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22442U - 吸污车 - Google Patents

吸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22442U
CN205822442U CN201620637784.3U CN201620637784U CN205822442U CN 205822442 U CN205822442 U CN 205822442U CN 201620637784 U CN201620637784 U CN 201620637784U CN 205822442 U CN205822442 U CN 205822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solid
cylinder
liquid separation
separation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3778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涛
杨增玉
屈冲冲
陈明进
汪军
邓宜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ENDURANCE SHANHUA SPE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ENDURANCE SHANHUA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ENDURANCE SHANHUA SPE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ENDURANCE SHANHUA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3778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22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22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22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污车,包括吸污车本体,吸污车本体的底盘上设有一形成密闭空间的罐体,罐体设有进料口、放空口、抽真空口,罐体内设置有一固液分离滤筒,固液分离滤筒的一轴端外伸出罐体后端,固液分离滤筒外伸出罐体的轴端设有密封盖,固液分离滤筒位于罐体内的轴端设有端板,固液分离滤筒内设有无轴螺旋体,无轴螺旋体的支撑端穿过固液分离滤筒的端板设有的过孔外伸出固液分离滤筒,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驱动装置连接,固液分离滤筒位于罐体内部的筒体设有若干过滤孔,固液分离滤筒位于罐体内部的筒体设有用于供污水进入的进料口,与罐体的进料口连通,罐体内设有液位控制装置,抽真空口与第一真空泵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一过滤装置。

Description

吸污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污车。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320633106.6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吸污车,其是利用负压气力输送的原理,将粉体、固体、污泥等吸入回收罐内,具有远超过普通真空吸污车的强劲吸引力(吸程高、水平距离长、吸引速度快),操作简单,维护便捷等特点,用于各种污泥、粪便及尘沙的回收。其可以适用于雨水井、检查井、沉淀井及各种沟渠内的污泥、化粪池污物粪便及污水池的淤积物的抽吸、装运和排卸,也可用于装运垃圾站、垃圾压缩渗滤液和工业有害等液态废弃物,并运输到相应的处理场。
现在吸污车清理的下水道、化粪池、垃圾渗滤液储存池等的污水中,除废水和泥沙之外,还含有较多的粗渣(板结物、树枝、木块、塑料袋(瓶)、布条、卫生用品、石块等),这些粗渣是造成堵塞的主要原因。吸污车清理的主要目的是将粗渣抽吸出来,减少堵塞,让下水道、化粪池等发挥出正常的功能。
该吸污车通过强力抽吸,将粗渣混在水中一起抽入罐中。吸满罐后,一起转运到污水处理厂做后续处理。然后返回清理现场,进行下轮循环,直至完成清理工作。所以具有如下问题:
1. 整体清理效率低
虽然抽吸效率高,但由于罐容积有限、水多渣少,需多次抽吸、多次运输,才能完成粗渣清理作业,作业不连续,运输耗用时间长(污水厂距离越远越突出),造成整体清理效率处理低。
2. 成本高、增大交通压力和污染
为完成清理作业,需要多次运输,运输成本高。由于运输要经过城市道路,增大车流量,汽车排放的尾气和可能产生因密封失效带来的滴漏和抛撒,增加环境污染。
3.增大污水厂粗格栅等预处理设备的压力,影响污水厂处理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吸污车,其可对污水中粗渣与水进行分离,并将粗渣挤压脱水排出,便于装袋运输。满罐后,可将分离后的污水直接在现场就地排入下水道和化粪池,流向污水厂进行处理。排空后可继续抽吸分离循环,连续作业,直至污水中粗渣清理完成,只需将装袋的挤干粗渣运出做处理,整体清理效率大大提高,运输成本、运输量和污染等大大减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吸污车,包括吸污车本体,所述吸污车本体的底盘上设有一形成密闭空间的罐体,所述罐体设有进料口、放空口,所述罐体内设置有一固液分离滤筒,所述固液分离滤筒固定在罐体的上部,所述固液分离滤筒的一轴端外伸出罐体后端,形成出料口,固液分离滤筒外伸出罐体的轴端设有密封盖,密封出料口,固液分离滤筒位于罐体内的轴端设有端板,所述固液分离滤筒内设有无轴螺旋体,所述无轴螺旋体的支撑端穿过固液分离滤筒的端板设有的过孔外伸出固液分离滤筒,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无轴螺旋体的支撑端通过轴承支撑在一轴承箱中,所述轴承箱与固液分离滤筒的端板固定连接,所述无轴螺旋体的自由端对应固液分离滤筒的密封盖,所述固液分离滤筒位于罐体内部的筒体设有若干过滤孔,所述固液分离滤筒位于罐体内部的筒体的上端面设有用于供污水进入的进料口,与罐体顶部的进料口对应连通,所述罐体内设有液位控制装置,所述液位控制装置包括浮球,所述浮球设置在一筒体中,所述筒体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浮球的浮球支撑板,所述筒体固定在罐体中,筒体的上端外伸出罐体,且其顶端密封,所述筒体的外伸端设有抽真空口,所述筒体的下部设有进水口,所述筒体内设有密封垫,位于抽真空口与进水口之间,所述抽真空口与进水口之间通过密封垫的内孔连通,所述浮球位于密封垫下方,所述浮球的直径大于密封垫内孔的孔径,使浮球能封堵密封垫内孔,所述抽真空口与第一真空泵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罐体的放空口连接有放空阀。
所述筒体内的密封垫将筒体内腔分为上、下两个腔体,所述密封垫固定在筒体内壁设有的密封垫板上,使密封垫的内孔成为连通罐体和真空泵的唯一的连通孔。所述密封垫采用橡胶垫。所述密封垫板为环形,其内孔孔径大于密封垫内孔的孔径,小于密封垫的外径。所述密封垫的上端设有环形压板,所述密封垫位于密封垫板与环形压板之间,通过螺栓将三者固定连接,将密封垫固定住。所述抽真空口设置在筒体外伸端侧壁。所述浮球支撑板采用一根U型槽铁,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筒体上。密封垫的轴心线与筒体的轴心线平行,优选地,密封垫的轴心线与筒体的轴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浮球上升到最高点就会贴到橡胶垫的内圆上,将橡胶垫的内孔堵住。所述筒体的顶端设有观察窗。所述筒体下端侧面开有三个矩形槽,该三个矩形槽和筒体底部的开口均为进水口。采用这种液位控制装置在进行吸入作业时,随着罐体内污水的液位不断上升,液位控制装置的筒体内部的浮球将会通过浮力向连通孔处移动,如果达到设定的最高水位时此浮球紧贴密封垫,会将连通孔堵死,吸入作业自动停止。
所述罐体轴心线呈前高后低布置,与水平线夹角大于等于2°,便于尾部排放。固液分离滤筒的两轴端分别对应罐体的前端、后端。固液分离滤筒的轴心线与罐体轴心线平行。所述无轴螺旋体的轴心线与固液分离滤筒的轴心线同轴。
所述固液分离滤筒的过滤孔的直径为5mm~50mm之间。所述罐体内的顶面固定有用于支撑固液分离滤筒的支撑架。
所述罐体的前端、后端分别设有观察窗。
所述密封盖铰接在固液分离滤筒上,所述罐体外壁上铰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密封盖上设有的推拉臂铰接,通过液压缸实现密封盖的启闭。
所述罐体外壁上固定有卸料斗,所述卸料斗位于固液分离滤筒的出料口的正下方,卸料斗的粗渣进料口与固液分离滤筒的出料口对应。所述卸料斗下端连接有卸料筒。卸料斗通过料斗支撑架支撑在固液分离滤筒的出料口的正下方。挤压脱水后的污物经固液分离滤筒的后端出料后落入卸料斗,滑入卸料筒内落下。卸料筒下方可放置垃圾桶或连接编织口袋进行接料,打包转运。
所述罐体的进料口与一吸入阀连通,所述吸入阀的上游端用于连接吸污管,所述吸入阀的下游端与罐体的进料口连通。所述吸入阀设置在罐体的侧壁下端上,吸入阀的上游端、下游端均设置吸污管,使吸入阀的下游端通过吸污管与罐体的进料口连通,方便吸入阀上游端的吸污管的安装、拆卸。
所述罐体上设有一开口与固液分离滤筒设有的进料口对应连通,所述罐体的开口处设有一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下端与罐体上设有的开口对接连通,所述连接筒的上端通过上盖密封,所述连接筒的侧壁设置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置管道接口。固液分离滤筒设有的进料口位于罐体上设有的开口的正下方,罐体上设有的开口位于连接筒的正下方。所述连接筒由上端的圆柱筒与下端的圆锥筒连接而成。所述连接筒的圆柱筒上端固定有上盖。上盖与连接筒之间设有密封圈。连接筒的圆锥筒下端与罐体上设有的开口对接相通。进料口设置在连接筒的圆柱筒筒体侧壁。固液分离滤筒设有的进料口位于固液分离滤筒设有端板的一端。
所述放空口处安装有放空罐门,所述放空罐门与罐体铰接,通过手轮装置将放空罐门压紧在罐体上,使放空罐门对罐体进行密封,所述放空罐门与罐体之间设有密封条。所述手轮装置包括压紧手轮、丝杆,所述压紧手轮与丝杆螺纹配合。所述罐体上设有多根丝杆,多根丝杆环放空罐门设置,通过压紧手轮将放空罐门压紧在罐体上,密封放空口,所述放空罐门上设置放空阀。放空罐门上设有提手。丝杆数量根据罐门大小改变。在操作时间充足且罐内污物浓度较低的情况下使用放空阀即可将吸污罐内的污水放空,在罐内污物浓度较大或者操作时间较少时选择打开圆形罐门的方式进行放空,可将罐内污水清理干净。
无轴螺旋体的自由端与罐体的密封盖之间留有用于容纳粗渣的空间。
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固定在罐体外壁,所述罐体上设有用于供传动机构穿过的孔,位于罐体内的轴承箱、传动机构均设置在一密封外壳中,该密封外壳与罐体内腔不连通,保证了罐体的真空度和密封性。所述传动机构采用链轮传动。所述动力驱动装置采用液压马达。
吸污车还包括第二真空泵和第二过滤装置,所述抽真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过滤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控制阀、进气控制阀,所述进气控制阀的一端与第一管道连通,另一端为进气孔,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排气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一真空泵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真空泵的出口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二真空泵的进口连通,第二真空泵的出口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二过滤装置的进气口连通,第二过滤装置上设有排气口,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真空泵的出口通过第五管道与抽真空口连通,所述第五管道的一端与第四管道连通,连接于第二控制阀的上游端与第二真空泵的出口之间,所述第五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管道连通,连接于第一控制阀的上游端与抽真空口之间,所述第五管道上设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一真空泵、第二真空泵、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均安装在吸污车本体的底盘上。第一真空泵的泵腔容积大于第二真空泵的泵腔容积。进气控制阀是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一管道上。进气控制阀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一管道上,用于吸污车强排时进气。
第一控制阀位于第一管道上,一端连通罐体的抽真空口,另一端连通第一过滤装置的进气口。第一控制阀在吸引作业时开启,压送作业时关闭。
第二控制阀位于第四管道上,一端连通第二真空泵的出口,另一端连通第二过滤装置的进气口。第二控制阀在吸引作业时开启,压送作业时关闭。
第三控制阀位于第五管道上,一端连通罐体的抽真空口,另一端连通第二真空泵的出口。第三控制阀在压送作业时开启,吸引作业时关闭。
通过第一真空泵的真空室的空气进入第二真空泵的真空室时,因第二真空泵的真空室的容积较小,在真空压较低的情况下从第一真空泵的真空室过来的空气无法全部通过,所以在所述第一真空泵的出口通过第六管道与第二过滤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六管道的一端与第三管道连通,所述第六管道的另一端与第四管道连通,连接于第二控制阀的下游端与第二过滤装置的进气口之间,所述第六管道上设有排气单向阀,使第一真空泵到第二过滤装置之间形成通路。
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均为用于盛装过滤水的密封水箱,该密封水箱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制造为一体,节省空间,外表更加美观。过滤装置位于驾驶室后方,安装于底盘大梁上方。此过滤装置内装有水,与进气口连通的管道伸入液面下方,对进气进行过滤。此过滤装置设有放空口,放空口小门设有观察窗和水位警示线,通过手轮控制放空口的开关。过滤装置中当水位低于设定的警示线时,对过滤装置进行补水, 使与进气口连通的管道始终位于液面下方,对进气进行过滤。
所述第二过滤装置设有冷却水出口,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冷却水出口通过冷却水管与第一真空泵的进口连通,所述冷却水管上设有流量计。
所述冷却水管上连接有润滑油管,所述润滑油管的一端与冷却水管连通,连接于流量计的下游端与第一真空泵的进口之间,所述润滑油管的另一端与润滑油箱连通,润滑油管上设有润滑油控制阀。冷却水管末端焊接于第一真空泵进气口弯头处,冷却水由此进入第一真空泵,用来冷却真空泵。冷却水随气流进入第二真空泵,再进入第二过滤装置,循环使用。冷却水管的弯头处开的小孔,作为虹吸防止口。此孔起到在真空泵停止后,通过它吸入空气,来防止虹吸现象发生的作用。
所述第四管道上连接有两泄压管,两泄压管的一端分别位于第二控制阀的上游端、下游端,两泄压管的另一端均与泄压阀连接。泄压阀是一种防止正压超负荷装置。如果压送时压力超过设定值,泄压阀自动启动,释放内部压力来降低压送压力。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控制阀、第一过滤装置之间设有真空负压安全阀,该真空负压安全阀的一端与第一管道连通,另一端为负压进气孔。真空负压安全阀是一种防止负压超负荷的安全装置。
所述第二真空泵的壳体上设有冷却风管,冷却风管的一端与对应真空泵的泵腔连通,另一端连接空气过滤装置,冷却风管上设有冷却风单向阀,使冷却风单向进入真空泵的泵腔。驱动真空泵时会产生压缩热及动力损失,导致循环冷却水的温度升高,直接影响到工作时的吸引能力。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外界空气直接吸入真空泵内,进行辅助冷却来抑制吸引能力的降低。
本吸污车还包括压力测定装置,所述压力测定装置包括真空表、压力表以及具有密闭空间的集水器,所述真空表、压力表分别通过气管与集水器的密闭空间连通,所述集水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设有球阀,球阀用于排出集水器里沉积的水。所述集水器通过第一通气管与第一管道连通,该第一通气管连接于罐体的抽真空口与第一控制阀的上游端之间,所述集水器通过第二通气管与第二管道连通,该第二通气管连接于第一真空泵的进口。从管路中带过来的水汽在此集水器中下沉,避免进入真空泵。压力表、真空表均安装于控制箱控制面板上,集水器安装于控制箱后方。从第一真空泵的进口引出,气体经第二通气管到集水器,气体中的水分沉降到集水器中,真空表也连接到集水器中,检测真空度。从第一控制阀的上游端引出,气体经第一通气管到集水器,气体中的水分沉降到集水器中,压力表也连接到集水器中,检测压力。
本吸污车还包括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水泵和多个喷头,所述水泵的上游端连接水箱,水泵的下游端通过管道分别与安装在罐体内的各个喷头连接。喷头的进水管道为硬管,不锈钢材质,管道连接在罐体上,喷头连接在硬管上,滤筒外圆的上方。喷头为扇形喷头,安装在滤筒正上方即可喷淋到大部分滤筒。水箱安装在过滤装置上方,为喷淋装置供水。所述喷淋装置还包括球阀、高压水枪。在需要对罐体内部进行清洁时,可以在控制箱操作面板上旋动按钮,进行清洗作业。在需要对车身、作业场所等其他地方进行清洗时,只需打开高压水枪球阀使用水枪作业。
本吸污车还包括取力器,底盘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通过取力器传导给万向接头和传动轴,传动轴与皮带轮连接,动力通过V带传动传导给真空泵的传动皮带。取力器、万向接头、传动轴均位于底盘大梁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污车本体的底盘上设有一形成密闭空间的罐体,所述罐体设有进料口、放空口以及抽真空口,本实用新型利用真空泵可以将雨水井、检查井、沉淀井及各种沟渠内的污泥、粪便、化粪池及污水池的淤积物等吸入罐体内进行装运和排泄,也可用于装运垃圾站、垃圾压缩渗滤液和工业有害等液态废弃物,并运输到相应的处理场,使用范围广泛。
所述罐体内设置有一固液分离滤筒,污水进入固液分离滤筒后,无轴螺旋体在液压马达的带动下转动,粗渣在无轴螺旋叶片的带动下向密封盖方向移动,将物料挤压至密封盖处,过滤后的污水通过固液分离滤筒上的过滤小孔落入罐体中。待粗渣物料聚积到滤筒的最大纳污值,无轴螺旋体因阻力增大,转速逐渐下降直至停止转动,操作控制面板,停止吸污进料,控制密封盖的液压缸打开密封盖,挤压脱水后的粗渣物料即可从密封盖排出,经卸料斗进入垃圾袋或者垃圾箱中,进行打包转运。排出污物后可继续执行吸污、挤压脱水作业。污水可就地排放回原处。排空后继续抽吸作业,作业不间断,大大提高了清理效率。污水处理量可达25m3/h。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液分离滤筒内设置无轴螺旋体将物料挤压至密封盖处,可对污水中进行渣水分离,将粗渣挤压脱水排出装袋,满罐后可现场排空,排空后可继续抽吸,可实现连续作业,且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砂水、石块、园林、化粪池、市政管网清淤等场所,扩大了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固液分离滤筒对污水中粗渣与水进行分离,并将粗渣挤压脱水排出,便于装袋运输。分离后的污水直接在现场就地排入下水道和化粪池,流向污水厂进行处理。可连续多次循环作业,粗渣清理完成,只需将装袋的挤干粗渣运出做处理,整体清理效率大大提高,运输成本、运输量和污染等大大减少。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石块、园林、化粪池、市政管网清淤排堵等场所,扩大了使用范围。
所述罐体内设有液位控制装置,当罐体内的污水达到设定的最高水位时,使吸引作业自动停止。采用这种液位控制装置在进行吸入作业时,随着罐体内污水的液位不断上升,液位控制装置的筒体内部的浮球将会通过浮力向密封垫的内孔处移动,如果达到设定的最高水位时此浮球会将连通罐体与真空泵的密封垫内孔堵死,吸入作业自动停止。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吸污车吸污时,打开吸污管上的吸入阀,以及第一、第二控制阀,关闭排污管上的放空阀,以及第三控制阀、进气控制阀,气体经抽真空口进入第一管道,再通过第一控制阀进入第一过滤装置,空气经过滤后进入第一真空泵泵腔内,再进入第二真空泵泵腔内,再通过第二控制阀进入第二过滤装置,过滤后排入大气。吸污车强排时,打开罐门上的放空阀,打开第三控制阀、进气控制阀,关闭第一、第二控制阀,气体经过进气控制阀进入第一过滤装置,经过滤后进入第一真空泵泵腔内,再进入第二真空泵泵腔内,再通过第三控制阀进入罐体内,随着气体增加,压力增加,将罐体内的物体压出罐体。本吸污车采用第一、第二真空泵串联,第一真空泵的泵腔容积大于第二真空泵的泵腔容积,第一真空泵增加气流速度,第二真空泵抽真空,可以吸引石子、粉尘等颗粒装物质、并且在吸引管口有空气进入也不会影响车辆的使用,利用空气的流动和大气压力共同作用,将淤积物输送到罐体内,吸污车的吸污管不需要插入密闭液面下进行作业,工作效率高,吸污彻底,而且吸引高度更高。通过第一真空泵泵腔的空气进入第二真空泵泵腔时,因第二真空泵泵腔容积较小,在真空压较低的情况下从第一真空泵泵腔过来的空气无法全部通过,无法通过第二真空泵泵腔的空气直接经单向管进入第二过滤装置过滤后排入大气,单向管上设有排气单向阀,防止第二真空泵泵腔排出的空气再次被从吸入口处吸回。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污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液分离滤筒以及无轴螺旋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液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B向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污车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污车的冷却水循环图。
附图中,1为罐体,2为固液分离滤筒,2-1为过滤孔,3为密封盖,3-1为推拉臂,4为液压缸,5为卸料斗,5-1为卸料筒,6为端板,7为无轴螺旋体,8为轴承箱,9为链传动结构,10为液压马达,11为吸入阀,12为进料口,13为连接筒,14为上盖,15为放空阀,16为放空罐门,17为压紧手轮,18为抽真空口,19为观察窗,20为液位控制装置,20-1为筒体,20-2为矩形槽,20-3为密封垫,20-4为密封垫板,20-5为环形压板,20-6为浮球,20-7为浮球支撑板, 21为吸污管,22为排污管,23为第一管道,24为第二管道,25为第三管道,26为第四管道,27为第五管道,28为第六管道,29为第一过滤装置,30为第二过滤装置,30-1为排气口,31为第一真空泵,32为第二真空泵,33为第一控制阀,34为第二控制阀,35为第三控制阀,36为进气控制阀,37为排气单向阀,38为真空负压安全阀,39为泄压阀,40为冷却水管,40-1为虹吸防止口,41为润滑油管,42为润滑油控制阀,43为流量计,44为冷却风管,45为空气过滤器,46为冷却风单向阀,47为集水器,48为真空表,49为压力表,50为水箱,51为水泵,52为喷头,52为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8,一种吸污车,包括吸污车本体,所述吸污车本体的底盘上设有一形成密闭空间的罐体,所述罐体设有进料口、放空口,所述罐体内设置有一固液分离滤筒。所述固液分离滤筒固定在罐体的上部,所述固液分离滤筒的一轴端外伸出罐体后端,形成出料口,固液分离滤筒外伸出罐体的轴端设有密封盖,密封出料口,固液分离滤筒位于罐体内的轴端设有端板,所述固液分离滤筒内设有无轴螺旋体,所述无轴螺旋体的支撑端穿过固液分离滤筒的端板设有的过孔外伸出固液分离滤筒,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无轴螺旋体的支撑端通过轴承支撑在一轴承箱中,所述轴承箱与固液分离滤筒的端板固定连接,所述无轴螺旋体的自由端对应固液分离滤筒的密封盖。无轴螺旋体的自由端与罐体的密封盖之间留有用于容纳粗渣的空间。待粗渣物料聚积到滤筒的最大纳污值时,整个滤网都被污物填满,无轴螺旋体转速极低或者停止转动。所述固液分离滤筒位于罐体内部的筒体设有若干过滤孔。所述固液分离滤筒的过滤孔的直径为5mm~50mm。所述罐体内的顶面固定有用于支撑固液分离滤筒的支撑架。所述固液分离滤筒位于罐体内部的筒体设有用于供污水进入的进料口,与罐体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罐体内设有液位控制装置,所述液位控制装置包括浮球,所述浮球设置在一筒体中,所述筒体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浮球的浮球支撑板,所述筒体固定在罐体中,筒体的上端外伸出罐体,且其顶端为观察窗,观察窗上盖装有密封条,和筒体之间用手轮密封。所述筒体的外伸端设有抽真空口,所述筒体的下部设有进水口,所述筒体内设有密封垫,位于抽真空口与进水口之间,所述抽真空口与进水口之间通过密封垫的内孔连通,所述浮球位于密封垫下方,所述浮球的直径大于密封垫内孔的孔径,使浮球能封堵密封垫内孔。所述筒体为圆筒。所述筒体内的密封垫将筒体内腔分为上、下两个腔体,所述密封垫固定在筒体内壁设有的密封垫板上,使密封垫的内孔成为连通罐体和真空泵的唯一的连通孔。所述密封垫采用橡胶垫。所述密封垫板为环形,其内孔孔径大于密封垫内孔的孔径,小于密封垫的外径。所述密封垫的上端设有环形压板,所述密封垫位于密封垫板与环形压板之间,通过螺栓将三者固定连接,将密封垫固定住。所述抽真空口设置在筒体侧壁。所述浮球支撑板采用一根U型槽铁,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筒体上。密封垫的轴心线与筒体的轴心线平行,优选地,密封垫的轴心线与筒体的轴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浮球上升到最高点就会贴到橡胶垫的内圆上,将橡胶垫的内孔堵住。所述筒体的顶端设有观察窗。所述筒体下端侧面开有三个矩形槽,该三个矩形槽和筒体底部的开口均为进水口。采用这种液位控制装置在进行吸入作业时,随着罐体内污水的液位不断上升,液位控制装置的筒体内部的浮球将会通过浮力向连通孔处移动,如果达到设定的最高水位时此浮球紧贴密封垫,会将连通孔堵死,吸入作业自动停止。
所述抽真空口与第一真空泵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罐体的放空口连接有放空阀,放空阀的下游端连接有排污管。
所述罐体轴心线呈前高后低布置,与水平线夹角大于等于2°,便于尾部排放。固液分离滤筒的两轴端分别对应罐体的前端、后端。固液分离滤筒的轴心线与罐体轴心线平行。所述无轴螺旋体的轴心线与固液分离滤筒的轴心线同轴。所述罐体的前端、后端分别设有观察窗。位于罐体前端的观察窗,带有圆形小门,门上装有密封条,通过手轮控制观察窗的开闭。
本实施例的无轴螺旋体旋向为右旋(也可设计为左旋),长度和螺距由作业环境的要求决定。在液压马达、链轮、轴承等的带动下转动,转速可调节,无轴螺旋体可根据工况进行正转或者反转,配有转速表,转速表安装在控制箱控制面板上。本实施例的固液分离滤筒的部分筒体露出于吸污罐外部,尾部与密封盖相连,由密封盖进行密封。
所述密封盖铰接在固液分离滤筒上,所述罐体外壁上铰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密封盖上设有的推拉臂铰接,通过液压缸实现密封盖的启闭。
所述罐体外壁上固定有卸料斗,所述卸料斗位于固液分离滤筒的出料口的正下方,卸料斗的粗渣进料口与固液分离滤筒的出料口对应。所述卸料斗下端连接有卸料筒。卸料斗通过料斗支撑架支撑在固液分离滤筒的出料口的正下方。挤压脱水后的污物经固液分离滤筒的后端出料后落入卸料斗,滑入卸料筒内落下。卸料筒下方可放置垃圾桶或连接编织口袋进行接料,打包转运。
所述罐体的进料口与一吸入阀连通,所述吸入阀的上游端用于连接吸污管,所述吸入阀的下游端与罐体的进料口连通。所述吸入阀设置在罐体的侧壁下端上,吸入阀的上游端、下游端均设置吸污管,使吸入阀的下游端通过吸污管与罐体的进料口连通,方便吸入阀上游端的吸污管的安装、拆卸。所述罐体上设有一开口与固液分离滤筒设有的进料口对应连通,所述罐体的开口处设有一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下端与罐体上设有的开口对接连通,所述连接筒的上端通过上盖密封,所述连接筒的侧壁设置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置管道接口。固液分离滤筒设有的进料口位于罐体上设有的开口的正下方,罐体上设有的开口位于连接筒的正下方。所述连接筒由上端的圆柱筒与下端的圆锥筒连接而成,当然连接筒可做成直通,不使用圆锥筒。所述连接筒的圆柱筒上端固定有上盖。上盖与连接筒之间设有密封圈。连接筒的圆锥筒下端与罐体上设有的开口对接相通。进料口设置在连接筒的圆柱筒筒体侧壁。固液分离滤筒设有的进料口位于固液分离滤筒设有端板的一端。
所述筒体内设置密封垫,密封垫将筒体内腔分为上、下两个腔体,所述密封垫固定在筒体内壁设有的密封垫板上,使密封垫的内孔成为连通罐体和真空泵的唯一的连通孔,所述筒体内设有用于封堵密封垫内孔的浮球,该浮球位于密封垫下方,所述浮球的直径大于密封垫内孔的孔径,所述筒体的下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位于密封垫下方,所述筒体的上端外伸出罐体,所述筒体的外伸端设置抽真空口,所述抽真空口位于密封垫上方。所述筒体的顶端密封,所述抽真空口设置在筒体侧壁。所述浮球支撑板采用一根U型槽铁,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筒体上。密封垫的轴心线与筒体的轴心线平行,优选地,密封垫的轴心线与筒体的轴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密封垫采用橡胶垫。所述密封垫板为环形,其内孔孔径大于密封垫内孔的孔径,小于密封垫的外径。所述密封垫的上端设有环形压板,所述密封垫位于密封垫板与环形压板之间,通过螺栓将三者固定连接,将密封垫固定住。浮球上升到最高点就会贴到橡胶垫的内圆上,将橡胶垫的内孔堵住。所述筒体下端侧面开有三个矩形槽,该三个矩形槽和筒体底部的开口均为进水口。采用这种液位控制装置在进行吸入作业时,随着罐体内污水的液位不断上升,液位控制装置的筒体内部的浮球将会通过浮力向连通孔处移动,如果达到设定的最高水位时此浮球紧贴密封垫,会将连通孔堵死,吸入作业自动停止。
所述放空口处安装有放空罐门,所述放空罐门与罐体铰接,通过手轮装置将放空罐门压紧在罐体上,使放空罐门对罐体进行密封,所述放空罐门与罐体之间设有密封条。所述手轮装置包括压紧手轮、丝杆,所述压紧手轮与丝杆螺纹配合。所述罐体上设有多根丝杆,多根丝杆环放空罐门设置,通过压紧手轮将放空罐门压紧在罐体上,密封放空口,所述放空罐门上设置放空阀。放空罐门上设有提手。丝杆数量根据罐门大小改变。在操作时间充足且罐内污物浓度较低的情况下使用放空阀即可将吸污罐内的污水放空,在罐内污物浓度较大或者操作时间较少时选择打开圆形罐门的方式进行放空,可将罐内污水清理干净。
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固定在罐体外壁,所述罐体上设有用于供传动机构穿过的孔,位于罐体内的轴承箱、传动机构均设置在一密封外壳中,该密封外壳与罐体内腔不连通,保证了罐体的真空度和密封性。所述传动机构为链传动结构。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可以采用液压马达、电机等。
吸污车还包括第二真空泵和第二过滤装置,所述抽真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过滤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控制阀、进气控制阀,所述进气控制阀的一端与第一管道连通,另一端为进气孔,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排气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一真空泵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真空泵的出口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二真空泵的进口连通,第二真空泵的出口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二过滤装置的进气口连通,第二过滤装置上设有排气口,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真空泵的出口通过第五管道与抽真空口连通,所述第五管道的一端与第四管道连通,连接于第二控制阀的上游端与第二真空泵的出口之间,所述第五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管道连通,连接于第一控制阀的上游端与抽真空口之间,所述第五管道上设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一真空泵、第二真空泵、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均安装在吸污车本体的底盘上。第一真空泵的泵腔容积大于第二真空泵的泵腔容积。进气控制阀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一管道上。
第一控制阀位于第一管道上,一端连通罐体的抽真空口,另一端连通第一过滤装置的进气口。第一控制阀在吸引作业时开启,压送作业时关闭。第二控制阀位于第四管道上,一端连通第二真空泵的出口,另一端连通第二过滤装置的进气口。第二控制阀在吸引作业时开启,压送作业时关闭。第三控制阀位于第五管道上,一端连通罐体的抽真空口,另一端连通第二真空泵的出口。第三控制阀在压送作业时开启,吸引作业时关闭。
通过第一真空泵的真空室的空气进入第二真空泵的真空室时,因第二真空泵的真空室的容积较小,在真空压较低的情况下从第一真空泵的真空室过来的空气无法全部通过,所以在所述第一真空泵的出口通过第六管道与第二过滤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六管道的一端与第三管道连通,所述第六管道的另一端与第四管道连通,连接于第二控制阀的下游端与第二过滤装置的进气口之间,所述第六管道上设有排气单向阀,使第一真空泵到第二过滤装置之间形成通路。
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均为用于盛装过滤水的密封水箱,该密封水箱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制造为一体,节省空间,外表更加美观。过滤装置位于驾驶室后方,安装于底盘大梁上方。此过滤装置内装有水,与进气口连通的管道伸入液面下方,对进气进行过滤。此过滤装置设有放空口,放空口小门设有观察窗和水位警示线,通过手轮控制放空口的开关。
所述第二过滤装置设有冷却水出口,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冷却水出口通过冷却水管与第一真空泵的进口连通,所述冷却水管上设有流量计。所述冷却水管上连接有润滑油管,所述润滑油管的一端与冷却水管连通,连接于流量计的下游端与第一真空泵的进口之间,所述润滑油管的另一端与润滑油箱连通,润滑油管上设有润滑油控制阀。冷却水管末端焊接于第一真空泵进气口弯头处,冷却水由此进入第一真空泵,用来冷却真空泵。冷却水随气流进入第二真空泵,再进入第二过滤装置,循环使用,有冷却真空泵、真空泵内部清扫、及内部缝隙密封等作用。冷却水管的弯头处开的小孔,作为虹吸防止口。此孔起到在真空泵停止后,通过它吸入空气,来防止虹吸现象发生的作用。
所述第四管道上连接有两泄压管,两泄压管的一端分别位于第二控制阀的上游端、下游端,两泄压管的另一端均与泄压阀连接。泄压阀是一种防止正压超负荷装置。如果压送时压力超过设定值,泄压阀自动启动,释放内部压力来降低压送压力。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控制阀、第一过滤装置之间设有真空负压安全阀。真空负压安全阀是一种防止负压超负荷的安全装置。
所述第二真空泵的壳体上设有冷却风管,冷却风管的一端与对应真空泵的泵腔连通,另一端连接空气过滤装置,冷却风管上设有冷却风单向阀,使冷却风单向进入真空泵的泵腔。驱动真空泵时会产生压缩热及动力损失,导致循环冷却水的温度升高,直接影响到工作时的吸引能力。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外界空气直接吸入真空泵内,进行辅助冷却来抑制吸引能力的降低。
本吸污车还包括压力测定装置,所述压力测定装置包括真空表、压力表以及具有密闭空间的集水器,所述真空表、压力表分别通过气管与集水器的密闭空间连通,所述集水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设有球阀,球阀用于排出集水器里沉积的水。所述集水器通过第一通气管与第一管道连通,该第一通气管连接于罐体的抽真空口与第一控制阀的上游端之间,所述集水器通过第二通气管与第二管道连通,该第二通气管连接于第一真空泵的进口。从管路中带过来的水汽在此集水器中下沉。压力表、真空表均安装于控制箱控制面板上,集水器安装于控制箱后方。从第一真空泵的进口引出,气体经第二通气管到集水器,气体中的水分沉降到集水器中,真空表也连接到集水器中,检测真空度。从第一控制阀的上游端引出,气体经第一通气管到集水器,气体中的水分沉降到集水器中,压力表也连接到集水器中,检测压力。
本吸污车还包括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水泵和多个喷头,所述水泵的上游端连接水箱,水泵的下游端通过管道分别与安装在罐体内的各个喷头连接。所述水箱为水箱。水箱安装在过滤装置上方,为喷淋装置供水。所述喷淋装置还包括球阀、高压水枪。在需要对罐体内部进行清洁时,可以在控制箱操作面板上旋动按钮,进行清洗作业。在需要对车身、作业场所等其他地方进行清洗时,只需打开高压水枪球阀使用水枪作业。
本吸污车还包括取力器,底盘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通过取力器传导给万向接头和传动轴,传动轴与皮带轮连接,动力通过V带传动传导给真空泵的传动皮带。取力器、万向接头、传动轴均位于底盘大梁下方。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液压系统、控制箱,液压系统由液压缸、液压马达和其他液压组件组成,液压缸控制密封盖的开、关,液压马达带动无轴螺旋体转动。液压系统与控制箱电连接。所述控制箱还与真空泵、水泵电连接。控制箱设有控制面板。
本吸污车优点:
1.可对污物挤压脱水,粗渣分离;
2.满罐后现场排空,排空后可继续抽吸,连续作业;
3.吸引高度可达40m;
4.不受空气影响。
此吸污车是利用空气的流动和大气压力将物体输送到罐体内,采用两级真空泵串联,第一增加气流速度,使用气流量达到40m3/min,二级抽真空,可以到-96kPa。吸污车吸污时,打开吸污管上的吸入阀,以及第一、第二控制阀,关闭排污管上的放空阀,以及第三控制阀、进气控制阀,真空泵启动后,将罐体内的空气排出,罐内负压将污物通过吸污管吸入到进料口处,由此进入固液分离滤筒内进行挤压脱水。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量可达25m3/h。污水进入固液分离滤筒后,无轴螺旋体在液压马达的带动下匀速转动,粗渣在无轴螺旋叶片的带动下向密封盖方向移动,将物料挤压至密封盖处,过滤后的污水通过固液分离滤筒上的过滤小孔落入罐体中。待物料聚积到滤筒的最大纳污值或者在罐体达到最高水位,无轴螺旋体停止转动,操作控制面板,停止吸污进料,控制密封盖的液压缸打开密封盖,挤压脱水后的物料即可从密封盖排出,经卸料斗进入垃圾袋或者垃圾箱中,进行打包转运。污水可就地排放回原处。污水处理量可达25m3/h。无轴无轴螺旋体可根据工况进行正转或者反转,滤筒的过滤精度即网孔大小可改变。吸污车吸污时,气体通过第一控制阀进入第一过滤装置,空气经过滤后进入第一真空泵泵腔内,再进入第二真空泵泵腔内,再通过第二控制阀进入第二过滤装置,过滤后排入大气。吸污车强排时,需打开放空阀,再打开第三控制阀、进气控制阀,关闭第一、第二控制阀,气体经过进气控制阀进入第一过滤装置,经过滤后进入第一真空泵泵腔内,再进入第二真空泵泵腔内,再通过第三控制阀进入罐体内随着气体增加,压力增加,将罐体内的物体压出罐体。
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原则精神的情况下进行些许改动的技术方案,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吸污车,包括吸污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车本体的底盘上设有一形成密闭空间的罐体,所述罐体设有进料口、放空口,所述罐体内设置有一固液分离滤筒,所述固液分离滤筒固定在罐体的上部,所述固液分离滤筒的一轴端外伸出罐体后端,形成出料口,固液分离滤筒外伸出罐体的轴端设有密封盖,密封出料口,固液分离滤筒位于罐体内的轴端设有端板,所述固液分离滤筒内设有无轴螺旋体,所述无轴螺旋体的支撑端穿过固液分离滤筒的端板设有的过孔外伸出固液分离滤筒,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无轴螺旋体的支撑端通过轴承支撑在一轴承箱中,所述轴承箱与固液分离滤筒的端板固定连接,所述无轴螺旋体的自由端对应固液分离滤筒的密封盖,所述固液分离滤筒位于罐体内部的筒体设有若干过滤孔,所述固液分离滤筒位于罐体内部的筒体设有用于供污水进入的进料口,与罐体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罐体内设有液位控制装置,所述液位控制装置包括浮球,所述浮球设置在一筒体中,所述筒体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浮球的浮球支撑板,所述筒体固定在罐体中,筒体的上端外伸出罐体,且其顶端密封,所述筒体的外伸端设有抽真空口,所述筒体的下部设有进水口,所述筒体内设有密封垫,位于抽真空口与进水口之间,所述抽真空口与进水口之间通过密封垫的内孔连通,所述浮球位于密封垫下方,所述浮球的直径大于密封垫内孔的孔径,使浮球能封堵密封垫内孔,所述抽真空口与第一真空泵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罐体的放空口连接有放空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铰接在固液分离滤筒上,所述罐体外壁上铰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密封盖上设有的推拉臂铰接,通过液压缸实现密封盖的启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外壁上固定有卸料斗,所述卸料斗位于固液分离滤筒的出料口的正下方,卸料斗的粗渣进料口与固液分离滤筒的出料口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污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真空泵和第二过滤装置,所述抽真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过滤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控制阀、进气控制阀,所述进气控制阀的一端与第一管道连通,另一端为进气孔,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排气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一真空泵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真空泵的出口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二真空泵的进口连通,第二真空泵的出口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二过滤装置的进气口连通,第二过滤装置上设有排气口,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真空泵的出口通过第五管道与抽真空口连通,所述第五管道的一端与第四管道连通,连接于第二控制阀的上游端与第二真空泵的出口之间,所述第五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管道连通,连接于第一控制阀的上游端与抽真空口之间,所述第五管道上设有第三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真空泵的出口通过第六管道与第二过滤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六管道的一端与第三管道连通,所述第六管道的另一端与第四管道连通,连接于第二控制阀的下游端与第二过滤装置的进气口之间,所述第六管道上设有排气单向阀,使第一真空泵到第二过滤装置之间形成通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均为用于盛装过滤水的密封水箱,该密封水箱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设有冷却水出口,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冷却水出口通过冷却水管与第一真空泵的进口连通,所述冷却水管上设有流量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进料口与一吸入阀连通,所述吸入阀的上游端用于连接吸污管,所述吸入阀的下游端与罐体的进料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空口处安装有放空罐门,所述放空罐门与罐体铰接,通过手轮装置将放空罐门压紧在罐体上,使放空罐门对罐体进行密封,所述放空罐门与罐体之间设有密封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污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水泵和多个喷头,所述水泵的上游端连接水箱,水泵的下游端通过管道分别与安装在罐体内的各个喷头连接。
CN201620637784.3U 2016-06-26 2016-06-26 吸污车 Active CN205822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37784.3U CN205822442U (zh) 2016-06-26 2016-06-26 吸污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37784.3U CN205822442U (zh) 2016-06-26 2016-06-26 吸污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22442U true CN205822442U (zh) 2016-12-21

Family

ID=58146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37784.3U Active CN205822442U (zh) 2016-06-26 2016-06-26 吸污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2244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1108A (zh) * 2016-06-26 2016-09-28 重庆耐德山花特种车有限责任公司 强力吸污车
CN112681500A (zh) * 2020-12-14 2021-04-20 湖北中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循环再利用式管道疏通吸污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1108A (zh) * 2016-06-26 2016-09-28 重庆耐德山花特种车有限责任公司 强力吸污车
CN112681500A (zh) * 2020-12-14 2021-04-20 湖北中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循环再利用式管道疏通吸污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73395U (zh) 化粪池污物处理设备
CN105903246A (zh) 固液分离吸污装置
CN103895554B (zh) 一种下水道污水处理专用汽车及其污水循环再利用方法
CN205822442U (zh) 吸污车
CN104746638B (zh) 强力吸污渣液分离车
CN103921712B (zh) 一种集疏通吸污及污水循环利用一体化环卫车辆
CN205815238U (zh) 固液分离吸污设备
CN105971108A (zh) 强力吸污车
CN203899269U (zh) 新型吸渣分离过滤机
CN105749605A (zh) 一种化粪池污物处理装置
US20140374331A1 (en) Filter system
CN105317063B (zh) 吸污车
CN211140418U (zh) 一种便于垃圾污水处理的垃圾分类房
CN211513887U (zh) 抑尘车排水系统及抑尘车
CN105586848A (zh) 扫路车卸灰真空控尘装置
CN208038159U (zh) 一种煤层气废水处理装置
CN206800613U (zh) 一种联合吸污车
CN207227088U (zh) 一种洗扫车自动定量添加粉末装置及洗扫车
CN206375760U (zh)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CN206189327U (zh) 一种吸污车
CN205925122U (zh) 一种真空连续吸渣分离压榨一体化装置
CN105327560A (zh) 一种干粉砂浆粉末回收装置
CN204876052U (zh) 真空气压式窨井清理车
CN208193797U (zh) 分离式吸污车
CN209700484U (zh) 一种畜禽粪污浓缩运输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