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81869U - 一种籽瓜联合收获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籽瓜联合收获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681869U CN205681869U CN201620473108.7U CN201620473108U CN205681869U CN 205681869 U CN205681869 U CN 205681869U CN 201620473108 U CN201620473108 U CN 201620473108U CN 205681869 U CN205681869 U CN 2056818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lon
- cylinder
- tooth
- dagua
- combined harves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5000012828 Citrullus lanatus var citroides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40000000613 Citrullus lanatus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5000015510 Cucumis melo subsp melo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6
- 238000010899 nucle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40000002275 Cucumis melo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10000851 Alloy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42 fo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35772 mu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06 harves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41000219112 Cucumis Species 0.000 abstract 6
- 241000219109 Citrullus Species 0.000 abstract 3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abstract 1
- 210000000515 Tooth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93
- 210000003491 Sk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0582 Seme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642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353135 Psenopsis anomal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746 Tooth Roo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800 matu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0218 Cannabis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2 irri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73 irr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籽瓜联合收获机,包括脱籽机、拾瓜装置和U型支撑;拾瓜装置引入液压驱动技术控制拾瓜滚筒的升降,保证了机具田间作业、道路运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U型支撑铰接在拾瓜滚筒两端的转动轴上,拾瓜滚筒通过联接钢板与机架相连;收集器和取瓜器与U形支撑架相连;收集器固定在支撑前方,位于U形支撑架两侧呈八字形,可根据地面的坑洼情况而进行仿形。该籽瓜联合收获机能够有效的将打瓜捡拾起来,而且保证打瓜的漏捡率低,夹带的杂草少,有效解决打瓜机械捡拾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促进打瓜机械化收获实现的进程。该机具采用联合作业,可实现打瓜的机械化捡拾、输送、脱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籽瓜联合收获机。
背景技术
随着膜下滴灌技术日趋成熟,打瓜的产量也日趋增加,但现有的打瓜捡拾脱籽联合收获机,其机具结构十分复杂,安全可靠性差,也仅仅制作了样机、进行田间试验。同时存在适应性问题,由于工作幅宽较小、作业效率低,无法大面积使用。没有在生产中推广使用。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打瓜捡拾脱籽联合收获机。
国外打瓜联合收获机械很少,在欧洲部分国家有南瓜籽联合收获机。其中奥地利的南瓜籽收获机械为分段收获作业,技术比较成熟,已在生产中大量使用。打瓜拣拾脱籽联合机可借鉴南瓜籽收获脱粒机结构原理,但由于品种不同,具体的工作参数和结构参数需要进一步设计。仅以色列有大型自走式打瓜联合获机,其结构庞大、价格昂贵,不适合国内打瓜的经营模式。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打瓜的主要产区,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打瓜籽的产量,中国均居世界之首。打瓜主要盛产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青海等地区,近几年打瓜籽在东南亚和欧洲地区深受欢迎,随着其国际市场的扩大,打瓜的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传统的打瓜收获方式以人工收获为主,在用工繁忙季节,打瓜捡拾收获工作的进行尤为困难,给广大打瓜种植用户带来了很大的收获难题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打瓜捡拾装置是能够代替人工,完成打瓜自动捡拾的机械装置,工作效率高,代替人工从而减少劳动力,缓解了繁忙季节的用工压力,深受农户的青睐,近几年在新疆地区得到推广和应用。
打瓜收获机械化技术存在的问题:(1)当打瓜成熟以后,瓜皮变软,打瓜瓜皮比西瓜的瓜皮有韧性,有较强的碰撞能力,所以对捡拾部件有较高的要求。(2)打瓜对土壤条件要求低,其的生长环境较恶劣,一般是杂草丛生,地形起伏不平。必须要有地面仿形机构,保证收获机具的正常运行。(3)打瓜个体尺寸差异比较大,直径大的约有30厘米左右,小的仅有5-8厘米,为保证打瓜的捡拾率,拣拾装置必须满足小直径打瓜的捡拾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打瓜收获机械化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籽瓜联合收获机,该籽瓜联合收获机能够有效的将打瓜捡拾起来,而且保证打瓜的漏捡率低,夹带的杂草少,有效解决打瓜机械捡拾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促进打瓜机械化收获实现的进程。该机具采 用联合作业,可实现打瓜的机械化捡拾、输送、脱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籽瓜联合收获机,包括脱籽机、拾瓜装置和U型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拾瓜装置包括机架、支架、收集器、拾瓜滚筒、取瓜器、地轮和升降油缸,所述拾瓜滚筒上设有扎瓜齿,所述机架与地轮铰接,升降油缸固定在机架上,升降油缸活塞和拾瓜滚筒与U型支撑相连,实现拾瓜滚筒的升降;所述脱籽机安装在机架上,与拾瓜滚筒位于机架两侧;U型支撑铰接在拾瓜滚筒两端的转动轴上,拾瓜滚筒通过联接钢板与机架相连;收集器和取瓜器与U形支撑架相连;收集器固定在支撑前方,位于U形支撑架两侧呈八字形,可根据地面的坑洼情况而进行仿形。籽瓜联合收获机捡拾时,升降油缸不工作,联合收获机处于作业状态,拾瓜滚筒根据地面情况仿形。籽瓜联合收获机运输时,升降油缸活塞升起,联合收获机处于运输状态,拾瓜滚筒被翻转到机架上面。
拾瓜装置的作业过程:首先,拖拉机的拖拽机架,使得拾瓜滚筒前进转动,位于前方的收集器把事先排列好的打瓜收集到滚筒的滚动范围内,这时扎瓜齿开始工作,把尖齿扎入打瓜中带瓜一起转动到取瓜器,取瓜器像梳头一样把打瓜从齿上取下,打瓜跌进脱籽装置中进行脱籽,工作结束后,通过升降油缸的油压顶起拾瓜滚筒,以便于在运输过程的行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取瓜器上设有拨瓜齿,拨瓜齿的齿形与扎瓜齿排列方式为:拨瓜齿的齿形呈梳齿状,与扎瓜齿交错布置,可把扎瓜齿的打瓜强行梳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扎瓜齿垂直均匀错位排列方式焊接在拾瓜滚筒的圆柱体表面,由于打瓜尺寸集中在75mm~280mm之间,所以齿与齿之间的距离为50mm~100mm。该扎瓜齿的排列方式的特点:①可以捡拾起较小的打瓜;②便于取瓜器梳取打瓜,并为取瓜器的结构设计提供方便。
本实用新型籽瓜联合收获机的工作原理:籽瓜联合收获机的功力来源于拖拉机,由其带动机架,通过地轮保证拾瓜滚筒前行。联合收获机在工作之前,需要先把田中的打瓜收集成条。工作时,位于U型支撑两侧,呈八字形对称分布的收集器,收拢集条后超过滚筒作业幅宽个别打瓜,连同集条好的打瓜辅助喂入拾瓜滚筒。滚筒上的扎瓜齿扎起地面上打瓜,输送至取瓜器,取瓜器上的拨瓜齿像一把有一定弧度的梳子,与扎瓜齿交错配合,像梳头一样,把扎瓜齿上的打瓜梳理下来。打瓜在自重作用下,滚落在取瓜器的导向板上。在导向板的引导下进入脱籽机的进瓜口。在脱籽机中进行破碎、脱籽、皮籽分离。皮、瓤、杂物沿着出皮口排出还田,而瓜籽经出籽口入袋回收。捡拾装置不工作时,升降油缸活塞的作用下,拾瓜滚筒被升起,保证扎瓜齿等重要部件不被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扎瓜齿选用合金钢材料锻造的扎瓜齿。扎瓜齿的 材料如选用普通碳素钢作为扎瓜齿的材料,焊接在滚筒外壁上。在田间试验的过程中会由于种植打瓜的田地多为杂草丛生,平整差异很大的石头荒地,这样扎瓜齿在不停接触地面的过程中,不仅齿尖容易变形,而且齿的焊接根部业极易发生变弯,甚至断裂。本实用新型采用合金钢材料锻造的扎瓜齿,通过合理的连接方式,可以大大降低扎瓜齿变形与断裂的几率,而且相对于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的扎瓜齿更安全、更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扎瓜齿采用四棱锥形、三棱锥形以及圆柱形的结构的一种,三种结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1)四棱锥形扎瓜齿:优点是与滚筒接触面积大,安全性好;缺点是拾瓜非礼易脱落,成本高。
(2)三棱锥形扎瓜齿:优点是与滚筒接触面积大,安全性好;缺点是难加工,成本高。
(3)圆柱形扎瓜齿:优点是拾瓜省里不易脱落,结构简单易加工,成本低;缺点是与滚筒接触面小,易断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通过三种扎瓜齿的比较,所述扎瓜齿采用圆柱形扎瓜齿,且圆柱形扎瓜齿包括圆柱体根部、圆柱体中部和圆锥体端部,圆柱体根部与滚筒的接触,圆柱体根部的直径大于圆柱体中部的直径,圆柱体中部的外壁上排布两个以上的套环。但圆柱形的扎瓜齿与滚筒的接触面积小,齿根容易断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设计中增大了圆柱形扎瓜齿根部与滚筒的接触面,以提高齿的强度。同时考虑到,扎瓜齿的圆柱体直径的选择,如果圆柱体的直径选用较大,不仅取瓜装置在梳取打瓜时不容易脱落,而且滚筒的重量都会增加,运输过程中联接钢板就要承受更大的载荷,增加生产成本。如果齿的直径选用较小,虽然了使整个机具的质量减小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一旦捡拾环境不好扎瓜齿就会变形或断裂,因此,在不增加圆柱体的直径时,增加套环的宽度可有效防止扎瓜齿的变形或断裂,所述套环的宽度为20mm~40mm。
本实用新型一种籽瓜联合收获机,其有益效果是:
(1)该籽瓜联合收获机采用联合作业,实现了打瓜捡拾、输送、脱籽的联合作业。
(2)籽瓜联合收获机无需自身动力,与拖拉机挂接使用,整个安装过程方便快捷,机动性强。
(3)捡拾脱籽联合作业,改变传统人工作业模式,解放劳动力,大大缩短了收获时间,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提高了打瓜产量。
(4)捡拾机构采用拾瓜滚筒,利用滚筒上的扎瓜齿实现捡拾作业,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维修保养,生产率高。
(5)引入液压驱动技术控制拾瓜滚筒的升降,保证了机具田间作业、道路运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扎瓜齿结构简单,不易变形或断裂,与滚筒接触面积大,安全性好,便于维修保养,这种捡拾方式对大小不同打瓜都可捡拾。
(7)籽瓜联合收获机不仅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还可满足不同种植模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捡拾状态下的籽瓜联合收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运输状态下的籽瓜联合收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籽瓜联合收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拾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取瓜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四棱锥形扎瓜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三棱锥形扎瓜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圆柱形扎瓜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另一种圆柱形扎瓜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又一种圆柱形扎瓜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扎瓜齿,2、拾瓜滚筒,3、取瓜器,4、U形支撑架,5、脱籽机,6、收集器,7、油缸,8、地轮,9、机架,10、弧形拨瓜齿,11、打瓜,12、圆柱体根部,13、圆柱体中部,14、圆锥体端部,15、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具体实施例,一种籽瓜联合收获机,包括脱籽机、拾瓜装置和U型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拾瓜装置包括机架、支架、收集器、拾瓜滚筒、取瓜器、地轮和升降油缸,所述拾瓜滚筒上设有扎瓜齿,所述机架与地轮铰接,升降油缸固定在机架上,升降油缸活塞和拾瓜滚筒与U型支撑相连,实现拾瓜滚筒的升降;所述脱籽机安装在机架上,与拾瓜滚筒位于机架两侧;U型支撑铰接在拾瓜滚筒两端的转动轴上,拾瓜滚筒通过联接钢板与机架相连;收集器和取瓜器与U形支撑架相连;收集器固定在支撑前方,位于U形支撑架两侧呈八字形,可根据地面的坑洼情况而进行仿形。
请参照图1,籽瓜联合收获机捡拾时,升降油缸不工作,联合收获机处于作业状态,拾瓜滚筒根据地面情况仿形。请参照图2,籽瓜联合收获机运输时,升降油缸活塞升起,联合收获机处于运输状态,拾瓜滚筒被翻转到机架上面。
请参照图4,拾瓜装置的作业过程:首先,拖拉机的拖拽机架,使得拾瓜滚筒前进转动,位于前方的收集器把事先排列好的打瓜收集到滚筒的滚动范围内,这时扎瓜齿开始工作,把尖齿扎入打瓜中带瓜一起转动到取瓜器,取瓜器像梳头一样把打瓜从齿上取下,打瓜跌进脱籽装置中进行脱籽,工作结束后,通过升降油缸的油压顶起拾瓜滚筒,以便于在运输过程的行走。
作为又一更佳的实施例,请参照图5,取瓜器上设有拨瓜齿,拨瓜齿的齿形与扎瓜齿排列方式为:拨瓜齿的齿形呈梳齿状,与扎瓜齿交错布置,可把扎瓜齿的打瓜强行梳离。
请参照图1和图2,作为又一更佳的实施例,所述扎瓜齿垂直均匀错位排列方式焊接在拾瓜滚筒的圆柱体表面,由于打瓜尺寸集中在75mm~280mm之间,所以齿与齿之间的距离为50mm~100mm。该扎瓜齿的排列方式的特点:①可以捡拾起较小的打瓜②便于取瓜器梳取打瓜,并为取瓜器的结构设计提供方便。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籽瓜联合收获机的工作原理:籽瓜联合收获机的功力来源于拖拉机,由其带动机架,通过地轮保证拾瓜滚筒前行。联合收获机在工作之前,需要先把田中的打瓜收集成条。工作时,位于U型支撑两侧,呈八字形对称分布的收集器,收拢集条后超过滚筒作业幅宽个别打瓜,连同集条好的打瓜辅助喂入拾瓜滚筒。滚筒上的扎瓜齿扎起地面上打瓜,输送至取瓜器,取瓜器上的拨瓜齿像一把有一定弧度的梳子,与扎瓜齿交错配合,像梳头一样,把扎瓜齿上的打瓜梳理下来。打瓜在自重作用下,滚落在取瓜器的导向板上。在导向板的引导下进入脱籽机的进瓜口。在脱籽机中进行破碎、脱籽、皮籽分离。皮、瓤、杂物沿着出皮口排出还田,而瓜籽经出籽口入袋回收。捡拾装置不工作时,升降油缸活塞的作用下,拾瓜滚筒被升起,保证扎瓜齿等重要部件不被损坏。
请参照图5,作为又一更佳的实施例,所述扎瓜齿选用合金钢材料锻造的扎瓜齿。扎瓜齿的材料如选用普通碳素钢作为扎瓜齿的材料,焊接在滚筒外壁上。在田间试验的过程中会由于种植打瓜的田地多为杂草丛生,平整差异很大的石头荒地,这样扎瓜齿在不停接触地面的过程中,不仅齿尖容易变形,而且齿的焊接根部业极易发生变弯,甚至断裂。本实用新型采用合金钢材料锻造的扎瓜齿,通过合理的连接方式,可以大大降低扎瓜齿变形与断裂的几率,而且相对于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的扎瓜齿更安全、更可靠。
请参照图6、图7和图8,所述扎瓜齿采用四棱锥形、三棱锥形以及圆柱形的结构的一种,三种结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1)四棱锥形扎瓜齿:优点是与滚筒接触面积大,安全性好;缺点是拾瓜非礼易脱落,成本高。
(2)三棱锥形扎瓜齿:优点是与滚筒接触面积大,安全性好;缺点是难加工,成本高。
(3)圆柱形扎瓜齿:优点是拾瓜省里不易脱落,结构简单易加工,成本低;缺点是与滚筒接触面小,易断裂。
作为又一更佳的实施例,请参照图9,通过三种扎瓜齿的比较,所述扎瓜齿采用圆柱形扎瓜齿,且圆柱形扎瓜齿包括圆柱体根部、圆柱体中部和圆锥体端部,圆柱体根部与滚筒的接触,圆柱体根部的直径大于圆柱体中部的直径,圆柱体中部的外壁上排布两个以上的套环。但圆柱形的扎瓜齿与滚筒的接触面积小,齿根容易断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设计中增大了圆柱形扎瓜齿根部与滚筒的接触面,以提高齿的强度。请参照图10,同时考虑到,扎瓜齿的圆柱体直径的选择,如果圆柱体的直径选用较大,不仅取瓜装置在梳取打瓜时不容易脱落,而且滚筒的重量都会增加,运输过程中联接钢板就要承受更大的载荷,增加生产成本。如果齿的直径选用较小,虽然了使整个机具的质量减小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一旦捡拾环境不好扎瓜齿就会变形或断裂,因此,在不增加圆柱体的直径时,增加套环的宽度可有效防止扎瓜齿的变形或断裂,所述套环的宽度为20mm~40mm。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讲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籽瓜联合收获机,包括脱籽机、拾瓜装置和U 型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拾瓜装置包括机架、支架、收集器、拾瓜滚筒、取瓜器、地轮和升降油缸,所述拾瓜滚筒上设有扎瓜齿,所述机架与地轮铰接,升降油缸固定在机架上,升降油缸活塞和拾瓜滚筒与 U 型支撑相连;所述脱籽机安装在机架上,与拾瓜滚筒位于机架两侧;U 型支撑铰接在拾瓜滚筒两端的转动轴上,拾瓜滚筒通过联接钢板与机架相连;收集器和取瓜器与U 形支撑架相连;收集器固定在支撑前方,位于支撑两侧呈八字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籽瓜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取瓜器上设有拨瓜齿,拨瓜齿的齿形与扎瓜齿排列方式为:拨瓜齿的齿形呈梳齿状,与扎瓜齿交错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籽瓜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扎瓜齿垂直均匀错位排列方式焊接在拾瓜滚筒的圆柱体表面,齿与齿之间的距离为50 mm ~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籽瓜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扎瓜齿采用四棱锥、三棱锥形以及圆柱形的结构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籽瓜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扎瓜齿采用圆柱形扎瓜齿,且圆柱形扎瓜齿包括圆柱体根部、圆柱体中部和圆锥体端部,圆柱体根部与滚筒的接触,圆柱体根部的直径大于圆柱体中部的直径,圆柱体中部的外壁上排布两个以上的套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籽瓜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的宽度为20 mm~4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籽瓜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扎瓜齿选用合金钢材料锻造的扎瓜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473108.7U CN205681869U (zh) | 2016-05-23 | 2016-05-23 | 一种籽瓜联合收获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473108.7U CN205681869U (zh) | 2016-05-23 | 2016-05-23 | 一种籽瓜联合收获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681869U true CN205681869U (zh) | 2016-11-16 |
Family
ID=57263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47310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81869U (zh) | 2016-05-23 | 2016-05-23 | 一种籽瓜联合收获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68186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91504A (zh) * | 2017-11-23 | 2020-08-04 | 莱姆阿格里公司 | 收集如甜瓜等植物的设备的采摘头及配备采摘头的植物收集设备 |
CN112715166A (zh) * | 2020-12-25 | 2021-04-30 | 江苏大学 | 一种朝天椒仿生捡拾装置及自走式仿生捡拾朝天椒收获机 |
-
2016
- 2016-05-23 CN CN201620473108.7U patent/CN20568186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91504A (zh) * | 2017-11-23 | 2020-08-04 | 莱姆阿格里公司 | 收集如甜瓜等植物的设备的采摘头及配备采摘头的植物收集设备 |
CN112715166A (zh) * | 2020-12-25 | 2021-04-30 | 江苏大学 | 一种朝天椒仿生捡拾装置及自走式仿生捡拾朝天椒收获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681869U (zh) | 一种籽瓜联合收获机 | |
CN203416631U (zh) | 一种简易收果装置 | |
CN106034423A (zh) | 地膜回收装置及其所构成的地膜回收作业机 | |
CN104025737B (zh) | 秸秆支撑切割还田残膜收集机 | |
CN203105069U (zh) | 一种挑齿卷膜式残膜回收机 | |
CN203851439U (zh) | 秸秆支撑切割还田残膜收集机 | |
CN205755622U (zh) | 打瓜收获机的采摘台 | |
CN210352056U (zh) | 一种便于石土分离的农业捡石机 | |
CN208836478U (zh) | 驱动耙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 | |
CN208821167U (zh) | 整地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 | |
CN201509404U (zh) | 一种清膜整地联合作业机 | |
CN205755553U (zh) | 籽瓜捡拾机构及其构成的籽瓜收获机 | |
CN110933960A (zh) | 驱动耙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 | |
CN102763518A (zh) | 背负式瓜籽联合收获机 | |
CN204762133U (zh) | 螺丝菜收获机 | |
CN105432220B (zh) | 一种自走式自动打瓜捡拾收获取籽机 | |
CN113196901A (zh) | 滚筒式残膜回收机 | |
CN203951810U (zh) | 甜菜挖掘捡拾收获机 | |
CN211267595U (zh) | 一种中耕锄草机 | |
CN208029342U (zh) | 废旧地膜回收机 | |
CN205794097U (zh) | 籽瓜收获机上使用的籽瓤分离机构及其构成的籽瓜收获机 | |
CN103004360B (zh) | 一种除茬残膜回收机 | |
CN203340620U (zh) | 一种改进的秸秆还田粉碎装置 | |
CN205902384U (zh) | 一种根茎类药材收获器 | |
CN202738461U (zh) | 全喂入自走式打瓜收获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 Termination date: 20180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