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16521U - 小型多功能电动装卸车 - Google Patents
小型多功能电动装卸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616521U CN205616521U CN201620455501.3U CN201620455501U CN205616521U CN 205616521 U CN205616521 U CN 205616521U CN 201620455501 U CN201620455501 U CN 201620455501U CN 205616521 U CN205616521 U CN 2056165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gle demodulator
- sliding angle
- girder
- fixed sleeving
- main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多功能电动装卸车,包括行走装置、固定式角度调节器、主机架、传送装置、滑移式角度调节器、升降装置和支撑架。主机架与行走装置通过固定式角度调节器相连接,滑移式角度调节器套装在主机架上,传送装置通过滑移式角度调节器及升降装置与主机架相连接,升降装置用于传送装置沿着主机架产生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的滑移,支撑架为选用部件。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装卸车模式、输送台模式两种工作模式及全折叠模式下的存放,可用于货物的装卸、传送及搬运等作业,提高货物搬运的速度和效率,展开与折叠便捷,结构紧凑,便于存放和运输,能克服现有小型搬运车的技术缺陷,能满足小型物流业货物快速装卸和转运作业的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搬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多功能电动装卸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及网络购物的不断普及,物流行业发展迅速,机械化已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物流分拣站,往往堆积有大量货物,现有运输过程中,工作人员通常使用传统装卸车或手推车转运货物,然后将货物单独搬运至所需位置,部分工作人员直接将货物抛至相应位置,该工作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不能保证货物的安全。对于较重货物,人工搬运存在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使用传统装卸车搬运存在装卸困难、携带不便等问题。在较长距离传送时,通常使用传送带传送货物,经调研发现,小型分拣站没有配备传送带,且传送带体积较大,不便携带。现有的各种叉车均不能满足小规模物流集散点的工作需要,各物流分拣站或小型物流经营点仍主要依赖人工装卸货物。因此,物流行业急需一种可同时实现装卸、传送、搬运等功能的小型化轻便装置,促进物流行业高效文明发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小型多功能电动装卸车共有三种模式:装卸车模式、输送台模式及全折叠模式,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实现货物的装卸、传送及搬运等功能,展开与折叠便捷,结构紧凑,便于存放和运输,能克服现有小型搬运车的技术缺陷,更适用于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小型多功能电动装卸车,可同时实现货物的装卸、传送及搬运等功能,提高物流分拣站货物搬运速度和效率,能较好的满足小型物流业货物快速装卸和转运作业的要求,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小型多功能电动装卸车,包括行走装置、固定式角度调节器、主机架、传送装置、滑移式角度调节器、升降装置和支撑架。其中,所述的主机架与行走装置通过固定式角度调节器相连接;所述的滑移式角度调节器套装在主机架上,所述的传送装置位于主机架的一侧且与主机架通过滑移式角度调节器及升降装置相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位于主机架上传送装置相反的一侧,所述的升降装置的底部与主机架固连,升降装置的顶部与滑移式角度调节器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架为选用部件,所述的支撑架的顶部与固定式角度调节器、滑移式角度调节器通过销钉相连接。
所述的行走装置包括前行走轮、后行走轮、行走架和后托辊,通过人力驱动可沿地面移动。其中,所述的前行走轮有两个,且均为带刹车的万向脚轮,在驻停时可通过踩下前行走轮的刹车实现电动装卸车的制动功能;所述的后行走轮有两个,且为固定式工业脚轮;所述的行走架安装在前行走轮、后行走轮的顶部且与前行走轮、后行走轮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的后托辊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且平行安装在行走架上。在本实用新型的装卸车模式和输送台模式下,行走装置的行走架和后托辊均可用于承载和运输货物。
所述的主机架包括主梁、中托辊、连接梁和扶手,主要用于安装和支撑传送装置、滑移式角度调节器和升降装置。其中,所述的主梁有两根,主要用于安装滑移式角度调节器和升降装置。在所述的主梁的顶部设有限位块,用于避免滑移式角度调节器从主梁上滑脱,所述的主梁的底部与固定式角度调节器相固连。所述的中托辊的数量不少于六个,且平行安装在两根主梁之间,用于本实用新型在输送台模式下承载和运输货物。所述的连接梁位于主梁的顶部,且与主梁之间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的扶手位于主梁的上端,且与两根主梁通过焊接的方式相固连;在所述的扶手的中间部位设有用于控制升降装置的开关按钮。
所述的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架、电动滚筒、传送托辊、传送带和调偏螺栓。所述的传送装置主要用于传送货物,在本实用新型的装卸车模式下,传送装置用于实现货物的承载、垂直升降运输及装卸功能;在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台模式下,传送装置用于实现货物的承载、水平运输及装卸功能。所述的传送架用于安装和支撑电动滚筒、传送托辊和调偏螺栓,且所述的传送架通过螺钉与滑移式角度调节器相固连。所述的电动滚筒作为传送装置的动力源,用于为传送带的运动提供动力,所述的电动滚筒安装在传送架的前端且靠近滑移式角度调节器的位置。所述的传送托辊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且平行安装在传送架上,用于支撑传送带并减少传送带的工作阻力。所述的传送带包裹在电动滚筒与传送托辊上,用于承载并运输货物。所述的调偏螺栓安装在传送架的后端,且与位于最后端的传送托辊相连接,用于调整位于最后端的传送托辊的安装位置,以避免传送带发生跑偏。
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电动推杆、链轮架、链轮和链条,主要用于驱动传送装置在装卸车模式下的升降运动和输送台模式下的水平移动。其中,所述的电动推杆为驱动传送装置的运动提供动力源,电动推杆的下端与主机架的主梁相固连,且在电动推杆的下端设有可充电电源;所述的链轮架固定安装在电动推杆的推杆末端,所述的链轮安装在链轮架上;所述的链条的一端与电动推杆的套管相固连,链条的另一端与滑移式角度调节器相固连,所述的链条与链轮相啮合。
所述的支撑架为本实用新型在输送台模式下的选用部件,主要用于支撑行走装置、主机架和传送装置。所述的支撑架包括前支撑腿、后支撑腿和连接横梁。本实用新型在输送台工作模式下,行走装置、主机架和传送装置全展开后位于同一平面状态,所述的前支撑腿的顶部与滑移式角度调节器通过销钉相连接;所述的后支撑腿的顶部与固定式角度调节器通过销钉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前支撑腿、后支撑腿相固连。
所述的固定式角度调节器包括后固定套管、前固定套管、第一锁止手柄和第一调位拨块,用于调节行走架与主梁之间的夹角。其中,所述的后固定套管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主梁的末端,且在后固定套管内部设有棘轮齿;所述的前固定套管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行走架的前端,所述的后固定套管与前固定套管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的第一锁止手柄安装在前固定套管上,用于限定后固定套管与前固定套管之间的夹角,所述的第一锁止手柄与前固定套管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的第一锁止手柄与后固定套管通过弹簧相连接;所述的第一调位拨块安装在前固定套管内,用于调节和限定后固定套管与前固定套管之间的夹角,且第一调位拨块与前固定套管通过弹簧相连接。
所述的滑移式角度调节器包括调节架、传送架安装管、导向轮、链条固定轴、第二锁止手柄和第二调位拨块,用于安装传送架并调节传送架与主梁之间的夹角。其中,所述的传送架安装管与调节架之间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的导向轮有四个,且对称安装在调节架上,所述的导向轮与调节架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的链条固定轴位于调节架的边角上,且与调节架固连;所述的第二锁止手柄与调节架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的第二锁止手柄与传送架安装管通过弹簧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调位拨块安装在调节架内,用于调节和限定调节架与传送架安装管之间的夹角,且第二调位拨块与调节架通过弹簧相连接。
所述的固定式角度调节器、滑移式角度调节器均为0°、90°和180°三个角度点位的半自由度式角度调节器。
在本实用新型由装卸车模式向输送台模式转换时,先拨开第一锁止手柄,推动第一调位拨块,使主机架向外展开,且使主梁与行走装置中的行走架的夹角为180°;接着,启动升降装置中的电动推杆,使推杆伸长,进而驱动传送装置与滑移式角度调节器运动至主梁上的顶端靠近连接梁上限位块的位置;然后,拨开第二锁止手柄,推动第二调位拨块,使传送装置向外转动,直至传送架与主梁的夹角由90°增加到180°;最后,将支撑架中的前支撑腿的顶部通过销钉与滑移式角度调节器相连接,将后支撑腿的顶部通过销钉与固定式角度调节器相连接,并将连接横梁分别与前支撑腿、后支撑腿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由装卸车模式向全折叠模式转换时,先启动升降装置中的电动推杆,使推杆伸长,进而驱动传送装置与滑移式角度调节器运动至主梁的顶端靠近连接梁的位置;然后拨开第二锁止手柄,推动第二调位拨块,使传送架向下折叠与主梁平行;接着拨开第一锁止手柄,推动第一调位拨块,使主机架、传送装置向行走装置折叠直至传送架与行走架贴合。在本实用新型由全折叠模式向装卸车模式转换时,则操作过程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的装卸车模式下,可将货物放置在传送装置的传送带上,通过控制电动推杆的伸长或缩短实现传送装置及放置在其上面的货物的升降,通过控制电动滚筒的正反转可实现装载货物或卸载货物。行走架上也可搭载货物,实现行走装置的货物运输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台模式下,传送装置作为输送台的动力端,主机架及行走装置作为输送台的非动力传递端。使用时,可将货物放置在传送带上,启动电动滚筒即可实现货物在传送带、主机架及行走装置上的传输,主机架与行走装置上货物的传输动力来自于传送带上货物的推移或人力干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共有三种模式:装卸车模式、输送台模式两种工作模式及全折叠的存放模式,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实现货物的装卸、传送及搬运等功能,展开与折叠便捷,结构紧凑,操作方便灵活,且便于存放和运输,能克服现有小型搬运车的技术缺陷,更适用于小型物流业货物快速装卸和转运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装卸车模式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角度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移式角度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全展开后的输送台模式下的工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全折叠模式下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一种小型多功能电动装卸车,包括行走装置1、固定式角度调节器2、主机架3、传送装置4、滑移式角度调节器5、升降装置6和支撑架7。其中,所述的主机架3与行走装置1通过固定式角度调节器2相连接;所述的滑移式角度调节器5套装在主机架3上,所述的传送装置4位于主机架3的一侧且与主机架3通过滑移式角度调节器5及升降装置6相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6位于主机架3上传送装置4相反的一侧,所述的升降装置6的底部与主机架3固连,升降装置6的顶部与滑移式角度调节器5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架7为选用部件,所述的支撑架7的顶部与固定式角度调节器2、滑移式角度调节器5通过销钉相连接。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行走装置1包括前行走轮11、后行走轮12、行走架13和后托辊14,通过人力驱动可沿地面移动。其中,所述的前行走轮11有两个,且均为带刹车的万向脚轮,在驻停时可通过踩下前行走轮11的刹车实现电动装卸车的制动功能;所述的后行走轮12有两个,且为固定式工业脚轮;所述的行走架13安装在前行走轮11、后行走轮12的顶部且与前行走轮11、后行走轮12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的后托辊14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且平行安装在行走架13上。在本实用新型的装卸车模式和输送台模式下,行走装置1的行走架13和后托辊14均可用于承载和运输货物。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主机架3包括主梁31、中托辊32、连接梁33和扶手34,主要用于安装和支撑传送装置4、滑移式角度调节器5和升降装置6。其中,所述的主梁31有两根,主要用于安装滑移式角度调节器5和升降装置6。在所述的主梁31的顶部设有限位块311,用于避免滑移式角度调节器5从主梁31上滑脱,所述的主梁31的底部与固定式角度调节器2相固连。所述的中托辊32的数量不少于六个,且平行安装在两根主梁31之间,用于本实用新型在输送台模式下承载和运输货物。所述的连接梁33位于主梁31的顶部,且与主梁31之间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的扶手34位于主梁31的上端,且与两根主梁31通过焊接的方式相固连;在所述的扶手34的中间部位设有用于控制升降装置6的开关按钮341。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传送装置4包括传送架41、电动滚筒42、传送托辊43、传送带44和调偏螺栓45。所述的传送装置4主要用于传送货物,在本实用新型的装卸车模式下,传送装置4用于实现货物的承载、垂直升降运输及装卸功能;在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台模式下,传送装置4用于实现货物的承载、水平运输及装卸功能。所述的传送架41用于安装和支撑电动滚筒42、传送托辊43和调偏螺栓45,且所述的传送架41通过螺钉与滑移式角度调节器5相固连。所述的电动滚筒42作为传送装置4的动力源,用于为传送带44的运动提供动力,所述的电动滚筒42安装在传送架41的前端且靠近滑移式角度调节器5的位置。所述的传送托辊43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且平行安装在传送架41上,用于支撑传送带44并减少传送带44的工作阻力。所述的传送带44包裹在电动滚筒42与传送托辊43上,用于承载并运输货物。所述的调偏螺栓45安装在传送架41的后端,且与位于最后端的传送托辊43相连接,用于调整位于最后端的传送托辊43的安装位置,以避免传送带44发生跑偏。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升降装置6包括电动推杆61、链轮架62、链轮63和链条64,主要用于驱动传送装置4在装卸车模式下的升降运动和输送台模式下的水平移动。其中,所述的电动推杆61为驱动传送装置4的运动提供动力源,电动推杆61的下端与主机架3的主梁31相固连,且在电动推杆61的下端设有可充电电源65;所述的链轮架62固定安装在电动推杆61的推杆612末端,所述的链轮63安装在链轮架62上;所述的链条64的一端与电动推杆61的套管611相固连,链条64的另一端与滑移式角度调节器5相固连,所述的链条64与链轮63相啮合。
如图4所示,所述的支撑架7为本实用新型在输送台模式下的选用部件,主要用于支撑行走装置1、主机架3和传送装置4。所述的支撑架7包括前支撑腿71、后支撑腿72和连接横梁73。本实用新型在输送台工作模式下,行走装置1、主机架3和传送装置4全展开后位于同一平面状态,所述的前支撑腿71的顶部与滑移式角度调节器5通过销钉相连接;所述的后支撑腿72的顶部与固定式角度调节器2通过销钉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横梁73的两端分别与前支撑腿71、后支撑腿72相固连。
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固定式角度调节器2包括后固定套管21、前固定套管22、第一锁止手柄23和第一调位拨块24,用于调节行走架13与主梁31之间的夹角。其中,所述的后固定套管21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主梁31的末端,且在后固定套管21内部设有棘轮齿;所述的前固定套管2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行走架13的前端,所述的后固定套管21与前固定套管22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的第一锁止手柄23安装在前固定套管22上,用于限定后固定套管21与前固定套管22之间的夹角,所述的第一锁止手柄23与前固定套管22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的第一锁止手柄23与后固定套管21通过弹簧相连接;所述的第一调位拨块24安装在前固定套管22内,用于调节和限定后固定套管21与前固定套管22之间的夹角,且第一调位拨块24与前固定套管22通过弹簧相连接。
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滑移式角度调节器5包括调节架51、传送架安装管52、导向轮53、链条固定轴54、第二锁止手柄55和第二调位拨块56,用于安装传送架41并调节传送架41与主梁31之间的夹角。其中,所述的传送架安装管52与调节架51之间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的导向轮53有四个,且对称安装在调节架51上,所述的导向轮53与调节架51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的链条固定轴54位于调节架51的边角上,且与调节架51固连;所述的第二锁止手柄55与调节架51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的第二锁止手柄55与传送架安装管52通过弹簧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调位拨块56安装在调节架51内,用于调节和限定调节架51与传送架安装管52之间的夹角,且第二调位拨块56与调节架51通过弹簧相连接。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固定式角度调节器2、滑移式角度调节器5均为0°、90°和180°三个角度点位的半自由度式角度调节器。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由装卸车模式向输送台模式转换时,先拨开第一锁止手柄23,推动第一调位拨块24,使主机架3向外展开,且使主梁31与行走装置1中的行走架13的夹角为180°;接着,启动升降装置6中的电动推杆61,使推杆612伸长,进而驱动传送装置4与滑移式角度调节器5运动至主梁31上的顶端靠近连接梁33上限位块311的位置;然后,拨开第二锁止手柄55,推动第二调位拨块56,使传送装置4向外转动,直至传送架41与主梁31的夹角由90°增加到180°;最后,将支撑架7中的前支撑腿71的顶部通过销钉与滑移式角度调节器5相连接,将后支撑腿72的顶部通过销钉与固定式角度调节器2相连接,并将连接横梁73分别与前支撑腿71、后支撑腿72相连接。
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由装卸车模式向全折叠模式转换时,先启动升降装置6中的电动推杆61,使推杆612伸长,进而驱动传送装置4与滑移式角度调节器5运动至主梁31的顶端靠近连接梁33的位置;然后拨开第二锁止手柄55,推动第二调位拨块56,使传送架41向下折叠与主梁31平行;接着拨开第一锁止手柄23,推动第一调位拨块24,使主机架3、传送装置4向行走装置1折叠直至传送架41与行走架13贴合。在本实用新型由全折叠模式向装卸车模式转换时,则操作过程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的装卸车模式下,可将货物放置在传送装置4的传送带44上,通过控制电动推杆61的伸长或缩短实现传送装置4及放置在其上面的货物的升降,通过控制电动滚筒42的正反转可实现装载货物或卸载货物。行走架13上也可搭载货物,实现行走装置1的货物运输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台模式下,传送装置4作为输送台的动力端,主机架3及行走装置1作为输送台的非动力传递端。使用时,可将货物放置在传送带44上,启动电动滚筒42即可实现货物在传送带44、主机架3及行走装置1上的传输,主机架3与行走装置1上货物的传输动力来自于传送带44上货物的推移或人力干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4)
1.一种小型多功能电动装卸车,包括行走装置、固定式角度调节器、主机架、传送装置、滑移式角度调节器、升降装置和支撑架,所述的主机架与行走装置通过固定式角度调节器相连接;所述的滑移式角度调节器套装在主机架上,所述的传送装置与主机架通过滑移式角度调节器及升降装置相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的底部与主机架固连,升降装置的顶部与滑移式角度调节器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架为选用部件,所述的支撑架的顶部与固定式角度调节器、滑移式角度调节器通过销钉相连接;
所述的行走装置包括前行走轮、后行走轮、行走架和后托辊,所述的前行走轮为带刹车的万向脚轮;所述的后行走轮为固定式工业脚轮;所述的行走架安装在前行走轮、后行走轮的顶部;所述的后托辊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且平行安装在行走架上;
所述的主机架包括主梁、中托辊、连接梁和扶手,在所述的主梁的顶部设有限位块,且主梁的底部与固定式角度调节器相固连,安装在两根主梁之间的中托辊的数量不少于六个,所述的连接梁位于主梁的顶部,所述的扶手固连在主梁的上端;
所述的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架、电动滚筒、传送托辊、传送带和调偏螺栓,所述的传送架通过螺钉与滑移式角度调节器相固连;所述的电动滚筒安装在传送架的前端且靠近滑移式角度调节器的位置;安装在传送架上的传送托辊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所述的传送带包裹在电动滚筒与传送托辊上;位于最后端的传送托辊通过调偏螺栓与传送架相连接;
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电动推杆、链轮架、链轮和链条,所述的电动推杆的下端与主梁相固连;所述的链轮通过链轮架固定安装在电动推杆的推杆末端;所述的链条的一端与电动推杆的套管相固连,其另一端与滑移式角度调节器相固连,所述的链条与链轮相啮合;
所述的支撑架包括前支撑腿、后支撑腿和连接横梁,在本发明的输送台工作模式下,前支撑腿的顶部与滑移式角度调节器通过销钉相连接,所述的后支撑腿的顶部与固定式角度调节器通过销钉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前支撑腿、后支撑腿相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多功能电动装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式角度调节器包括后固定套管、前固定套管、第一锁止手柄和第一调位拨块,内部设有棘轮齿的后固定套管固定安装在主梁的末端,且与前固定套管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的前固定套管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行走架的前端;所述的第一锁止手柄安装在前固定套管上,所述的第一锁止手柄与前固定套管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的第一锁止手柄与后固定套管通过弹簧相连接;所述的第一调位拨块安装在前固定套管内,且与前固定套管通过弹簧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多功能电动装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移式角度调节器包括调节架、传送架安装管、导向轮、链条固定轴、第二锁止手柄和第二调位拨块,所述的传送架安装管与调节架之间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的导向轮有四个,且对称安装在调节架上,所述的导向轮与调节架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的链条固定轴位于调节架的边角上,且与调节架固连;所述的第二锁止手柄与调节架通过铰链相连接,第二锁止手柄与传送架安装管通过弹簧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调位拨块安装在调节架内,且第二调位拨块与调节架通过弹簧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多功能电动装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式角度调节器、滑移式角度调节器均为0°、90°和180°三个角度点位的半自由度式角度调节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455501.3U CN205616521U (zh) | 2016-05-17 | 2016-05-17 | 小型多功能电动装卸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455501.3U CN205616521U (zh) | 2016-05-17 | 2016-05-17 | 小型多功能电动装卸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616521U true CN205616521U (zh) | 2016-10-05 |
Family
ID=57024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455501.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16521U (zh) | 2016-05-17 | 2016-05-17 | 小型多功能电动装卸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616521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58544A (zh) * | 2016-05-17 | 2016-08-17 | 安徽理工大学 | 小型多功能电动装卸车 |
CN107512678A (zh) * | 2017-07-31 | 2017-12-26 | 武汉九州通物流有限公司 | 一种多货位升降机及其传输方法 |
CN108675224A (zh) * | 2018-05-23 | 2018-10-19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72465部队 | 重载车辆行动机构修理工装 |
CN115057388A (zh) * | 2022-06-02 | 2022-09-16 | 福建圣力智能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连铸辊上下料对中装置 |
-
2016
- 2016-05-17 CN CN201620455501.3U patent/CN205616521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58544A (zh) * | 2016-05-17 | 2016-08-17 | 安徽理工大学 | 小型多功能电动装卸车 |
CN107512678A (zh) * | 2017-07-31 | 2017-12-26 | 武汉九州通物流有限公司 | 一种多货位升降机及其传输方法 |
CN108675224A (zh) * | 2018-05-23 | 2018-10-19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72465部队 | 重载车辆行动机构修理工装 |
CN115057388A (zh) * | 2022-06-02 | 2022-09-16 | 福建圣力智能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连铸辊上下料对中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858544B (zh) | 小型多功能电动装卸车 | |
CN205616521U (zh) | 小型多功能电动装卸车 | |
CN104609203B (zh) | 多功能输送机 | |
CN201132690Y (zh) | 一种双层伸缩输送机 | |
CN105692096B (zh) | 一种车身涂装辅助工装自动输送系统及其输送方法 | |
CN104442504B (zh) | 一种自装卸货车车厢 | |
CN106004949B (zh) | 快速折叠式手推车 | |
CN204057299U (zh) | 棚车装卸机 | |
CN105600304A (zh) | 电动升降式皮带传输运载装置 | |
CN104827957B (zh) | 一种用于轨道施工的无轨式平板运输车 | |
CN207375183U (zh) | 一种高度可调的装卸输送装置 | |
CN203833566U (zh) | 叉车用箱装货物装卸车装置 | |
CN201099548Y (zh) | 移动式装车机 | |
CN105712101B (zh) | 钢桶装车平台 | |
CN205114464U (zh) | 一种建筑工地用钢筋输料装置 | |
CN201751344U (zh) | 移动装车机 | |
CN107720130B (zh) | 一种行李传送车及行李传送方法 | |
CN102849263A (zh) | 全自动装箱机中箱体前端四则盖板的支撑定位装置 | |
CN107284950A (zh) | 一种高度可调的装卸输送装置 | |
CN204056955U (zh) | 面粉传送装车装置 | |
CN216402792U (zh) | 一种物料传送装置 | |
CN205952010U (zh) | 一种用于轻便物品装运的运输车 | |
CN109573666A (zh) | 一种对于狭小空间的快速装卸装置 | |
CN108891881A (zh) | 一种桥壳输送线 | |
CN206336702U (zh) | 一种建筑工地用运砖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