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39852U -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集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集蓄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839852U CN205839852U CN201620811262.0U CN201620811262U CN205839852U CN 205839852 U CN205839852 U CN 205839852U CN 201620811262 U CN201620811262 U CN 201620811262U CN 205839852 U CN205839852 U CN 2058398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inwater
- recovery module
- filter
- area
- green be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4746 geotexti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449 bric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06 harve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集蓄系统,包括设置在道路区下方的第一雨水回收模块,设置在绿化带区的第二雨水回收模块,设置在道路区和绿化带区之间的溢流管道,设置在第一雨水回收模块、第二雨水回收模块和溢流管道的下方且分别与其连通的集水管路,以及与集水管路连通的蓄水井。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道路区的下方设置第一雨水回收模块,在绿化带区的下方设置第二雨水回收模块,并在道路区和绿化带区之间设置溢流管道,当在降雨初期或降雨量较小的情况下,可通过第一雨水回收模块和第二雨水回收模块进行排水,并对雨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但遇到强降雨天气时,雨水还可以自溢流管中排放,减轻道路排水压力,防止发生内涝。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集蓄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降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积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近年来下沉式绿地、渗透塘、湿塘等开始受到关注并迅速建设,尽管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雨水的下渗,但难以达到有效蓄存雨水,并对雨水进行净化和加以利用的作用。因此,研究和开发能够高效、持续保障雨水下渗、蓄存、净化、回用的多功能装置和系统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显得尤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集蓄系统,其不仅可以高效、持续地保障雨水下渗和蓄存,还具有防止内涝的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集蓄系统,包括设置在道路区下方的第一雨水回收模块,设置在绿化带区的第二雨水回收模块,设置在道路区和绿化带区之间的溢流管道,设置在第一雨水回收模块、第二雨水回收模块和溢流管道的下方且分别与其连通的集水管路,以及与集水管路连通的蓄水井。
第一雨水回收模块包括设置在道路区的地面的进水口,以及通过导流管路与进水口连通的过滤室;过滤室中设有第一过滤器,过滤室的底部通过第一排水层与集水管路连通;
第二雨水回收模块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绿化带区的碎石覆盖层、植被种植土层、雨水过滤层和第二排水层;植被种植土层和雨水过滤层之间设有格栅,格栅的上表面铺设有土工布;雨水过滤层中设有第二过滤器;
溢流管道的顶部设有将道路区与绿化带区隔离的路沿石;路沿石包括一倒扣的U形槽,以及分别与U型槽的两相对侧壁连接且向外延伸的水平部;水平部分别嵌入道路区与绿化带区内;U型槽的两相对侧壁上均设有若干排水孔,排水孔的高度高于道路区与绿化带区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地,导流管路的入口端设有截污篮。
进一步地,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均由生物炭填料和包裹在生物炭填料外侧的土工布组成。
进一步地,第一排水层和第二排水层均为透水砖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在道路区的下方设置第一雨水回收模块,在绿化带区的下方设置第二雨水回收模块,并在道路区和绿化带区之间设置溢流管道,当在降雨初期或降雨量较小的情况下,可通过第一雨水回收模块和第二雨水回收模块进行排水,并对雨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但遇到强降雨天气时,雨水还可以自溢流管中排放,减轻道路排水压力,防止发生内涝。
2、通过在植被种植土层和雨水过滤层之间设置格栅,并在格栅的上表面铺设有第二土工布将植被种植土层固定在雨水过滤层的上方,以防止植被种植土层将雨水过滤层中的第二过滤器压扁而影响雨水过滤层的透水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路沿石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A、道路区;B、绿化带区;1、进水口;2、导流管路;21、截污篮;3、过滤室;4、第一过滤器;5、第一排水层;6、溢流管道;7、路沿石;71、U型槽;72、水平部;73、排水孔;8、碎石覆盖层;9、植被种植土层;10、格栅;11、雨水过滤层;12、第二排水层;13、集水管路;14、蓄水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所示的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集蓄系统,包括设置在道路区A下方的第一雨水回收模块,设置在绿化带区B的第二雨水回收模块,设置在道路区A和绿化带区B之间的溢流管道6,设置在第一雨水回收模块、第二雨水回收模块和溢流管道6的下方且分别与其连通的集水管路13,以及与集水管路13连通的蓄水井14。下面分别对各个组件进行详细描述:
其中,第一雨水回收模块包括设置在道路区A的地面的进水口1,以及通过导流管路2与进水口1连通的过滤室3。进水口1设有透水井盖,导流管路2的入口端设有截污篮21,过滤室3中设有第一过滤器4,过滤室3的底部通过第一排水层5与集水管路13连通。雨水至进水口1进入导流管路2中,经导流管路2中的截污篮21对雨水中的大块杂质过滤后,进入过滤室3进行过滤净化,最后通过第一排水层5进入集水管路13,进而流向蓄水井14进行储存。
第二雨水回收模块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绿化带区B的碎石覆盖层8、植被种植土层9、雨水过滤层11和第二排水层12;雨水过滤层11中设有第二过滤器。碎石覆盖层8可对雨水渗透起到缓冲作用,雨水经过碎石覆盖层8和植被种植土层9后进入雨水过滤层11进行进化过滤后通过第二排水层12进入集水管路13,进而流向蓄水井14进行储存。
植被种植土层9和雨水过滤层11之间设置格栅10,并在格栅10的上表面铺设有第二土工布将植被种植土层9固定在雨水过滤层11的上方,以防止植被种植土层9将雨水过滤层11压扁而影响雨水过滤层11的透水率。并且,第一排水层5和第二排水层12均为透水砖层,透水砖透水率高,且承压、耐压能力好,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溢流管道6的顶部设有将道路区A与绿化带区B隔离的路沿石7。其中,如图2所示,路沿石7包括一倒扣的U形槽,以及分别与U型槽71的两相对侧壁连接且向外延伸的水平部72。水平部72分别嵌入道路区A与绿化带区B内,起到固定的作用。U型槽71的两相对侧壁上均设有若干排水孔73,U型槽71靠道路区A的一侧的透水孔高度比道路区A的水平高度高2cm,U型槽71靠绿化带区B的一侧的透水孔高度比绿化带区B的水平高度高2cm。
此外,上述第一过滤器4和第二过滤器均由生物炭填料和包裹在生物炭填料外侧的土工布组成。不仅可以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且其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大大降低了系统的维护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道路区A的下方设置第一雨水回收模块,在绿化带区B的下方设置第二雨水回收模块,并在道路区A和绿化带区B之间设置溢流管道6,当在降雨初期或降雨量较小的情况下,可通过第一雨水回收模块和第二雨水回收模块进行排水,并对雨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但遇到强降雨天气时,雨水还可以自溢流管中排放,减轻道路排水压力,防止发生内涝。
Claims (4)
1.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集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道路区下方的第一雨水回收模块,设置在绿化带区的第二雨水回收模块,设置在道路区和绿化带区之间的溢流管道,设置在所述第一雨水回收模块、第二雨水回收模块和溢流管道的下方且分别与其连通的集水管路,以及与所述集水管路连通的蓄水井;
所述第一雨水回收模块包括设置在道路区的地面的进水口,以及通过导流管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过滤室;所述过滤室中设有第一过滤器,所述过滤室的底部通过第一排水层与所述集水管路连通;
所述第二雨水回收模块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绿化带区的碎石覆盖层、植被种植土层、雨水过滤层和第二排水层;所述植被种植土层和雨水过滤层之间设有格栅,所述格栅的上表面铺设有土工布;所述雨水过滤层中设有第二过滤器;
所述溢流管道的顶部设有将所述道路区与绿化带区隔离的路沿石;所述路沿石包括一倒扣的U形槽,以及分别与U型槽的两相对侧壁连接且向外延伸的水平部;所述水平部分别嵌入道路区与绿化带区内;所述U型槽的两相对侧壁上均设有若干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高度高于所述道路区与绿化带区的水平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集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路的入口端设有截污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集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均由生物炭填料和包裹在生物炭填料外侧的土工布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集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层和第二排水层均为透水砖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811262.0U CN205839852U (zh) | 2016-07-29 | 2016-07-29 |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集蓄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811262.0U CN205839852U (zh) | 2016-07-29 | 2016-07-29 |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集蓄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839852U true CN205839852U (zh) | 2016-12-28 |
Family
ID=57641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81126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39852U (zh) | 2016-07-29 | 2016-07-29 |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集蓄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839852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30430A (zh) * | 2016-12-30 | 2017-05-10 | 同济大学 | 一种海绵城市关键模块作用下的地下水污染循环净化系统 |
CN106835890A (zh) * | 2017-02-17 | 2017-06-13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海绵城市的下凹式绿地系统及施工方法 |
CN106962057A (zh) * | 2017-04-18 | 2017-07-21 | 湖南文理学院 | 海绵城市建设道路雨水处理系统 |
CN107043166A (zh) * | 2017-04-18 | 2017-08-15 | 北京建筑大学 | 一种雨水径流倒置生物滞留净化装置及方法 |
-
2016
- 2016-07-29 CN CN201620811262.0U patent/CN20583985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30430A (zh) * | 2016-12-30 | 2017-05-10 | 同济大学 | 一种海绵城市关键模块作用下的地下水污染循环净化系统 |
CN106835890A (zh) * | 2017-02-17 | 2017-06-13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海绵城市的下凹式绿地系统及施工方法 |
CN106962057A (zh) * | 2017-04-18 | 2017-07-21 | 湖南文理学院 | 海绵城市建设道路雨水处理系统 |
CN107043166A (zh) * | 2017-04-18 | 2017-08-15 | 北京建筑大学 | 一种雨水径流倒置生物滞留净化装置及方法 |
CN107043166B (zh) * | 2017-04-18 | 2019-06-28 | 北京建筑大学 | 一种雨水径流倒置生物滞留净化装置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84588B (zh) | 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处理与储存系统 | |
CN207727714U (zh) | 海绵城市生态渗滤系统 | |
CN101775839B (zh) | 雨水渗透-排放一体生态系统 | |
CN106245734A (zh) | 改进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涵养绿地的调蓄系统 | |
CN111255011A (zh) | 海绵城市排渗水结构及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5794523A (zh) | 一种具有雨水渗蓄净化功能的树池装置 | |
CN205839852U (zh) |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集蓄系统 | |
CN106807145A (zh) | 城市道路雨水收集、涵养植被的分流调蓄系统 | |
CN105421562A (zh) | 一种具有净化雨水初期路面径流及储水功能的绿化带 | |
CN106320433A (zh) | 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结构 | |
CN207143645U (zh) |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结构 | |
CN203307872U (zh) | 一种小区雨水收集、净化与回用一体化系统 | |
CN203347000U (zh) | 一种适用于山地城市多砂径流的雨水花园系统 | |
CN211447206U (zh) | 一种地铁停车场排水系统 | |
CN205223761U (zh) | 一种用于雨水下渗和净化的生物洼地系统 | |
CN104264773A (zh) | 一种用于处理停车场雨水及调节小气候的蓄流湿地系统 | |
CN104294905A (zh) | 一种设有滤料井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 | |
CN103669232B (zh) | 压力渗水式道路排水井 | |
CN216195095U (zh) |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再利用装置 | |
CN204753773U (zh) | 一种公路废水集水净化结构 | |
CN105293706A (zh) | 城市下沉廊道式景观湿地 | |
CN201835205U (zh) | 过滤收集路面雨水的公路 | |
CN206815480U (zh) | 城市海绵绿地结构 | |
CN205839947U (zh) |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回收系统 | |
CN204112465U (zh) | 一种用于处理停车场雨水及调节小气候的蓄流湿地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