贴有导热膜;该冲压汽车发动机盖具有优秀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汽车发动机盖。
背景技术
发动机盖又称发动机罩是最醒目的车身构件,是买车者经常要察看的部件之一,发动机盖可以保护发动机及周边管线配件等。引擎盖下,都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发动机、电路、油路、刹车系统以及传动系统等等。对车辆至关重要。通过提高引擎盖强度和构造,可充分防止冲击、腐蚀、雨水、及电干扰等不利影响,充分保护车辆的正常工作。对于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物体,气流在运动物体周边产生的空气阻力和扰流会直接影响运动轨迹和运动速度,通过引擎盖外形可有效调整空气相对汽车运动时的流动方向和对车产生的阻碍力作用,减小气流对车的影响。通过导流,空气阻力可分解成有益力,力高前轮轮胎对地的力量,有利于车的行驶稳定。流线型引擎盖外观基本是依照这个原理设计的。
目前的发动机盖散热效果差,难以满足市场上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优秀的散热效果的冲压汽车发动机盖。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冲压汽车发动机盖,包括金属冲压面罩,所述金属冲压面罩背面设置有碳纤维蜂窝芯、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所述碳纤维蜂窝芯侧面与金属冲压面罩固定连接,所述碳纤维蜂窝芯的孔壁上均涂有散热涂层,所述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构成V字形设置,所述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均嵌入于碳纤维蜂窝芯设置,所述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表面均贴有导热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两端均与金属冲压面罩焊接,连接可靠,结构稳定,不会因振动而导致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掉落。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冲压面罩背面贴有导热硅胶垫,具有导热,绝缘,防震性能,可以提升碳纤维蜂窝芯与金属冲压面罩之间的热传递速度。
作为优选,所述碳纤维蜂窝芯嵌入于导热硅胶垫设置,不仅结构稳定,而且增加了碳纤维蜂窝芯与导热硅胶垫之间的热传递面积,提升碳纤维蜂窝芯与导热硅胶垫的热传递速度。
作为优选,所述导热膜为石墨烯导热膜,石墨烯导热膜具有极高导热系数,导热性能优秀。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均为镂空设置,镂空的设计可以减轻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的整体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有碳纤维蜂窝芯,不仅重量轻盈,而且由于碳纤维蜂窝芯具有大量的正六边形孔,使得碳纤维蜂窝芯与汽车内的热空气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并通过在碳纤维蜂窝芯的孔壁上均涂有散热涂层,大大提升了碳纤维蜂窝芯的导热性能,使得汽车内的热量可以迅速传递到金属冲压面罩上,从而起到良好的散热性能,通过设置有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可以对碳纤维蜂窝芯起到良好的支撑力,防止碳纤维蜂窝芯掉落,由于使用了碳纤维蜂窝芯、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与传统的发动机盖的结构相比重量轻盈,而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此外,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两端均与金属冲压面罩焊接,连接可靠,结构稳定,不会因振动而导致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掉落,金属冲压面罩背面贴有导热硅胶垫,具有导热,绝缘,防震性能,可以提升碳纤维蜂窝芯与金属冲压面罩之间的热传递速度,碳纤维蜂窝芯嵌入于导热硅胶垫设置,不仅结构稳定,而且增加了碳纤维蜂窝芯与导热硅胶垫之间的热传递面积,提升碳纤维蜂窝芯与导热硅胶垫的热传递速度,导热膜为石墨烯导热膜,石墨烯导热膜具有极高导热系数,导热性能优秀,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均为镂空设置,镂空的设计可以减轻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的整体重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冲压汽车发动机盖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冲压汽车发动机盖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冲压汽车发动机盖的碳纤维蜂窝芯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冲压汽车发动机盖,包括金属冲压面罩1,所述金属冲压面罩1背面设置有碳纤维蜂窝芯2、第一冲压条3和第二冲压条4,所述碳纤维蜂窝芯2侧面与金属冲压面罩1固定连接,所述碳纤维蜂窝芯2的孔壁上均涂有散热涂层5,所述第一冲压条3和第二冲压条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冲压条3和第二冲压条4构成V字形设置,所述第一冲压条3和第二冲压条4均嵌入于碳纤维蜂窝芯2设置,所述第一冲压条3和第二冲压条4表面均贴有导热膜(未图示),通过设置有碳纤维蜂窝芯2,不仅重量轻盈,而且由于碳纤维蜂窝芯2具有大量的正六边形孔6,使得碳纤维蜂窝芯2与汽车内的热空气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并通过在碳纤维蜂窝芯2的孔壁上均涂有散热涂层5,大大提升了碳纤维蜂窝芯2的导热性能,使得汽车内的热量可以迅速传递到金属冲压面罩1上,从而起到良好的散热性能,通过设置有第一冲压条3和第二冲压条4,可以对碳纤维蜂窝芯2起到良好的支撑力,防止碳纤维蜂窝芯2掉落,由于使用了碳纤维蜂窝芯2、第一冲压条3和第二冲压条4,与传统的发动机盖的结构相比重量轻盈,而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有碳纤维蜂窝芯,不仅重量轻盈,而且由于碳纤维蜂窝芯具有大量的正六边形孔,使得碳纤维蜂窝芯与汽车内的热空气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并通过在碳纤维蜂窝芯的孔壁上均涂有散热涂层,大大提升了碳纤维蜂窝芯的导热性能,使得汽车内的热量可以迅速传递到金属冲压面罩上,从而起到良好的散热性能,通过设置有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可以对碳纤维蜂窝芯起到良好的支撑力,防止碳纤维蜂窝芯掉落,由于使用了碳纤维蜂窝芯、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与传统的发动机盖的结构相比重量轻盈,而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一种冲压汽车发动机盖,包括金属冲压面罩1,所述金属冲压面罩1背面设置有碳纤维蜂窝芯2、第一冲压条3和第二冲压条4,所述碳纤维蜂窝芯2侧面与金属冲压面罩1固定连接,所述碳纤维蜂窝芯2的孔壁上均涂有散热涂层5,所述第一冲压条3和第二冲压条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冲压条3和第二冲压条4构成V字形设置,所述第一冲压条3和第二冲压条4均嵌入于碳纤维蜂窝芯2设置,所述第一冲压条3和第二冲压条4表面均贴有导热膜(未图示),所述第一冲压条3和第二冲压条4两端均与金属冲压面罩1焊接,连接可靠,结构稳定,不会因振动而导致第一冲压条3和第二冲压条4掉落,所述金属冲压面罩1背面贴有导热硅胶垫(未图示),具有导热,绝缘,防震性能,可以提升碳纤维蜂窝芯2与金属冲压面罩1之间的热传递速度,所述碳纤维蜂窝芯2嵌入于导热硅胶垫设置,不仅结构稳定,而且增加了碳纤维蜂窝芯2与导热硅胶垫之间的热传递面积,提升碳纤维蜂窝芯2与导热硅胶垫的热传递速度,所述导热膜为石墨烯导热膜,石墨烯导热膜具有极高导热系数,导热性能优秀,所述第一冲压条3和第二冲压条4均为镂空设置,镂空的设计可以减轻第一冲压条3和第二冲压条4的整体重量,通过设置有碳纤维蜂窝芯2,不仅重量轻盈,而且由于碳纤维蜂窝芯2具有大量的正六边形孔6,使得碳纤维蜂窝芯2与汽车内的热空气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并通过在碳纤维蜂窝芯2的孔壁上均涂有散热涂层5,大大提升了碳纤维蜂窝芯2的导热性能,使得汽车内的热量可以迅速传递到金属冲压面罩1上,从而起到良好的散热性能,通过设置有第一冲压条3和第二冲压条4,可以对碳纤维蜂窝芯2起到良好的支撑力,防止碳纤维蜂窝芯2掉落,由于使用了碳纤维蜂窝芯2、第一冲压条3和第二冲压条4,与传统的发动机盖的结构相比重量轻盈,而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有碳纤维蜂窝芯,不仅重量轻盈,而且由于碳纤维蜂窝芯具有大量的正六边形孔,使得碳纤维蜂窝芯与汽车内的热空气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并通过在碳纤维蜂窝芯的孔壁上均涂有散热涂层,大大提升了碳纤维蜂窝芯的导热性能,使得汽车内的热量可以迅速传递到金属冲压面罩上,从而起到良好的散热性能,通过设置有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可以对碳纤维蜂窝芯起到良好的支撑力,防止碳纤维蜂窝芯掉落,由于使用了碳纤维蜂窝芯、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与传统的发动机盖的结构相比重量轻盈,而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两端均与金属冲压面罩焊接,连接可靠,结构稳定,不会因振动而导致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掉落,金属冲压面罩背面贴有导热硅胶垫,具有导热,绝缘,防震性能,可以提升碳纤维蜂窝芯与金属冲压面罩之间的热传递速度,碳纤维蜂窝芯嵌入于导热硅胶垫设置,不仅结构稳定,而且增加了碳纤维蜂窝芯与导热硅胶垫之间的热传递面积,提升碳纤维蜂窝芯与导热硅胶垫的热传递速度,导热膜为石墨烯导热膜,石墨烯导热膜具有极高导热系数,导热性能优秀,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均为镂空设置,镂空的设计可以减轻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的整体重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冲压汽车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冲压面罩,所述金属冲压面罩背面设置有碳纤维蜂窝芯、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所述碳纤维蜂窝芯侧面与金属冲压面罩固定连接,所述碳纤维蜂窝芯的孔壁上均涂有散热涂层,所述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构成V字形设置,所述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均嵌入于碳纤维蜂窝芯设置,所述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表面均贴有导热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汽车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两端均与金属冲压面罩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汽车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冲压面罩背面贴有导热硅胶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压汽车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蜂窝芯嵌入于导热硅胶垫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压汽车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膜为石墨烯导热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压汽车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压条和第二冲压条均为镂空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77812.1U CN205906066U (zh) | 2016-07-22 | 2016-07-22 | 一种冲压汽车发动机盖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77812.1U CN205906066U (zh) | 2016-07-22 | 2016-07-22 | 一种冲压汽车发动机盖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906066U true CN205906066U (zh) | 2017-01-25 |
Family
ID=57805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777812.1U Active CN205906066U (zh) | 2016-07-22 | 2016-07-22 | 一种冲压汽车发动机盖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90606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64495A (zh) * | 2017-06-25 | 2017-11-21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汽车发动机保护罩 |
-
2016
- 2016-07-22 CN CN201620777812.1U patent/CN20590606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64495A (zh) * | 2017-06-25 | 2017-11-21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汽车发动机保护罩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906066U (zh) | 一种冲压汽车发动机盖 | |
CN206012593U (zh) | 一种高速铁路车头底部非金属导流及遮蔽装置 | |
CN204488985U (zh) | 一种赛车变截面尾翼 | |
CN206086305U (zh) | 一种新型智能汽车天窗 | |
CN207945639U (zh) | 一种汽车转向灯 | |
CN202088829U (zh) | 汽车陷车自救装置 | |
CN204834642U (zh) | 一种汽车用太阳能发电玻璃 | |
CN203920941U (zh) | 重型拖车侧裙导流装置 | |
CN203717737U (zh) | 一种用于摩托车的制动盘 | |
CN202806874U (zh) | 电动客车底盘车架结构 | |
CN201553047U (zh) | 大中型客车用风光合力节能环保发电装置 | |
CN205524523U (zh) | 一种防止噪音的汽车尾翼 | |
CN206595304U (zh) | 电池压紧装置 | |
CN211617901U (zh) | 气坝和包含其的汽车 | |
CN207267504U (zh) | 一种用于布置或安装动力电池的桁架式底盘及电动客车 | |
CN201792909U (zh) | 一种汽车外壳 | |
CN204236581U (zh) | 一种轮罩外接板安装结构及汽车 | |
CN203727479U (zh) | 汽车引擎盖 | |
CN212639890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后桥总成举升装置 | |
CN201494520U (zh) | 一种跑车 | |
CN102896969A (zh) | 涡式增速节能轮毂 | |
CN213295939U (zh) | 一种太阳能地砖 | |
CN201179893Y (zh) | 赛马新型前保险杠 | |
CN212181898U (zh) | 一种方便进行拆装的车载式互联网信息服务设备 | |
CN202896810U (zh) | 电动自行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