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71055U - 一种植物栽培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物栽培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71055U
CN205671055U CN201620466935.3U CN201620466935U CN205671055U CN 205671055 U CN205671055 U CN 205671055U CN 201620466935 U CN201620466935 U CN 201620466935U CN 205671055 U CN205671055 U CN 205671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container
main shaft
plant
liquid storage
culti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6693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楼信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46693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71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71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7105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栽培架,包括主轴、设置在所述主轴底部的储液装置、设置在所述主轴上的多个栽培架、以及驱动所述主轴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栽培架沿着所述主轴的轴向间隔布置,所述储液装置包括与所述栽培架流体连通的、用于储存溶液的第一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架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栽培架内栽培的植物发射光的出光装置。通过在栽培架上方设置出光装置,使得即使在光照不好或没有光照的环境下,依然能够正常的培育,从而提高栽培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植物栽培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蔬种植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家用的果蔬栽培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居住条件以及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为了改善生活、和休息的环境,人们常常会在室内外、阳台、露台、花园等场所布置具有生命气息和情趣的花花草草等生长性植物,不仅可以起到温馨装饰的效果,而且可以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生长性植物不仅可以起到滞留尘埃、吸收生活废气、释放和补充对人体有益的氧气、减轻噪音等作用,而且还可以吸收和吸附建筑装饰及家具散发出来的有毒有害气体,减少人为造成的环境污染。此外,如果利用阳台等空间,种植蔬菜、水果等,既可以美化家居生活,又可以吃到放心的果蔬,一举两得。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栽培架,通常在使用的过程中处于固定状态,如申请号为201320035591.7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塔架式花卉无土栽培系统,包括塔架式主体框架、水箱、连接至水箱的管路和底部设有若干小孔的花盆,塔架式主体矿价格上固定有多层花盆托架,花盆托架包括L型弯管,花盆嵌装在L型弯管顶部的敞口处。这种栽培系统,上层的花盆托架上的盆栽通常由于位置的关系影响下层花盆托架上的盆栽光照,从而由于光照强度而导致果蔬栽培过程中出现问题而影响栽培成果。
为此,也有一些可旋转的栽培架,来克服光照不均的问题,如申请号为201120198830.1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种植架,包括吸顶式固定器、喷淋喷头、立柱、水箱式底座和悬挂装置,喷淋喷头位于吸顶式固定器的底部,立柱承载多层悬挂装置;又如申请号为201420469761.7的装置公开的一种旋转式阳台蔬菜种植架,包括电机、多个蔬菜种植盆,各蔬菜种植盆设置在一旋转轴上,并且各种植盆上均设有喷头、各种植盆盆底中部设有渗水管,喷头连接到水泵,水泵连接到污水处理箱的清水区。
上述这些栽培架,虽然克服了光照不均的问题,但是由于只能依靠自然采光,当采光不好、或处于无光的环境时,就会降低栽培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栽培效率的植物栽培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植物栽培架,包括主轴、设置在所述主轴底部的储液装置、设置在所述主轴上的多个栽培架、以及驱动所述主轴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栽培架沿着所述主轴的轴向间隔布置,所述储液装置包括与所述栽培架流体连通的、用于储存溶液的第一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架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栽培架内栽培的植物发射光的出光装置。
为简化整个装置的结构,确保光照的均匀,以及避免线路凌乱或缠绕,所述出光装置设置在所述栽培架的底部而向位于下方一层的栽培架发射光,所述出光装置引出的导线在所述主轴内走线。
所述植物栽培架还包括用于自动控制所述出光装置启闭的控制模块,从而可根据不同的光照强度控制出光装置,也可以根据预设的时间控制出光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的顶部设置有随所述主轴旋转的第二储液容器,所述主轴内设置有供液管,所述供液管的下端延伸入所述第一储液容器内,所述供液管的上端延伸入所述第二储液容器内;所述第二储液容器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出液孔,每个出液孔连接有一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底端连通到所述栽培架内,从而将储液装置内的溶液供给到栽培架。
为避免第二储液容器内输入过多的溶液而溢出,所述主轴内还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下端延伸入所述第一储液容器内,所述溢流管的上端延伸入所述第二储液容器内,并且所述溢流管在所述第二储液容器内的高度高于所述供液管。
为使得位于最上层的栽培架内的植物也能正常吸收出光装置的光照,所述第二储液容器的顶部还设有装饰盆,所述出光装置还设置在所述装饰盆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栽培架包括多个环绕所述主轴设置的栽培盒,所述出液管的底端连通到每个栽培盒内,所述栽培盒的底部上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从靠近所述主轴处向远离所述主轴处延伸、并且与所述出液管连通,从而使得栽培盒内的溶液均匀分布。
所述栽培盒上还开设有液体出入孔,所述液体出入孔连通到所述第一储液容器内,从而可使得栽培盒内多余的溶液回到第一储液容器内重复利用,也便于栽培盒的自清洁。
为便于水培植物,所述栽培盒内还设置有栽培盘,所述栽培盘的底面开设有多个通孔。
所述栽培盘的通孔内设置有两端分别延伸在栽培盒和栽培盘内的棉纱条,所述栽培盘的底面覆盖有无纺布,以便于基质或培养土栽培。
优选的,驱动装置驱动主轴旋转的方式为,所述第一储液容器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中心转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第一储液容器的底部支撑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第一储液容器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并且所述支撑柱延伸入所述第一储液容器内而与所述主轴连接。
优选的,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储液容器旋转的方式为,所述第一储液容器的底部周边具有轴向向下延伸突出的圆环状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内侧上周向地布置有齿,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电机、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齿轮,所述齿与所述齿轮啮合。
为便于种植藤类植物,所述主轴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栽培架相邻的连杆,所述连杆包括多个第一连杆和多个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各自的一端互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则分别连接到所述主轴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栽培架上方设置出光装置,使得即使在光照不好或没有光照的环境下,依然能够正常的培育,从而提高栽培效率;通过储液容器、主轴和栽培架同步旋转,能保持栽培架内的植物光照均匀;通过在栽培盒内设置支架、以及在主轴上设置连杆装置,可用于水培植物和栽培藤类植物,从而使得栽培架的功能多样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植物栽培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植物栽培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植物栽培架的局部分解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植物栽培架的第二储液容器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植物栽培架的第二储液容器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植物栽培架的导流管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植物栽培架的栽培盘的使用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植物栽培架的栽培盘的使用示意图(栽培盘倒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3,一种植物栽培架,包括主轴1、位于主轴1下方的储液装置2、位于储液装置2下方的底座3、以及设置在主轴1上的栽培架4。
储液装置2内用于存储营养液,如甲壳素溶液等,以向栽培架4内供应营养液。储液装置包括第一储液容器21和位于第一储液容器21顶部的顶盖22,主轴1延伸入储液装置2内,第一储液容器21内可设置水泵(未示出),使得第一储液容器21内的溶液向上泵出,顶盖22上可设置注液口221,以方便地向第一储液容器21内添加溶液。第一储液容器21内分隔为多个独立的液舱211,从而可用于储存不同的溶液(如图3中所示,隐藏了顶盖22),在本实施例中,液舱211为三个。水泵优选的为限流水泵,当栽培架4上栽培的为同一种植物时,则达到流量最大值,反之,若栽培的为不同的植物时,则流量与植物种类的增多而减少。
底座3设置在第一储液容器21的下方,底座3上设置有驱动装置5,可驱动储液装置2旋转。底座3的中心转动设置有支撑柱31,第一储液容器21的底部中心支撑在支撑柱31上,并可在驱动装置5的驱动下带动支撑柱31旋转。底座3可呈十字形,十字形的每条边上设置有滚珠32,支撑在第一储液容器21的底部,可使得第一储液容器21在旋转时保持平衡,也能使得第一储液容器21顺畅地旋转。第一储液容器21的底部周边具有轴向向下延伸突出的圆环状的突出部211,底座3的每条边上还可以设置有限位柱33,抵靠在突出部211的外侧,并且与突出部211滚动接触,同样可使得第一储液容器21在旋转时保持平衡,也能使得第一储液容器21在稳定的位置顺畅地旋转。底座3的每条边的边缘下方设置有带有刹车的万向轮34,由此可方便地移动和定位整个栽培架。
驱动装置5包括电机51,设置在电机51的输出轴上的齿轮52,突出部211的内侧上周向地布置有齿212,可用于与驱动装置5的齿轮52啮合。由此,当电机51启动时,可带动第一储液容器21旋转,从而带动支撑柱31旋转。在本实施例中,电机51低速运转,如3转/分钟。
主轴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储液容器6,主轴1呈中空,其内中心设置有转轴11,分别连接储液装置2的底部中心和第二储液容器6的底部中心,上述的底座3上的支撑柱31向上延伸入第一储液容器21内,并且与转轴11的底端连接。由此,驱动装置5的电机51运转时,可驱动转轴11旋转,并能带动第二储液容器6旋转。
结合图4和图5,主轴1内还设置有供液管12,其下端延伸入第一储液容器21内,上端则延伸入第二储液容器6内,通过在第一储液容器21内设置水泵,则可以将第一储液容器21内的营养液泵入到供液管12内并向上直至到达第二储液容器6内。主轴1内还设置有溢流管13,其下端延伸入第一储液容器21内,上端则延伸入第二储液容器6内,并且在第二储液容器6内的高度高于供液管12,使得由供液管12而来的营养液供应到第二储液容器6内超过预设警戒液位(溢流管13在第二储液容器6内的高度)的时候,可从溢流管13向下回到第一储液容器21。
第二储液容器6的底部还开设有多个出液孔61,出液孔61的数量与栽培架4的数量相同,每个出液孔61与一出液管14(图5中只示出局部)连通,每个出液管14的底端分别对应一个栽培架4并连通。由此,溶液可以通过第二储液容器6与空气充分接触,更好的促进植物的生长。
栽培架4包括多个,如在本实施例中,为4个,可根据栽培空间的环境状况(主要是空间高度,随着栽培架4数量的增加,整个装置的总体高度会相应增加)调整数量,每个栽培架4可拆卸地环绕在主轴1外周,并且多个栽培架4在主轴1的轴向上上、下间隔布置,上、下相邻的两个栽培架4之间的间距以不妨碍位于下方的栽培架4上种植的植物为宜,可选的,可以在30~40cm左右。
每一层的栽培架4包括多个栽培盒41,多个栽培盒41拼接成圆盘状的栽培架4。如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层具有六个栽培盒41,每个栽培盒41内的底部设置有引流管411,与主轴1内相应的出液管14连通,并且延伸到靠近栽培盒41远离主轴1的边缘,由此不仅可将第二储液容器6而来的营养液引入到栽培盒41内,而且可使得营养液均匀分布在栽培盒41内。栽培盒41靠近主轴1的侧壁上开设有液体出入孔412,与溢流管13连通,通过溢流管13连通到第一储液容器21,由此,当注入的营养液过多时,可回到第一储液容器21内,循环利用。此外,也可以通过液体出入孔412对栽培架4进行自清洁。栽培盒41内可设置栽培盘42,每个栽培盘42的底面开设有多个通孔421栽培盘42的底部高于栽培盒41的液面,通常可以高3mm左右,当液面超过预设高度时,可从液体出入孔412流出。液体出入孔412除了可作溢流孔外,还可作为导流孔和清洗孔,当需换液或清洗时,可将栽培盒41内的橡胶塞拔掉,从而可放干栽培盒41内的溶液。当种植不同植物时,可将不同的营养液通过在液体出入孔412上插上分导流管151,汇集到总导流管15而进入到第一储液容器21的相应的独立的液舱211内,参见图6。
参见图7和图8,在基质或培养土栽培时,先将栽培盘42的通孔421间放上吸水的棉纱条422,使得棉纱条422的一端泡在栽培盒41的溶液中,吸收养分及水分,另一端则延伸到栽培盘42内,而栽培盘42的底面上则覆盖上无纺布423,然后再放上培养土,从而可进行栽培。
栽培架4和主轴1之间通过连接支架43连接,每个连接支架43套设在转轴11的外周,并且从周壁上延伸出多个连接柱431,每个连接柱431穿过主轴1后插入到相应的一个栽培盒41朝向主轴1一端的侧壁内并且固定。由此,栽培架4和主轴1、转轴11固定,并且可实现栽培架4和主轴1、转轴11同步旋转。
为了使得在光照不理想或者没有光照的环境下,仍然能正常地进行栽培,从而延长植物光合作用时间,提高栽培效率,在每个栽培盒41的上方设置有出光装置7。大多数植物的光合色素只具有吸收、传递光能的作用,这一活动需要一定的温度以达到酶的活性温度,而植物自身温度一般是低于这个温度的,所以除了需要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还要吸收来自外界的热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出光装置7发射出的为红橙光,红橙光波长较长(波长长的热效应强),且能量也比较高,易于被栽培盒41内的植物吸收。
为使得结构较为简化,出光装置7设置在栽培盒41的底部,与下一层栽培架4的栽培盒41相对应。为了便于最顶层的栽培盒41上的植物也能吸收红橙光,第二储液容器6的顶部还设有装饰盆8,将出光装置7设置在装饰盆8的底部。每个出光装置7的导线可延伸到主轴1内,在主轴1内由上往下走线,导线外可包覆绝缘、密封的管路。
储液装置2的顶盖22上可设置有控制模块9(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驱动装置5的电机1、出光装置7的导线以及储液装置2内的水泵分别与控制模块9连接,从而可通过控制模块9控制驱动装置5、出光装置7和水泵的启闭,而且上述主轴1及其内的管路与储液装置2同步旋转的方式,使得栽培过程中,不会导致导线缠绕。控制模块9内可设置不同的模式,如可设置自动开启和关闭出光装置7的时间(还可根据不同的时区进行设置)、自动开启和关闭水泵的时间、驱动装置5的电机1自动开启和关闭的时间以及电机1的转速。此外,控制模块9上还可以设置有光敏传感器,用于感应环境的光照强度,以便在光照强度小于设定的阈值时,自动开启出光装置7,而在光照强度满足需求时,自动关闭出光装置7,从而实现植物对光需强度的自动控制,也达到充分节能的目的。上述水泵、电机51、控制模块9和出光装置7可通过外部电源供电。
装饰盆8的底部开设有渗水孔81,装饰盆8的底部外侧可设置有吸水件,如吸水棉,其底部低于溢流管13的顶端,由此可从第二储液容器6内吸水,从而保持装饰盆8内的湿润,由此可在装饰盆8内也种植观赏类的植物。
为便于栽培藤类植物,还可在主轴1上设置与至少一个栽培架4相邻的连杆。连杆包括多个第一连杆101和多个第二连杆102,第一连杆101和第二连杆102的数量与一层栽培架4上的栽培盒41的数量相同。其中,第一连杆101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套环103连接在主轴1上,第一连接套环103位于其中一个栽培架4的下方,第一连杆101的上端则超过该栽培架4,第一连杆101为倾斜状,由此,多个第一连杆101相对第一连接套环103呈放射状分布。第二连杆102的外端与第一连杆101的上端连接,第二连杆102的内端则通过第二连接套环104连接在主轴1上,第二连接套环103位于上述栽培架4的上方。第一连杆101和第二连杆102的长度可根据栽培环境的空间大小进行选择。由此,位于上述栽培架4下方的一层栽培架4上的藤类植物,可从第一连杆101的下端向上攀爬,满足生长需求。

Claims (12)

1.一种植物栽培架,包括主轴(1)、设置在所述主轴(1)底部的储液装置(2)、设置在所述主轴(1)上的多个栽培架(4)、以及驱动所述主轴(1)旋转的驱动装置(5),所述栽培架(4)沿着所述主轴(1)的轴向间隔布置,所述储液装置(2)包括与所述栽培架(4)流体连通的、用于储存溶液的第一储液容器(21),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架(4)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栽培架(4)内栽培的植物发射光的出光装置(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装置(7)设置在所述栽培架(4)的底部而向位于下方一层的栽培架(4)发射光,所述出光装置(7)引出的导线在所述主轴(1)内走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栽培架还包括用于自动控制所述出光装置(7)启闭的控制模块(9)。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的顶部设置有随所述主轴(1)旋转的第二储液容器(6),所述主轴(1)内设置有供液管(12),所述供液管(12)的下端延伸入所述第一储液容器(21)内,所述供液管(12)的上端延伸入所述第二储液容器(6)内;所述第二储液容器(6)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出液孔(61),每个出液孔(61)连接有一出液管(14),所述出液管(14)的底端连通到所述栽培架(4)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内还设置有溢流管(13),所述溢流管(13)的下端延伸入所述第一储液容器(21)内,所述溢流管(13)的上端延伸入所述第二储液容器(6)内,并且所述溢流管(13)在所述第二储液容器(6)内的高度高于所述供液管(12)。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液容器(6)的顶部还设有装饰盆(8),所述出光装置(7)还设置在所述装饰盆(8)的底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架(4)包括多个环绕所述主轴(1)设置的栽培盒(41),所述出液管(14)的底端连通到每个栽培盒(41)内,所述栽培盒(41)的底部上设置有引流管(411),所述引流管(411)从靠近所述主轴(1)处向远离所述主轴(1)处延伸、并且与所述出液管(14)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物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盒(41)上还开设有液体出入孔(412),所述液体出入孔(412)连通到所述第一储液容器(21)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物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盒(41)内还设置有栽培盘(42),所述栽培盘(42)的底面开设有多个通孔(421),所述栽培盘(42)的通孔(421)内设置有两端分别延伸在栽培盒(41)和栽培盘(42)内的棉纱条(422),所述栽培盘(42)的底面覆盖有无纺布(423)。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容器(21)的下方设置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中心转动设置有支撑柱(31),所述第一储液容器(21)的底部支撑在所述支撑柱(31)上,所述第一储液容器(21)由所述驱动装置(5)驱动旋转,并且所述支撑柱(31)延伸入所述第一储液容器(21)内而与所述主轴(1)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植物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容器(21)的底部周边具有轴向向下延伸突出的圆环状的突出部(211),所述突出部(211)的内侧上周向地布置有齿(212),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3)上的电机(51)、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机(51)的输出轴上的齿轮(52),所述齿(212)与所述齿轮(52)啮合。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栽培架(4)相邻的连杆,所述连杆包括多个第一连杆(101)和多个第二连杆(102),所述第一连杆(101)和第二连杆(102)各自的一端互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01)和第二连杆(102)的另一端则分别连接到所述主轴(1)上。
CN201620466935.3U 2016-05-19 2016-05-19 一种植物栽培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71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66935.3U CN205671055U (zh) 2016-05-19 2016-05-19 一种植物栽培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66935.3U CN205671055U (zh) 2016-05-19 2016-05-19 一种植物栽培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71055U true CN205671055U (zh) 2016-11-09

Family

ID=57435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6693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71055U (zh) 2016-05-19 2016-05-19 一种植物栽培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71055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5251A (zh) * 2016-05-19 2016-08-24 楼信用 一种植物栽培架
CN107182415A (zh) * 2017-07-27 2017-09-22 雷波稷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紫山药的生长培育方式
CN109496823A (zh) * 2018-12-27 2019-03-22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自动添加营养液可循环的雾培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0679338A (zh) * 2019-11-24 2020-01-14 纪美 一种可自动提供水分并保证光合作用充足的种植盆
CN110720390A (zh) * 2019-09-05 2020-01-24 李金帆 一种阳台蔬菜种植架
CN111802126A (zh) * 2020-08-16 2020-10-23 黑龙江哈工智慧汉麻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汉麻植株培育的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5251A (zh) * 2016-05-19 2016-08-24 楼信用 一种植物栽培架
CN107182415A (zh) * 2017-07-27 2017-09-22 雷波稷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紫山药的生长培育方式
CN109496823A (zh) * 2018-12-27 2019-03-22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自动添加营养液可循环的雾培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0720390A (zh) * 2019-09-05 2020-01-24 李金帆 一种阳台蔬菜种植架
CN110679338A (zh) * 2019-11-24 2020-01-14 纪美 一种可自动提供水分并保证光合作用充足的种植盆
CN111802126A (zh) * 2020-08-16 2020-10-23 黑龙江哈工智慧汉麻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汉麻植株培育的装置
CN111802126B (zh) * 2020-08-16 2021-09-28 黑龙江哈工智慧汉麻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汉麻植株培育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71055U (zh) 一种植物栽培架
CN206118604U (zh) 一种反季节育苗系统
CN201617068U (zh) 一种管道式气雾栽培装置
KR101408932B1 (ko) 디지털 기반의 가전형 식물재배장치
CN104871951B (zh) 一种回转式水培种植装置
CN105875251A (zh) 一种植物栽培架
CN204907439U (zh) 一种并联式可转动螺旋形无土栽培装置
CN107820953A (zh) 一种农业种植培育装置
CN204443485U (zh) 一种自动旋转蜂窝状结构的立体柱式家庭鱼菜共生装置
CN210432500U (zh) 一种多层培育箱
CN206564948U (zh) 一种白芨种植培养室
CN108770533A (zh) 盆栽自动化养殖系统
KR101783024B1 (ko) 벽면 다육식물 전시장치
CN202168390U (zh) 一种家庭式鱼缸与蔬菜水培的组合箱
CN207167335U (zh) 一种室内水培蔬菜种植箱
KR20140004989U (ko) 도시농업에 적합한 식물재배장치
CN108834871A (zh) 一种智能补光螺旋无土栽培景观设施
CN206024770U (zh) 一种动力水车式的多功能无土栽培装置
CN212544971U (zh) 一种潮汐式灌溉无土栽培装置
CN205052416U (zh) 一种无土植物种植器
CN114342701A (zh) 一种毛豆种植用具有自动向光功能的培育架
CN211090888U (zh) 一种蓝莓幼苗培育装置
CN210671609U (zh) 自动化水培蔬菜机
CN207948453U (zh) 植物栽培箱及使用该植物栽培箱的植物生长器
CN102823484A (zh) 一种迷你温室水培植物种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