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04427U - 用于山地海绵城市的弃流跌水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山地海绵城市的弃流跌水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604427U CN205604427U CN201620254637.8U CN201620254637U CN205604427U CN 205604427 U CN205604427 U CN 205604427U CN 201620254637 U CN201620254637 U CN 201620254637U CN 205604427 U CN205604427 U CN 2056044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inlet
- inlet pipe
- drop well
- pipe
- abandoned str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山地海绵城市的弃流跌水井,包括跌水井本体,在所述跌水井本体的侧壁的上部设置进水管,与所述进水管相对的侧壁的中下部设置出水管,所述跌水井本体内设置将出水管和进水管隔开的纵向导流板,所述纵向导流板的高度不高于进水管,所述跌水井本体的侧壁下端还设置弃流管,所述弃流管的管径小于进水管的管径,所述弃流管位于靠近进水管的一侧,所述纵向导流板的中下部设置连通两个腔室的导流通孔;所述弃流管上设置浮球阀,在所述导流通孔的孔口设置挡板,所述挡板通过连杆与浮球阀的浮球相连;实现跌水井的自动弃流,无需外加人力或者电力操作,结构简单,造价经济,适合山地城市的管道坡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山地海绵城市的弃流跌水井,涉及跌水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人口的增多,水资源的困乏,使得水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常情况下,许多的雨水直接排放至下水道流出,极大的浪费了资源,也容易造成水灾,若能适当的把这部分雨水收集,排除掉初期较脏的那部分雨水,再经过简单的处理后回用于绿化、洗车、空调补充水、景观补充水等用水,将会产生巨大效益,不仅环保,还能响应能源可持续利用的方针。目前,初期雨水弃流和回用有以下方式:
1)容积法弃流池
初期雨水径流首先进入弃流池,当弃流池充满后雨水从设置的高水位出水管进入后续处理系统,待雨停后排空弃流池。容积法弃流控制具有简单易行、控制量准确稳定、效果好的特点,但汇水面积较大时需要较大的池容,导致造价提高,另外,需要人工开启排空管,操作麻烦。
2)小管弃流法
小管弃流是雨水输送途中(管道、暗渠、明沟等)设置小管径的管道来弃流初期污染严重的小流量径流。在雨水流量足够大时,雨水越过弃流管向下游输送。该系统的优点是容易实施、节约了土建费用,缺点是在整个降雨径流过程中弃流管一直处于弃流状态影响雨水收集量。
3)电动雨水弃流装置
电动雨水弃流装置是由雨量计、PLC控制器、不锈钢分流装置组成。装置配有数字雨量计可以感应降雨量,在降雨量达到设定的值时(弃流的雨量可以调节),装置内部的电动阀开始工作,弃流排污方向的水管将被关闭,收集管方向打开,进行后续雨水收集。降雨结束之后,雨量计无降雨信号传输过来,PLC控制器将使雨水分流装置恢复原位,等待下一场降雨。该装置可以精确地控制降雨前期污染较严重雨水的自动排放,但是造价较高,后期维护较困难,运行不可靠。
初期雨水弃流是雨水回收利用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初期雨水弃流装置是制约建筑雨水利用的一个关键点。综上所述,电动雨水弃流装置造价高,运行不可靠;容积法或浮球阀控制的初期雨水弃流装置需要人工开关阀门,不能实现自动控制;小管弃流法适合于沟渠,但不适应目前普遍采用的雨水管道系统。
初期雨水由于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中需要将初期雨水进行弃流。目前是通过在出水管道和弃流管上分别设置手动阀门或自动阀门。通过阀门的分别开启和关闭,实现初期雨水的弃流。但是如果阀门采用手动阀门。需要降雨后人工开启,耗费人力。采用电动阀门,可实现降雨后自动弃流,但需要多设置一套自动控制系统,造价较高,且后期维护工作量较大。
此外初期雨水弃流井通常只适用于平原地区,对于坡度较大的山地城市并不适用。山地城市由于坡度大,常常设置进水管和出水管具有一定高差的跌水井,以减缓下游水流速度。若在跌水井中设置普通弃流装置,由于水流速度较大,常常将井底沉积的污染污冲刷至水流中,将污染物混入下游管道,弃流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山地海绵城市的弃流跌水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山地海绵城市的弃流跌水井,包括跌水井本体,在所述跌水井本体的侧壁的上部设置进水管,与所述进水管相对的侧壁的中下部设置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跌水井本体内设置将出水管和进水管隔开的纵向导流板,该纵向导流板与设置进水管的侧壁之间有距离,所述纵向导流板的高度不高于进水管,所述纵向导流板将跌水井本体下部隔成两个腔室,所述跌水井本体的侧壁的下端还设置弃流管,所述弃流管的管径小于进水管的管径,所述弃流管与靠近进水管的一侧的腔室相通,所述纵向导流板的中下部设置连通两个腔室的导流通孔;所述弃流管上设置浮球阀,在所述导流通孔的孔口设置挡板,所述挡板通过连杆与浮球阀的浮球相连;
当靠近进水管的一侧的腔室内的水位较低时,所述弃流管上的浮球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挡板处于关闭导流通孔的状态;
当靠近进水管的一侧的腔室内的水位上升,所述浮球上升,所述弃流管上的浮球阀被关闭,同时浮球上升带动连杆工作,将导流通孔上的挡板打开。
采用上述方案,降雨初期,进水管的雨水流量较小,无法翻越导流板,雨水跌入靠近进水管的腔室内,此时,弃流管处于开启状态,较脏的雨水自动通过弃流管弃流。当进水管流量增大。雨水仍然受到纵向导流板的拦截,只有浅层干净雨水翻过纵向导流板,直接进入靠近出水管的腔室,从出水管流出。大部分雨水还是进入靠近进水管的腔室内,此时,该腔室的液面上升,浮球上升,从而控制浮球阀关闭,弃流管关闭。浮球上升的时候,带动挡板打开,该腔室的水从导流通孔流到出水管,经出水管排出。起到初期较脏雨水自动弃流的作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靠近进水管的一侧的腔室的底板上设置缓冲层。优选的:所述缓冲层为鹅卵石缓冲层。缓冲层起到对跌水消能的作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跌水井本体设置进水管的侧壁以及纵向导流板靠近进水管一侧的侧壁上从上到下分别间隔设置消能短挡板。消能端挡板也起到跌水消能的作用。
通过跌水消能措施,可以减缓流速,很大程度避免污染物的冲刷作用,使污染物通过底部弃流管流出,达到污水弃流目的,增强弃流效果。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跌水井内设置导流板、浮球阀和挡板,实现跌水井的初期较脏雨水的自动弃流,无需外加人力或者电力操作,结构简单,造价经济。本实用新型适合山地城市的管道坡度,在跌水井内设置缓冲层和消能短挡板,减少水流对污染物的冲刷作用,增强弃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该图为降雨初期的状态图。
图2为弃流结束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山地海绵城市的弃流跌水井由跌水井本体1、进水管2、出水管3、纵向导流板4、弃流管5、导流通孔6、浮球阀7、挡板8、连杆9、缓冲层10、消能短挡板11等部件组成。
在跌水井本体1的侧壁的上部设置进水管2,与进水管2相对的侧壁的中下部设置出水管3,跌水井本体1内设置将出水管3和进水管2隔开的纵向导流板4,纵向导流板4与设置进水管2的侧壁之间有距离,如图1中,进水管2设置在左侧壁上,出水管3设置在右侧壁上,纵向导流板4前后延伸。纵向导流板4的高度不高于进水管2,图中纵向导流板4与进水管2的下侧齐平。纵向导流板4将跌水井本体1下部隔成左、右两个腔室。
跌水井本体1的侧壁下端还设置弃流管5,弃流管5与靠近进水管2的一侧的腔室(左腔室)相通,弃流管5的管径小于进水管2的管径,纵向导流板4的中下部设置连通两个腔室的导流通孔6,弃流管5上设置浮球阀7,在导流通孔6的孔口设置挡板8,挡板8通过连杆9与浮球阀7的浮球相连。
降雨初期,进水管2的雨水流量小,雨水无法翻越纵向导流板4,靠近进水管2的一侧的腔室(左腔室)内的水位较低,弃流管5上的浮球阀7处于打开状态,挡板8处于关闭导流通孔6的状态。雨水从弃流管5流出。
降雨量增大,进水管2的雨水流量增大,表层干净的雨水能翻越纵向导流板4进入靠近出水管3的腔室,从出水管3排出。但是大部分雨水还是进入左腔室,左腔室的水位上升,浮球上升,弃流管5上的浮球阀7被关闭,同时浮球上升带动连杆工作,将导流通孔6上的挡板8打开,雨水通过导流通孔6流到出水管3排出。
靠近进水管2的一侧的腔室(图中的左腔室)的底板上设置缓冲层10。优选缓冲层10为鹅卵石缓冲层。跌水井本体1设置进水管2的侧壁(左侧壁)以及纵向导流板4靠近进水管2一侧的侧壁上从上到下分别间隔设置消能短挡板11,俗称牛腿。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总之,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用于山地海绵城市的弃流跌水井,包括跌水井本体(1),在所述跌水井本体(1)的侧壁的上部设置进水管(2),与所述进水管(2)相对的侧壁的中下部设置出水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跌水井本体(1)内设置将出水管(3)和进水管(2)隔开的纵向导流板(4),该纵向导流板(4)与设置进水管(2)的侧壁之间有距离,所述纵向导流板(4)的高度不高于进水管(2),所述纵向导流板(4)将跌水井本体(1)下部隔成两个腔室,所述跌水井本体(1)的侧壁的下端还设置弃流管(5),所述弃流管(5)的管径小于进水管(2)的管径,所述弃流管(5)与靠近进水管(2)的一侧的腔室相通,所述纵向导流板(4)的中下部设置连通两个腔室的导流通孔(6);所述弃流管(5)上设置浮球阀(7),在所述导流通孔(6)的孔口设置挡板(8),所述挡板(8)通过连杆(9)与浮球阀(7)的浮球相连;
当靠近进水管(2)的一侧的腔室内的水位较低时,所述弃流管(5)上的浮球阀(7)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挡板(8)处于关闭导流通孔(6)的状态;
当靠近进水管(2)的一侧的腔室内的水位上升,所述浮球上升,所述弃流管(5)上的浮球阀(7)被关闭,同时浮球上升带动连杆工作,将导流通孔(6)上的挡板(8)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山地海绵城市的弃流跌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近进水管(2)的一侧的腔室的底板上设置缓冲层(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山地海绵城市的弃流跌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10)为鹅卵石缓冲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用于山地海绵城市的弃流跌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跌水井本体(1)设置进水管(2)的侧壁以及纵向导流板(4)靠近进水管(2)一侧的侧壁上从上到下分别间隔设置消能短挡板(1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254637.8U CN205604427U (zh) | 2016-03-30 | 2016-03-30 | 用于山地海绵城市的弃流跌水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254637.8U CN205604427U (zh) | 2016-03-30 | 2016-03-30 | 用于山地海绵城市的弃流跌水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604427U true CN205604427U (zh) | 2016-09-28 |
Family
ID=56964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25463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04427U (zh) | 2016-03-30 | 2016-03-30 | 用于山地海绵城市的弃流跌水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60442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98269A (zh) * | 2018-10-15 | 2018-12-28 | 北京清源华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排口流量控制的调流器及其调流方法和用途 |
-
2016
- 2016-03-30 CN CN201620254637.8U patent/CN20560442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98269A (zh) * | 2018-10-15 | 2018-12-28 | 北京清源华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排口流量控制的调流器及其调流方法和用途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882095U (zh) | 一种用于分流制雨水管道的雨污切换装置 | |
CN209636937U (zh) | 一种用于雨污分流的智能分流井 | |
CN105714723B (zh) |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处理和应用系统 | |
CN105780906B (zh) | 一种分片弃流截污排放系统 | |
WO2019085186A1 (zh) | 一种包含调蓄池和在线处理池的系统 | |
CN1419023A (zh) | 分流式雨水自动弃流方法和装置 | |
CN104594496A (zh) | 用于高污染雨水及旱流污水的分质分量导流池 | |
CN202577559U (zh) | 一种多功能分流井 | |
CN101886409B (zh) | 立式屋面雨水自动初期弃流装置 | |
CN102747775B (zh) | 一种初期雨水源头截流井 | |
CN206800576U (zh) | 截污纳管 | |
CN2585906Y (zh) | 分流式雨水自动弃流装置 | |
CN207812637U (zh) | 一种用于住宅楼阳台污水截流改造的浮力控制截流装置 | |
CN205604427U (zh) | 用于山地海绵城市的弃流跌水井 | |
CN105672444A (zh) | 基于合流制管网的雨水分区处理系统 | |
CN205387746U (zh) | 精确弃流井 | |
CN210238698U (zh) | 一种重力操控的阳台立管雨污分流器 | |
CN103967107B (zh) | 适合于建筑雨水利用的初期雨水弃流井 | |
CN109881767B (zh) | 智能雨污分流装置 | |
CN205776648U (zh) | 基于合流制管网的雨水分区弃流系统 | |
CN103422566B (zh) | 一种多功能分流井 | |
CN209603264U (zh) | 具有截流功能的雨水口 | |
CN210482518U (zh) | 一种预制式截流闸 | |
CN204456411U (zh) | 一种用于高污染雨水及旱流污水的分质分量导流池 | |
CN105839761A (zh) | 一种雨水弃流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69, Yanghe village,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Municip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69, Yanghe village,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MUNICIPAL DESIGN INSTITUTE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3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