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79736U - 排气管用管件夹具 - Google Patents

排气管用管件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79736U
CN205479736U CN201620051164.1U CN201620051164U CN205479736U CN 205479736 U CN205479736 U CN 205479736U CN 201620051164 U CN201620051164 U CN 201620051164U CN 205479736 U CN205479736 U CN 205479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part
fixed part
fixed
male member
reinforc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5116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展新
陈永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qing Huadun Electron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eqing Huadun Electron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qing Huadun Electron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eqing Huadun Electron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5116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79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79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797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气管用管件夹具,包括片体,所述片体包括夹紧部、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和活动部分别位于夹紧部的两侧,所述固定部和/或活动部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片体卷曲形成供管件穿入的套设区域,所述固定部和活动部通过固定组件实现贴合,所述固定部和/或活动部相对的一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固定部和/或活动部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固定部和/或活动部形成重叠部分,所述加强板、固定部和活动部均开设有固定通孔,所述固定通孔到套设区域的距离小于凸起到套设区域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管用管件夹具,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生产简单,当锁紧时不容易产生形变,在使用过程中受力均衡。

Description

排气管用管件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排气管用管件夹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排气管道连接卡箍有变径和通径两种,其中,变径排气管道连接卡箍是通过卡箍外圈的变径来实现的,然而在桥板与外圈内周面的过渡适配处会存在有缝隙,装配中会造成装卡箍不严,存在有漏气现象。同样,通径排气管道连接卡箍也存在装卡箍不严的现象。
如市场上公开的公告号为CN20246924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消音器卡箍, 包括外圈、桥板、耳板、螺栓、螺母、内圈;所述外圈为开放式设置,所述外圈的两端部向圆周外弯折形成耳板的两个连接部,所述桥板的一端与外圈的内周一侧固定为一体,桥板的另一端在外圈的内周是无固定的自由端,所述螺栓穿过耳板的螺钉孔被螺母紧固;所述内圈设置在外圈的内周面的侧端部。但是其固定方式仅依靠螺栓穿过耳板实现固定,当螺杆与螺母相互锁紧时,两个耳板容易出现形变,从而导致受力不均衡,以致于松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管用管件夹具,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生产简单,当锁紧时不容易产生形变,在使用过程中受力均衡,不容易产生松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气管用管件夹具,包括片体,所述片体包括夹紧部、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和活动部分别位于夹紧部的两侧,所述固定部和/或活动部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片体卷曲形成供管件穿入的套设区域,所述固定部和活动部通过固定组件实现贴合,所述固定部和/或活动部相对的一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固定部和/或活动部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固定部和/或活动部形成重叠部分,所述加强板、固定部和活动部均开设有固定通孔,所述固定通孔到套设区域的距离小于凸起到套设区域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固定部和活动部在固定组件拧紧时,两者相交角度或者两者各自延长线的相交角度相对来说尽可能保持平行,减小固定部和活动部与固定组件接触的部位产生疲劳,加强板的设置能够使得固定部和活动部不容易产生形变,在使用过程中受力均衡,不容易产生松动,能够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由活动部和固定部相对背向弯折形成,均具有弧形弯折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弯折部使得加强板与固定部以及活动部连接更加自然,并且起到支撑固定的效果,使得加强板平行于固定部以及活动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通孔包括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设置于活动部和固定部中任意一个上,所述第二固定孔设置于另一个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紧固效果更加明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起包括第一凸件和第二凸件,所述固定部和活动部中任意一项设置有第一凸件,另一项设置有第二凸件,所述第一凸件与活动部一体设置且由活动部压制成型,所述第二凸件与固定部一体设置且由固定部压制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结构简单,生产便捷,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当固定部和活动部在固定组件拧紧时,由于固定部和活动部上均设置有凸起,两者相交角度或者两者各自延长线的相交角度相对来说更趋近于平行,使得固定组件与固定部以及活动部尽可能的面接触,减小固定部和活动部与固定组件接触的部位疲劳度的产生,从而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凸件和所述第二凸件呈圆弧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凸件和第二凸件呈圆弧面设置能够使得固定部和活动部贴合的程度有一定的调节范围,固定部和活动部具有更好的可塑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通孔呈方孔设置,所述固定通孔配设有螺栓,所述螺栓采用马车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马车螺栓又称圆头方颈螺栓,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松动效果,并且在装配时方便螺母的固定。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排气管用管件夹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片体;10、套设区域;11、夹紧部;12、固定部;13、活动部;2、固定组件;21、螺栓;22、螺母;3、凸起;31、第一凸件;32、第二凸件;4、固定通孔;a、第一固定孔;a1、上部;a2、下部;b、第二固定孔;b1、上部;b2、下部;5、加强板;51、第一板体;52、第二板体;6、弧形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排气管用管件夹具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排气管用管件夹具,包括片体1,片体1包括夹紧部11、固定部12和活动部13,固定部12和活动部13分别位于夹紧部11的两侧,活动部13设置有固定组件2,片体1卷曲形成供管件穿入的套设区域10,固定部12和活动部13通过固定组件2实现贴合,固定部12和活动部13相对的一面设置有凸起3,固定部12和活动部13设置有加强板5,加强板5包括第一板体51和第二板体52,且第一板体51、第二板体52、固定部12和活动部13均开设有固定通孔4,固定通孔4到套设区域10的距离小于凸起3到套设区域10的距离。这样使得固定部12和活动部13在固定组件2拧紧时,两者相交角度或者两者各自延长线的相交角度相对来说尽可能保持平行,减小固定部12和活动部13与固定组件2接触的部位产生疲劳,加强板5的设置能够使得固定部12和活动部13不容易产生形变,在使用过程中受力均衡,不容易产生松动,能够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第一板体51和第二板体52由活动部13和固定部12相对背向弯折形成,均具有弧形弯折部6。弧形弯折部6的设置使得加强板5与固定部12以及活动部13连接更加自然,并且起到支撑固定的效果,使得加强板5平行于固定部12以及活动部13。
固定通孔4包括第一固定孔a和第二固定孔b,第一固定孔a位于活动部13,第二固定孔b设置于固定部12,第二凸件32设置于固定部12。这样使得上述效果更加明显,即当固定部12和活动部13在固定组件2拧紧时,由于固定部12和活动部13上均设置有凸起3,两者相交角度或者两者各自延长线的相交角度相对来说更趋近于平行,使得固定组件2与固定部12以及活动部13尽可能的面接触,减小固定部12和活动部13与固定组件2接触的部位疲劳度的产生,从而有效延长使用寿命。第一凸件31与活动部13一体设置且由活动部13压制成型,第二凸件32与固定部12一体设置且由固定部12压制成型,这样使得结构简单,生产便捷,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第一凸件31和所述第二凸件32呈圆弧面设置3。将第一凸件31和第二凸件32呈圆弧面设置3设置能够使得固定部12和活动部13贴合的程度有一定的调节范围,固定部12和活动部13具有更好的可塑性。所述固定部12和活动部13均开设有固定通孔4,固定通孔4呈方孔设置,且固定通孔4配设有螺栓21,螺栓21穿过固定通孔4。螺栓21和螺母22为最简单、最实用、最实惠的固定组件2,能够方便操作人员装卸工作。螺栓21采用马车螺栓。马车螺栓又称圆头方颈螺栓,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松动效果,并且在装配时方便螺母22的固定。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与固定组件2采用扣接方式,即在固定部12和活动部13对应设置有相互扣接的扣件。
具体受力分析:具体如图2所示,当操作人员在拧紧螺栓21时,传统的管件夹具中下部a2、b2受到相对作用力远远大于上部a1、b1所受到相对作用力,这使得下部a2、b2容易疲劳,容易受损、崩断,本实用新型当片体1卷曲形成套设区域10时,凸起3到套设区域10的距离大于通孔到套设区域10的距离,使得螺栓21在未穿过通孔时,固定部12和活动部13因为凸起3的设置,第一凸件31和第二凸件32首先相抵触,从而使得活动部13和固定部12保持一定可调节的距离。第一固定孔a包括上部a1,下部a2,第二固定孔b包括上部b1和下部b2,下部a2、b2靠近于套设区域10,当操作人员在拧紧螺栓21时,固定部12和活动部13相互靠近,套设区域10的直径缩小,此时,第一凸件31和第二凸件32由于比活动部13和固定部12先行抵触,所以在固定部12和活动部13相互贴近的同时产生反向作用力,即和下部a2、b2的施力方向相同,缓解了下部a2、b2所受的力,使得下部a2、b2所受的力更接近于上部a1、b1所受的力,也使得螺栓21和螺母22更容易拧紧,促使固定部12和活动部13相贴,这样防止了下部a2、b2由于作用力太大而被撑开,产生松动,甚至崩断的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且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排气管用管件夹具,包括片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1)包括夹紧部(11)、固定部(12)和活动部(13),所述固定部(12)和活动部(13)分别位于夹紧部(11)的两侧,所述固定部(12)和/或活动部(13)设置有固定组件(2),所述片体(1)卷曲形成供管件穿入的套设区域(10),所述固定部(12)和活动部(13)通过固定组件(2)实现贴合,所述固定部(12)和/或活动部(13)相对的一面设置有凸起(3),所述固定部(12)和/或活动部(13)设置有加强板(5),所述加强板(5)与固定部(12)和/或活动部(13)形成重叠部分,所述加强板(5)、固定部(12)和活动部(13)均开设有固定通孔(4),所述固定通孔(4)到套设区域(10)的距离小于凸起(3)到套设区域(10)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用管件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5)包括第一板体(51)和第二板体(52),所述第一板体(51)和第二板体(52)由活动部(13)和固定部(12)相对背向弯折形成,均具有弧形弯折部(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管用管件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第一固定孔(a)和第二固定孔(b),所述第一固定孔(a)设置于活动部(13)和固定部(12)中任意一个上,所述第二固定孔(b)设置于另一个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管用管件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3)包括第一凸件(31)和第二凸件(32) ,所述固定部(12)和活动部(13)中任意一项设置有第一凸件(31),另一项设置有第二凸件(32),所述第一凸件(31)与活动部(13)一体设置且由活动部(13)压制成型,所述第二凸件(32)与固定部(12)一体设置且由固定部(12)压制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管用管件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件(31)和所述第二凸件(32)呈圆弧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气管用管件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通孔(4)呈方孔设置,所述固定通孔(4)配设有螺栓(21),所述螺栓(21)采用马车螺栓。
CN201620051164.1U 2016-01-19 2016-01-19 排气管用管件夹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79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51164.1U CN205479736U (zh) 2016-01-19 2016-01-19 排气管用管件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51164.1U CN205479736U (zh) 2016-01-19 2016-01-19 排气管用管件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79736U true CN205479736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71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5116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79736U (zh) 2016-01-19 2016-01-19 排气管用管件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797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96477U (zh) 一种管道的抗振沟槽连接件
CN110230735A (zh) 夹接头及具有该夹接头的联接件
CN205315903U (zh) 一种排气管用卡箍
CN205479736U (zh) 排气管用管件夹具
CN205350566U (zh) 排气管用卡箍
CN201428883Y (zh) 软管与软管连接接头
CN205370712U (zh) 一种排气管专用卡箍
CN205479834U (zh) 一种排气管用管件夹具
CN102044854B (zh) 楔形耐张线夹
CN204127515U (zh) 一种工程机械空调管路连接新型密封结构
KR101231736B1 (ko) 합성수지 밸브의 이종소켓 체결장치
CN206458937U (zh) 一种设有内衬结构的v卡箍组件
CN109827200A (zh) 一种分气管组件及燃气灶
CN212377042U (zh) 夹式管套结构
CN109404636A (zh) 一种耐高温的快装打开式沟槽卡箍
CN209325223U (zh) 一种耐高温的快装打开式沟槽卡箍
CN203953575U (zh) 一种拖把改进结构
CN209217344U (zh) 一种用于连接充电枪与电缆线的连接紧固装置
CN203010067U (zh) 一种燃气输送管道系统
CN210218989U (zh) 一种蒸箱气管用连接结构
CN201517536U (zh) 一种管夹
CN203413237U (zh) 一种管夹
CN202302467U (zh) 一种快装接头
CN105591216A (zh) 一种可调整安装方向导线线夹
CN205841015U (zh) 发动机节气门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801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