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67502U - 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 - Google Patents
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767502U CN205767502U CN201620476521.9U CN201620476521U CN205767502U CN 205767502 U CN205767502 U CN 205767502U CN 201620476521 U CN201620476521 U CN 201620476521U CN 205767502 U CN205767502 U CN 2057675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onge
- feeding
- labelling machine
- automatic double
- sandwich rub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10000001138 Tears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693 micel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893 paper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8425 Protein Deficienc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537 cosme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07 loca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其包括机架、离型纸清废机械手、海绵贴供料平台、海绵取放机械手、海绵剥离排列机构和排废流道,海绵贴供料平台和海绵剥离排列机构依次排列设置在机架上,排废流道设置在海绵贴供料平台的一侧位置,离型纸清废机械手设置在海绵贴供料平台的上方,海绵取放机械手设置在海绵剥离排列机构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操作简单,能替代人工实现自动供料、撕离型纸和粘贴等工序,不仅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也避免了出现偏位以及漏贴等现象,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另外整体结构紧凑、简单,操作简易,可以适用于包装、印刷以及电子等行业,应用范围广,利于广泛推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胶粘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传统的手工装配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提升,社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工业自动化做后盾,才能够不被淘汰。
目前在产品上贴附铭牌、装饰片或其它物品时,需要预先在产品上粘贴双面海绵胶。具体流程是,先将产品放置在载具上,一方面固定产品,另一方面要手工掀开粘贴双面海绵胶上的离型纸,然后再按个人定位标准相应粘贴在产品上,然而随着操作人员的长时间工作,操作人员的手容易出现疲劳感,同时,由于是通过手工操作,人为原因引起偏位以及漏贴等系列问题很难杜绝,这不单影响产品的品质,同时用手工粘贴工序转换时比较慢耗时,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操作方便,能自动贴附海绵胶,且工作效率高的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其包括机架、离型纸清废机械手、海绵贴供料平台、海绵取放机械手、海绵剥离排列机构和排废流道,所述海绵贴供料平台和海绵剥离排列机构依次排列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排废流道设置在海绵贴供料平台的一侧位置,所述离型纸清废机械手设置在海绵贴供料平台的上方位置,并能将海绵贴上的离型纸撕开并移至所述排废流道,所述海绵取放机械手设置在海绵剥离排列机构的上方位置,并能将该海绵剥离排列机构上的海绵贴取出并粘贴至预定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海绵贴供料平台包括供料架、供料电机、供料辊筒、重力辊筒和取胶压板,所述重力辊筒和取胶压板对称设置在供料架的顶部两侧,所述供料辊筒对应取胶压板的下方位置设置在供料架上,所述供料电机设置供料架上,并能驱动供料辊筒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海绵剥离排列机构包括底座、针座、并排针嘴、防粘输送带、横向移动组件、前后移动组件和直线推动装置,所述防粘输送带通过底座设置在横向移动组件上,所述针座通过前后移动组件设置在底座上,并排针嘴通过转轴活动设置在针座上,所述转轴上设有联动皮带轮,该联动皮带轮通过同步带与前后移动组件的驱动轮相连接,所述直线推动装置设置在横向移动组件上,并能推动针座向海绵贴供料平台一侧方向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直线推动装置为气缸、油缸或直线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海绵取放机械手包括三轴移动机构和设置在该三轴移动机构上的海绵取放机构,该海绵取放机构包括安装架、按压产品机构、取料气缸、放料气缸和取料吸嘴,所述取料吸嘴通过直线导轴组件活动设置在安装架的一侧位置,所述放料气缸对应取料吸嘴的位置设置在安装架上,并能驱动取料吸嘴下行;所述取料气缸对应取料吸嘴的位置设置在安装架上,并能驱动取料吸嘴上行,所述按压产品机构设置在安装架的另一侧位置,并能下行将产品按压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海绵取放机械手还包括取料针,该取料针的一端伸入所述取料吸嘴内,并设有与该取料吸嘴相连通的真空检测气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按压产品机构包括按压气缸及设置在该按压气缸的活塞杆上的压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排废流道与负压吸风机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机架上设有操作面板,所述离型纸清废机械手、海绵贴供料平台、海绵取放机械手和海绵剥离排列机构分别与该操作面板相连接,并受其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多台所述的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沿产品输送带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操作简单,先由海绵贴供料平台向前输送海绵胶,然后由离型纸清废机械手将海绵胶的离型纸剥离形成多块海绵胶粒,剥离的离型纸废料通过排废流道回收到垃圾槽;接着由海绵剥离排列机构将海绵胶粒整齐紧密排列,最后由海绵取放机械手将该些海绵胶粒取出并粘贴至在工件的预定位置,则相应替代人工实现自动供料、撕离型纸和粘贴等工序,不仅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也避免了出现偏位以及漏贴等现象,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另外整体结构紧凑、简单,操作简易,可以适用于包装、印刷以及电子等行业,应用范围广,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海绵贴供料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海绵剥离排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海绵取放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在生产线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其包括机架1、离型纸清废机械手2、海绵贴供料平台3、海绵取放机械手4、海绵剥离排列机构5和排废流道6,所述海绵贴供料平台3和海绵剥离排列机构5依次排列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排废流道6设置在海绵贴供料平台3的一侧位置,所述离型纸清废机械手2设置在海绵贴供料平台3的上方位置,并能将海绵贴上的离型纸撕开并移至所述排废流道6,所述海绵取放机械手4设置在海绵剥离排列机构5的上方位置,并能将该海绵剥离排列机构5上的海绵贴取出并粘贴至预定位置。所述排废流道6与负压吸风机相连接。所述机架1上通过调节支架安装有操作面板7,所述离型纸清废机械手2、海绵贴供料平台3、海绵取放机械手4、海绵剥离排列机构5和负压吸风机分别与该操作面板7相连接,并受其控制。
参见图3,所述海绵贴供料平台3包括供料架31、供料电机32、供料辊筒33、重力辊筒34和取胶压板35,所述重力辊筒34和取胶压板35对称设置在供料架31的顶部两侧,所述供料辊筒33对应取胶压板35的下方位置设置在供料架31上,所述供料电机32设置供料架31上,并能驱动供料辊筒33转动。
参见图4,所述海绵剥离排列机构5包括底座51、针座52、并排针嘴53、防粘输送带54、横向移动组件55、前后移动组件和直线推动装置56,所述防粘输送带54通过底座51设置在横向移动组件55上,所述针座52通过前后移动组件设置在针座52上,并排针嘴53通过转轴活动设置在针座52上,所述转轴上设有联动皮带轮57,该联动皮带轮通过同步带58与前后移动组件的驱动轮相连接,所述直线推动装置56设置在横向移动组件55上,并能推动针座52向海绵贴供料平台3一侧方向移动。较佳的,所述直线推动装置56为气缸,其它实施例中,该直线推动装置56可以为油缸或直线电机。工作时,由前后移动组件推动针座52前行时,通过同步带58相应带动转轴向前翻转,使得并排针嘴53朝向正前方。这时,前后移动组件停止工作。直线推动装置56顶出,使并排针嘴53插置在由海绵贴供料平台3输送过来的海绵胶粒上。然后,前后移动组件拉动针座52后行,通过同步带58相应带动转轴向后翻转并恰好放置在防粘输送带54上。
参见图1和图5,所述海绵取放机械手4包括三轴移动机构和设置在该三轴移动机构上的海绵取放机构,该海绵取放机构包括安装架41、按压产品机构42、取料气缸43、放料气缸44和取料吸嘴45,所述取料吸嘴45通过直线导轴组件活动设置在安装架41的一侧位置,所述放料气缸44对应取料吸嘴45的位置设置在安装架41上,并能驱动取料吸嘴45下行;所述取料气缸43对应取料吸嘴45的位置设置在安装架41上,并能驱动取料吸嘴45上行,所述按压产品机构42设置在安装架41的另一侧位置,并能下行将产品按压定位。参见图5,所述按压产品机构42包括按压气缸及设置在该按压气缸的活塞杆上的压嘴。较佳的,所述海绵取放机械手4还包括取料针46,该取料针46的一端伸入所述取料吸嘴45内,并设有与该取料吸嘴45相连通的真空检测气道。用于检测取料吸嘴45是否吸到海绵胶。
离型纸清废机械手2包括三轴移动机构和设置在该三轴移动机构上的气动夹手,该气动夹手能将海绵胶上的离型纸夹住,然后由三轴移动机构带动气动夹手移动并移至排废流道6的开口处,实现剥离离型纸的目的。
参见图6,多台所述的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沿产品输送带8排列。
工作时,先由海绵贴供料平台3向前输送海绵胶,然后由离型纸清废机械手2将海绵胶的离型纸剥离形成多块海绵胶粒,剥离的离型纸废料通过排废流道6回收到垃圾槽;接着由海绵剥离排列机构5将海绵胶粒整齐紧密排列,最后由海绵取放机械手4将该些海绵胶粒取出并粘贴至在工件的预定位置,则相应替代人工实现自动供料、撕离型纸和粘贴等工序,不仅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也避免了出现偏位以及漏贴等现象,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可以适用于包装、印刷以及电子等行业。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其机械,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离型纸清废机械手、海绵贴供料平台、海绵取放机械手、海绵剥离排列机构和排废流道,所述海绵贴供料平台和海绵剥离排列机构依次排列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排废流道设置在海绵贴供料平台的一侧位置,所述离型纸清废机械手设置在海绵贴供料平台的上方位置,并能将海绵贴上的离型纸撕开并移至所述排废流道,所述海绵取放机械手设置在海绵剥离排列机构的上方位置,并能将该海绵剥离排列机构上的海绵贴取出并粘贴至预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贴供料平台包括供料架、供料电机、供料辊筒、重力辊筒和取胶压板,所述重力辊筒和取胶压板对称设置在供料架的顶部两侧,所述供料辊筒对应取胶压板的下方位置设置在供料架上,所述供料电机设置供料架上,并能驱动供料辊筒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剥离排列机构包括底座、针座、并排针嘴、防粘输送带、横向移动组件、前后移动组件和直线推动装置,所述防粘输送带通过底座设置在横向移动组件上,所述针座通过前后移动组件设置在底座上,并排针嘴通过转轴活动设置在针座上,所述转轴上设有联动皮带轮,该联动皮带轮通过同步带与前后移动组件的驱动轮相连接,所述直线推动装置设置在横向移动组件上,并能推动针座向海绵贴供料平台一侧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推动装置为气缸、油缸或直线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取放机械手包括三轴移动机构和设置在该三轴移动机构上的海绵取放机构,该海绵取放机构包括安装架、按压产品机构、取料气缸、放料气缸和取料吸嘴,所述取料吸嘴通过直线导轴组件活动设置在安装架的一侧位置,所述放料气缸对应取料吸嘴的位置设置在安装架上,并能驱动取料吸嘴下行;所述取料气缸对应取料吸嘴的位置设置在安装架上,并能驱动取料吸嘴上行,所述按压产品机构设置在安装架的另一侧位置,并能下行将产品按压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取放机械手还包括取料针,该取料针的一端伸入所述取料吸嘴内,并设有与该取料吸嘴相连通的真空检测气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产品机构包括按压气缸及设置在该按压气缸的活塞杆上的压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废流道与负压吸风机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操作面板,所述离型纸清废机械手、海绵贴供料平台、海绵取放机械手和海绵剥离排列机构分别与该操作面板相连接,并受其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其特征在于:多台所述的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沿产品输送带排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476521.9U CN205767502U (zh) | 2016-05-24 | 2016-05-24 | 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476521.9U CN205767502U (zh) | 2016-05-24 | 2016-05-24 | 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767502U true CN205767502U (zh) | 2016-12-07 |
Family
ID=58116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476521.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767502U (zh) | 2016-05-24 | 2016-05-24 | 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76750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22564A (zh) * | 2016-05-24 | 2016-09-07 | 东莞市中川自动化有限公司 | 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 |
CN107393656A (zh) * | 2017-08-31 | 2017-11-24 | 李昕宇 | 一种利用机械装置处理汽车线束的海绵包粘机 |
-
2016
- 2016-05-24 CN CN201620476521.9U patent/CN205767502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22564A (zh) * | 2016-05-24 | 2016-09-07 | 东莞市中川自动化有限公司 | 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 |
CN105922564B (zh) * | 2016-05-24 | 2018-08-03 | 东莞市中川自动化有限公司 | 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 |
CN107393656A (zh) * | 2017-08-31 | 2017-11-24 | 李昕宇 | 一种利用机械装置处理汽车线束的海绵包粘机 |
CN107393656B (zh) * | 2017-08-31 | 2018-10-23 | 李昕宇 | 一种利用机械装置处理汽车线束的海绵包粘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22564A (zh) | 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 | |
TW201634292A (zh) | 用於撕去包膜板材的方法 | |
CN205633177U (zh) | 贴膜机 | |
CN104029878B (zh) | 贴胶纸设备 | |
CN205767502U (zh) | 自动双面海绵胶粘贴机 | |
CN202449274U (zh) | 贴标机 | |
CN110803365A (zh) | 一种用于保护片生产加工的自动组装设备 | |
CN209002231U (zh) | 一种便于操作的防尘网组装装置 | |
CN107792451B (zh) | 一种印刷纸箱单轨道可调贴标签设备 | |
CN107264015A (zh) | 塑料盒烫金机生产线 | |
CN210455513U (zh) | 一种圆弧面贴标设备 | |
US20160159511A1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labelling individual packages | |
CN202670211U (zh) | 一种自动贴标签机 | |
CN207105860U (zh) | 塑料盒烫金机生产线 | |
CN104494982A (zh) | 一种全自动贴标系统 | |
CN210028133U (zh) | 一种服装自动装袋封口的设备 | |
CN109552720B (zh) | 自动上下料贴标机 | |
TW201335052A (zh) | 用於提供箔片材的裝置及方法,以及用於以箔片材來安裝物品之敷貼機設備 | |
CN211545298U (zh) | 一种对折处理装置 | |
CN110588209A (zh) | 一种贺卡双面胶及配件粘贴装置 | |
JP3544554B2 (ja) | ラベル紙の搬出機構 | |
CN211544190U (zh) | 一种用于保护片生产加工的自动组装设备 | |
CN109703850A (zh) | 一种基于机械手的多工位贴标设备 | |
CN213168874U (zh) | 一种贴标机及称重贴标系统 | |
CN210653992U (zh) | 一种高速机器人贴标签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