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27062U - 一种木薯收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木薯收获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727062U CN205727062U CN201620445799.XU CN201620445799U CN205727062U CN 205727062 U CN205727062 U CN 205727062U CN 201620445799 U CN201620445799 U CN 201620445799U CN 205727062 U CN205727062 U CN 2057270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rocket wheel
- broken mud
- mud rake
- bearing block
- rak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3306 harvest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40000003183 Manihot esculen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5000016735 Manihot esculenta subsp esculent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9
- 210000000481 Brea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39 cereal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27 cl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570 cla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木薯收获装置,包括方形架、架前梁、架后梁和排犁,其特征在于:在架前梁上设有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在架后梁上设有第三轴承座、第四轴承座,该第一轴承座与第三轴承座之间设有左转轴,该第二轴承座与第四轴承座之间设有右转轴,在左转轴上设有第一链轮、第二链轮,该右转轴上设有第三链轮、第四链轮,该第一链轮与第三链轮之间设有前链条相互连接,该第二链轮与第四链轮之间设有后链条相互连接,在前链条与后链条之间设有结构相同的三把碎泥耙。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能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有效使木薯与泥土分离和自动装车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薯收获装置,属于一种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木薯属于热带、亚热带种植的根块作物,是作为粮食的作物,一些山区还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我国南方坡地面积大,又适宜木薯作物的生长,因此多年来木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目前为止已有1500万公顷。木薯种植管理工作量不算很大,工作量最大的是木薯收获环节,木薯收获是靠手工操作来完成,手工操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且劳动强度大,收获效率低、时间长,造成木薯生产成本增加。所以开展木薯收获机械的研究,推动木薯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对降低木薯生产成本,提高木薯生产效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木薯生长在较深的土地下,目前木薯收获机械达不到木薯生长的深度,收获时容易将木薯弄断,有部份木薯收获不到,造成损失;另一方面现有的木薯收获机械比较短,木薯根块与泥土的分离不干净,属半机械半人力作业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缺点,研制一种木薯收获装置,在排犁面上设有三道碎泥耙,碎泥耙随链条旋转将泥土破碎掉,经过较长的排犁,泥土从排犁间隔掉落地面,达到木薯与泥土的分离;同时碎泥耙还将木薯的根块拨送到木薯输出托板上,再进行装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木薯收获装置,以克服目前的木薯收获机械存在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木薯收获装置,包括方形架、架前梁、架后梁和排犁,具体技术方案:所述的架前梁上设有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所述的架后梁上设有第三轴承座、第四轴承座;所述的第一轴承座与第三轴承座之间设有左转轴;所述的第二轴承座与第四轴承座之间设有右转轴;所述的左转轴上设有第一链轮、第二链轮;所述的右转轴上设有第三链轮、第四链轮;所述的第一链轮与第三链轮之间设有前链条相互连接;所述的第二链轮与第四链轮之间设有后链条相互连接;
在前链条与后链条之间设有结构相同的左碎泥耙、右碎泥耙和下碎泥耙;所述的左碎泥耙、右碎泥耙和下碎泥耙分别由碎泥耙连杆、轴承套和耙齿条组成;所述的碎泥耙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前链条、后链条的外表面连接;在碎泥耙连杆上分别设有三个轴承套,该三个轴承套分别与所设置的三条耙齿条相连接;在碎泥耙连杆上分别设有卡钉;该轴承套上还分别设有与轴承套相连的轴承套卡头;该轴承套卡头与碎泥耙连杆上的卡钉相对应;
在前链条与后链条外表面之间还设有三条碎泥耙托板;所述的方形架的左端的上方还设有木薯输出托板;在右转轴的后端上设有动力工作轮;在架前梁、架后梁的右端分别设有牵引固定孔;所述的排犁与地面夹角为十五至六十度。
采用上述措施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能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有效使木薯与泥土分离和自动装车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碎泥耙放大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方形架1、架前梁2、架后梁3、排犁4、犁嘴5、第一轴承座6、第二轴承座7、第三轴承座8、第四轴承座9、左转轴10、右转轴11、第一链轮12、第二链轮13、第三链轮14、第四链轮15、前链条16、后链条17、左碎泥耙18、右碎泥耙19、下碎泥耙20、碎泥耙连杆21、轴承套22、耙齿条23、卡钉24、轴承套卡头25、碎泥耙托板26、木薯输出托板27、动力工作轮28和牵引固定孔2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碎泥耙放大的立体示意图,图1和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包括方形架1、架前梁2、架后梁3和排犁4,具体实施方式:在架前梁2上设有第一轴承座6、第二轴承座7;在架后梁3上设有第三轴承座8、第四轴承座9;该第一轴承座6与第三轴承座8之间设有左转轴10;所述的第二轴承座7与第四轴承座9之间设有右转轴11;该左转轴10上设有第一链轮12、第二链轮13;该右转轴11上设有第三链轮14、第四链轮15。
在第一链轮12与第三链轮14之间设有前链条16相互连接;在第二链轮13与第四链轮15之间设有后链条17相互连接。
在前链条16与后链条17之间设有结构相同的左碎泥耙18、右碎泥耙19和下碎泥耙20;该左碎泥耙18、右碎泥耙19和下碎泥耙20分别由碎泥耙连杆21、轴承套22和耙齿条23组成;所述的碎泥耙连杆21的两端分别与前链条16、后链条17的外表面连接;在碎泥耙连杆21上分别设有三个轴承套22,该三个轴承套22分别与所设置的三条耙齿条23相连接;在碎泥耙连杆21上分别设有卡钉24;该轴承套22上还分别设有与轴承套22相连的轴承套卡头25;该轴承套卡头25与碎泥耙连杆21上的卡钉24相对应。
在前链条16与后链条17外表面之间还设有3-4条碎泥耙托板26;该方形架1的左端的上方还设有木薯输出托板27;在右转轴11的后端上设有动力工作轮28;在架前梁2、架后梁3的右端分别设有牵引固定孔29。该排犁4与地面夹角为十五至六十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木薯收获装置作业前,先砍断木薯茎秆,保留约5cm长度的茎秆。木薯收获装置作业时是在拖拉机牵引下进行工作的。先通过架前梁2、架后梁3两牵引固定孔29与拖拉机牵引架连接,再用三角皮带通过本装置的动力工作轮28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轮连接,然后启动拖拉机即可对木薯进行收获。收获时本装置的犁嘴5插入木薯根块底下,将木薯根块翻起,链条旋转带动三个碎泥耙顺时钟旋转,碎泥耙顺时钟旋转后,该碎泥耙的轴承套卡头25与碎泥耙连杆21上的卡钉24相碰被后卡定,碎泥耙只能沿链条旋转方向旋转。该碎泥耙19、碎泥耙20向左旋转,碎泥耙18向右旋转,碎泥耙18向右旋转到与碎泥耙托板26平面时,碎泥耙18贴靠在碎泥耙托板26上。三个碎泥耙的旋转将翻起的泥土破碎,破碎泥土落到地面,同时也把木薯根块拨送至木薯输出托板27上,再用小型拖拉机接到车上即可。
Claims (2)
1.一种木薯收获装置,包括方形架(1)、架前梁(2)、架后梁(3)和排犁(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前梁(2)上设有第一轴承座(6)、第二轴承座(7);所述的架后梁(3)上设有第三轴承座(8)、第四轴承座(9);所述的第一轴承座(6)与第三轴承座(8)之间设有左转轴(10);所述的第二轴承座(7)与第四轴承座(9)之间设有右转轴(11);所述的左转轴(10)上设有第一链轮(12)、第二链轮(13);所述的右转轴(11)上设有第三链轮(14)、第四链轮(15);
所述的第一链轮(12)与第三链轮(14)之间设有前链条(16)相互连接;所述的第二链轮(13)与第四链轮(15)之间设有后链条(17)相互连接;
在前链条(16)与后链条(17)之间设有结构相同的左碎泥耙(18)、右碎泥耙(19)和下碎泥耙(20);所述的左碎泥耙(18)、右碎泥耙(19)和下碎泥耙(20)分别由碎泥耙连杆(21)、轴承套(22)和耙齿条(23)组成;所述的碎泥耙连杆(21)的两端分别与前链条(16)、后链条(17)的外表面连接;在碎泥耙连杆(21)上分别设有三个轴承套(22),该三个轴承套(22)分别与所设置的三条耙齿条(23)相连接;在碎泥耙连杆(21)上分别设有卡钉(24);该轴承套(22)上还分别设有与轴承套(22)相连的轴承套卡头(25);该轴承套卡头(25)与碎泥耙连杆(21)上的卡钉(24)相对应;
在前链条(16)与后链条(17)外表面之间还设有三条碎泥耙托板(26);所述的方形架(1)的左端的上方还设有木薯输出托板(27);在右转轴(11)的后端上设有动力工作轮(28);在架前梁(2)、架后梁(3)的右端分别设有牵引固定孔(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薯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犁(4)与地面夹角为十五至六十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445799.XU CN205727062U (zh) | 2016-05-17 | 2016-05-17 | 一种木薯收获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445799.XU CN205727062U (zh) | 2016-05-17 | 2016-05-17 | 一种木薯收获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727062U true CN205727062U (zh) | 2016-11-30 |
Family
ID=57363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44579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27062U (zh) | 2016-05-17 | 2016-05-17 | 一种木薯收获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72706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39124A (zh) * | 2016-05-30 | 2017-12-08 | 唐强 | 一种木薯收获装置 |
-
2016
- 2016-05-17 CN CN201620445799.XU patent/CN20572706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39124A (zh) * | 2016-05-30 | 2017-12-08 | 唐强 | 一种木薯收获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675560U (zh) | 条带秸秆还田旋耕施肥玉米播种机 | |
CN101427620A (zh) | 秸秆粉碎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机 | |
CN106171083A (zh) | 一种旋耕施肥播种机 | |
CN206821177U (zh) | 一种农作物秧秆回收机 | |
CN205727062U (zh) | 一种木薯收获装置 | |
CN203251627U (zh) | 多功能收获机 | |
CN201042119Y (zh) | 一种农田残膜捡拾机 | |
CN202514261U (zh) | 一种高效捡石机 | |
CN205408577U (zh) | 农作物根茎叶粉碎还田机 | |
CN203407159U (zh) | 玉米耕播机 | |
CN102204447B (zh) | 一种荸荠挖掘机 | |
CN204362601U (zh) | 秸秆混肥还田作业机 | |
CN208227604U (zh) | 一种灭茬双列旋耕刀式旋耕机 | |
CN203618287U (zh) | 简易农用耕田装置 | |
CN203340620U (zh) | 一种改进的秸秆还田粉碎装置 | |
CN107439124A (zh) | 一种木薯收获装置 | |
CN202050688U (zh) | 一种荸荠挖掘机 | |
CN206061449U (zh) | 一种全还田麦豆旋播机 | |
CN205408649U (zh) | 冬季农作物根茎叶粉碎还田机 | |
CN206353978U (zh) | 一种根茎类作物联合收获机械 | |
CN104604377B (zh) | 一种甘蔗破垄松兜机 | |
CN103477732A (zh) | 牛拉耙田机 | |
CN110121943A (zh) | 一种灭茬双列旋耕刀式旋耕机 | |
CN212696494U (zh) | 果园深松除草施肥机 | |
CN216600826U (zh) | 一种农用秸秆粉碎掩埋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30 Termination date: 2017051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