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93849U - 分体式耳机及其发声部、无线信号部以及有线信号部 - Google Patents
分体式耳机及其发声部、无线信号部以及有线信号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693849U CN205693849U CN201620562683.4U CN201620562683U CN205693849U CN 205693849 U CN205693849 U CN 205693849U CN 201620562683 U CN201620562683 U CN 201620562683U CN 205693849 U CN205693849 U CN 2056938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split
- split earphone
- signal portion
- earpho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提供了分体式耳机及其发声部、无线信号部以及有线信号部。所提供的分体式耳机,包括:发声部、分别单独连接所述发声部使用的无线信号部以及有线信号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耳机中,发声部通过左发声单元、右发声单元可以播放音频,无线信号部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有线信号部可以通过接头接入外部设备的数据接口从而与外部设备进行有线通信,发声部可以单独连接无线信号部或者有线信号部,因此该分体式耳机可以通过更换无线信号部或有线信号部的方式从而更换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的方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分体式耳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提供了有线与无线两种形式的耳机。
其中有线耳机的发声单元通过连接线连接到接头,将接头接入外部设备从而将外部设备输出的音频信号传输至发声单元进行发声;当然,该有线耳机上还可以设置线控和麦克风,线控的控制信号以及麦克风的音频信号亦通过接头传输至外部设备。
而无线耳机如蓝牙耳机,其与外部设备通过无线信号如蓝牙信号的方式进行通信。
以上,对于有线耳机,其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有接线的束缚,使用不便;而且接头部位在多次接插之后接触不良。而对于无线耳机,虽然不需要接线从而避免接线的束缚,但其需要充电,从而无法长时间不间断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更换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的分体式耳机。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分体式耳机发声部,包括:左发声单元、右发声单元、第一左连接线、第一右连接线、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左声道触点、第一右声道触点、第一接地触点,
所述第一左声道触点以及所述第一接地触点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左连接线与所述左发声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右声道触点以及所述第一接地触点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右连接线与所述右发声单元电连接。
分体式耳机无线信号部,包括:主体,设置于所述主体内无线通信模块、电源,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充电接口、第一按键、第二左声道触点、第二右声道触点、第二接地触点,
所述电源、所述第一按键、所述第二左声道触点、所述第二右声道触点、所述第二接地触点分别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分体式耳机有线信号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第二连接线,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第三左声道触点、第三右声道触点、第三接地触点,
所述第三左声道触点、所述第三右声道触点、所述第三接地触点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接头电连接。
分体式耳机,包括以上所述的分体式耳机发声部以及以上所述的分体式耳机无线信号部。
分体式耳机,包括以上所述的分体式耳机发声部以及以上所述的分体式耳机有线信号部。
分体式耳机,包括以上所述的分体式耳机发声部、以上所述的分体式耳机无线信号部以及以上所述的分体式耳机有线信号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耳机中,发声部通过左发声单元、右发声单元可以播放音频,无线信号部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有线信号部可以通过接头接入外部设备的数据接口从而与外部设备进行有线通信,发声部可以单独连接无线信号部或者有线信号部,因此该分体式耳机可以通过更换无线信号部或有线信号部的方式从而更换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的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耳机的发声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耳机的无线信号部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耳机的无线信号部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耳机的有线信号部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耳机的有线信号部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耳机的发声部与无线信号部连接使用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7为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耳机的发声部与有线信号部连接使用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8为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耳机的发声部与无线信号部连接使用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耳机的发声部与无线信号部连接使用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耳机的发声部与有线信号部连接使用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耳机的发声部与有线信号部连接使用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耳机的有线信号部的接头为micro USB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耳机的有线信号部的接头为lighting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耳机的有线信号部的接头为type‐c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耳机的有线信号部的接头为USB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左声道触点、第一右声道触点、第一接地触点的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7。本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耳机,包括:发声部1、分别单独连接发声部1使用的无线信号部2以及有线信号部3;
发声部1包括左发声单元111、右发声单元112、第一左连接线121、第一右连接线122、第一连接部13,第一连接部13设置有第一左声道触点1311、第一右声道触点1312、第一接地触点1313,
第一左声道触点1311以及第一接地触点1313分别通过第一左连接线121与左发声单元111电连接,第一右声道触点1312以及第一接地触点1313分别通过第一右连接线122与右发声单元112电连接;
无线信号部2包括主体21,设置于主体21内无线通信模块22、电源23,设置于主体21上的充电接口24、第一按键25、第二左声道触点261、第二右声道触点262、第二接地触点263,
第二左声道触点261、第二右声道触点262、第二接地触点263分别与第一左声道触点1311、第一右声道触点1312、第一接地触点1313对应,
电源23、第一按键25、第二左声道触点261、第二右声道触点262、第二接地触点263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22电连接,充电接口24与电源23电连接;
有线信号部3包括接头31,第二连接线32,第二连接部33,第二连接部33设置有第三左声道触点3311、第三右声道触点3312、第三接地触点3313,
第三左声道触点3311、第三右声道触点3312、第三接地触点3313分别与第一左声道触点1311、第一右声道触点1312、第一接地触点1313对应,
第三左声道触点3311、第三右声道触点3312、第三接地触点3313分别通过第二连接线32与接头31电连接;
主体21可与第一连接部13连接,当主体21与第一连接部13连接时,第一左声道触点1311、第一右声道触点1312、第一接地触点1313分别与第二左声道触点261、第二右声道触点262、第二接地触点263电连接;
第二连接部33可与第一连接部13连接,当第二连接部33与第一连接部13连接时,第一左声道触点1311、第一右声道触点1312、第一接地触点1313分别与第三左声道触点3311、第三右声道触点3312、第三接地触点3313电连接。
同时参照图8‐11。该分体式耳机中,发声部1通过左发声单元111、右发声单元112可以播放音频,无线信号部2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22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有线信号部3可以通过接头31接入外部设备的数据接口从而与外部设备进行有线通信,发声部1可以单独连接无线信号部2或者有线信号部3,因此该分体式耳机可以通过更换无线信号部2或有线信号部3的方式从而更换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的方式,如此:
一方面,便于用户自由选择信号连接方式,不同的信号连接方式便于用户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
另一方面,当无线信号部2电量不足时用户可以将有线信号部2连接发声部1从而继续听音乐;
再一方面,对于耳机尤其是成百上千、上万的高品质耳机而言,发声单元11是成本最高的部件,因此当有线信号部3的接头31由于拔插次数过多或其他原因造成接触不良时,用户不需要更换整个耳机而只需更换成本较低的有线信号部3即可,从而节省耳机使用成本。
其中,无线通信模块22优选为带数据处理功能的蓝牙模块。
进一步的,发声部1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3的第一麦克风14以及第一麦克风触点1314,第一麦克风触点1314以及第一接地触点1313分别与第一麦克风14电连接;
无线信号部2还包括设置于主体21并与第一麦克风触点1314对应的第二麦克风触点264,第二麦克风触点264与无线通信模块22电连接;
有线信号部3还包括设置于第二连接部33并与第一麦克风触点1314对应的第三麦克风触点3314,第三麦克风触点3314通过第二连接线32与接头31电连接。
当该分体式耳机与手机连接时,用户往往还需要通过麦克风进行通话,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分体式耳机在发声部1的第一连接部13设置有第一麦克风14。而增加的该第一麦克风触点1314、第二麦克风触点264以及第三麦克风触点3314可以实现第一麦克风14的电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无线信号部2还包括设置在主体21内的第二麦克风27;
第二麦克风27与无线通信模块22电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耳机中,除了在发声部1上设置第一麦克风14的方式之外,还可以在无线信号部2上设置第二麦克风27。
进一步的,有线信号部3还包括通过第二连接线32连接于接头31以及第二连接部33之间的线控部34;
线控部34上设置有第二按键341以及第三麦克风342;
第二按键341以及第三麦克风342通过第二连接线32与接头31电连接。
当该分体式耳机与手机连接时,用户往往还需要通过麦克风进行通话以及通过按键控制手机的音乐播放或者电话接听与挂机等操作,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分体式耳机在有线信号部3上设置包括有第二按键341以及第三麦克风342的线控部34。
以上的第二按键341以及第一按键25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成实体按键或者触控按键,可以设置成一个或多个按键,可以根据程序设定按键的功能。
进一步的,发声部1的第一连接部13设置有第一磁性吸合部132,
无线信号部2的主体21上设置有可与第一磁性吸合部132磁性吸合的第二磁性吸合部28,
有线信号部3的第二连接部33上设置有可与第一磁性吸合部132磁性吸合的第三磁性吸合部35。
此处第一磁性吸合部132可以为磁铁,此时第二磁性吸合部28以及第三磁性吸合部35可以是磁铁或者导磁材料做成的结构;
而第二磁性吸合部28以及第三磁性吸合部35是磁铁时,第一磁性吸合部132可以是磁铁或者导磁材料做成的结构。
通过第一磁性吸合部132、第二磁性吸合部28以及第三磁性吸合部35可以便于第一连接部13与主体21或第二连接部33的连接,即便于发声部1与无线信号部2或者有线信号部3的连接。
进一步的,发声部1的第一连接部13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33,
无线信号部2的主体21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接部133卡接的第二卡接部29,
有线信号部3的第二连接部33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接部133卡接的第三卡接部36。
此处第一卡接部133可以为卡口,此时第二卡接部29以及第三卡接部36为卡扣;而第一卡接部133为卡扣时,此时第二卡接部29以及第三卡接部36为卡口。
通过第一卡接部133、第二卡接部29以及第三卡接部36可以便于第一连接部13与主体21或第二连接部33的连接,即便于发声部1与无线信号部2或者有线信号部3的连接。
进一步的,有线信号部3的接头31为3.5mm音频接头311、micro USB接头312、lighting接头313、type‐c接头314或USB接头315。
其中,3.5mm音频接头311如图4所示,micro USB接头312如图12所示,lighting接头313如图13所示,type‐c接头314如图14所示,USB接头315如图15所示。
进一步的,第一触点131、的第二触点26以及的第三触点331的形状为点状或环状。
本实施例中采用触点进行描述,此外图1、图3、图5所示的触点亦为点状,但并不意味着触点的形状一定为点状,可以使用环形或者其他等可以实现电连接的形状。如图16所示的第一左声道触点1311、第一右声道触点1312、第一接地触点1313的环状。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分体式耳机发声部,包括:左发声单元111、右发声单元112、第一左连接线121、第一右连接线122、第一连接部13,第一连接部13设置有第一左声道触点1311、第一右声道触点1312、第一接地触点1313,
第一左声道触点1311以及第一接地触点1313分别通过第一左连接线121与左发声单元111电连接,第一右声道触点1312以及第一接地触点1313分别通过第一右连接线122与右发声单元112电连接。
进一步的,分体式耳机发声部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3的第一麦克风14以及第一麦克风触点1314,第一麦克风触点1314以及第一接地触点1313分别与第一麦克风14电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部13设置有第一磁性吸合部132。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部13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33。
进一步的,第一左声道触点1311、第一右声道触点1312、第一接地触点1313的形状为点状或环状。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分体式耳机无线信号部,包括:主体21,设置于主体21内无线通信模块22、电源23,设置于主体21上的充电接口24、第一按键25、第二左声道触点261、第二右声道触点262、第二接地触点263,
电源23、第一按键25、第二左声道触点261、第二右声道触点262、第二接地触点263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22电连接,充电接口24与电源23电连接。
进一步的,分体式耳机无线信号部还包括设置于主体21的第二麦克风触点264,第二麦克风触点264与无线通信模块22电连接。
进一步的,分体式耳机无线信号部还包括设置在主体21内的第二麦克风27;
第二麦克风27与无线通信模块22电连接。
进一步的,主体21上设置有第二磁性吸合部28。
进一步的,主体21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29。
进一步的,第二左声道触点261、第二右声道触点262、第二接地触点263的形状为点状或环状。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分体式耳机有线信号部,包括:接头31,第二连接线32,第二连接部33,第二连接部33设置有第三左声道触点3311、第三右声道触点3312、第三接地触点3313,
第三左声道触点3311、第三右声道触点3312、第三接地触点3313分别通过第二连接线32与接头31电连接。
进一步的,分体式耳机有线信号部还包括设置于第二连接部33的第三麦克风触点3314,第三麦克风触点3314通过第二连接线32与接头31电连接。
进一步的,分体式耳机有线信号部还包括通过第二连接线32连接于接头31以及第二连接部33之间的线控部34;
线控部34上设置有第二按键341以及第三麦克风342;
第二按键341以及第三麦克风342通过第二连接线32与接头31电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连接部33上设置有第三磁性吸合部35。
进一步的,第二连接部33上设置有第三卡接部36。
进一步的,接头31为3.5mm音频接头311、micro USB接头312、lighting接头313、type‐c接头314或USB接头315。
进一步的,第三左声道触点3311、第三右声道触点3312、第三接地触点3313的形状为点状或环状。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举例说明。
Claims (21)
1.分体式耳机发声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发声单元(111)、右发声单元(112)、第一左连接线(121)、第一右连接线(122)、第一连接部(13),所述第一连接部(13)设置有第一左声道触点(1311)、第一右声道触点(1312)、第一接地触点(1313),
所述第一左声道触点(1311)以及所述第一接地触点(1313)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左连接线(121)与所述左发声单元(111)电连接,所述第一右声道触点(1312)以及所述第一接地触点(1313)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右连接线(122)与所述右发声单元(112)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耳机发声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3)的第一麦克风(14)以及第一麦克风触点(1314),所述第一麦克风触点(1314)以及所述第一接地触点(1313)分别与所述第一麦克风(14)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耳机发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3)设置有第一磁性吸合部(13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耳机发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3)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33)。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耳机发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声道触点(1311)、所述第一右声道触点(1312)、所述第一接地触点(1313)的形状为点状或环状。
6.分体式耳机无线信号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21),设置于所述主体(21)内无线通信模块(22)、电源(23),设置于所述主体(21)上的充电接口(24)、第一按键(25)、第二左声道触点(261)、第二右声道触点(262)、第二接地触点(263),
所述电源(23)、所述第一按键(25)、所述第二左声道触点(261)、所述第二右声道触点(262)、所述第二接地触点(263)分别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22)电连接,所述充电接口(24)与所述电源(23)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耳机无线信号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21)的第二麦克风触点(264),所述第二麦克风触点(264)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22)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耳机无线信号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21)内的第二麦克风(27);
所述第二麦克风(27)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22)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耳机无线信号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1)上设置有第二磁性吸合部(28)。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耳机无线信号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1)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29)。
11.如权利要求6‐10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耳机无线信号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左声道触点(261)、所述第二右声道触点(262)、所述第二接地触点(263)的形状为点状或环状。
12.分体式耳机有线信号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31),第二连接线(32),第二连接部(33),所述第二连接部(33)设置有第三左声道触点(3311)、第三右声道触点(3312)、第三接地触点(3313),
所述第三左声道触点(3311)、所述第三右声道触点(3312)、所述第三接地触点(3313)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线(32)与所述接头(31)电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体式耳机有线信号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3)的第三麦克风触点(3314),所述第三麦克风触点(3314)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线(32)与所述接头(31)电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体式耳机有线信号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线(32)连接于所述接头(31)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33)之间的线控部(34);
所述线控部(34)上设置有第二按键(341)以及第三麦克风(342);
所述第二按键(341)以及所述第三麦克风(34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线(32) 与所述接头(31)电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体式耳机有线信号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3)上设置有第三磁性吸合部(35)。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体式耳机有线信号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3)上设置有第三卡接部(36)。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体式耳机有线信号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31)为3.5mm音频接头(311)、micro USB接头(312)、lighting接头(313)、type‐c接头(314)或USB接头(315)。
18.如权利要求12‐17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耳机有线信号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左声道触点(3311)、所述第三右声道触点(3312)、所述第三接地触点(3313)的形状为点状或环状。
19.分体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耳机发声部以及权利要求5‐11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耳机无线信号部。
20.分体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耳机发声部以及权利要求12‐18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耳机有线信号部。
21.分体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耳机发声部、权利要求5‐11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耳机无线信号部以及权利要求12‐18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耳机有线信号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562683.4U CN205693849U (zh) | 2016-06-12 | 2016-06-12 | 分体式耳机及其发声部、无线信号部以及有线信号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562683.4U CN205693849U (zh) | 2016-06-12 | 2016-06-12 | 分体式耳机及其发声部、无线信号部以及有线信号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693849U true CN205693849U (zh) | 2016-11-16 |
Family
ID=57427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562683.4U Active CN205693849U (zh) | 2016-06-12 | 2016-06-12 | 分体式耳机及其发声部、无线信号部以及有线信号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69384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72886A (zh) * | 2016-06-12 | 2016-08-17 | 邓舒元 | 分体式耳机及其发声部、无线信号部以及有线信号部 |
-
2016
- 2016-06-12 CN CN201620562683.4U patent/CN20569384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72886A (zh) * | 2016-06-12 | 2016-08-17 | 邓舒元 | 分体式耳机及其发声部、无线信号部以及有线信号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338542B2 (en) | Wireless headset having ear hook | |
CN204948299U (zh) | 手机用颈带式蓝牙耳机 | |
CN107222233A (zh) | 移动通信设备 | |
WO2016074610A1 (zh) | 耳机 | |
CN202385280U (zh) | 一种便携式自动识别耳机类型的检测装置 | |
CN205693849U (zh) | 分体式耳机及其发声部、无线信号部以及有线信号部 | |
CN112204997A (zh) | 具有头戴式耳机和控制盒的头戴式耳机系统 | |
CN105872886A (zh) | 分体式耳机及其发声部、无线信号部以及有线信号部 | |
US20130259257A1 (en) | Corded audio device with wireless data exchange | |
CN206674161U (zh) | 耳机 | |
CN102647645B (zh) | 一种手镯式蓝牙耳机的接口连接装置 | |
CN204968062U (zh) | 便携耳机 | |
CN206713038U (zh) | 无线播放装置及无线耳机 | |
CN205847512U (zh) | 一种数字音源手持电子设备转模拟音源装置 | |
CN203933885U (zh) | 一种带nfc通信的蓝牙音箱 | |
CN206506665U (zh) | 可组合成有线耳机或蓝牙耳机的模块化耳机设计结构 | |
CN203243510U (zh) | 一种立体声蓝牙耳机 | |
CN203416385U (zh) | 一种耳机 | |
CN208112861U (zh) | 蓝牙音频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嵌套式蓝牙耳机 | |
CN206076681U (zh) | 一种适用于iPhone7手机的分线器 | |
CN205726250U (zh) | 一种模块式可拆蓝牙耳机 | |
CN215581664U (zh) | 一种耳机 | |
CN202841217U (zh) | 具有有源噪声消除功能的手机、手机配件和多媒体播放器配件 | |
US20180020279A1 (en) | Multifunctional bluetooth device | |
CN209949355U (zh) | 一种多功能无线耳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