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88574U - 一种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588574U CN205588574U CN201620097681.2U CN201620097681U CN205588574U CN 205588574 U CN205588574 U CN 205588574U CN 201620097681 U CN201620097681 U CN 201620097681U CN 205588574 U CN205588574 U CN 2055885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re
- mold
- die cavity
- group
- mou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29920001875 Ebonite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9
- RRHGJUQNOFWUDK-UHFFFAOYSA-N Isopr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 RRHGJUQNOFWUDK-UHFFFAOYSA-N 0.000 claims 7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7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1800 vo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068 moulding (rubb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991 molded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部和动模部,其中,注塑模具还包括:顶出部,嵌设在动模部中;型腔部,包括分别嵌设在动模板和定模板中的动模型芯和定模型腔,动模型芯嵌设在动模仁中,定模型腔包括硬胶型腔和软胶型腔,动模型芯包括第一型芯和第二型芯,第一型芯和第二型芯均包括结构相同的杠杆单元,定模板上位于软胶型腔一侧,设置有一与杠杆单元相配合的避空区,当动模型芯随动模部旋转180°后第一型芯和第二型芯均可与硬胶型腔及软胶型腔相嵌合。本实用新型中在定模板中设置避空区,与动模部的杠杆单元相配合,以解决现有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注塑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要制成双色塑胶制品主要是利用两套模具完成该类产品的成型,当硬胶在第一套模具上成型并完成顶出后,将其人工或机械手置入第二套模具,接着注塑软胶,这两套模具的前后模均是不同的。
使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两套完全不同的模具,并且在两个注塑机器上完成,过程中需要单独完成硬胶的注塑,待产品冷却后顶出,再将硬胶产品人工或机械手置入第二套模具内,此时可能由于产品的收缩,很难将硬胶顺利的置入型腔内,并且定位也很难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以解决现有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部和动模部,定模部包括定模板,动模部包括与定模板相配合的动模板,其中,注塑模具还包括:
顶出部,顶出部嵌设在动模部中,将成型塑件顶出;
型腔部,型腔部包括分别嵌设在动模板和定模板中的动模型芯和定模型腔,动模型芯嵌设在动模仁中,定模型腔包括硬胶型腔和软胶型腔,动模型芯包括第一型芯和第二型芯,第一型芯和第二型芯均包括结构相同的杠杆单元,定模板上位于软胶型腔一侧,设置有一与杠杆单元相配合的避空区,当动模型芯随动模部旋转180°后第一型芯和第二型芯均可与硬胶型腔及软胶型腔相嵌合。
上述的一种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其中,每一杠杆单元均包括:
软胶成型镶件,软胶成型镶件嵌设在动模仁中;
杠杆,杠杆垂直于软胶成型镶件设置,且杠杆的一端与软胶成型镶件相连;
复位杆,复位杆垂直嵌设在动模板中,且复位杆的一端与定模板相抵,另一端与杠杆的另一端相抵靠;
顶出块,顶出块设置在杠杆的下方,与杠杆的另一端相抵靠;
弹簧,弹簧套设在顶出块的外部,并处于压缩状态。
上述的一种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其中,顶出部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顶出机构,每一顶出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一型芯和第二型芯型的下方,顶出机构包括:
型芯顶出件,型芯顶出件设置在对应的动模型芯中,并嵌入对应的定模型腔中;
推板组件,推板组件包括推板和设置在推板下方的推杆,推板组件套设在型芯顶出件上,用以将成型塑件的顶出;
顶针板组件,顶针板组件设置在推板组件的下方,与推板组件及型芯顶出件相连,推动推板组件及型芯顶出件运行;
顶出组件,顶出组件与顶针板组件相连,用以成型塑件的顶出。
上述的一种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其中,顶针板组包括:
第一顶针板组,第一顶针板组设置在动模板下方,与型芯顶出件相连,推动型芯顶出件运动;
第二顶针板组,第二顶针板组设置在第一顶针板组的下方,与推杆相连,并推动推杆运动。
上述的一种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其中,顶出组件包括:
中心销,中心销一端固定在动模部内的动模底板上,另一端穿过第二顶针板组插入第一顶针板组中;
弹性管,弹性管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顶针板组上,并套设在中心销外;
套筒,套筒的一端套设在弹性管的另一端上,并固定在第一顶针板组上,套筒的另一端插入动模板中。
上述的一种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其中,定模部还包括定模仁和侧抽芯单元,硬胶型腔和软胶型腔分别嵌设在定模仁中,侧抽芯单元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侧抽芯组件,每一侧抽芯组件分别对应的硬胶型腔和软胶型腔相配合。
上述的一种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其中,定模部中还设置有浇注部,浇注部包括硬胶浇注单元和软胶浇注单元,硬胶浇注单元与硬胶型腔相连通,软胶浇注单元与软胶型腔相连通。
上述的一种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其中,侧抽芯组件包括滑块组、油泵组和信号开关组,滑块组包括均匀设置在对应的型腔周围的滑块,滑块组与对应的型腔相配合,形成侧抽芯结构,油泵组与滑块组相连,驱动滑块组运动,信号开关组与油泵组相连,驱动油泵组运行。
上述的一种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其中,定模板上设置有定位凸起结构,定位凸起结构与动模板上的定位凹陷结构相配合,用以合模时动模板和定模板间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产生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在定模板中设置避空区,与动模部的杠杆单元相配合,使得模具合模定位更加准确,以解决现有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2)同时,杠杆单元与避空区相配合,改变了杠杆单元的结构,使得第一型芯与第二型芯的结构可变换,使得第一型芯和第二型芯结构存在差异。
(3)同时本实用新型中设置顶出机构,使得倒扣在动模部的塑件更易顶出。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的定模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的动模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塑胶模具的整体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中A部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中杠杆单元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中杠杆单元的使用状态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的整体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中B部的放大图;
图9为型芯顶出件与推板组件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中侧抽芯组价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的定模冷却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的动模冷却单元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定模板;11、避空区;12、定位凸起结构;21、定模仁;22、硬胶型腔;23、软胶型腔;31、复位杆;32、杠杆;33、软胶成型镶件;34、顶出块;35、弹簧;41、套筒;42、第一顶针板组;43、弹性管;44、第二顶针板组;45、中心销;46、型芯顶出件;47、推板;48、推杆;51、信号开关;52、油缸;53、滑块;6、动模板;61、定位凹陷结构;71、第一型芯;72、动模仁;73、第二型芯;8、定模冷却单元;9、动模冷却单元;10、软胶浇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的定模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的动模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塑胶模具的整体图一;图4为本实用新型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中A部的放大图,请参见图1至图4所示。
一种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部、动模部、型腔部、以及顶出部。定模部包括定模板1,动模部设置在定模部下方,包括与定模板1相配合的动模板6,型腔部包括分别嵌设在动模部和定模部中的动模型芯和定模型腔,动模型芯嵌设在动模仁72中,动模仁72嵌设在动模板中,定模型腔包括硬胶型腔22和软胶型腔23,动模型芯包括第一型芯71和第二型芯73,第一型芯71和第二型芯73均包括结构相同的杠杆单元,定模板1上位于软胶型腔23一侧,设置有一与杠杆单元相配合的避空区11。
当动模型芯单元随动模部旋转180°后第一型芯71和第二型芯73均可与硬胶型腔22及软胶型腔23相嵌合。
当第一型芯71或第二型芯73与软胶型腔23相配合时,第一型芯71或第二型芯73所对应的杠杆单元与避空区11相配合,使得第一型芯71与第二型芯73存在区别。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其中,杠杆单元均包括:软胶成型镶件33、杠杆32、复位杆31、顶出块34和弹簧35;软胶成型镶件33嵌设在动模仁72中;杠杆32垂直于软胶成型镶件33设置,且杠杆32的一端与软胶成型镶件33相连;复位杆31垂直嵌设在动模板中,且复位杆31的一端与定模板1相抵,另一端与杠杆32的另一端相抵靠;顶出块34设置在杠杆32的下方,与杠杆32的另一端相抵靠;弹簧35套设在顶出块34的外部,并处于压缩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中杠杆单元的使用状态图一;图6为本实用新型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中杠杆单元的使用状态图二,请结合图1-图6所示。当杠杆单元与硬胶型腔22相配合时,复位杆31的一端与定模板1相抵,且定模板1与复位杆31对应的位置上无避空区11,因此此时杠杆32仍与软胶成型镶件33垂直,弹簧35处于压缩状态,如图5所示;当杠杆单元与软胶型腔23相配合时,定模板1与复位杆31对应的位置上存在避空区11,复位杆31在弹簧35的作用下进入定模板1的避空区11中,杠杆32与复位杆31相抵靠一端被弹簧35顶起,另一端下降,并带动软胶成型镶件33下降,为第二次浇注预留空隙,如图6所示,因此使得双色模的动模型芯存在区别。
图7为本实用新型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的整体图二;图8为本实用新型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中B部的放大图;图9为型芯顶出件与推板组件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2、图7至图9所示。顶出部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顶出机构,顶出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一型芯71和第二型芯73的下方,顶出机构均包括:型芯顶出件46、推板组件、顶针板组件和顶出组件,型芯顶出件46设置在对应的动模仁72中,并嵌入对应的定模型腔中;推板组件包括推板47和设置在推板47下方的推杆48,推板组件套设在型芯顶出件46上,用以将成型塑件的顶出;顶针板组件设置在推板组件的下方,与推板组件及型芯顶出件46相连,推动推板组件及型芯顶出件46运行;顶出组件与顶针板组件相连,用以成型塑件的顶出。
其中,顶针板组包括:第一顶针板组42和第二顶针板组44,第一顶针板组42设置在动模板下方,与型芯顶出件46相连,推动型芯顶出件46运动;第二顶针板组44设置在第一顶针板组42的下方,与推杆48相连,并推动推杆48运动。
顶出组件包括:中心销45、弹性管43和套筒41;中心销45一端固定在动模部内的动模底板上,另一端穿过第二顶针板组44插入第一顶针板组42中;弹性管43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顶针板组44上,并套设在中心销45外;套筒41的一端套设在弹性管43的另一端上,并固定在第一顶针板组42上,套筒41的另一端插入动模板中。
塑件注塑成型后,需要从型芯中脱离,第二顶针板组44与第一顶针板组42一同向上顶起,并带动型芯顶出件46将成型塑件顶起,成型塑件离开动模型芯,使得成型塑件的内壁上的倒扣有了变形的空间。随着顶针板组件的运动,弹性管43脱离中心销45,弹性管43头部收缩,并进入套筒41中,第一顶针板组42随即停止运动,型芯顶出件46也停止运动。第二顶针板组44继续顶出,固定在第二顶针板组44上的推杆48顶动推板47,推板47将产品的倒扣剥离型芯顶出件46,完成产品的顶出过程,合模过程正好相反。
定模部还包括定模仁21和侧抽芯单元,硬胶型腔22和软胶型腔23分别嵌设在定模仁21中,侧抽芯单元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侧抽芯组件,每一侧抽芯组件分别对应的硬胶型腔22和软胶型腔23相配合。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中侧抽芯组价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1、图2和图10所示。侧抽芯组件均包括滑块组、油缸组和信号开关组,滑块组包括均匀设置在对应的型腔周围的滑块53,滑块组与对应的型腔相配合,形成侧抽芯结构,油缸组与滑块组相连,驱动滑块组运动,信号开关组与油缸组相连,驱动油缸组运行。信号开关组包括多个信号开关51,油缸组包括多个油缸52,每一油缸52与对应的滑块53相连,每一信号开关51与对应的油缸52相连,控制对应的油缸52运行。
请结合图1和图4所示。定模部中还设置有浇注部,浇注部包括硬胶浇注单元和软胶浇注单元10,硬胶浇注单元与硬胶型腔22相连通,软胶浇注单元10与软胶型腔23相连通。硬胶浇注单元对硬胶型腔22进行浇注形成毛坯塑件,毛坯塑件嵌入软胶型腔23中,与软胶型腔23相配合形成成型型腔,软胶浇注单元10对软胶型腔23进行浇注,形成成型塑件。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的定模冷却单元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的动模冷却单元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2、图11和图12所示。注塑模具还包括冷却部,冷却部包括定模冷却单元8和动模冷却单元9。定模冷却单元8设置在定模部中,动模冷却单元9设置在动模部中,对型腔中的塑件进行冷却。
请结合图1和图2所示。定模板1上设置有定位凸起结构12,定位凸起结构12与动模板6上的定位凹陷结构61相配合,用以合模时动模板6和定模板1间的定位。
请结合图1-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过程:定模部和动模部合模,第一型芯71与硬胶型腔22相配合形成毛坯型腔,第二型芯73与软胶型腔23相配合,硬胶浇注单元对毛坯型腔进行浇注,浇注完成后,对塑件进行冷却,毛坯型腔中形成毛坯塑件,信号开关51控制油缸52运行,油缸52驱动滑块53朝远离塑件的方向运行,动模部向下运动,模具开模,注塑机的动模旋转机台面旋转180°,注塑机带动模部上升,与定模部进行合模,毛坯塑件插入软胶型腔23中,设置在第一型芯下方的杠杆单元与软胶型腔23相配合,对应的复位杆31顶入避空区11中,使得杠杆32与复位杆31接触一端向复位杆31方向翘起,与软胶成型镶件33相配合一端下降,并带动软胶成型镶件33下降,使得毛坯塑件与软胶型腔23相配合成型型腔,,而第二型芯73重新进入硬胶型腔22中,重新形成毛坯型腔,信号开关51驱使油缸52运行,油缸52驱动滑块53向对应的型腔滑动,硬胶浇注单元和软胶浇注单元10同时运行,进行浇注,浇注完成进行冷却,冷却结束后,信号开关51控制油缸52运行,油缸52驱动滑块53朝远离塑件的方向运行,动模部向下运动,模具开模,此时,第一型芯71中形成成型塑件,而第二型芯73中形成毛坯塑件,位于成型型腔下方的顶出机构运行,将注塑成型的成品塑件顶出。成品塑件被取出后,动模旋转机台面旋转180°,第一型芯71重新与硬胶型腔22相配合,第二型芯73携带毛坯塑件重新插入软胶型腔23中,模具合模,滑块53相对应的型腔方向移动,浇注系统进行浇注,重复上述运动。进行硬胶注塑后无需脱模,当注塑机的动模旋转机台面旋转180°后即可进行下软胶注塑,以解决现有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在定模板1中设置避空区11,本实用新型中在定模板1中设置避空区11,与动模部的杠杆单元相配合,使得模具合模定位更加准确,以解决现有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同时,杠杆单元与避空区11相配合,改变了杠杆单元的结构,使得第一型芯71与第二型芯73的结构可变换,使得第一型芯和第二型芯结构存在差异。同时本实用新型中设置顶出机构,使得倒扣在动模部的塑件更易顶出。
综上,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部和动模部,所述定模部包括定模板,所述动模部包括与所述定模板相配合的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
顶出部,所述顶出部嵌设在所述动模部中,将成型塑件顶出;
型腔部,所述型腔部包括分别嵌设在所述动模板和定模板中的动模型芯和定模型腔,所述定模型腔包括硬胶型腔和软胶型腔,所述动模型芯包括第一型芯和第二型芯,所述第一型芯和所述第二型芯均包括结构相同的杠杆单元,所述定模板上位于所述软胶型腔一侧,设置有一与所述杠杆单元相配合的避空区,当所述动模型芯随所述动模部旋转180°后所述第一型芯和所述第二型芯均可与所述硬胶型腔及所述软胶型腔相嵌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杠杆单元均包括:
软胶成型镶件,所述软胶成型镶件嵌设在动模仁中;
杠杆,所述杠杆垂直于所述软胶成型镶件设置,且所述杠杆的一端与所述软胶成型镶件相连;
复位杆,所述复位杆垂直嵌设在所述动模板中,且所述复位杆的一端与所述定模板相抵,另一端与所述杠杆的另一端相抵靠;
顶出块,所述顶出块设置在所述杠杆的下方,与所述杠杆的另一端相抵靠;
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顶出块的外部,并处于压缩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部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顶出机构,每一所述顶出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一型芯和第二型芯的下方,所述顶出机构包括:
型芯顶出件,所述型芯顶出件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动模型芯中,并嵌入对应的所述定模型腔中;
推板组件,所述推板组件包括推板和设置在所述推板下方的推杆,所述推板组件套设在所述型芯顶出件上,用以将所述成型塑件的顶出;
顶针板组件,所述顶针板组件设置在所述推板组件的下方,与所述推板组件及所述型芯顶出件相连,推动所述推板组件及所述型芯顶出件运行;
顶出组件,所述顶出组件与所述顶针板组件相连,用以成型塑件的顶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板组包括:
第一顶针板组,所述第一顶针板组设置在所述动模板下方,与所述型芯顶出件相连,推动所述型芯顶出件运动;
第二顶针板组,所述第二顶针板组设置在所述第一顶针板组的下方,与所述推杆相连,并推动所述推杆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组件包括:
中心销,所述中心销一端固定在所述动模部内的动模底板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顶针板组插入所述第一顶针板组中;
弹性管,所述弹性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顶针板组上,并套设在所述中心销外;
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套设在所述弹性管的另一端上,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顶针板组上,所述套筒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动模板中。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条所述的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部还包括定模仁和侧抽芯单元,所述硬胶型腔和所述软胶型腔分别嵌设在所述定模仁中,所述侧抽芯单元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侧抽芯组件,每一所述侧抽芯组件分别对应的所述硬胶型腔和所述软胶型腔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部中还设置有浇注部,所述浇注部包括硬胶浇注单元和软胶浇注单元,所述硬胶浇注单元与所述硬胶型腔相连通,所述软胶浇注单元与所述软胶型腔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抽芯组件包括滑块组、油泵组和信号开关组,所述滑块组包括均匀设置在对应的型腔周围的滑块,所述滑块组与对应的型腔相配合,形成侧抽芯结构,所述油泵组与所述滑块组相连,驱动所述滑块组运动,所述信号开关组与所述油泵组相连,驱动所述油泵组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板上设置有定位凸起结构,所述定位凸起结构与所述动模板上的定位凹陷结构相配合,用以合模时所述动模板和所述定模板间的定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097681.2U CN205588574U (zh) | 2016-01-29 | 2016-01-29 | 一种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097681.2U CN205588574U (zh) | 2016-01-29 | 2016-01-29 | 一种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588574U true CN205588574U (zh) | 2016-09-21 |
Family
ID=56928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09768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88574U (zh) | 2016-01-29 | 2016-01-29 | 一种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588574U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73272A (zh) * | 2016-09-28 | 2017-01-04 | 福州大学 | 型芯两工序互换双色注塑模及成型方法 |
CN107618147A (zh) * | 2017-10-27 | 2018-01-23 | 宁波方正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软硬胶双色注塑模 |
CN109551723A (zh) * | 2018-11-05 | 2019-04-02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顶针板反向驱动多螺孔抽芯结构模具 |
CN110406047A (zh) * | 2019-09-02 | 2019-11-05 |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 |
CN110774529A (zh) * | 2019-12-07 | 2020-02-11 | 张家港市卓普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防震转子双色一次性成型装置 |
CN113927836A (zh) * | 2021-10-29 | 2022-01-14 | 锦州希尔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中控位置水杯架盖板双色注塑模具 |
CN114012981A (zh) * | 2021-11-09 | 2022-02-08 | 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色模具成型外观产品的方法和系统 |
-
2016
- 2016-01-29 CN CN201620097681.2U patent/CN20558857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73272A (zh) * | 2016-09-28 | 2017-01-04 | 福州大学 | 型芯两工序互换双色注塑模及成型方法 |
CN107618147A (zh) * | 2017-10-27 | 2018-01-23 | 宁波方正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软硬胶双色注塑模 |
CN107618147B (zh) * | 2017-10-27 | 2019-12-31 | 宁波方正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软硬胶双色注塑模 |
CN109551723A (zh) * | 2018-11-05 | 2019-04-02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顶针板反向驱动多螺孔抽芯结构模具 |
CN110406047A (zh) * | 2019-09-02 | 2019-11-05 |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 |
CN110774529A (zh) * | 2019-12-07 | 2020-02-11 | 张家港市卓普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防震转子双色一次性成型装置 |
CN113927836A (zh) * | 2021-10-29 | 2022-01-14 | 锦州希尔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中控位置水杯架盖板双色注塑模具 |
CN114012981A (zh) * | 2021-11-09 | 2022-02-08 | 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色模具成型外观产品的方法和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588574U (zh) | 一种前后模均不同的双色塑胶制品的注塑模具 | |
CN106273272A (zh) | 型芯两工序互换双色注塑模及成型方法 | |
CN103737805A (zh) | 笔记本电脑底座后盖的精密模具 | |
CN104552798B (zh) | 在滑块内部设顶出系统的注塑模具 | |
CN105751449A (zh) | 一种车灯导光条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 | |
CN212021569U (zh) | 一种新型底座模具 | |
KR20160094637A (ko) | 사출금형의 보스부위 싱크마크 생성방지 장치 | |
CN204322443U (zh) | 一种注塑防尘罩脱模结构 | |
CN103909626A (zh) | 一种注塑模具内抽芯装置 | |
CN203765941U (zh) | 制品内部进浇、定模推出的模具 | |
CN207120434U (zh) | 一种法兰盖滑块脱模机构 | |
KR20050017224A (ko) | 플라스틱 사출 금형 장치의 제품 취출 구조 | |
CN212795716U (zh) | 一种斜顶出模具 | |
CN108032492A (zh) | 多向对称侧抽芯注塑模具 | |
CN209320219U (zh) | 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 |
CN209320220U (zh) | 模具的顶出机构 | |
CN102738681A (zh) | 航空航天用低频点连接器的模具 | |
CN210308893U (zh) | 一种易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 |
CN106608025A (zh) | 型腔推出顶出式注塑模具 | |
CN201922535U (zh) | 挤压滑块装置的注塑模具 | |
CN108673841B (zh) | 防变形侧向抽芯注塑模具 | |
CN106079318A (zh) | 双向顶出模具及其工作方法 | |
CN206780913U (zh) | 一种装饰外壳成型模具 | |
CN206455892U (zh) | 一种防止小型尼龙齿轮飞边产生的模具 | |
CN220638600U (zh) | 一种防止偏心的光学镜片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201109 building 3, Lane 4999, Hongmei South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Fengmei Precision Moul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108 No. 688, Shuangbai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GLOBAL PRECISION MOULD & PLASTICS Co.,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