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04589U - 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804589U CN205804589U CN201620591741.6U CN201620591741U CN205804589U CN 205804589 U CN205804589 U CN 205804589U CN 201620591741 U CN201620591741 U CN 201620591741U CN 205804589 U CN205804589 U CN 2058045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uscle
- section
- prefabricated
- reinforcing bar
- po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9000011440 grou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78 precast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69 slip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271 coa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45 coag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7 prefa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28 prema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结构,属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领域,其特征是此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结构还包括受拉纵筋、U形钢筋、毛化层、混凝土连接层,在预制柱上位于节点部位设置上排的连接钢筋即受拉纵筋和下排的U形钢筋,将受拉纵筋、U形钢筋的右段均与箍筋Ⅰ相连接并埋设在预制柱内,受拉纵筋、U形钢筋的左段均外伸,在工厂生产预制柱、预制梁并分别设置毛化层,在施工现场,将预制柱上的受拉纵筋、U形钢筋分别与预制梁连接段上的顶部、底部的纵筋、箍筋Ⅱ相对应连接,在柱梁的节点连接部现浇普通混凝土连接层,实现柱梁之间的连接,施工方便,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抗震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的节点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建筑行业的矛盾也越来越多:能耗高、成本上涨、建筑质量难以保证和建筑工地的脏乱差等,低效率粗放型的方法已经难以为继,近年来,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努力推进住宅产业的结构升级和调整。
所谓住宅产业化,就是在工厂生产预制混凝土构件,再将混凝土构件运至施工现场完成拼装。通过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建造住宅,是升级换代的必然要求。相比于传统建筑方法,预制装配式建筑有着显著的优点:预制构件工业化生产,现场施工方便,建造速度快,环保、节能、减排,经济效益显著,有利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
框架结构是建筑业使用最为广泛的结构,且其与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还能组合成框架剪力墙体系、框架筒体体系。因此,要推广预制结构装配体系,研究预制框架结构中的梁柱之间的连接方式尤为必要。众所周知,框架结构能够整体工作,框架柱和框架梁之间的可靠连接非常关键。传统混凝土结构由于混凝土现浇,节点区域受力钢筋连续布置,只要配置合理的钢筋,一般不会出现构件之间连接的破坏。但是在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预制构件连接处的施工定位不容易,因此降低了施工速度和效率;对于预制混凝土结构而言,构件的连接质量是否能得到保证,是整个结构能否发挥设计功能的关键所在,而通常预制结构连接处的抗剪承载力和延性较差,容易成为结构体系中的薄弱部位,从而对整个预制结构的安全性造成威胁,一些研究成果也表明,预制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抗震性能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较差。
预制框架结构的柱梁节点及附近区域在地震作用下要承受很大的内力,现有的装配式框架结构连接方案中,柱梁之间的连接区位于节点区,或直接位于竖向柱的侧面,对接合处要求较高,施工工艺较繁琐;由于新老混凝土界面的粘结强度不足,必然会导致梁端的刚度不足,削弱节点的延性和承载力,以及节点区混凝土现场施工的不便,导致新老混凝土界面过早剥离或节点过早破坏,并不能实现“强柱弱梁”、 “强剪弱弯”和“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概念和要求。
现有的装配式框架柱梁节点的连接仍存在着连接强度不足、工艺繁琐、成本高昂的弊端,不利于当前我国住宅产业化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结构,不仅方案合理、施工方便,缩短施工周期,降低造价,而且有效提高节点区的延性和承载力,提高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柱和预制梁,在所述的预制柱的侧面对应位于节点连接部位设置预制梁,下面以在所述的预制柱的左侧面设置预制梁为例作进一步描述,所述的预制柱是横截面呈矩形的混凝土立柱,所述的预制柱包括竖筋、箍筋Ⅰ、混凝土层和灌浆套筒,所述的箍筋Ⅰ自上至下均布地连接(绑扎)在竖筋上,混凝土层将竖筋、箍筋Ⅰ均包容在其中,在所述的预制柱的上端段、下端段上(对应位于每层楼层的反弯点或者每两层楼层的反弯点处)均布对称地分别设置灌浆套筒,框架结构的预制柱与预制柱之间采用灌浆套筒连接(向灌浆套筒内注浆连接);所述的预制梁是横截面呈矩形的混凝土梁,所述的预制梁包括水平的位于预制梁的顶部、底部的纵筋(说明:所述的预制梁的顶部的纵筋待现场装配时再布置)、腰筋、箍筋Ⅱ和混凝土层,所述的箍筋Ⅱ自左至右均布地连接在纵筋上,混凝土层将纵筋、腰筋、箍筋Ⅱ均包容在其中,其特征是:此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钢筋即受拉纵筋、U形钢筋、毛化层和混凝土连接层,在所述的预制柱上对应位于与预制梁的节点连接部位均布设置上排的受拉纵筋和下排的U形钢筋 ,所述的受拉纵筋、U形钢筋的直径与数量均按照设计设置,所述的受拉纵筋、U形钢筋均向左水平外伸出预制柱,所述的受拉纵筋的右端段呈向下垂直折弯状,所述的受拉纵筋的左端段呈向后垂直折弯状,所述的受拉纵筋的右段与箍筋Ⅰ相连接并埋设在预制柱内,所述的受拉纵筋的左段(即外伸段)与预制梁的右端段(即连接段)的顶部的纵筋和箍筋Ⅱ相对应连接,此连接段的长度可为400mm~500mm,所述的U形钢筋的左垂直段、右垂直段均向上伸,所述的U形钢筋的右段和右垂直段与箍筋Ⅰ相连接并埋设在预制柱内,所述的U形钢筋的外伸的左段和左垂直段与预制梁的连接段底部的纵筋和箍筋Ⅱ相对应连接,此外,在所述的预制柱的节点表面上和在预制梁的右端部表面上分别设置毛化层(即混凝土拉毛层),在所述的预制柱与预制梁的节点部位设置混凝土连接层,实现柱梁之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结构,不仅方案合理、施工方便,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成本,而且有效地提高了节点区的延性和承载力,提高了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结构的节点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件1:预制柱构造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件2:预制梁构造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结构的整体构造的主视示意图。
图1-图4中:
1、预制柱 2、预制梁 3、混凝土连接层 4、灌浆套筒 5、纵筋 5-1、受拉纵筋 6-1、箍筋Ⅰ 6-2、箍筋Ⅱ 7、U形钢筋 8、竖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4中可以看出: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柱1和预制梁2,在所述的预制柱1的侧面对应位于节点连接部位设置预制梁2,下面以在所述的预制柱1的左侧面设置预制梁2为例作进一步描述,所述的预制柱1是横截面呈矩形的混凝土立柱,所述的预制柱1包括竖筋8、箍筋Ⅰ6-1、混凝土层和灌浆套筒4,所述的箍筋Ⅰ6-1自上至下均布地连接(绑扎)在竖筋8上,混凝土层将竖筋8、箍筋Ⅰ6-1均包容在其中,在所述的预制柱1的上端段、下端段上(对应位于每层楼层的反弯点或者每两层楼层的反弯点处)均布对称地分别设置灌浆套筒4,框架结构的预制柱与预制柱之间采用灌浆套筒4连接(即向灌浆套筒4内注浆连接);所述的预制梁2是横截面呈矩形的混凝土梁,所述的预制梁2包括水平的位于预制梁2的顶部、底部的纵筋5(说明:所述的预制梁2的顶部的纵筋待现场装配时再布置)、腰筋、箍筋Ⅱ6-2和混凝土层,所述的箍筋Ⅱ6-2自左至右均布地连接(绑扎)在纵筋5上,混凝土层将纵筋5、腰筋、箍筋Ⅱ6-2均包容在其中,其特征是:此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钢筋即受拉纵筋5-1、U形钢筋7、毛化层和混凝土连接层3,在所述的预制柱1上对应位于与预制梁2的节点连接部位均布设置上排的受拉纵筋5-1和下排的U形钢筋7 ,所述的受拉纵筋5-1、U形钢筋7的直径与数量均按照设计设置,所述的受拉纵筋5-1、U形钢筋7均向左水平外伸出预制柱1,所述的受拉纵筋5-1的右端段呈向下垂直折弯状,所述的受拉纵筋5-1的左端段呈向后垂直折弯状,所述的受拉纵筋5-1的右段与箍筋Ⅰ6-1相连接并埋设在预制柱1内,所述的受拉纵筋5-1的左段(即外伸段)与预制梁2的右端段(即连接段)顶部的纵筋5和箍筋Ⅱ6-2相对应连接,此连接段的长度可为400mm~500mm,所述的U形钢筋7的左垂直段、右垂直段均向上伸,所述的U形钢筋7的右段和右垂直段与箍筋Ⅰ6-1相连接并埋设在预制柱1内,所述的U形钢筋7的外伸的左段和左垂直段与预制梁2的连接段的底部的纵筋5和箍筋Ⅱ6-2相对应连接,此外,在所述的预制柱1的节点表面上和在预制梁2的右端部表面上分别设置毛化层(即混凝土拉毛层),在所述的预制柱1与预制梁2的节点部位设置混凝土连接层3,实现柱梁之间的连接,有效地提高了节点区的延性和承载力,提高了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Claims (3)
1.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柱(1)和预制梁(2),在所述的预制柱(1)的侧面对应位于节点连接部位设置预制梁(2),所述的预制柱(1)是横截面呈矩形的混凝土立柱,所述的预制柱(1)包括竖筋(8)、箍筋Ⅰ(6-1)、混凝土层和灌浆套筒(4),所述的箍筋Ⅰ(6-1)自上至下均布地连接在竖筋(8)上,混凝土层将竖筋(8)、箍筋Ⅰ(6-1)均包容在其中,在所述的预制柱(1)的上端段、下端段上对应位于每层楼层的反弯点或者每两层楼层的反弯点处均布对称地分别设置灌浆套筒(4),所述的预制梁(2)是横截面呈矩形的混凝土梁,所述的预制梁(2)包括水平的位于预制梁(2)的顶部、底部的纵筋(5)、腰筋、箍筋Ⅱ(6-2)和混凝土层,所述的箍筋Ⅱ(6-2)自左至右均布地连接在纵筋(5)上,混凝土层将纵筋(5)、腰筋、箍筋Ⅱ(6-2)均包容在其中,其特征是:此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钢筋即受拉纵筋(5-1)、U形钢筋(7)、毛化层和混凝土连接层(3),在所述的预制柱(1)上对应位于与预制梁(2)的节点连接部位均布设置上排的受拉纵筋(5-1)和下排的U形钢筋(7 ),所述的受拉纵筋(5-1)、U形钢筋(7)均向左水平外伸出预制柱(1),所述的受拉纵筋(5-1)的右端段呈向下垂直折弯状,所述的受拉纵筋(5-1)的左端段呈向后垂直折弯状,所述的受拉纵筋(5-1)的右段与箍筋Ⅰ(6-1)相连接并埋设在预制柱(1)内,所述的受拉纵筋(5-1)的左段即外伸段与预制梁(2)的右端段即连接段的顶部的纵筋(5)和箍筋Ⅱ(6-2)相对应连接,所述的U形钢筋(7)的左垂直段、右垂直段均向上伸,所述的U形钢筋(7)的右段和右垂直段与箍筋Ⅰ(6-1)相连接并埋设在预制柱(1)内,所述的U形钢筋(7)的外伸的左段和左垂直段与预制梁(2)的连接段的底部的纵筋(5)和箍筋Ⅱ(6-2)相对应连接,此外,在所述的预制柱(1)的节点表面上和在预制梁(2)的右端部表面上分别设置毛化层即混凝土拉毛层,在所述的预制柱(1)与预制梁(2)的节点部位设置混凝土连接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受拉纵筋(5-1)、U形钢筋(7)的直径与数量均按照设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此连接段的长度为400mm~50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591741.6U CN205804589U (zh) | 2016-06-17 | 2016-06-17 | 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591741.6U CN205804589U (zh) | 2016-06-17 | 2016-06-17 | 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804589U true CN205804589U (zh) | 2016-12-14 |
Family
ID=58142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591741.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804589U (zh) | 2016-06-17 | 2016-06-17 | 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804589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51986A (zh) * | 2016-06-17 | 2016-09-21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结构及其方法 |
CN107938835A (zh) * | 2017-06-12 | 2018-04-20 | 重庆大学 | 一种采用型钢混凝土柱和钢梁组合的预制装配式框架 |
CN110725558A (zh) * | 2019-10-10 | 2020-01-24 | 莆田学院 |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加固组件及其方法 |
CN115538594A (zh) * | 2022-09-20 | 2022-12-30 | 娄底市富堂筑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梁柱定位结构 |
-
2016
- 2016-06-17 CN CN201620591741.6U patent/CN205804589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51986A (zh) * | 2016-06-17 | 2016-09-21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结构及其方法 |
CN105951986B (zh) * | 2016-06-17 | 2019-01-22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结构及其方法 |
CN107938835A (zh) * | 2017-06-12 | 2018-04-20 | 重庆大学 | 一种采用型钢混凝土柱和钢梁组合的预制装配式框架 |
CN110725558A (zh) * | 2019-10-10 | 2020-01-24 | 莆田学院 |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加固组件及其方法 |
CN115538594A (zh) * | 2022-09-20 | 2022-12-30 | 娄底市富堂筑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梁柱定位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68360A (zh) | 一种预制空腔式开竖缝混凝土剪力墙 | |
CN205804589U (zh) | 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结构 | |
CN102691365B (zh) |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边缘构件连接构造 | |
CN105926771B (zh) | 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中节点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5649203B (zh) | 带有u形筋和套筒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 | |
CN102747781A (zh) | 采用整体式节点的frp组合结构框架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5712590U (zh) |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与预制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 | |
CN202611012U (zh) |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边缘构件连接构造 | |
CN103711330A (zh) | 一种预应力装配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加固已有结构的方法 | |
CN104295112B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上接钢管混凝土柱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06144031U (zh) |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及利用该柱的体系 | |
CN206942196U (zh) | 一种已有框架外附装配式节点耗能框架加固的结构 | |
CN104563103A (zh) | 一种复合配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5804590U (zh) | 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中节点连接结构 | |
CN105625573B (zh) | 梁底中强度预应力筋与普通钢筋套筒连接的梁柱节点 | |
CN201785867U (zh) | 一种新型钢筋砼预制整浇房屋结构体系 | |
CN105951986B (zh) | 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结构及其方法 | |
CN206769200U (zh) | 先穿式后张法竖向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柱结构 | |
CN206769199U (zh) | 后穿式后张法竖向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柱结构 | |
CN206829416U (zh) | 一种预制装配式双钢管混凝土剪力墙 | |
CN202194130U (zh) | 一种带有扩大头的复合预应力抗拔桩 | |
CN201605588U (zh) | 预应力锚固框架梁坡面加固及固定结构 | |
CN205024843U (zh) | 预应力空心楼板与h型钢梁的连接构造 | |
CN204174955U (zh) | 钢筋混凝土柱上接钢管混凝土柱连接结构 | |
CN201857766U (zh) | 快捷房屋抗震加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122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122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