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99181U - 上肢力量训练器 - Google Patents
上肢力量训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699181U CN205699181U CN201620285313.0U CN201620285313U CN205699181U CN 205699181 U CN205699181 U CN 205699181U CN 201620285313 U CN201620285313 U CN 201620285313U CN 205699181 U CN205699181 U CN 20569918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pieces
- directive wheel
- column
- hole ba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41001503987 Clematis vitalb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205 Muscles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10000000707 Wrist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545 exerci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4247 Han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481 Brea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51 cyc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8 physical exerci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764 rhythm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现肌肉力量训练、手腕力量训练和手臂伸展力量训练的多样效果的上肢力量训练器,它包括两个拉伸机构;拉伸机构包括立柱、设置于该立柱内侧壁上的支撑壁件,在立柱的上方还设置有支撑件,且支撑件的外端延伸至立柱的外侧,在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在支撑壁件的外壁上还设有纵向设置的矩形开口带;在支撑壁件内部的通道中还设置有第三导向轮,第三导向轮通过支撑轴与支撑壁件内的左右两侧侧壁连接;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导向轮下方的配重盘,一端与配重盘连接的拉绳,拉绳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后从矩形开口带内贯穿设置于支撑壁件的外侧;还包括与拉绳另一端连接的手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器材,尤其涉及一种上肢力量训练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身体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如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运动,尤其是对于目前的在校学生来讲,学生除了在体育课上,并不会付出更多的时间去锻炼身体,但是其学生的身体健康却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而在长期的体育教学中发现,目前学生的上肢力量远不如从前,而课堂教学又不能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针对这一现象,提高上肢力量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可实现肌肉力量训练、手腕力量训练和手臂伸展力量训练的多样效果的上肢力量训练器。
[0004]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设计一种上肢力量训练器,它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两个拉伸机构;所述拉伸机构包括立柱、设置于该立柱内侧壁上的支撑壁件,所述支撑壁件的横截面呈“口”字形结构,且该支撑壁件内的通道贯穿该支撑壁件的两端,且所述支撑壁件紧贴所述立柱的内侧壁纵向设置;
[0006]进一步的,在所述立柱的上方还设置有支撑件,且所述支撑件的外端延伸至所述立柱的外侧,在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且所述第一导向轮悬空设置于所述立柱的外侧,所述第二导向轮设置于所述支撑壁件内部的通道的上方;
[0007]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撑壁件的外壁上还设有纵向设置的矩形开口带;在所述支撑壁件内部的通道中还设置有第三导向轮,所述第三导向轮通过支撑轴与所述支撑壁件内的左右两侧侧壁连接;
[0008]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轮下方的配重盘,一端与所述配重盘连接的拉绳,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后从所述矩形开口带内贯穿设置于所述支撑壁件的外侧;还包括与所述拉绳另一端连接的手柄;
[0009]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撑壁件的左右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相向设置的通孔带,所述通孔带沿所述支撑壁件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在各通孔带的侧部设置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横向通孔带,所述横向通孔带的一端与所述通孔带连通,在各横向通孔带的另一端设有与该横向通孔带连通的固定卡口,所述固定卡口亦与所述横向通孔带连通;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支撑壁件左右两侧的固定卡口内,且所述支撑轴可沿所述横向通孔带移动至所述通孔带内,而后可在所述通孔带内上下移动。
[0011]进一步的,在所述基板上还设有两个用于固定双脚的脚扣,所述脚扣呈向上拱起的拱形。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坐凳、用于支撑该坐凳的支撑杆,在所述基板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口,所述坐凳通过所述支撑杆固定于所述固定口内。
[0013]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盘为多个,且所述配重盘呈C形结构,还包括与所述拉绳的端部连接的连杆,在所述连杆的底部固定有挡板,所述配重盘套在所述连杆上,且所述配重盘通过所述挡板支撑。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挡板或配重盘最大向下位移的支撑盘,所述支撑盘固定于所述立柱上。
[0015]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撑盘上设有插杆,在所述立柱上沿所述立柱的轴向方向由上至下等间距设置有至少三个插孔,所述插杆插在所述插孔内,以此将所述支撑盘固定。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 1.本设计其结构设计合理、紧凑、易于实现,同时本设计在使用中可对上肢体进行有效的锻炼,即可实现肌肉力量训练、手腕力量训练和手臂伸展力量训练的多种效果,同时本设计的支撑盘还可以起对称重盘进行支撑,避免因称重盘在快速下落时对肌肉造成的拉伤。
[0018] 2.本设计的脚扣可以实现对双脚进行有效的稳定,即在锻炼时可以对身体进行有效的固定,方便锻炼者的锻炼。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两个拉伸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之一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之二示意图;
[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之一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2.支撑壁件;3.基板;4、5.手柄;6、7.脚扣;8、9.支撑件;10、11.拉绳;12、13.连杆;14、15.配重盘;16、17.支撑盘;18、19矩形开口带;20、21.拉绳的另一端;22、23.通孔带;24、25.支撑轴;26.坐凳;27.固定口 ;28.插孔;29.插杆;30.第一导向轮;31.第二导向轮;32.第三导向轮;33.挡板;34.立柱;35.固定卡口;36.横向通孔带;37.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6]实施例1:一种上肢力量训练器,参见图1至图3、图5;它包括基板3、设置于基板3上的两个拉伸机构;为便于理解和说明,本实施例以一个其中拉伸机构进行说明,具体的,本设计中所述的拉伸机构包括立柱34、设置于该立柱34内侧壁上的支撑壁件I,所述支撑壁件I的横截面呈“口”字形结构,且该支撑壁件I内的通道贯穿该支撑壁件I的两端,且所述支撑壁件I紧贴所述立柱34的内侧壁纵向设置;在所述立柱34的上方还设置有支撑件8,且所述支撑件8的外端延伸至所述立柱34的外侧,在所述支撑件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轮30、第二导向轮31,且所述第一导向轮30悬空设置于所述立柱34的外侧,所述第二导向轮31设置于所述支撑壁件I内部的通道的上方;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撑壁件I的外壁上还设有纵向设置的矩形开口带18;在所述支撑壁件I内部的通道中还设置有第三导向轮32,所述第三导向轮32通过支撑轴24与所述支撑壁件I内的左右两侧侧壁连接。
[0027]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轮30下方的多个配重盘14,一端与所述配重盘14连接的拉绳10,所述拉绳的另一端20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导向轮30、第二导向轮31、第三导向轮32后从所述矩形开口带18内贯穿设置于所述支撑壁件I的外侧;还包括与所述拉绳另一端20连接的手柄4;本设计中,所述的配重盘14为多个,且所述的配重盘呈C形结构,还包括与所述拉绳的端部连接的连杆12,在所述连杆2的底部固定有挡板33,所述配重盘14套在所述连杆12上,且所述配重盘14通过所述挡板33支撑。
[0028]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挡板33最大向下位移的支撑盘16,所述支撑盘16固定于所述立柱34上,具体的,在所述支撑盘16上设有插杆29,在所述立柱34上沿所述立柱的轴向方向由上至下等间距设置有至少三个插孔28,所述插杆29插在所述插孔28内,以此将所述支撑盘16固定。同时,本设计在所述基板3上还设有两个用于固定双脚的脚扣6、7,所述脚扣6、7呈向上拱起的拱形。
[0029]通过上述设计,本设计在使用时,其锻炼者首先站在基板上,同时锻炼者的双脚放在脚扣内进行相对的固定,而后其锻炼者的双手可各握一个手柄,而后其锻炼者的双手可向怀内拉伸,而后缓慢回位,重复循环上述动作可实现对上肢的有效锻炼。而在本器材在使用中,由于不同锻炼者的身高和手臂的长度不同,锻炼者拉伸拉绳的长度可以通过调节支撑盘的不同高度进行调节,而该支撑盘在使用中也可以限制配重盘的最大向下位移,起到安全防护的目的。
[0030]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设计还在所述支撑壁件I的左右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相向设置的通孔带22,所述的通孔带22沿所述支撑壁件I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在各通孔带22的侧部设置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横向通孔带36,所述横向通孔带36的一端与所述通孔带22连通,在各横向通孔带36的另一端设有与该横向通孔带36连通的固定卡口 35,所述固定卡口 35亦与所述横向通孔带36连通;同时本设计中的所述支撑轴2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支撑壁件左右两侧的固定卡口 35内,且所述支撑轴24可沿所述横向通孔带36移动至所述通孔带22内,而后可在所述通孔带22内上下移动,以此方式可以调节第三导向轮32的高度,以此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锻炼需要。
[0031] 实施例2,参见图4,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设计还包括坐凳26、用于支撑该坐凳26的支撑杆37,在所述基板3上还设有多个固定口 27,所述坐凳26通过所述支撑杆37固定于所述固定口 27内。在锻炼时锻炼者可坐在坐凳26上,而后其双脚亦可放在脚扣内,而后可进行锻炼,若锻炼者站着使用本器材感觉不适或累时可以坐在坐凳上,可选择性强。
[003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上肢力量训练器,它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两个拉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机构包括立柱、设置于该立柱内侧壁上的支撑壁件,所述支撑壁件的横截面呈“口”字形结构,且该支撑壁件内的通道贯穿该支撑壁件的两端,且所述支撑壁件紧贴所述立柱的内侧壁纵向设置; 在所述立柱的上方还设置有支撑件,且所述支撑件的外端延伸至所述立柱的外侧,在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且所述第一导向轮悬空设置于所述立柱的外侧,所述第二导向轮设置于所述支撑壁件内部的通道的上方; 在所述支撑壁件的外壁上还设有纵向设置的矩形开口带;在所述支撑壁件内部的通道中还设置有第三导向轮,所述第三导向轮通过支撑轴与所述支撑壁件内的左右两侧侧壁连接;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轮下方的配重盘,一端与所述配重盘连接的拉绳,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后从所述矩形开口带内贯穿设置于所述支撑壁件的外侧;还包括与所述拉绳另一端连接的手柄; 在所述支撑壁件的左右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相向设置的通孔带,所述通孔带沿所述支撑壁件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在各通孔带的侧部设置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横向通孔带,所述横向通孔带的一端与所述通孔带连通,在各横向通孔带的另一端设有与该横向通孔带连通的固定卡口,所述固定卡口亦与所述横向通孔带连通; 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支撑壁件左右两侧的固定卡口内,且所述支撑轴可沿所述横向通孔带移动至所述通孔带内,而后可在所述通孔带内上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力量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上还设有两个用于固定双脚的脚扣,所述脚扣呈向上拱起的拱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力量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坐凳、用于支撑该坐凳的支撑杆,在所述基板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口,所述坐凳通过所述支撑杆固定于所述固定口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力量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盘为多个,且所述配重盘呈C形结构,还包括与所述拉绳的端部连接的连杆,在所述连杆的底部固定有挡板,所述配重盘套在所述连杆上,且所述配重盘通过所述挡板支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力量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挡板或配重盘最大向下位移的支撑盘,所述支撑盘固定于所述立柱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肢力量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盘上设有插杆,在所述立柱上沿所述立柱的轴向方向由上至下等间距设置有至少三个插孔,所述插杆插在所述插孔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285313.0U CN205699181U (zh) | 2016-04-08 | 2016-04-08 | 上肢力量训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285313.0U CN205699181U (zh) | 2016-04-08 | 2016-04-08 | 上肢力量训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699181U true CN205699181U (zh) | 2016-11-23 |
Family
ID=57309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28531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99181U (zh) | 2016-04-08 | 2016-04-08 | 上肢力量训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69918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73179A (zh) * | 2018-11-23 | 2019-01-11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 一种体育健身用手臂锻炼设备 |
-
2016
- 2016-04-08 CN CN201620285313.0U patent/CN20569918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73179A (zh) * | 2018-11-23 | 2019-01-11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 一种体育健身用手臂锻炼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PT108824A (pt) | Máquina de agachamento livre para aulas de grupo na área do fitness. | |
CN203539954U (zh) | 一种教学用单杠 | |
CN200991537Y (zh) | 爬行健身辅助器 | |
CN205699181U (zh) | 上肢力量训练器 | |
CN206852991U (zh) | 一种健身座椅 | |
WO2017063212A1 (zh) | 一种多功能训练健身器材 | |
CN205287398U (zh) | 一种臂力训练装置 | |
JP3176841U (ja) | 三段式シットアップベンチ | |
CN208893541U (zh) | 健身器材 | |
CN206995693U (zh) | 健身装置 | |
CN203954533U (zh) | 一种墙体单双杠 | |
CN208302040U (zh) | 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 | |
CN105816987A (zh) | 一种带有测试装置的立柱式体育健身器材 | |
CN202844482U (zh) | 一种蹲坐健身器 | |
CN208582909U (zh) | 一种体育教学使用的体能训练装置 | |
CN105363178A (zh) | 一种可调节式引体向上健身器材 | |
CN204352447U (zh) | 体育教学肌肉训练装置 | |
CN205073609U (zh) | 体育旅游休闲用的便携式健身器 | |
CN204411563U (zh) | 体育悬挂攀爬训练装置 | |
CN205127292U (zh) | 多功能全身简易健身器 | |
CN108543265A (zh) | 一种高中生用压力释放装置 | |
GB2447846A (en) | Aerobic exercise apparatus | |
CN205699087U (zh) | 一种背负式健身器 | |
CN204034181U (zh) | 一种可调节式引体向上健身器材 | |
RU2516856C2 (ru) | Многофункциональный силовой тренаже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Termination date: 2017040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